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奧運水上項目優(yōu)秀運動員傷病的流行病學調查

2015-10-14 01:56:56唐金樹李君徐成峰王寧石秀秀田宇楊全勝
中國骨與關節(jié)雜志 2015年12期
關鍵詞:帆板皮劃艇賽艇

唐金樹 李君 徐成峰 王寧 石秀秀 田宇 楊全勝

奧運水上項目優(yōu)秀運動員傷病的流行病學調查

唐金樹 李君 徐成峰 王寧 石秀秀 田宇 楊全勝

目的 探討奧運水上項目優(yōu)秀運動員的傷病分布特點并對傷病原因進行分析。方法 2013年 11 月至 2014 年 2 月,對皮劃艇、賽艇和帆船帆板項目國家冬季集訓的優(yōu)秀運動員進行傷病的醫(yī)學篩查,對傷病分布部位以及不同運動項目之間的傷病差別進行統計和分析。結果 奧運水上項目優(yōu)秀運動員的傷病部位在不同項目之間有各自的特點。皮劃艇項目傷病前 3 位分別是腰部、肩部和肘部,分別占全部傷病的37.9%、20.7% 和 17.2%;賽艇項目傷病前 3 位分別是腰部、膝部和臀部,分別占全部傷病的 42.1%、31.6% 和10.5%;而帆船帆板項目傷病前 3 位分別是膝部、腰部和肩部,分別占全部傷病的 37.0%、29.6% 和 11.1%。不同項目之間腰背痛發(fā)生的實際部位存在差異。肩、肘部傷病主要發(fā)生在皮劃艇項目。膝部傷病在賽艇項目中主要發(fā)生在單側,而在帆船帆板項目中則常為雙側。結論 水上運動項目不同單項的傷病有各其自身的特點,發(fā)生的原因主要與其運動模式有關;應具體分析各運動項目的傷病特點,從解剖學、生理學和運動生物力學角度有針對性地展開傷病預防和治療研究。

運動員;流行病學研究;累積性傷害;體育運動

優(yōu)秀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和競技狀態(tài)是每一支奧運項目運動隊獲得優(yōu)異成績的重要保證。但是,部分優(yōu)秀運動員在長期、大運動量的訓練和比賽中,常常積累了多種傷病,部分傷病甚至長期困擾他們的訓練和比賽,導致訓練水平下降和比賽成績不佳,有些甚至早早地結束了運動生涯。這些損傷在專業(yè)運動隊中經常被忽視或延誤治療,運動員帶傷參加訓練和比賽,缺乏正確的治療和康復等現象較為常見。

水上運動項目多為周期性體能類項目,高強度的訓練和比賽使得運動損傷同樣呈現高發(fā)趨勢。一項對賽艇和皮劃艇運動員腰部損傷的調查發(fā)現,在全部 80 名運動員中,存在腰部損傷的達到 60 名,患病率為 75%[1];而在另一項對國家隊和山東隊帆船運動員的損傷調查中發(fā)現,在全部 25 名運動員中,有 18 名存在不同類型的傷病,患病率為 72%[2]。水上項目運動員損傷多見于腰背、肩和膝關節(jié)等部位的慢性勞損傷病,這些傷病的出現多與訓練中不正確的技術動作或不合理的負荷安排有關[3]。

在運動損傷的防治過程中,對傷病進行系統調查和統計分析是首先要進行的工作。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大多與該項運動所要求的技術動作有很大的關系,在長期高強度的訓練和比賽中,運動鏈中所處的某一塊或者某一群肌肉會不斷地重復發(fā)力,關節(jié)和韌帶都會受到不停地滑移和沖擊。因此,在對運動損傷的分析中,除了要對總體的傷病進行統計和分析外,還要對傷病的具體部位進行詳細描述,以便更有針對性地解讀傷病和開展傷病防治。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2013 年 11 月至 2014 年 2 月,對奧運水上項目冬季集訓的皮劃艇、賽艇和帆船帆板優(yōu)秀運動員進行傷病篩查,在 192 名運動員中共篩查出 48 名運動員存在 75 處傷病。存在傷病運動員年齡 18~30 歲,平均 23.3 歲,其中男 19 例,女 29 例,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為 1∶1.5。從事各項目的運動時間 3~14 年,平均 8.6 年。

二、研究方法

對存在傷病的運動員進行訪談,詳細詢問與傷病相關的信息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運動項目及從事該項目的時間、損傷部位。在獲取相關信息和資料后對傷病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掌握傷病的發(fā)生部位,并結合解剖學、生理學和運動生物力學進行傷病原因分析。

三、數據分析及統計學分析

對存在傷病運動員的一般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和分析。對傷病的具體部位、發(fā)生頻率以及與解剖結構的關系進一步進行分層分析。

圖 1 奧運水上項目運動員總體傷病部位分布情況Fig.1 General distribution of injury sites in elite athletes of Olympic aquatic sports

圖 2 皮劃艇、賽艇和帆船帆板運動員傷病部位分布 a:皮劃艇;b:賽艇;c:帆船帆板Fig.2 Distribution of injury sites in elite athletes of canoeing, rowing, sailing and windsurfng a: canoeing; b: rowing; c: sailing and windsurfng

結 果

本次調查的奧運水上項目運動員的總體傷病主要發(fā)生在腰部、膝部和肩部,分別占全部傷病的36.0%、25.3% 和 13.3% ( 圖 1 )。皮劃艇項目發(fā)生傷病前 3 位分別是腰部、肩部和肘部,分別占該項傷病的 37.9%、20.7% 和 17.2%;賽艇項目傷病前3 位的分別是腰部、膝部和臀部,分別占該項傷病的 42.1%、31.6% 和 10.5%;而帆船帆板運動項目傷病前 3 位的分別是膝部、腰部和肩部,分別占該項傷病的 37.0%、29.6% 和 11.1% ( 圖 2 )。各運動項目之間由于運動員動作模式和運動中承受負荷部位的不同,因此傷病部位存在較明顯的不同。盡管腰部為幾個運動項目的主要疼痛部位,但是在各運動項目之間也存在著較明顯的不同,賽艇項目運動員的腰痛部位主要集中在 L4~S1之間;皮劃艇運動員的腰痛比較集中發(fā)生在兩個區(qū)域,一個區(qū)域位于 L2~3椎體棘突或橫突,另一個區(qū)域位于 L5~S1之間;而帆船帆板運動員的腰背痛發(fā)生部位則較為分散,疼痛在胸背部、L1~3、L4~S1及 S2以下均有發(fā)生,不呈現明顯的高發(fā)部位 ( 表 1 )。肩、肘部疼痛主要發(fā)生在皮劃艇運動員,分別列該項運動傷病的第 2 位和第 3 位;而在其它運動項目中,肩肘部疼痛的發(fā)生率則很低,如賽艇和帆船帆板運動項目中均沒有發(fā)現有肘部疼痛的運動員,而肩部疼痛的發(fā)生率也相對較低。膝關節(jié)傷病在各項運動中均有發(fā)生,其中發(fā)生最多的為帆船帆板和賽艇運動,分別占該項運動傷病發(fā)生原因的第 1 位和第 2 位,疼痛部位主要在髕骨兩側、髕骨上方及髕韌帶。但是,膝關節(jié)傷病是單側發(fā)生還是雙側同時發(fā)生在兩個運動項目中存在明顯的不同,即賽艇運動主要是單側膝部疼痛,而帆船帆板運動主要為雙側膝部疼痛 ( 表 2 )。還有個別傷病只出現在單一運動項目中,如賽艇運動中出現 2 例臀部疼痛,帆船帆板運動中有 2 例腕部疼痛。

表 1 不同運動項目腰背部傷病部位 ( 例 )Tab.1 Statistics of back injuries in different aquatic sports ( n )

表 2 賽艇和帆船帆板膝部傷病情況 ( 例 )Tab.2 Statistics of knee injuries in rowing, sailing and windsurfng ( n )

討 論

一、不同水上運動項目腰部傷病的特點

皮劃艇、賽艇和帆船帆板運動均為重要的奧運水上運動項目,運動員需要通過操作劃艇獲得盡可能快的速度作為最終比賽目標,腰部承受巨大的負荷,因此腰痛患病率高是 3 個水上運動項目的共同特點。這主要與 3 項運動中均有腰部肌肉和韌帶的長期受力和勞損有關。但是,由于每項運動的發(fā)力模式和其在運動員腰部的位置不同,因此腰部易發(fā)的傷病以及疼痛發(fā)生的具體部位也存在很大的差異。皮劃艇運動員的腰痛主要發(fā)生在 L4~S1,但在L1~3部位也有很高的疼痛發(fā)生率。這主要與皮劃艇運動員在完成插槳、拉槳、出槳、擺槳動作時,腰部要循環(huán)往復成百上千次來完成一個周期性的脊柱抬體扭轉動作,長期巨大的壓力與扭轉力的負荷作用,容易使腰部椎體之間的韌帶和肌肉造成疲勞性損傷,加上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時常處于單膝跪位或座位,從而導致腰背部的傷病呈現上述特點[4]。賽艇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主要是坐位完成,其腰痛主要集中在 L4~S1,這與骨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因久坐和長期彎腰導致腰痛的常見位置較為吻合。賽艇運動的基本技術為推槳和拉槳,在拉槳過程中運動員從推槳末兩手引槳至最大伸展位置,通過水的反作用力使艇體產生向前的位移,要完成這個動作,腰部將承受相當大的壓力;而且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來看,座位時腰骶部的肌肉、關節(jié)和韌帶承受較大的負荷[5]。在帆船帆板運動中,運動員需要通過正確的操帆動作和壓舷過程來完成運動。帆船行進需要風力,逆風向行駛時,呈之字型路線行進,轉向時運動員要壓舷并不停換位,風力太大時運動員必須手操帆繩,腳蹬船舷,整個身體懸掛在船外,以克服風的阻力保持方向。為了保持帆船的穩(wěn)定性,運動員的整個身體形成杠桿的一條臂,發(fā)揮著平衡船體的重要作用,此時運動員的整個腰背部均需要承受了較大的負荷去保持身體的特殊姿態(tài),因此發(fā)生腰背部疼痛的位置也呈比較分散的表現[2]。

二、特殊部位損傷原因的分析

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均存在一些特殊部位或特殊原因的損傷。這些特殊傷病有些與所從事項目的比賽或訓練設備的特殊性有關,有些與該項目的特殊發(fā)力模式有關。本研究中,賽艇項目有 2 名運動員存在坐骨結節(jié)部位的疼痛,而這與賽艇運動員坐凳的硬質設計和運動員在長期的比賽和訓練中臀部長期受力有很大的關系;在女子皮艇運動員中存在的肘部尺骨鷹嘴兩側或內上髁部位的疼痛則與皮艇運動中運動員需要長期的肘部受力有關;而在帆船帆板運動項目中不少運動員由于特殊的壓舷動作,常常會出現雙側膝部髕韌帶、髕骨上方、膝內側的疼痛。肩關節(jié)損傷在上肢過頂類 ( overhead ) 運動項目中較為常見,而皮劃艇運動則是肩關節(jié)損傷的高發(fā)運動項目。陳疾忤等[6]在對上海市部分專業(yè)運動員肩關節(jié)損傷流行病學調查中發(fā)現,皮劃艇運動是所調查的運動項目中發(fā)生肩關節(jié)損傷最多的運動項目,甚至高于需要肩關節(jié)強力參與的手球、排球和棒球等運動項目。皮劃艇運動員肩關節(jié)損傷的常見損傷部位有肩袖、盂肱關節(jié)、肩鎖關節(jié)、肱二頭肌長頭腱、胸鎖關節(jié)、肩胛骨胸壁間連接等結構[6]。本研究中,未觀察到文獻報道中描述的主要存在于一些高水平國際級賽艇運動員和殘疾賽艇運動員中的肋骨應力性骨折的情況[7-8];也未觀察到賽艇運動中存在的髖臼盂唇受到撞擊損傷的運動員[9]。上述情況說明,奧運水上運動項目的運動損傷除了不同項目之間存在不同的特點外,各個項目中也存在很多特異的可變性,可能與運動員的訓練水平、訓練設備和種族等因素有關。對這類傷病的防治,可能需要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傷病的基礎上,對訓練設施進行細微的改動或者對訓練模式進行適當的調整,才能使傷病得到較好的控制和恢復。

三、傷病的定位和定性關系

對運動員存在的傷病進行準確的定位和定性判斷,是在平時臨床工作中養(yǎng)成的習慣性思維。但是,運動員的傷病往往與普通臨床工作中所常見的傷病有很大的不同。運動員的訓練損傷常常與整個技術動作中參與的肌肉、關節(jié)和韌帶等結構的長期的和超負荷的受力有很大的關系,而發(fā)生急性損傷的概率相對較低。一項對女子賽艇運動員的傷病篩查結果發(fā)現,幾乎所有的傷病均為慢性疲勞性損傷,而發(fā)生傷病的部位主要是參與技術動作的運動鏈中的腰背部、膝關節(jié)和肩關節(jié)。本次調查的腰部傷病發(fā)現,在全部 27 例存在腰部傷病的運動員中,只有 1 例動員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影像學診斷有臨床癥狀和體征的支持,因此,不能用影像學的診斷對運動員的傷病輕率地做出定性判斷。根據國際疼痛研究協會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 ) 的定義認為,疼痛不是單純的結構損傷或者病變的結果,而是“一種伴有實際或者潛在組織損傷的不愉快的感覺和心理經歷”。有鑒于此,研究疼痛的國際權威認為,疼痛與損傷的關系具有高度的可變性和不可預測性,通常疼痛有明顯的外界傷害性刺激或體內潛在的病損引起,但有時在沒有器質性病變或組織損害的情況下也可自發(fā)地出現疼痛,因此,不能將疼痛和損傷等同起來,更不能將疼痛的嚴重程度自然地與損傷的嚴重程度聯系在一起[10]。盡管通過病史和查體,很容易明確運動員的傷病部位,但是試圖對每一處疼痛都從病理學上做出定性診斷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科學的,應多從解剖學、生理學和運動生物力學的角度,考察傷病的發(fā)生原因和研究傷病的防治策略。

四、損傷預防與康復

一般來說,教練員對運動員實施高強度、大負荷的訓練是為了實現訓練后的肌肉超量恢復,從而達到提高訓練和比賽成績的目的。但如果教練員和運動員不能認識到機體的恢復方式和恢復規(guī)律,掌握各種運動恢復手段,迅速消除疲勞和恢復體力,就可能導致訓練后疲勞的累積,導致訓練質量的下降,容易產生運動損傷,從而影響運動成績的提高,甚至縮短運動壽命。有學者研究認為,測功儀的訓練量和既往有腰椎損傷病史這兩項因素與賽艇運動員的腰痛呈顯著的正相關[11]。正確地認識和判斷疲勞,對于實施科學訓練,掌握恢復過程,預防訓練過度,提高運動成績有著重要意義。由于疲勞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生理反應,每個運動員受年齡、性別、訓練水平、思想情緒等因素影響以及疲勞的感受存在差別,因此,需要采用多種判斷方法,以確定真正的“臨界極限”。在訓練中,教練員可根據運動員的臉色、晨脈、訓練中的脈搏作出初步判斷,結合血色素檢查、運動員體重測定、血壓以及尿蛋白測定等各種方法,對運動員疲勞程度作出判斷。運動性疲勞的表現多種多樣,科學地判斷運動性疲勞的出現及其程度對合理安排訓練有很大的實際意義[12]。從本研究對皮劃艇隊、賽艇隊和帆船帆板隊運動員的初步傷病篩查看,運動員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于單一運動模式高強度重復的訓練導致局部肌肉疲勞,肌腱附著點承受過長時間和過強的應力作用,導致局部出現慢性損傷和疼痛,以致無法進行訓練和比賽。在水上項目訓練中,教練員和運動員應同樣重視高強度訓練與疲勞恢復的關系,同時保持充沛的體能,努力避免或降低傷病的發(fā)生。運動員中高發(fā)的慢性損傷也與高強度訓練下長期的不良姿勢有關,并由此導致脊椎和骨盆的結構異常,因此,應定期對與運動相關的身體姿態(tài)和主要運動結構進行檢查,并有針對性地采取醫(yī)學措施予以糾正,防止進一步加重[13]。

一旦傷病發(fā)生,就會出現休息和訓練的矛盾,這是因為傷病的治療往往需要適當的休息,而過長時間的休息又會影響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成績。因此,針對有傷病的運動員較常采用的方法,是適當減少每次訓練的強度和時間,力爭在疼痛出現前結束訓練,而在運動的間歇期即休息階段,則要充分地提高休息的效率,讓過度使用的肌肉和肌腱損傷部位能夠得到很好的休息和放松,同時根據傷病有針對性地開展醫(yī)學治療和康復。由于上述過程是治療與訓練的有機結合,因此醫(yī)療人員必須與教練團隊密切合作,合理制訂從運動員傷病情況出發(fā)的適宜的專業(yè)訓練與醫(yī)療方案。

[1] 楊至剛. 賽艇和皮劃艇運動員腰部損傷發(fā)生原因、分型及治療情況. 中國臨床康復, 2006, 10(48):62-64.

[2] 任素春, 任玉衡, 田得祥, 等. 帆船運動創(chuàng)傷流行病學研究. 體育科學, 1998, 18(6):81.

[3] Smoljanovic T, Bohacek I, Hannafin JA, et al. Acute and chronic injuries among senior international rowe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t Orthop, 2015, 39(8):1623-1630.

[4] 趙冬梅, 于臘梅. 皮劃艇一個周期性動作的運動生物力學分析. 遼寧體育科技, 2014, 12(6):41-42.

[5] 張強, 張琰琪, 黃琳,等. 四川省女子賽艇隊運動創(chuàng)傷調查分析.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4, 33(8):824-825.

[6] 陳疾忤, 陳世益, 封旭華, 等. 上海市部分專業(yè)運動隊運動員肩關節(jié)損傷流行病學調查.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07, 26(4): 464-466.

[7] Verrall G, Darcey A. Lower back injuries in rowing national level compared to international level rowers. Asian J Sports Med, 2014, 5(4):e24293.

[8] Smoljanovic T, Bojanic I, Pollock CL, et al. Rib stress fracture in a male adaptive rower from the arms and shoulders sport class: case report. Croat Med J, 2011, 52(5):644-647.

[9] Boykin RE, McFeely ED, Ackerman KE, et al. Labral injuries of the hip in rowers.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3, 471(8): 2517-2522.

[10] 卓大宏. 中國康復醫(yī)學. 北京: 華夏出版社. 2003: 703-705.

[11] Wilson F, Gissane C, McGregor A. Ergometer training volume and previous injury predict back pain in rowing; strategies for injury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Br J Sports Med, 2014,48(21):1534-1537.

[12] 周耀武. 對皮劃艇運動員在訓練中疲勞和恢復的調查研究.科技信息(學術版), 2008, (32):237-238.

[13] López-Mi?arro PA, Muyor JM, Alacid F. Sagittal spinal and pelvic postures of highly-trained young canoeists. J Hum Kinet,2011, 29:41-48.

( 本文編輯:王萌 )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injuries in elite athletes of Olympic aquatic sports

TANG Jin-shu, LI Jun, XU Chengfeng, WANG Ning, SHI Xiu-xiu, TIAN Yu, YANG Quan-sheng. Orthopaedic Rehabilitation Center, the frst Affliated Hospital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48, PRC

YANG Quan-sheng, Email: yangqs301@sohu.com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aracteristics of injury sites and analyze causes of injuries in elite athletes of national training teams of Olympic aquatic sports.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3 to February 2014,medical screening and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in elite athletes of canoeing, rowing, sailing and windsurfing. Injury site and difference of aquatic spor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Each aquatic sport ha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injury sites. Top three injury sites of canoeing were wrist, shoulder and elbow,accounting for 37.9%, 20.7% and 17.2% respectively. Top three sites of rowing were wrist, knee, and buttock,accounting for 42.1%, 31.6%, and 10.5% respectively. Top three sites of sailing and windsurfng were knee, wrist, and shoulder, accounting for 37.0%, 29.6% and 11.1% respectively. Actual sites of back pain showed differences in aquatic sports above. Shoulder and elbow injuries mainly occurred in canoeing. Unilateral knee injury tended to be in rowing,while bilateral knee injury tended to be in sailing and windsurfng. Conclusions All Olympic aquatic sport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are related with sport modes. Features of injuries should be analyzed individually to facilitat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t the view of anatomy, biology and sports biomechanics.

Athletes; Epidemiologic studies; Cumulative trauma disorders; Sports

10.3969/j.issn.2095-252X.2015.12.016

R873

國家體育總局奧運攻關項目 ( 2013A108 )

100048 北京,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骨科康復中心 ( 唐金樹、石秀秀、田宇 ),醫(yī)務部 ( 李君、徐成峰、王寧、楊全勝 )

楊全勝,Email: yangqs301@sohu.com

2015-07-18 )

猜你喜歡
帆板皮劃艇賽艇
賽艇隊運動員運動損傷調查與分析
提高帆板競技能力的教學與訓練思考
有驚無險皮劃艇
賽艇運動中運動員身體懸掛技術的運用
透明劃艇
帆板比賽
一種帆板驅動機構用永磁同步電機微步控制方法
皮劃艇
艦載機飛行員開展海上皮劃艇訓練研究
國內首臺擺動式太陽帆板驅動裝置交付衛(wèi)星使用
奈曼旗| 喀喇沁旗| 麟游县| 兴安盟| 嵩明县| 宁德市| 成安县| 达州市| 张家口市| 米林县| 介休市| 临湘市| 惠水县| 邢台县| 北票市| 霞浦县| 东源县| 蕉岭县| 和平县| 镇康县| 饶平县| 从江县| 中江县| 南靖县| 尚志市| 巍山| 板桥市| 怀集县| 临泉县| 汉沽区| 聂拉木县| 老河口市| 长汀县| 莎车县| 沁阳市| 曲阳县| 绥棱县| 山东省| 双桥区| 罗田县| 广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