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孟君
【摘 要】在小學數學中,通過期末總復習可以將學生分層,根據不同層次的要求,運用不同層次的方法,進行不同層次的復習,將全班學生分成低、中、高三個層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擬定不同的復習要求,進行分層次地復習。后進生為掌握基礎部分知識而努力;中等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能有所提高;優(yōu)秀生應力求拓展,能不斷地向自己提出挑戰(zhàn)。最后再進行整體復習,有分有合,力求每個學生都能有所進步。
【關鍵詞】小學數學 分層復習 整體復習
由于受到遺傳、家庭、學校、社會環(huán)境等方面的影響,學生之間在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各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如果我們用相同的教學目標面對所有的學生,必然會出現(xiàn)“優(yōu)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現(xiàn)象,會進一步加重后進生的負擔,同行“制造出”更多的“差生”。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前言部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xiàn)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使數學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實現(xiàn)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p>
我們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三個不同的層次組,分別為后進生組、中等生組、優(yōu)等生組,將復習時間分成兩個階段:分層練習階段和整體練習階段,用不同的復習資料和方法進行復習,最后進行整體模擬復習。
一、分層復習階段
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說:教師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個學生達到盡可能高的水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把握教材的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之外,在復習階段更要注重對學生復習目標的制定、復習作業(yè)的設計、復習方法的傳授以及做出適當的復習評價。
(一)復習目標的分層
針對后進生的主要目標是:基礎扎實,確立知識底線,能夠掌握最基本的計算和基礎的知識。
對于中等學生來說,主要目標是細心檢查,努力提高。在掌握基礎后,還應學會簡單地應用,力求提高。如:在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后,能夠利用這些公式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對于優(yōu)秀學生來說,復習目標為審題萬無一失,解題靈活運用。要在中等生的基礎上增加開放題,凡要求一題多解,盡量要做到一題多解,培養(yǎng)他們的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復習作業(yè)的分層
知識的獲取本身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生完成作業(yè)也應該如此。倘若僅僅把作業(yè)變成一種單向的給予、命令,難免會讓學生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這樣的作業(yè)也就在無形中剝奪了學生選擇的權利,抑制了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獲取知識的熱情,也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在作業(yè)設計時,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
二、整體復習階段
在一定的因材施教復習后進行整合。前面是在同一個班級,做不同的復習和練習,現(xiàn)在是做同一張試卷,解不同的題目。這個時候應該是各個層次的學生對于自己層次的知識已基本掌握,這時他們就有能力向更高層次進發(fā)了。所以,要讓學生一起練習,但是將題目分成基礎題、提高題、綜合開放題三種,分別讓后進生、中等生和優(yōu)等生來完成。
在講解時,教師可以有意叫學生回答,基礎的讓后進生來答,讓他們也能得到表揚;基礎活用的可以讓中等生或后進生來答,讓中等生看到自己的能力,讓后進生看到自己勇于挑戰(zhàn)的精彩;有難度的開放題讓優(yōu)等生或中等生來回答,讓優(yōu)等生更有自信去挑戰(zhàn)更艱難的任務,讓中等生感受到作為優(yōu)等生的榮譽感。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樣因人而異的彈性復習,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空間,讓后進生“吃得了”,讓中等生“吃得好”,讓優(yōu)秀生“吃得飽”,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讓新課程標準理念逐漸融入小學數學中。這樣分合并重的復習模式讓后進生有了自己的提升空間,他們不再拖班級的后腿,他們有能力超過班里的其他同學,也能為班級增光了;讓中等生也覺得自己成了優(yōu)等生了,他們通過自己或同伴的合作努力成功了;又讓優(yōu)等生不會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而是覺得數學中還有很多難題等著他們去解答,讓學生們輕輕松松地學數學,輕輕松松地走過期末考場。
【參考文獻】
[1]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Z].北京師范大出版社,2011.
[3]夏永軍.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22).
[4]李海英.小學數學分層教學實施策略[J].學苑教育,2010(10).
[5]朱向明.淺議小學數學總復習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7(03).
[6]沈曉東.小學數學教育[M].沈陽:遼寧教育雜志社,2009.
[7]周福盛,周慶 .教師知識管理:基于個體知識的觀點[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