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孝
【摘要】新課改中語文教師應在學生與課本之間起橋梁和紐帶的作用,閱讀中教師應充當打開學生閱讀讀物大門的鑰匙,在學生人文精神的滲透上,語文教師應是藝術感染的使者。語文教師必須投身到新課改當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充當好“橋梁、紐帶、鑰匙、使者”的角色。
【關鍵詞】新課改 教材 橋梁和紐帶 課外讀物 人文精神 素質(zhì)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197-02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新課改”的全稱,建國以后課改已有過好多次。上世紀末,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紀構(gòu)建起符合素質(zhì)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如今,新課改已經(jīng)進行幾年了,不同地域不同領域,改進的程度和效果各不相同。尤其是語文教學這一塊,語文教師也感到很頭痛,怎樣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教書育人,由應試教育轉(zhuǎn)向素質(zhì)教育。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具體應該充當什么角色、做點兒什么、起什么作用?據(jù)筆者多年的語文教學實際體驗,以及對新課改理念的理解,個人認為語文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語文教師應在學生與課本之間起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教材是語文知識的載體,語文課堂上學生是求知的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的任務是讓學生從教材中獲得知識,教師應為學生搭建一座橋梁,并幫助學生順利地通過這座橋走進教材。在與教材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解決學生與教材交流時出現(xiàn)的問題,如遇障礙教師應幫助排除。這時學生與教材可能發(fā)生感情上的變化,對難題疏遠了,那么教師在當中一定要起紐帶作用,切不可讓學生遠之。
教師如何搭建好橋,真正起到紐帶作用呢?首先,設法激發(fā)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興趣,使學生自覺地、自然地走上這座橋,通過后使學生達到流連忘返的程度,在那里如饑似渴地獲得意想不到的知識。使學生感受到讀書是一種樂趣。其次,教師在備課時備教材、備學生。要認真設計好教材中的誘餌,充分挖掘教材中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藝術美和思想性。使他們感受到教材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藝術、思想的結(jié)晶。這樣教師只有在教材和學生之間穿行,互相勾引,使學生進入教材情境,難以脫身,這樣他們從中汲取的知識是無量的。真正達到不綁難逃的目的。
二、新課改形勢下,在閱讀中教師應充當打開學生閱讀讀物大門的鑰匙。
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其實是有限的,而課外讀物內(nèi)涵的知識卻是無限的。隨著科學文化的不斷發(fā)展,只要求學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識是不夠的,在語文教學上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不斷的有選擇性地把有益的課外讀物推薦給學生,幫學生打開課外讀物的大門,在書海中尋找并學習適合自己的知識。
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不能整天領著學生圍著課本轉(zhuǎn),反反復復地練啊、寫??!加重學生不必要的負擔,使學生都有煩感,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帶領學生從課堂學習中走進課外閱讀大門。
如何將學生帶入課外閱讀的大門,大門如何打開呢?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要給學生自由。比如閱讀內(nèi)容的選擇,除不健康之外歷史、科技、社會、天文、地理等都可以選讀。其次做好閱讀指導,如怎樣選書,怎樣讀等都要指導。最后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如每天安排好閱讀時間,在閱讀過程中愛提出問題,認真做好讀書筆記,閱讀后寫讀后感總結(jié)自己的感悟,這樣也能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三、在學生人文精神的滲透上,語文教師應是藝術感染的使者。
人文精神不能靠說教強行傳給學生,這樣是不科學的,這樣做會適得其反,人文精神傳輸重在感染和熏陶。
語文教師不是只懂一點兒漢語知識或修辭格等語文理論知識就可以的,我們要終生學習,不斷豐富自我的知識儲備,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和修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我們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順暢地傳給學生。
教師要做好藝術感染的使者,需要具備哪幾方面的修養(yǎng)?教師準備的那桶水該含哪些成份呢?首先是情感上要豐富而真誠。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一文中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可以說語文教學是情感教學,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與作者、學生與教師、教師與作者及學生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上,通過交流來感受對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學生受到熏陶,從而內(nèi)化成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風度。言的風度即教師語言要有感染力,這主要包括語言的運用和表達上要有藝術性;行的風度主要就是用自己的行動來教育學生,為人師表。最后語文教師要有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和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感受和創(chuàng)造更新的美。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發(fā)展和語文教學新課標的落實,我們語文教師對自己工作性質(zhì)和任務應有新的認識,自己究竟應該怎樣做,做什么,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為了轉(zhuǎn)應試教育為素質(zhì)教育,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語文教師必須投身到新課改當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充當好“橋梁、紐帶、鑰匙、使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