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沖突即矛盾的相互對立和存在,沖突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當然在語文教學方面也存在沖突,我們稱之為“教學沖突”。顧名思義,就是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依據(jù)教學大綱和學生的認知發(fā)展,適當?shù)卦O置學習障礙,形成教學的認知沖突,并善于在沖突中抓住突破口,進一步引導學生,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激起他們思維的共振,獲得新的知識和新的學習體驗。這符合《新課標》的精神和素質教育的理念,從而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學沖突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和方法。今天不妨走進黃厚江老師的課堂,以《黔之驢》為例,看他是怎么運用沖突理論進行有效教學的。
一、教學沖突之一:主題沖突
語文教學中,有些課文主題思想存在著矛盾沖突,文本內(nèi)容(情節(jié)、思想)就需要在矛盾沖突中逐步展開,逐漸清晰,最終明朗[1]。這就需要對主題沖突的課文有序處理,抓住課文的綱目,善于發(fā)現(xiàn)沖突、找到解決沖突的切入口,行之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有效地進行“主題沖突”教學,可以設置懸念、吸引讀者,可以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鋪墊情節(jié);還可以通過對比或襯托,渲染主題思想。
以黃厚江老師執(zhí)教的《黔之驢》為例,通過對黔之驢和黔之虎的筆墨進行對比,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對《黔之驢》主題進行思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再次制造閱讀障礙,設置認知沖突,以黔無驢,好事者以船載入作為故事的開端;引起老虎對驢子的一系列反應,通過“黔無驢”這個沖突的主題,貫穿了文章的線索;進而“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深究“黔無驢”對現(xiàn)狀的影響,由此設置教學沖突,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使文本和現(xiàn)實相結合,導出課文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探討創(chuàng)造空白,而深層次則表現(xiàn)在:通過“好事者”的“以船載入”,使黔無驢變成了黔之驢,“好事者”表明本文諷刺的主體是位高權卻“無異能”的官員,旨在表達對高層統(tǒng)治者無事生非導致驢悲劇的憤慨,從而深化了教學思想。
在處理“主題沖突”教學中,黃厚江老師能夠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體現(xiàn)了語文生活化的功能,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并能結合現(xiàn)實生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現(xiàn)實生活中感受語文,體會學習語文的趣味和作用[2]”。通過《黔之驢》的主題沖突:黔之驢的提出、黔無驢的探究、黔之驢的結果,設置層層障礙、形成認知沖突,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主題更加鮮明有力,學習資源不斷新生:“載驢入黔”、“黔虎之智”、“黔虎食驢”、“黔驢技窮”和江郎才盡等。
二、教學沖突之二:人物沖突
在文本解讀中,由于不同的人物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其立場和觀點也不盡相同,因此會造成一定的矛盾沖突,形成“人物沖突”。而作為教學內(nèi)容,就不能不考慮便于教學的問題[3],因此,要選對相應的教學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理清思路和線索,建構教學思路。這樣人物特色更加明顯,文章寓意更加深刻,矛盾越加沖突,效果就越加明顯。
黃厚江老師在處理《黔之驢》中,對“沖突”的有效處理,使學生建立了新的知識系統(tǒng),學生自學掌握了學習要點。
為了讓學生正確把握和分析人物特點,進一步突出文章寓意,黃厚江老師非常智慧地設計了人物沖突這個環(huán)節(jié),一步步引導,進而揭示道理,概括出人物特點。從驢子的“龐然大物”到“驢一鳴”,再到“驢不勝怒,蹄之”,引導學生概括出驢子的特點是沒有真本領;從老虎的“蔽林間窺之”到“益狎”,再到“因喜”,從而總結出老虎的特點為善于觀察、謹慎。通過強烈的人物沖突的對比,從“老虎怕驢”到“老虎吃驢”這個現(xiàn)象,循循善誘,引導學生進行性格沖突的研究,讓學生得出相應的答案揭示寓意,高明至極。
性格特點:老虎善于觀察,做事有條理,知己知彼;驢子無真材實能,容易顯露才能
黃厚江老師在《黔之驢》的課堂講解中,可謂是妙趣橫生。他根據(jù)文章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課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恰當?shù)剡\用了沖突教學法,層層設置教學障礙,循循善誘,使學生沖破障礙和沖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圓滿完成了根據(jù)人物沖突,進行了各自性格特點的概括,并對文章寓意進行了深刻了解,不得不讓人折服。
三、教學沖突之三:語言沖突
語言是思維的主要工具,因而學習言語的過程更是提升思維的重要過程。而語文課程“就其哲學實質來說,就是以言語為對象的人性智慧教育”[4]。因此掌握思維知識,培育思維能力可以說是語文課程的必然要求。在語文教學中,不乏語言沖突的現(xiàn)象,即對課文的關鍵詞句設置語言沖突,體驗不同文字和用法給讀者帶來的不同體驗,從而領略詞句的精彩之處,感受語言文字“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兩性共生。
案例一:“龐然大物”是形容什么人的?(生:形容外表強大而沒有本領的人。)柳宗元的本意就是通過驢的悲劇來諷刺那些看似強大其實沒有本領的人,所以他要把“黔之驢”作為標題。那為什么要說“黔之驢”呢?就用“驢”不好嗎?(生:不好。)為什么?誰來說說道理?(生:黔是個地名。那里有很多貪官。)對,黔是個地名。哦,柳宗元是要諷刺貴州地區(qū)的貪官?(生:不一定。)筆者也覺得不一定。其他地方?jīng)]有貪官嗎?朝廷沒有嗎?理解文章要從文章本身出發(fā)。文章的內(nèi)容都理解了嗎?(生:理解了。)
案例二:老虎看到驢子很龐大,怎么辦?(生:“蔽林間窺之”)“窺”,有觀察的意思。觀察一段時間,才慢慢地靠近它?!皯\慭然”,是非常小心的樣子?!澳嘀?,說它還不了解驢子?!叭煌鶃硪曋?,是反復地觀察,文中三個“近”字相互呼應,很能表現(xiàn)老虎特點。在觀察的基礎上,還要試探一下,這就是老虎的聰明?!耙驷颉?,還怕不怕了?“蕩倚沖冒”,書上是怎么注釋的?這些都是寫老虎對驢子的試探:碰一碰它,撞一撞它,擦一擦它……于是,驢子的弱點暴露出來了。老虎“因喜”,“因”是什么意思?(生齊答:因此。)因什么而高興呢?因為驢子的本領僅僅如此而已。于是老虎“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以《黔之驢》為例,例一通過對標題“黔之驢”和“驢”的比換,設置語言沖突,引導學生思考,從而揭示“黔之驢”題目用詞的合理性,又引導學生結合文章背景和內(nèi)容加以分析,從而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時代氣息和生活背景,使語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統(tǒng)一;例二通過對老虎的一舉一動進行分析,一步步設置閱讀障礙,在設置語言沖突時,使學生了解到了“窺”、“慭慭然”、“蕩倚沖冒”的準確用法,也是以此為行為線索,揭示老虎的性格特點的,這樣也容易使學生體會精彩的課堂和答疑,形成教學互動。課程標準多次規(guī)定,“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學習科學的思維方法”;“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等等[5],而黃厚江老師對語言沖突的學習和運用則恰如其分。
四、教學沖突之四:情節(jié)沖突
本色語文,要求必須運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即“語文學科特點和規(guī)律,體現(xiàn)語文學科價值的方法,提高語文素養(yǎng)”[6]。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把握學科特點,恰當?shù)剡\用相應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教學。而教學內(nèi)容設計的核心就是尋找和發(fā)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內(nèi)在沖突并將它巧妙地運用,使教學內(nèi)容具有一種內(nèi)在的張力,如果“教學內(nèi)容的內(nèi)在沖突未被發(fā)現(xiàn),甚至沒有尋找和發(fā)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內(nèi)在沖突的意識,教學過程可想而知?!盵7]
黃厚江老師執(zhí)教的《黔之驢》就是一篇教學沖突的典范,他從整篇課文中設計了“情節(jié)沖突”這一特色,通過開頭與結尾相互照應的沖突教學模式,設定了恰當?shù)慕虒W目標,善于利用有意教學規(guī)律,使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認識“黔之驢的”開頭、過渡和結尾。
從《黔之驢》題目的設計、探討,使學生分析“黔之虎”好還是“黔之驢”好;從“好事者”到“黔之驢”,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生平和時代特點;從黔之驢和老虎各自表現(xiàn),使學生對探討其各自的性格特點;從黔之驢和老虎的本身特點,學生進行角色對話,探討文章所藏寓意。
如此設計、處理課堂教學的情節(jié)沖突,通過清晰的對比,使學生有所感、有所悟。并在教學過程探索中橫縱拉伸,學習玩味語文知識,促進學生有所學、有所思,通過《黔之驢》結尾的矛盾沖突,使學生準確把握寓意。
在《黔之驢》課文的執(zhí)教情節(jié)中,黃厚江老師善于利用情節(jié)沖突,使整個課堂渾然天成,使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緊緊相扣,使學生處于不斷思考和探索的過程中,這不僅是在“授人以魚”,而且是在“授人以漁”,既教會了課文的知識,又教會了如何學習的方法?!罢Z文課堂教學,教師應依據(jù)文本多設置具有激發(fā)學生思維的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平等交流對話的平臺,全面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讓學生成為聰明的主動的學習者。”[8]黃厚江“教學沖突”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使《黔之驢》這篇示范課成為了獨具特色的示范課。從“沖突”教學為切入點,文章講解妙趣橫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使讀者學會如何自主學習和思考探索。
結語
隨著新課改教學理念在語文教學中的不斷推進,很多適應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浮現(xiàn)出來,教授級名師黃厚江探索出了新興的教學方法——教學沖突?!敖虒W沖突”的提出和運用,有利于改變傳統(tǒng)語文教學“滿堂灌”、“滿堂問”的教學弊端,建構起了師生間“對話”的橋梁,填補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在教學設計上的空白。倡導“教學沖突”的教學理念,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語文學習的氣氛,也有利于加強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探究式學習能力。語文教學看似“沖突”,實則潛移默化地達到了教學目的,教師明白“教了什么”,學生明白“學了什么”,這就是黃厚江老師設計“教學沖突”的高明之處。因此,教學沖突法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不可估量,這種教學方法是值得教師學習和研究的。
注釋:
[1]陳躍紅.語文課堂的最高境界挑起矛盾的沖突[J].小學教學研究,2012.
[2]筲江蘇,王志亮.讓“沖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激情演繹[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19).
[3]黃厚江.從教學實踐的角度看語文課程知識系統(tǒng)的建立[J].語文建設,2009,(4).
[4]李海林.言語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6]黃厚江.新生代語文名師·立場書系:還課堂語文本色[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7]于世華.教學內(nèi)容的內(nèi)在沖突研究[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6,(4).
[8]尹遜.從分析性思維到創(chuàng)造性實用性思維———黃厚江老師《黔之驢》課例剖析[J].中學語文教學,2013,(1).
(喻高飛 西南大學文學院 重慶北碚 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