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萍
摘 要:寫作水平是衡量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體現,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作文是對語言的感性、邏輯思維的有效訓練。因此,在語文教學程中有必要從讀、放、評、改四個方面抓好作文指導,使學生輕松、快樂的投入寫作之中,真正地學會自我表達,領會文字達情傳意的奇妙,收獲寫作帶來的身心愉悅。
關鍵詞:閱讀;表達;評價;修改;習作
提到寫作文有不少學生都存在厭惡、懼怕的心理。面對作文無話可說、無從下筆,作文中大量存在“空、白、套”的現象。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一直以來都是我們語文教師不斷探究的課題。通過十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提筆“讀”先行,見縫插針多讀書
“讀”就是讓學生廣泛地閱讀?,F在的孩子大多都是伴著電視、電腦長大,視覺沖擊的影響力遠大于書本的吸引力,所以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之初可介紹反映學生同齡段讀物給他們,讓學生在書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在讀中產生共鳴,有所感悟。只要有時間就鼓勵他們閱讀,同學間互借讀、師生讀。定期開展閱讀交流活動,在交流中體會閱讀的樂趣,培養(yǎng)他們閱讀的習慣,鼓勵他們做好讀書筆記,摘抄好詞佳句。帶領學生踏上閱讀之旅,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自覺地使學生把寫作植根于閱讀,學會從書中汲取別人的言語智慧,儲存大量的語言材料,由仿寫到自我靈活表達,從而有效地達到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海量的閱讀將放飛孩子們無限的思維,為今后的寫作積蓄無窮的能量。
二、動筆“放”身心,無拘無束給自由
“放”是指放手讓學生自由表達,大膽創(chuàng)新,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引導他們學會觀察周圍,對什么感興趣就寫什么,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文字表達出來,借語言來抒發(fā)喜、怒、哀、樂。讓學生在身心自由、無拘無束的條件下自由創(chuàng)作。這種自由習作采取日記和周記形式,在鼓勵中引導他們有信心寫下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和寫作興趣。這種"放”不僅是創(chuàng)作的放手,更是身心的放飛,讓學生在提筆之初就有了自由的愉悅,因為沒有了條條框框的限制,從而讓他們高度自由,思維活躍。在無拘無束中快樂地投入寫作中,可以寥寥幾句,又或片片細語,只要是發(fā)自心底的真實表達定會感染自己,打動他人。對教師而言,放手中應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嫌棄,以表達真實為宗旨,以點滴積累為渠道,以循序漸進為方式來引導學生以輕松的心態(tài)進入寫作。
三、寫后“評”要緊,取長補短互交流
當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對于自己的作品更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肯定與鼓勵。所以此時教師要注意學生的這一心理需求,給予學生及時的評價,讓他們從評中體會寫作的喜悅與挑戰(zhàn)。每周的作文講評課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摘錄學生習作中精言妙語進行全班展示,也可選取有代表性的好作品請學生上臺朗讀,尤其不能忘了請習作進步大的學生展示。進行學生間交流點評,力爭給每位學生表現的機會。對于寫得不好的學生更要關注他們的每一次進步,及時肯定其進步。讓他們體會到被欣賞的快樂,解除其畏難情緒,明白用心去感受,認真去書寫就會寫出屬于自己的好作文來。在交流評價中教師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去給學生引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體會素材在身邊,作文在心中。評價要把握重點,讓學生清楚了解自己習作的優(yōu)點何在,缺點何在,在交流評析中相互取長補短,為今后減少錯誤、提高習作水平鋪平道路。讓學優(yōu)生發(fā)現自己的特長,讓學困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營造出班級你追我趕、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寫作氛圍。
四、作文“改”不厭,精益求精創(chuàng)佳作
文章不厭百回改,在習作教學中應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習慣。葉圣陶曾言:“改的優(yōu)先權應屬于作者本人,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改的能力?!苯處熍喿魑膽裱岸嗑蜕俑摹保ε囵B(yǎng)學生學會修改。選取典型作文進行示范修改,開展習作修改前后對比,也可以大家?guī)蛯懖缓米魑牡膶W生修改作文。通過反復修改讓學生體會斟酌遣詞用句的精妙所在,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錯誤,逐步養(yǎng)成精益求精的寫作態(tài)度。
基于這四點,每學期教師就要踏實完成“四個工程”——讓最頭疼寫作文的學生有上班級墻報發(fā)表的機會;讓每位學生有展示自己佳作的平臺;大家?guī)蛯懖缓米魑牡膶W生集體修改一次作文;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得意佳作的構思創(chuàng)作過程。讓學生在肯定、鼓勵、自由中體驗習作的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