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教學設計是教學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要考慮文本、學生、教師等各方面的因素?;谖谋?,在同課相異的語文教學中進行教學設計,要指向于文本的表達秘妙;要指向于閱讀方法的滲透;要彰顯文本個性。
[關鍵詞]教學設計 同課相異 文本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31-050
語文教學中,教學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有效與否,在同課相異的語文教學中,只有基于文本進行教學設計,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
一、教學設計要指向于文本的表達秘妙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名揚中外的《清明上河圖》。兩位教師對課文第2-3自然段寫圖上人物眾多、街市熱鬧的兩部分內(nèi)容做了不同的教學設計。
【甲教師的設計板塊】
1.從哪里看出圖上的人很多?想象還有哪些人?(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一些關鍵詞句體會人多,如“五百多個”“三百六十行”,七個“有”,省略號等)
2.比較2、3自然段有什么區(qū)別?
3.小練筆:用“有的……有的……”寫話。
【乙教師的設計板塊】
1.指名讀兩節(jié)內(nèi)容,作者是怎么寫出人多的?
(1)有多少人物?(五百多個)如果都寫下來,要多少文字??!而書中只用了99個字就寫出了人多,用了120多個字就把街市熱鬧完全寫出來了。
(2)作者有什么寫作的秘密呢?
①用了省略號。找到省略號的句子進行品讀。
②用“有……有……有……”的句式來寫。(排比句)
2.合作讀,體會寫作秘妙,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比較兩位教師的設計,哪一種設計更有效呢?我們從《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這篇文章來看,內(nèi)容是三年級學生一讀就懂的。而且這個課文有很明顯的適合三年級學生模仿的寫作秘妙所在,如用省略號寫東西多,用“有……有……有……”等排比句寫人多。這些內(nèi)容是我們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的。歌德曾說:“內(nèi)容人人看得見,涵義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是一個秘密。”這句話在第二位教師的設計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第二位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能從表達方法入手,既讓學生理解了人多和街市熱鬧的情景,又讓學生明白了如何寫人多和熱鬧。學生既能明白作者“寫了什么”,又能懂得作者是“怎么寫的”,從理解走向了表達,達到了得意、得言、得法的和諧統(tǒng)一。
二、教學設計要指向于閱讀方法的滲透
《難忘的一課》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敘事性文章。主要寫了光復后的臺灣教師在教學生學習“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和參觀禮堂的情景。在整體感知全文后,兩位教師進行了不同的教學設計。
【甲教師的設計板塊】
1.讀3-9自然段,畫出難忘的地方。
2.抓住文中一些關鍵語句理解,并借助一些背景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3.小練筆:寫寫自己如果當時在場,看到老師一筆一畫吃力地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會想到什么?
【乙教師的設計板塊】
1.默讀課文,有什么不懂的,做記號。
2.疏理學生提出的問題:課文背景層面、課文內(nèi)容層面、寫作方法層面。
3.解惑。
(1)通過借助資料來解決“光復”等關于背景方面的問題。
(2)“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為什么反復出現(xiàn)了三次?在理解三處的文字中,抓住文中一處反復的句段,體會反復的作用。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解決關于內(nèi)容的問題:為什么誰也沒有感到意外?用結合主題的方法來弄懂這句話反復出現(xiàn)的原因。
(3)再次質疑:題目是《難忘的一課》,而文中寫了兩個場景,有什么要問的?(為什么要參觀禮堂?)
(4)拓展:這不僅僅是一節(jié)難忘的課,也是一節(jié)難忘的愛國課。
4.總結學習課文質疑和解惑的方法。
比較兩位教師的設計,第一位著重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而第二位著重于對閱讀方法的指導。我們探討哪種教學設計比較好,還得結合文本的特點來看。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編者的指向也是要求學生以此文章為例子來進行一次自學檢驗?!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中也指出: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而本文恰恰存在著由于創(chuàng)作背景帶來的理解難度,讓質疑變得更加自然,我們完全可以把課文當做一個例子,從“教課文”轉向“教語文”。把這篇課文當做是學生掌握質疑和解惑方法的一個文本,這樣的教學設計就比較淋漓盡致地利用了文本。
三、教學設計要彰顯文本個性
《電腦住宅》一文條理清晰地介紹了一幢由100多臺電腦控制的現(xiàn)代化住宅。在理清了全文的介紹順序后,對全文內(nèi)容的學習兩位教師有了以下的設計。
【甲教師的教學板塊】
1.扶學第二自然段,引出疏理文章信息的表格,并進行相關概括方法的指導。
2.共學其他段落,用剛才的方法學習概括,并填好相關的表格。
3.小練筆: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選取電腦住宅中感興趣的一處寫。(只出現(xiàn)一段要求,就讓學生開始練筆,然后反饋)
【乙教師的教學板塊】
1.前面兩個環(huán)節(jié)和第一位教師的設計相仿,也是通過扶學和共學填好表格。
2.想象:如果你有這幢住宅,你最想去哪個地方?
3.錄像:看電腦住宅的視頻;評價:這樣的電腦住宅怎么樣?
4.指導練筆。
(1)作者是怎么介紹每一處地方的?以第二小節(jié)為例,讓學生找出最難介紹的地方。
(2)出示描寫功能的句子,找找寫作秘妙。(用假設來寫)
(3)教師以書房為例示范介紹。
(4)學生動筆,要求盡量用上假設的方法,再反饋。
《電腦住宅》這一篇說明文是以想象為主的,文本前面的“學前提示”中也指出:讓學生邊讀邊想象。如果整個教學只是填表格式的疏理,整節(jié)課下來就會顯得十分枯燥。而且,學生在填好表格的同時,也無形中肢解了這幢住宅,自然對電腦住宅失去了所有的興趣,更談不上去想象其他的地方了。這就是第一位教師設計所帶來的沉悶課堂。
而第二位教師在此基礎上,加上了想象環(huán)節(jié):如果你有這幢住宅,你最想去哪個地方?又加上錄像展示。這個環(huán)節(jié)彰顯了文本的個性,抓住了想象。在學生疏理內(nèi)容后馬上把學生的思維重新調(diào)整,讓想象外顯,學生自然和平時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有了自己的想法,增加了很多的生活情趣,這也是這篇說明性文本獨特的地方。
在文體意識的觀照下,學習說明文還要學會說明文的表達方式。兩位教師都做了這方面的設計,但效果卻是明顯不同的。第一位教師只是概括地提出要求,學生很難遷移這種表達方式。這是一種貌似落實語用,實際卻浮在面上的做法,也就是沒有找到這篇文章的個性表達特點。而第二位教師把這個過程具體展開了,并在細讀文本的基礎上,抓住了能體現(xiàn)此文本個性的表達特點(用假設方式)和難點(功能的寫法),并做示范,讓學生的寫法遷移變得具體可感,自然讓語用落地生根了。
每一篇課文都是作者智慧靈光的結晶,都是獨一無二的,或是布局謀篇,或是遣詞造句,或是情感表達。我們在設計教學時,就要發(fā)現(xiàn)獨一無二的“這一個”,善加利用,這樣才能讓教學設計變成自己的獨一無二。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