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亮
摘 要: 文章針對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進行研究。首先,簡要分析個性化教學與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基本概念,以及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的理論基礎。其次,分析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現(xiàn)狀,即提出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存在學校方面、教師方面、學生方面、課程體系、教材方面的問題。最后,提出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策略,即學校加強對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的重視;教師提高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能力;學生逐步適應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形成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基本策略。
關鍵詞: 個性化教學 小學體育 教學策略
1.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
1.1個性化教學與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
個性化教學就是尊重學生個性的教學,必須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個性、興趣、特長和需要進行施教,亦即學生需要什么,教師便要授予什么,學生完全是自主性學習。個性化教學的模式是“多對一”,就是多個老師對一個學生,而且是多個優(yōu)秀的老師對一個學生。個性化教學是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
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就是小學體育教學尊重學生個性教學,它要求計算機教學切實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個性、興趣、特長、需要進行施教。通過個性化的教學理念,小學體育教學幫助學生全面提高學習能力、提升學習成績,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在學業(yè)、應試、競賽及綜合素質等方面增強競爭力。
1.2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的理論基礎
1.2.1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將人類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幾個范疇,即語言、數(shù)理邏輯、空間、身體-運動、音樂、人際、內(nèi)省、自然探索、存在。它要求教師不斷改變以往的學生觀,要求教師重新定位教學觀,要求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師通過觀念的變化帶來教學行為的變化。
1.2.2人本主義理論。人本學派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chuàng)造力和自我實現(xiàn),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實現(xiàn)歸結為潛能的發(fā)揮,而潛能是一種類似本能的性質。人本主義最大的貢獻是看到人的心理與人的本質的一致性,主張心理學從人的本性出發(fā)研究人的心理。人本主義強調愛、創(chuàng)造性、自我表現(xiàn)、自主性、責任心等心理品質和人格特征的培育,其主要觀點:對人類的基本需要進行研究和分類,將其與動物的本能加以區(qū)別,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發(fā)展的。
1.2.3元認知理論。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具體地說,是關于個人自己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jié)這些過程的能力:對思維和學習活動的知識和控制。元認知包括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控制。
1.2.4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是強調三觀,即知識觀、學習觀和學生觀。其中知識觀認為:知識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它必將隨著人們認識程度的深入而不斷變革、升華和改寫,出現(xiàn)新的解釋和假設;知識并不能絕對準確無誤地概括世界的法則,而是需要針對具體問題的情景對原有知識進行再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知識不可能以實體的形式存在于個體之外,而是由學習者基于自己的經(jīng)驗背景而建構起來的,取決于特定情況下的學習活動。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習不是被動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動地建構意義;學習意義的獲得,是每個學習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對新信息重新認識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同化和順應是學習者認知結構發(fā)生變化的兩種途徑或方式。學生觀認為:學習者會基于以往經(jīng)驗,依靠他們的認知能力,形成對問題的解釋,提出他們的假設;應當把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習者從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中,生長新的知識經(jīng)驗。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需要共同針對某些問題進行探索,并在探索過程中相互交流和質疑,了解彼此的想法。
2.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現(xiàn)狀
2.1學校方面
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表現(xiàn)出學校重視程度不高的問題,這主要是學校管理理念落后及學校管理不完善引起的。例如學校將學生的分數(shù)作為教學評價的唯一標準。
2.2教師方面
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表現(xiàn)出教師個性化教學能力相對較低的問題。例如,小學體育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需要具備體育知識、基本的體育素養(yǎng)、心理學及教育學多元知識結構、個性化教學方法等,但是僅有極少部分教師達標,尤其是在農(nóng)村等較為落后的地區(qū),能夠達標的教師幾乎不存在。
2.3學生方面
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表現(xiàn)出學生不適應個性化教學的問題,這主要是學生學習基礎不一和學生學習的功利性引起的,例如多數(shù)學生上體育課屬于應付了事或僅僅為評獎評優(yōu)。
2.4課程體系方面
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表現(xiàn)出教學目標缺乏層次性、教學方法較機械化、教學內(nèi)容較乏味的問題。例如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將教學目標統(tǒng)一化。
2.5教材方面
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表現(xiàn)出教材相對落后的問題,例如小學體育教學選用的教材遠遠落后于學生發(fā)展需要。
3.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策略
3.1學校加強對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的重視
學校加強對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的重視,需要在教學理念上給予重視,在教學管理上給予重視,在管理制度上給予重視,例如學校組織多種形式的個性化教學培訓與交流活動。
3.2教師提高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的能力
教師要提高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的能力。一方面小學體育教師要提高綜合素養(yǎng),另一方面小學體育教師要形成個性化教學能力。例如,小學體育教師逐步提高組織管理教學能力與信息處理能力等,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
3.3學生逐步適應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
學生逐步適應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這需要教師從多個方面努力。例如,小學體育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化的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個性化地質疑和表達,引導學生開展個性化的探究活動,等等。
3.4形成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基本策略
形成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的基本策略:第一,要形成多層次的教學目標,例如,按照學生現(xiàn)有水平制定多層次教學目標;第二,要引入綜合性能較高的教學方法,例如,引入情景模擬教學法;第三,拓展體育教學的教學內(nèi)容,例如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日常身體鍛煉結合在一起;第四,形成多元化的教學評價。
參考文獻:
[1]劉文霞.個性教育論[M].內(nèi)蒙古:內(nèi)蒙古大學出版社,2007.
[2]奧蘇伯爾,著.余星南,譯.教育心理學認知觀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李碧丹.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個性化教學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