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轉移
摘 要: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運動、發(fā)展的實踐進程,其活動過程也就是教師和學生深入溝通、有效碰撞、合作共贏的過程。有效課堂教學,必須將師生互動融入滲透其中。本文從教師指導特性角度,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作闡述。
關鍵詞: 初中數(shù)學 師生互動 有效教學思考
教師和學生,是構建教學體系的重要因素,并且他們二者對整個活動效能產生深刻、深遠的影響。實踐主義學者認為,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運動、發(fā)展的實踐進程,其活動過程也就是教師和學生深入溝通、有效碰撞、合作共贏的進程。教師與學生之間只有密切結合、深刻交流、積極互動,才能保證教學活動按照預期目標深入推進,達到預期效果。不可否認,部分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忽視雙邊特性,教與學相“脫節(jié)”,各自為政,缺少互動交流過程,導致課堂教學枯燥乏味,沒有“活力”,調動不起初中生積極學習情感和主動意識。有效課堂教學必須將師生互動融入滲透其中。鑒于這一認識,筆者從教師角度,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作闡述。
一、注重語言激勵,提升主體參與互動情感
教育學認為,教學體系構建的重要“分子”——學生,不能缺少,任何教學活動都需要他們的深度參與和協(xié)調配合。常言道,“一個巴掌拍不響”。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自然需要學生的有效呼應和支持,其前提條件就是要學生“身”與“心”同時融入其中,保持積極情態(tài),參與師生互動。筆者認為,教師提振初中生參與師生互動情感,教學語言是其中一個重要、有效的“抓手”和“渠道”。就其教學功能而言,教學語言對學習對象學習情態(tài)、參與情感具有深刻影響。因此,教師在引導初中生參與師生互動進程中,要發(fā)揮教學語言的情感提振功效,運用聲情并茂、生動有趣的教學語言,以及鼓勵贊賞、肯定啟示的教學語言,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習情感,增強參與意識,以積極狀態(tài)“走進”師生互動過程“范圍圈”。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這節(jié)課教學中,教師開展新課導入時,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置法,復習引入方式,組織初中生復習“一元一次方程及它的解法”內容,對初中生回答內容及表現(xiàn),運用肯定贊賞的評價語言評判學生,對出現(xiàn)的不足情況,通過啟示、點撥式教學語言進行評點,以此調動起初中生的學習能動意識。這樣就為教師預設的師生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新知活動奠定了情感基礎,保證了師生互動協(xié)作的效果。
二、強化組織引導,推進師生互動進程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總規(guī)劃師”和“實踐操作者”,承擔著組織、引導、指點學習對象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職責”。初中生學習能力與教學目標要求之間差距的現(xiàn)狀,更要求教師擔當起組織引導“重任”。這就要求,教師組織初中生進行雙邊溝通、討論等互動活動時,一方面要相信學生,善于“放”,“放手”讓初中生自主進行數(shù)學探究、解析活動,另一方面要強化指導,做好“收”,引導初中生開展有序學習探索活動,確保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按照既定目標“前行”。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節(jié)課“如圖所示,在△ABC中,CD是它的中線,點E是AF的中點,CF∥AB,求證:CF=AD,如果∠ACB為直角,試判斷出四邊形BFCD的形狀,并寫出你的理由”案例講解中,教師采用“師引生探”的互動方式,開展案例教學活動。先組織他們閱讀感知案例題干,并根據(jù)解題要求,進行思考分析。教者指出:“要解析該案例所提出的要求,需要抓住題意中的什么條件內容?”初中生進行深入思考分析活動,指出:“該問題是關于全等三角形的綜合應用案例?!蓖瑫r,初中生結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直角三角形的性質、“菱形的判定”等內容,推導得出該案例的解題思路為:“要求證CF與AD相等,根據(jù)中點性質內容,可以得到AE與EF之間的關系,然后結合平行的性質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內容,通過等量代換予以求證。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性質及菱形判定性質,從而推導出這一四邊形為菱形?!苯處煂λ麄冏灾魈轿鏊谩俺晒边M行講解,指出:“在此類解題時要正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初中生此時意識到解答問題關鍵點在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及菱形的判定性質?!睂ν茖У奶轿鰡栴}路徑再次修訂和完善。在此互動進程之中,初中生獲取了自主探究案例的時機,借助科學指引,推進了講解進程,保證了師生互動效果,提高了教學成效。需要指出的是,師生互動進程,教師與學生的“主導”和“主體”特性應該把握“度”,科學設置,不能主次顛倒。
三、活化評價形式,提升師生互動活動效能
當前學科教學活動,目標預先設定,要求明確展示。而效果受眾多教學因素的影響,出現(xiàn)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師生互動效果要達到預定目的,就需要教師要及時評點、剖析互動活動效果,以此實時調整,確?;有Ч?。這就要求教者要合理實施評價教學,在傳統(tǒng)“教師評”基礎上,組織初中生進行互動過程表現(xiàn)的自我評價、合作評價、對比評價,讓初中生通過縱向比對,發(fā)現(xiàn)和覺察自身前后不同情況,及時認識師生互動進程自身存在的需要改進之處,從而提高參與互動的能力水平,培樹互助合作意識和能力。如在課堂總結環(huán)節(jié),教師評判初中生參與師生互動效果時,就可以改變評價方式,讓初中生自己思考、自我評價,“說出”自身在數(shù)學課堂師生互動中的表現(xiàn)和不足,這比教師的“千言萬語”說教更有效。
總之,教學活動所呈現(xiàn)的雙邊特征,決定了師與生之間互動成為當前課堂的一個重要活動形式。教師要切實做好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進程的科學指導工作,有序助推師生互動過程,保證師生互動實效。
參考文獻:
[1]顧寶龍.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新課程學習(下),2011(11).
[2]侯立元,高光.課堂師生互動不平等現(xiàn)象的成因與對策[J].教育學術月刊,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