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潘達微面對畫案上朝夕相對的骷髏,常常倍感哀傷,每每“回首黃花崗上,碧血青鱗,鬼雄夜嘯,撫衷自問,誠無義對諸先烈在天之靈……徒覺汗顏無地”。然先烈之靈,卻時時“猶形夢寐中”,拷問著他的靈魂,令他鎮(zhèn)日不寧。晚年病重時,那些英魂仍時時“浴血提頭,昂藏人夢,相對慟哭”。
在廣東國畫研究會中,黃般若是專業(yè)畫家中的典型,而潘達微則是業(yè)余畫家中的翹楚。郭燕冰說:“他(潘達微)是畫會中最受群眾認可的正面人物,雖然趙浩公、鐵禪等名氣也很大,但趙浩公是以一個成功畫師的身份,鐵禪以一個惹人非議的和尚身份得到人們的關(guān)注,潘達微卻是作為一個公眾人物而受到關(guān)注?!笨梢娕烁嗍且陨鐣系闹С终邅砑尤雵嬔芯繒?。
潘達微(1881-1929),又名心薇,字鐵蒼,號冷殘、景吾、覺廬,番禹人。早年他師從居廉學藝,后來參加辛亥革命,到了晚年又轉(zhuǎn)而回歸到傳統(tǒng)藝術(shù),一生跨越了革命與丹青。“從20世紀開始,他就成為廣東畫壇的一面旗幟,大多數(shù)畫人都團結(jié)在他的周圍,憑著一腔熱血和一管禿筆,投入到風起云涌的革命洪流之中,并形成了廣東畫人關(guān)注國家和民族命運、關(guān)注人民大眾的苦難的優(yōu)良作風?!?/p>
從潘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清末民初知識分子,在面對時代變局時苦苦追索的情狀。他由早年的革命志士轉(zhuǎn)變成了晚年的藝術(shù)愛好者,這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選擇中既包含著對現(xiàn)實社會的無奈,更意味著他選擇用一種對自己傷害更小的方式,來緩和社會劇變所造成的迷茫與陣痛。
黃花崗上傷心人
黃大德說:“稍懂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沒有潘達微便沒有黃花崗?!秉S花崗因潘達微而產(chǎn)生,潘達微亦因黃花崗而聞名。這位一生兼具革命家、出版家、美術(shù)家、攝影家、實業(yè)家、慈善家、戲劇家等多重身份的傳奇人物,在前半生傾盡了精力,為革命奉獻自己。
潘達微幼年時多病,在求醫(yī)過程中認識了孫中山先生,深受其理想的影響,開始追隨先生革命。為了革命理想,他散盡家財,之后又與家庭決裂,可謂是毀家紓難、義無反顧。所以在同盟會成立之前,他已經(jīng)為革命工作散去了大部分家財。孫中山和同盟會的其他同志都十分敬佩他的俠義豪情,與他相交甚深。當時他主要通過美術(shù)進行革命的宣傳,與同志們共辦《時事畫報》。
1911年,孫中山領(lǐng)導(dǎo)的廣州“三二九”起義失敗,潘達微與他的妻子擔負運輸火藥的工作,僥幸未死。甄冠南后來回憶:“當時未死的同志,多已間道潛逃,四方亡命,只有潘達微先生尚伏匿于河南私宅,眼看烈士們,尸滿羊城……思索這批烈士遺骸如何收拾?!?0年之后,黃花崗墓落成時,潘達微回憶當年自己為七十二烈士殯葬的情形,令人觸目驚心:
“當時傷心慘目,不可言喻。蓋陳尸數(shù)日,繼以夜雨,尸體霉脹,且各義士多被假發(fā),發(fā)去腦裂,中攢無數(shù)小蟲蠕動,體縛以鐵索,多合二三人為一束。嗚呼!駢首死義,結(jié)局如斯,亦云慘矣!”
潘氏孑然一身為戰(zhàn)友送行,從此結(jié)下了黃花情緣。在同期的《平民畫報》上,他發(fā)表了《黃花崗圖》,畫面是荒煙蔓草間豎立著的烈士墓碑,離離宿草,埋恨千古。題句為:“七十二墳秋草遍,更無人表漢將軍?!彼粌H把紅花崗改名為黃花崗,還在自己的畫案上置放了一個骷髏,以獨特的方式與烈士的英靈之間建立聯(lián)系。每年的三月二十九日,他都要去給烈士掃墓。1914年的黃花節(jié)由于龍濟光禍粵,處境艱險,無法親往,他便讓兒女身著白服,肩披白帶,寫著“黃花崗之子”“黃花崗之女”,騎著白馬,作為烈士的孝子前往拜祭。
一種為理想馬革裹尸的深切悲哀伴隨了他的一生。晚年,潘達微面對畫案上朝夕相對的骷髏,常常倍感哀傷,每每“回首黃花崗上,碧血青鱗,鬼雄夜嘯,撫哀自問,誠無義對諸先烈在天之靈……徒覺汗顏無地”。然先烈之靈,卻時時“猶形夢寐中”,拷問著他的靈魂,令他鎮(zhèn)日不寧。晚年病重時,那些英魂仍時時“浴血提頭,昂藏入夢,相對慟哭”。
盡管他踏入佛門多年,盡管摯友鄧爾雅為他寫下“罷了”二字,希望他能夠走出苦海,但他卻仍無法忘懷。黃花崗上傷心人,辛亥年役為他的后半生種下了顆出世的種子。
水墨丹青一雅人
黃花崗一役后,潘達微便逐漸與政治疏遠,到了晚年,他更是越來越走向純藝術(shù)的領(lǐng)域。他花大量的時間沉浸在畫意攝影與水墨中,與國畫研究會的畫家之間交往日密。甚至1925年方黃之爭,黃般若背后的主要支持者和推動者都是潘達微。
正如前篇文章所述,潘氏與傳統(tǒng)派之間有深厚的淵源,與黃少梅、潘致中、黃般若等都是多年的至交好友。但你也許不知道,潘氏與“折衷派”的骨干“二高一陳”其實也是多年朋友,交往時間甚至更長。他們同為早期同盟會的同志,黃花崗起義前,潘氏與高奇峰、陳樹人等在廣州河南鳳凰崗辦了一個美術(shù)瓷窯廠,名為辦實業(yè),實為給革命籌款,并且在廠里制造炸藥,收藏軍火。黃花崗起義時,這幾個人都參與了進去。
1925年方黃之爭,潘達微站在傳統(tǒng)派的立場批判“二高一陳”抄襲日本畫。表面上似乎發(fā)生了很大分歧,但實際上他與陳樹人、高奇峰私交依舊很好,1922年5月,陳奉命回國,舉家赴香港,就寄居于潘達微的家中。1927年,方黃之爭時,潘達微還為陳樹人拍攝了全家福,其樂融融。1928年的2月,陳樹人攜家眷到香港,住萬松坊,與潘達微成為鄰居,兩人過從甚密。同年,潘甚至還與高奇峰、鄧芬合作畫了一幅《青山紅樹晴鳩》。在“二高一陳”中,真正與潘達微背道而馳的,恐怕只有高劍父一人。
既然與折衷派成員的關(guān)系也很好,那為什么一個早年提倡以革命思想入畫的社會活動家,到了晚年卻如此強烈地反對國人將西方的寫實理念置入中國傳統(tǒng)繪畫?為什么他如此堅定地“好法舊畫”?
其實鴉片戰(zhàn)爭之后,國內(nèi)關(guān)于中西之爭的言論便不絕于耳。1919年的新文化運動再一次開啟了新舊之爭的熱潮,中國畫何去何從成為當時每個畫家都必須思考的問題,同樣也觸動著廣東的神經(jīng)。
潘達微選擇傳統(tǒng)畫派,從個人的審美角度來說,與他皈依佛門,注重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取向是分不開的。他曾經(jīng)說:“我向來不主張從物質(zhì)上入手救世界的。我主張的是從精神上入手救世界的?!眰鹘y(tǒng)水墨中的文化意境比起不倫不類的折衷派,有更多精神上的可讀性,因而更能夠得到他的欣賞。而從文化的角度來說,以一種更貼近傳統(tǒng)的方式探索國畫的轉(zhuǎn)型,與當時保國、保種、保文的國粹主義思潮能夠不謀而合。
回歸傳統(tǒng),既寄托了失落的精神,又是在探索社會轉(zhuǎn)型時的文化道路。
國畫會中與潘氏相似的人很多。比如清末北洋軍將領(lǐng)、丁汝昌的部下溫其球;同盟會首批會員姚粟若;與陳樹人、鄒魯相善,并追溯孫中山革命的羅???;參與革命救國,后退軍從商的尹爟等。他們都曾經(jīng)歷時局的動蕩,對國家命運與社會狀況產(chǎn)生出巨大的無奈與悲哀。其身上呈現(xiàn)出傳統(tǒng)士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傾向,雖依舊憂心天下,卻也在傳統(tǒng)的水墨之間找到了精神上的庇護和新的天地。
在近代畫史上,潘達微雖是一位美術(shù)家,不過他首先是一個革命家和社會活動家,這耗去了他生命中的大部分,使他只能成為一個業(yè)余畫家。但這并不影響他在近代畫壇上的重要性,因為正是他以超越的眼光領(lǐng)導(dǎo)和推動了方黃之爭,促使著后繼的畫家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傳統(tǒng)與西化的問題,在這之中他的后輩黃般若終于取得了成功,“雄辯地證明傳統(tǒng)繪畫悠久不斷的生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