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旭武
摘 要:“生本”就是以學生為本,生本課堂是一種讓學生在課堂上“唱主角”的教學模式,生本課堂踐行了“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fā)展”的教育宗旨。
關鍵詞:新課改;健康發(fā)展;生本課堂;素質教育
新課改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經(jīng)過幾年的教學改革,課堂教學確實出現(xiàn)了許多喜人的變化,學生的參與度、自主能力、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課堂教學卻仍未能走出以“教師為本”“知識為本”“考試為本”的傳統(tǒng)模式,未能真正體現(xiàn)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教學理念。小組合作學習許多時候只能算是課堂的點綴,課改似乎遇到了瓶頸。在這關鍵時刻,郭思樂教授探索的“生本課堂”應運而生,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新課改煥發(fā)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所謂生本,就是“以學生為本”,生本課堂就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唱主角”,而老師在課堂上真正起到組織者、引導者、啟發(fā)者、點撥者的作用。2014年12月,我有幸參加縣教育局組織的到昆銅學習的機會。在昆銅中學的生本課堂上,學生們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學生發(fā)言聲音洪亮,口齒清楚,條理清晰,觀點鮮明,知識淵博,侃侃而談,儼然是一位小老師。面對“長槍短炮”、閃光燈,他們沒有表現(xiàn)出緊張不安。下課時,面對眾多的參觀者,他們毫不拘謹,彬彬有禮。他們充滿陽光自信,讓人羨慕不已。整個校園,盡管建筑毫不起眼,但干凈清爽,舒心怡人。每一位參觀者都對昆銅中學學生的素質贊不絕口,聽了校長的介紹,方知這所學校生源一般,教師的整體水平也沒有過人之處。成績的取得主要源自生本課堂的實施。經(jīng)過近兩天的觀摩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生本課堂是素質教育強有力的載體。
生本課堂踐行了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教育目標。生本課堂顛覆了以前課堂以學生個子高矮,甚至是成績好壞、關系的親疏來排座位的傳統(tǒng)模式。它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由班主任與學生一起來劃分小組,每個小組一圈圍著坐,一個小組有自己的一塊展示板,可以說位子的確定絕對是公開、公平的,每兩周組與組之間進行調換,學生的位置沒有好壞之分。我在學習回來的第二周,在班中開始嘗試分組排座位,受到了全體學生的贊同,他們從心底里覺得這種排座方式公平、公正,只這最表面的一點,就讓學生體會到一個班級教育的公平性(當然只是局限于班里,不過這是學生最直觀的深切感受)。接著是組內分工,6~7個同學,一個行政組長,一個副組長,五個學科組長,按照各人的特長分工,一個也沒閑著,人人都享受同學的服務,人人都要為同學服務,每個學生都能從中得到鍛煉。在課堂小展示時,由學科組長對導學案中的問題按照小組成員的成績水平進行分工,人人參與講解,一位同學講解時,其他同學傾聽,有不同意見可進行討論,教師巡查、督促、釋疑。而在大展示中,每個組根據(jù)題目的難易推選一位或幾位同學參與展示,老師根據(jù)其學習成績及講解的好壞進行加分,成績較差的同學往往能爭到更多的分數(shù),于是他們有較多的參與機會。生本課堂的這一教學模式使每一個學生在小組中都能受到關注,這樣一個公平、公正的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我班的呂思縉(化名)同學,一直以來學習成績不佳,性格內向,對學習缺乏興趣,屬于小組里的C類生,但在生本課堂實施之后,該生參加了大展示。在大展示中,該生聲音洪亮,盡管題目講得不怎么樣,但受到老師的表揚,并給他加了三分。經(jīng)過一個月的課改,該生有了很大進步,在講解題目時聲音洪亮,語速適中,條理清楚,受到了同學的好評。此后呂思縉同學變得自信了,學習熱情有了明顯提高,成績有了明顯進步,人也變得開朗了。
生本課堂踐行了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注重的是“學生有沒有學會”,認為學會了就達到了教學目的,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而生本課堂在關注學生有沒有學會的同時,更注重的是“學生是怎么學會的”,是自己自學學會,還是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學會,抑或是“自學+討論+教師的點撥”之后才會。在讓學生學會了知識的同時,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了學生有傾聽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交流能力等,有了親身的學習體驗,掌握的知識更牢固。我想這種通過自己努力而取得的成果肯定更讓人興奮、自豪,更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學會了無疑是素質的提高,而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流、溝通是更深層次的素質提高。新時期需要的就應該是這種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
生本課堂踐行了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fā)展的教育宗旨。生本課堂的顯著特征:學生是學習主體,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生本課堂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下實施的小組合作學習,它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為了能在組與組的競爭中取勝,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個性特點,進行豐富多彩的課堂展示,對同一內容可以分析講解,可以板演,也可以是說唱,還可以運用表演的形式,使課堂活動的形式豐富多彩,而最終達到落實課本知識的目的。生本課堂的另一特征是注重小組的文化建設,小組的文化建設首先表現(xiàn)在組牌的設計,組牌由組名、組規(guī)、組訓、小組目標、組花、組徽等組成。其具體內容的確定、設計形式都充分彰顯學生的個性特征。例如,我班的“春之林”小組有位學生叫呂思縉,組里確定的組訓為“思進就能行,愛拼方能贏”,將其名字巧妙嵌入其中。組牌的背景有的選擇自然景色,有的選擇動漫。而制作方式有手工繪畫、書寫,也有通過電腦設計制作??梢哉f每塊組牌都是學生個性的展示牌,它充分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對個性的尊重與促進作用。
對我來說,生本課堂尚處于起始階段,還在摸索當中,對其中精髓一時還無法參透,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粗淺認識,但我深信,生本課堂生機無限,必將為素質教育打開一片新天地。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