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仕杰
摘要:小學美術教育肩負著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藝術品質和人文素養(yǎng)提升的責任。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的開展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注重興趣激發(fā),突出主體性的動手參與,寓教于樂,在實踐中學到知識,強化能力,提高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生本理念
以生為本是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是人才培養(yǎng)和素質提高的需要。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中,我們要依據(jù)學生的學習心理,激起學生動手參與和思考的情感,優(yōu)化教學,注重兒童潛能開發(fā),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活動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提高美術素養(yǎng)和能力。
一、具有為學生服務的意識觀
美術是名副其實的副科,以往的小學美術課程可能都不是專業(yè)老師任教,他們只是帶著學生們隨便讀讀圖片,畫畫圖畫。責任心強的老師就是進行一些備課活動,講授一些繪畫和欣賞的方法。雖然現(xiàn)在有些老師也是如此,但是為了學生發(fā)展的老師不應是這樣的。
老師在新的教學理念學習和實踐之后,都意識到自己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生有效學習的引導者、學生學科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提高的促進者。因此,我們在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中,就要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而準備和實施教學。備課多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精心準備學具和思考能夠調動學生學習情感和主動性的教學方法。美術學習需要學生動手才能強化能力,沒有美術學習用品,不能讓學生獲得基本美術知識之后進行動手實踐,學生學習的理論就會空洞。因此,我們?yōu)榱藢W生愛上美術,學好美術,就需要準備好演示用品,讓學生有模仿和學習的方向。如教學《形體的組合》時,先出示石膏形體讓學生多角度觀察和感受形體的魅力。然后展示一些不同形狀的積木,讓他們說說三維空間的立體實物的含義,讓學生上講臺拼圖形。再讓學生閱讀教材,引導他們說說這些圖形是怎么拼出來的,待學生們有了嘗試的想法,就讓他們拿出學具參照教材圖形和要求用剪刀與雙面貼等工具進行嘗試操作。如此的教學設計,充分讓學生唱主角,讓他們在充滿樂趣中學習和提高。
課堂注意趣味引導,讓他們感受了美術學習的樂趣,課上要給學生動手操作和展示的空間,更重要的是能夠開展必要的分層教學,加大課外輔導的力度。如善于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美術特長生,組建各類美術興趣小組,輔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美術競賽活動,等等。
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能力方法
以生為本的教學是學生主動性發(fā)揮的教學,我們不僅要重視課堂,還要心中有學生。如課前對學生預習和學具用品準備情況進行檢查,讓學生有學習美術的意識和習慣;在課堂教學中要組織和引導學生的自主參與和提升。
(一)能夠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教學。
教材雖然貼近學生生活,但是它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仍有一定的距離和差異。我們要用的是教材的思想,更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如在二年級《花兒朵朵》教學中,學生有的可能不怎么喜歡花,或是沒有見過教材中提及的那些常見的花。教學中要先激發(fā)學生的認識情感,如導入中讓學生說說自己認識哪些花,知道哪些花的特點?這里我們要引導學生從名字、色彩、形狀和氣味等方面有條理地表述。之后,通過圖片讓學生認識教材上提及的幾種常見的花,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表述能力,讓他們對花的美有一定的認識。如“睡蓮”可以讓學生從其別名“睡美人”了解寓意,由對花的色形的認識過渡到對花的含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體悟花的美好情感。我們在指導學生繪畫時,可以以教材上面的木棉花為例教學生繪畫過程中的運筆、構圖等畫花的方法,也可以就大多數(shù)學生見過的比如牽牛花、雞冠花等示范給學生學習和模仿,在學生具體操作中,我們要相機點撥,可以分層教學,讓部分學生先描繪教材上的圖片,然后嘗試畫。
(二)加強技法指導,突出審美品質提升。
小學美術教學中,我們要低起點教學,激發(fā)學生參與意識和敢于嘗試的勇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繪畫技能的培養(yǎng),教會他們基本的拿筆姿勢、直線曲線的表現(xiàn)方法、圖形結構的布局與重點的突出技法。如教學《漂亮的房間》時,在學生的實際操作中,要讓學生學會畫房間和房間中一些常見的家具、物品,還要讓他們在構圖中合計布局并注意的色彩協(xié)調和明暗的顯現(xiàn)。但是,美術教育不只是注重學生繪畫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更需要提高他們的審讀能力、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如在《形的魅力》學習中,我們可讓學生自主地欣賞不同畫家的抽象性的繪畫作品,讓他們小組合作交流并匯報對一些作品形狀效果的分析與評價,讓學生充滿熱情與想象地大膽說。也可以展示一些形體不夠優(yōu)美的圖片,讓學生們分析,教會學生欣賞。當然,形的魅力不在于好不好看,漂不漂亮,更在于有個性的思想和表現(xiàn)力有藝術美。老師也可以示范點評,讓學生感受形的魅力和繪畫的創(chuàng)作的過程;讓學生觀察之后進行模仿,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嘗試創(chuàng)作。如此,學生不僅能夠感受藝術作品的美,還能展示美,強化審美能力。
另外,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想象力是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一種方式。小學生想象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可以教學《漂亮的房間》后,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畫一幅《未來的學?!?,這樣學生們對未來學校的想法就能展示出來,表現(xiàn)獨特的想象,大膽進行藝術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要重視學生認識習慣和水平,激發(fā)他們學習和學好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充滿主動性和積極性地參與學習,讓他們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提高對作品對稱、比例、整體、局部甚至透視、明暗、色彩、結構、構圖的認識、感知和表現(xiàn)的能力,強化個性思考和創(chuàng)新審讀的能力,從而提高美術能力和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