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珊
糖尿病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并且并發(fā)癥多,對患者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研究證實,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除了進行必要的血糖監(jiān)測,控制好血糖情況,對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優(yōu)質的護理可以改善血糖情況和身體的循環(huán)狀態(tài),幫助疾病的恢復。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循證護理理念逐漸應用在臨床護理中[1],其核心就是護士要準確得到護理依據(jù),結合護理技能和經驗,以患者的護理需求為核心,為患者提供綜合性護理方案。本文研究循證護理應用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6~1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1例作為研究對象,男63例,女58例。年齡25~65歲?;颊叩倪x入標準:患者均患有2 型糖尿病,得到臨床確診。合并腎臟疾病31例,視神經病變27例,合并心臟病38例。所有的患者意識清楚,可以進行護理的配合。將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61例和對照組6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合并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主要是按照醫(yī)囑進行患者的臨床護理。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護理的基礎上應用循證護理,主要有確定循證護理問題,尋找護理支持,運用循證護理理念等[2]。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的慢性疾病,患者對于自身疾病了解少,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心理壓力,因此需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確定護理問題。護理中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幾點:患者對于疾病知識了解少,治療心理壓力過大,患者對血糖控制措施了解少,僅僅懂得進行藥物控制,對于飲食療法、運動療法等其他控制血糖方法了解甚少,患者對疾病抱著悲觀的心態(tài),因此結合這些問題后,確定循環(huán)護理的主要問題為健康教育、心理護理、血糖監(jiān)測、藥物護理和飲食運動護理。在尋找循證護理支持中,需要查找與護理有關的文獻和研究證明,成立專題討論小組,制定科學的護理措施和評價,分析患者的需求,將計劃良好的運用在護理實踐中。
1.2.1 心理護理 由于糖尿病疾病本身的特點,患者治療時間長,容易反復發(fā)作,患者承受的治療痛苦非常大,患者普遍存在著抑郁、焦慮、煩躁等心理壓力,因此護理中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是非常重要的?;颊叩哪挲g、文化程度和疾病嚴重程度都不同,因此采用的護理方法也不同,需要幫助減少患者心理的不良情緒,結合治療較好的病例幫助患者恢復信心,用溫和的語氣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讓患者發(fā)泄出內心的煩悶,樹立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治療[3]。
1.2.2 飲食運動護理 血糖的控制除了采用藥物控制,飲食和運動的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發(fā)現(xiàn),合理的進行飲食安排可以減少患者胰島B 細胞的壓力,穩(wěn)定血糖。護士需為患者安排合理的飲食計劃,囑咐其家屬按照飲食指導安排飲食,主張營養(yǎng)全面、均衡,滿足患者日常的熱量消耗,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除了要減少糖分攝入,還需要食用一些堅果和豆類食品,也可以加入酸食和豆豉類的食物。
1.2.3 運動指導 運動可以減輕患者體重、改善體內血脂代謝情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合并癥,推薦的運動方式有慢走、太極、慢跑等,運動要有規(guī)律,長期堅持才能看到效果。運動時不要空腹,避免發(fā)生低血糖情況,并且外出時要隨身攜帶糖果、餅干等食品,當發(fā)生低血糖時可以自救。
1.2.4 藥物指導 藥物是控制血糖最關鍵的部分,準確的使用藥物劑量和合理的用藥時間可以保證血糖的穩(wěn)定,叮囑患者嚴格按照要求用藥,嚴禁擅自調整用藥劑量,在藥物使用調整時,需要進行血糖檢測,并且密切觀察患者在服藥期間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不可私用土方等治療,避免用藥風險[4]。注意患者的用藥禁忌,與其他藥物服用時要注意搭配?;颊咝枰⑸湟葝u素時,要進行自我注射指導,讓患者熟練的掌握注射的技術及注意事項,注射首選部位是腹部肚臍周圍5 cm 以外的位置,皮下注射,注意不要在同一個部位中反復的注射。
1.2.5 血糖監(jiān)測 定期的監(jiān)測血糖,并且指導患者掌握血糖的自測方法,發(fā)現(xiàn)異常要及時告知醫(yī)師來調整治療方案。
1.2.6 健康教育 除了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颊咴陂L期的治療中會產生消極心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后,其對自身病情的了解會增加,從而增加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根據(jù)患者的文化程度不同選擇合適的教育指導,讓患者積極的配合護理,提升治療效果。讓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治療注意事項、正確的治療方法、自我護理等,教育的形式可以有多種,比如口頭講解、座談會、宣傳卡等,同時鼓勵患者家屬共同參與。在治療中要加強對低血糖的預防,低血糖可能是由于服藥過量、飲食不當?shù)仍驅е碌?,表現(xiàn)為饑餓感強烈、出冷汗,軟弱無力等,嚴重會導致患者昏迷或是死亡。若患者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可以采用靜脈推注高糖藥物,實時觀察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在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講后,可以對其進行測評,評價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了解情況,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詳細的解答,使用患者易懂的語言,重點知識要反復提及,加深患者的知識掌握。
1.3 評價標準 治療前和治療后對兩組患者進行空腹血糖測定。出院前讓患者對于護理工作進行滿意度評價,結合護理人員的態(tài)度、技能等進行綜合考慮評價,主要分為3個等級,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PEMS3.2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資料設計的方差分析,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情況比較(mmol/L,±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情況比較(mmol/L,±s)
注: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情況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組別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61 14.93 ±2.10 6.10 ±1.10對照組60 14.26 ±2.30 8.90 ±1.40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循證護理理念在護理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以患者為護理中心,從患者的要求出發(fā),提升護理的效果。循證護理理念依照護理中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并且根據(jù)患者的個體差異制定出個性化的護理方法,讓患者接受護理,配合護理工作的進行。循證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用科學的護理方法,提升對循證護理的認識,在整體護理的基礎上,將護理技術更好的應用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從本次研究上看,試驗組患者在進行了循證護理后,空腹狀態(tài)下的血糖得到了很好的恢復,并且患者的滿意度也要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鄭秀君[5]研究發(fā)現(xiàn),在糖尿病的護理中采用循證護理具有非常好的護理效果,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高,血糖情況改善好,與本文的研究結果相同,循證護理具有很高的科學性,其考慮了患者的自身特點,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從而獲得最佳的護理效果。
[1]林風云.循證護理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31(16):2637-2638.
[2]李秋萍,張郁瀾,林 晨.循證護理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yī)院,2014(1):175.
[3]喻中會,王洪芳.循證護理在糖尿病并發(fā)癥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32):252-253.
[4]邢 迪,張小偉,葛玉梅.循證護理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2(30):155-156.
[5]鄭秀君.循證護理在2 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癥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3(1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