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愛國
在城鄉(xiāng)二元結構依然鮮明的今天,我們一直在探索,教育如何有所作為,讓城鄉(xiāng)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最公平的教育;在完成“三新一亮”“六有”“校校通”等工程,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實現辦學條件初步均衡之后,我們也在思考:泰州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之路應向何處發(fā)展、如何發(fā)展。
基于這樣的思考,近些年來,泰州教育致力回歸教育“原點”,在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方面,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決策部署,以促進教育公平為根本,以深化改革創(chuàng)新為動力,以加快信息化建設為手段,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走出了一條具有泰州特色的義務教育發(fā)展新路。到“十三五”期末,泰州有望在全市范圍內實現義務教育高位均衡。
解決資源均衡的新路徑:“互聯網+教育”
今天,泰州還存在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在辦學硬件實現基本均衡后,城市與鄉(xiāng)村、地市與周邊區(qū)縣、城區(qū)與城郊的學校在教育水平方面依然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其中有師資力量不均衡、辦學條件不均衡、學生素養(yǎng)起點的不均衡等諸多因素。如何在這樣的軟件不均衡中找到一條出路?經過深入調研我們發(fā)現:解決軟件資源均衡的核心要素是智力資源分配的均衡。借助“互聯網+”的理念,我們立足本市教育實情,開發(fā)了一系列“泰”字頭的產品,力求解決軟件資源均衡的問題。
我們推出“泰微課”自主學習平臺,給全市所有學生提供免費優(yōu)質教育資源,讓“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在泰州成為現實。
“泰微課”是泰州用近三年時間打造出來的覆蓋基礎教育各學段、各學科的微課程平臺,也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系統。自
2013年起,我們集中以170名特級教師、名教師為核心,骨干教師達2000人的師資力量,組成多個專家組,全面梳理基礎教育各學段17門學科的核心知識點,制作時長3~5分鐘的教學微視頻及配套微測試,建成系統化學習資源庫,并自主研發(fā)網絡學習平臺,讓廣大師生能利用電腦、平板、手機等多種客戶端進行點播。
2014年9月,“泰微課”項目正式上線,并向全市學生免費開放。目前該系統已有微教學視頻5萬條,每個視頻只針對一個細小的知識點進行講解;此外還有20萬道微檢測題。學生和教師可以隨時通過電腦、手機、平板等登錄使用“泰微課”。
“泰微課”給泰州教育帶來的變化非常明顯。名師教學視頻全部上線共享,偏遠鄉(xiāng)村的農家娃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樣享受到當地最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傲x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主要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發(fā)展理念、手段和方法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泰州做出了榜樣。”西南大學原校長宋乃慶在泰州參加全國義務教育改革發(fā)展現場經驗交流會時感慨地說。
此外,我們利用“泰州師說”,實現教師全員有針對性、菜單式一年一訓。2014年初,為了解決教師培訓中培訓內容與教師實際需求不符的問題,我們按照學科、年齡、學段選取教師參加問卷調查,對2558個樣本進行了數據分析。同時在全市各地分別召開座談會,涉及教育局領導、學校校長、一線教師,廣泛征集教師培訓的真實需求。
在此基礎上,2014年,我們聯合江蘇師大自主開發(fā)了“走向教學自主、學法優(yōu)化、生命教育、名師成長、立德樹人、翻轉課堂”六門教師最亟需的培訓課程。每門課程為4個課時,每課時由兩個單元構成,每個單元約為20分鐘時長。課程形式靈活多樣,邀請知名教育專家、高校教授和泰州市中小學一線名師,進行教學案例介紹、專家點評、現場互動等,在對話交流中闡明觀點、解決問題。目前,“泰州師說”第二期9門課程已全面上線。通過“泰州師說”網絡培訓課程,我們組織全市專任教師全員參與菜單式學習,讓全市中小學教師都能享受到優(yōu)質的培訓資源,實現所有教師“一年一訓”的目標。
立體施策,突破教師交流的“囚徒困境”
均衡發(fā)展的關鍵是教師,有好老師的學校才是好學校。這幾年,我們在教師交流和教師培養(yǎng)上花了大量的財力和精力。
教師交流既是事關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工作全局的重要改革,也是教師隊伍建設領域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鍵改革。這項改革涉及教師管理體制機制的突破,涉及崗位、職稱、聘任、考核、培訓、待遇等方面教師政策的調整。這些政策互相交織,如果教育部門僅僅就交流論交流,只著眼局部的單項推進,就很容易陷入“囚徒困境”。為了讓教師真正流動起來,我們采取了以下三項措施。
首先,政策上有“硬杠子”。一是教師交流必須堅持“兩個15%”的比例,即每年教師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5%,骨干教師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骨干教師總數的15%。二是在同一學校任教滿6年、離法定退休年齡在5以上的教師,必須參加交流。三是城鎮(zhèn)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評高、評特、評骨干必須要有兩年及以上交流經歷。這三條是“硬杠子”,不是“橡皮筋”。采取上述規(guī)定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城里教師明白,推進教育公平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第二,精神上有激勵。好教師不是機器,搬到哪里哪里行。解決“人走”的問題之后,還要解決“心定”的問題。我們把城區(qū)學校的管理骨干選派到鄉(xiāng)鎮(zhèn)學校任職校長,讓交流成為突破職業(yè)成長瓶頸的有效路徑。同時,引領交流教師發(fā)揮示范帶頭作用,對交流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事跡和典型人物,加大宣傳推廣和表彰激勵力度,讓積極參與交流的教師精神上受到鼓勵、價值上得以彰顯。
第三,物質上有保障。充分考慮生活水平、路途遠近等因素,給予交流教師適當交通和生活補貼,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我們想方設法保障參加交流輪崗教師的薪酬福利待遇,在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中予以傾斜,對確有實績的教師要優(yōu)先評聘、優(yōu)先選任,通過構建長效的成長呵護和利益保障機制,讓交流教師待遇有提高、地位有提升,這樣的流動才有活力。
8年前,剛過而立之年的教師陳楠,從靖江市城西小學走進偏遠的土橋小學支教。兩年后主動申請調進土橋小學,成為泰州首個支教后主動要求扎根農村任教的教師。8年來她用汗水和智慧將這所村小打造成小有名氣的“美術特色學校”,幫助一批批農村孩子放飛了彩色的夢想。
2009年,在城里已是響當當名師的趙冬俊,毅然決定調回鄉(xiāng)村學校興化市張郭中心校任教;2014年,他又主動申請去興化市戴南鎮(zhèn)董北實驗小學走教。他建立鄉(xiāng)村繪本館,為孩子們募集閱讀基金,創(chuàng)辦“曹文軒文學獎”,用閱讀為農村孩子筑起精神的高地,被評為“全國鄉(xiāng)村閱讀點燈人”。一批批流動的教師成為泰州教育一道道美麗的風景,陳楠、趙冬俊現象蔚然成風。2014年,全市專任教師交流比例達20.07%,骨干教師交流比例達31.4%,均大幅超過國家和省定標準。
通過這幾年的實踐,我們深切地感到,在面對全新的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資源的時候,教師需要對自己已成習慣的生活方式和業(yè)已成熟的教育教學模式作出調整,而這種調整并非一朝之功。教育部門在推進工作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充分的前期調研,全方面考慮學校的具體情況和教師的實際困難,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能“一刀切”。同時,教師不僅是資源配置的客體,更是可以進行主動選擇的主體,要通過制度設計,建立必要的配套激勵和保障措施,讓教師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安心教學,真正實現優(yōu)勢互補、示范引領、促進優(yōu)質均衡的教師流動目標。
此外,我們還出臺專門政策,吸引優(yōu)秀師范畢業(yè)生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任教,從源頭上提升教師素質。2011年以來,全市新補充教師下鄉(xiāng)任教比例達77%,姜堰區(qū)更是達到了87.6%。同時,我們還創(chuàng)新實施農村學校新招錄教師培養(yǎng)模式,新補充到農村學校的教師,要先安排到城區(qū)優(yōu)質學校鍛煉2~3年,經考核合格后,再回到農村學校任教。這幾年,泰州靖江的新教師給班上學生上課的底氣越來越足。因為新教師在教授新課之前,必須先聽“師傅”上示范課。
從2013年起,靖江推行新招聘教師“1+2”和“雙導師制”培養(yǎng)模式。所謂“1+2”是指新招聘的師范生在與農村學校簽約后,先在城區(qū)共同體學校見習1年,再回農村學校上崗工作,同時繼續(xù)跟蹤培養(yǎng)2年。所謂“雙導師制”指工作學校與城區(qū)學校分別為新教師聘請指導教師,共同負責對新教師進行培養(yǎng)。這樣的培養(yǎng)模式讓新教師迅速成長,很好地補充了農村學校師資力量。
突破縣域管理體制束縛,推進跨區(qū)域教育共同體
泰州市明珠實驗學校地處城郊接合部,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學校。前幾年,片區(qū)內家長送孩子到城區(qū)名校上學、中途轉學的人數逐年上升,學校發(fā)展舉步維艱。校長每到招生季,心里就發(fā)慌,生怕學校招不足人。
2013年8月,泰州市教育局與醫(yī)藥高新區(qū)簽約組建了跨縣域的教育共同體,實行教學、教研、培訓、考核、評價五位一體的融合式、一體化管理模式,實實在在將城區(qū)的名校與高新區(qū)辦學質量相對較弱的學?!袄墶卑l(fā)展。
教育共同體組建后,不但原本想去城里讀書的學生留下了,而且新生人數每年還以100人左右的數量逐年遞增,師生參賽屢次獲獎,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
類似這樣放大名校效應的舉措,各市(區(qū))都能因地制宜,各有妙招,逐步形成了形式多樣的“名校+”泰州模式,真正實現了把好學校搬到群眾“家門口”。教育相對發(fā)達的靖江市、姜堰區(qū),相繼實施了“名校+弱?!薄ⅰ懊?農?!薄ⅰ懊?新?!辈呗裕瑢崿F集團(共同體)校之間管理互通、研訓聯動、文化共建、捆綁考核;地域范圍較大、農村人口較多的興化市,則采用學區(qū)一體化管理方式,以學區(qū)內1-2所優(yōu)質學校為龍頭,實行教育管理、教師配備、教學研究和考核評價一體化,破解農村學校點多線長、資源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名校不多但群眾需求迫切的泰興市海陵區(qū),則依托名校辦分校,以名校為校行政中心,教師統一調配、教學統一安排、教研統一組織,有效化解了擇校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