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夏烈
大存亡與民族文化選擇的心路痛史
——《白鹿原》的文化之維與文學之統(tǒng)
浙江 夏烈
在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七十周年之際重讀《白鹿原》,也是在重溫一段大存亡與民族文化選擇的心路痛史。我們從中看到,陳忠實的這部六年成型的《白鹿原》,既是虛構的小說文本,也是知識分子精神意味的“寫史”和“續(xù)命”。這是一場存亡絕續(xù)的二重奏:一項是民族遭遇外來入侵時的生死存亡,另一項則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大存亡。其中重要人物朱先生體現(xiàn)的是陳忠實儒家知識分子的傳統(tǒng)理想,而白嘉軒則是執(zhí)行者的朱先生、實用主義的朱先生,他是陳忠實儒家化的理想模型中二合一的人物。
《白鹿原》 存亡絕續(xù) 二重奏 儒家傳統(tǒng)
十五六年前我初讀《白鹿原》,那時這部作品已然名滿天下。此后的十五六年間,講課或者談文學,我都常常會拿它做例子,然后推薦給未讀的人,稱其為中國當代最重要的、對中國百年史及其民族心理結構有著豐富的參考價值的作品。
由于讀后的提及并非文本細讀式的串講,也就沒有完整地回到小說,每次都是憑印象講。如今重讀一遍,不由啞然失笑,有不少細節(jié)的記憶其實都不確切,可見記憶是我們依賴最深卻又最容易自欺欺人、自圓其說的伴侶,跟它認真不得卻還是要湊合著愉快地過下去。
當然,通過對記憶的反思,更重要的是透露了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秘密,事關小說本身、小說與讀者個體的內在關聯(lián),以及更為浩大的民族集體無意識或者說文化基因、精神基因方面的問題——后者,拿陳忠實在《白鹿原》開篇時所引的巴爾扎克的句子來說,就是“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他們都在閱讀之中和閱讀之后長期地、衍生地存在著;“存在”,意味著其敘事的式樣和人物故事背后的價值觀念,已經(jīng)成為一種活性的生命態(tài),種植在此世界和此間的人心之中。
《白鹿原》的歷史處境和文化處境是由清末至當代,以及地理上的陜西關中平原這副經(jīng)緯線交織構成。這是作家陳忠實的取材,也是他運思立意的對象。這一取材與對象因此卻無法完全客體化、對象化,不可能僅僅是陌生的“他者”,召喚我們游戲其中做出單純個人化的重構和理解;恰恰相反,它是當代史。如果把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在列強進逼、西方史及其世界觀改寫傳統(tǒng)東方史及其世界觀的晚清近代做一個斷裂和分期的話,此后至今的一百五十年來,我們實際上都處在一個巨大的歷史豁口上,承受著百年焦慮和存亡絕續(xù)的歷史任務和民族使命。我們沒有離開過這個大歷史背景,沒有超越這個階段獲得資格逍遙物外,沒有徹底解放自己的歷史情緒和內在愿望于這段歷史材料之外做超然的客體化的描摹,而是依舊介入其中、深入其中乃至陷入其中。換言之,特定的歷史階段與家國社會的關系緊密地牽涉到物理和心理都關乎于此的個人,我們在承受這種壓力的同時也在尋找表達和突破的方式、緩解和解決的途徑。這當中,歷史問題的當代主體性確立是一條道路,即當代人積極地投身于切近的歷史的反思與實踐之中,在多樣化方案的制定和行動進程的不斷調整下構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體目標。
陳忠實的這部六年成型的《白鹿原》,是這一“歷史—文化”背景下的創(chuàng)作,它既是虛構的小說文本,也是知識分子精神意味的“寫史”和“續(xù)命”。就這一點而言,陳忠實乃是將作家的創(chuàng)作賦予了知識分子的價值定位和歷史職責。我們看到小說面世后的二十三年中(最初連載于1992—1993年的《當代》雜志),總會有從小說藝術角度、以文學性標準批評《白鹿原》的論述,不過我覺得這一層面的批評不過是提醒作者還有不斷完善小說表達的可能,非常重要但不是第一性的。對于《白鹿原》而言,“存亡絕續(xù)”四個字在歷史動態(tài)和精神定力間的張力效果才是它最想通過該“秘史”的寫作所要表達的,這才是第一性的。
因此,我們看到更多的關于《白鹿原》文化傳統(tǒng)和精神依歸上的批評和批判的論述,著實更為驚警。比如宋劍華認為:“《白鹿原》是一部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的平庸之作,它之所以能夠在體制內獲得國家所頒發(fā)的最高獎項,恰恰反映出了20世紀中國文學走向沉淪的衰敗之相。用叔本華評價‘庸作’的尺度來說,就是‘牽強附會、極不自然、謬誤百出,字里行間永遠滲透著一種夸張造作的氣息’。”比如李慧云認為:“作者過于深情地描繪了封建帝制覆亡前后小農田園經(jīng)濟的這一抹夕陽余暉、古老村族的最后的寧靜,這實質上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比如傅迪認為:“一部反映中華民族近現(xiàn)代史的文學作品,從中只看到傳統(tǒng)的宗法文化的作用,卻幾乎看不到五四運動以來新文化的影響,這不能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真實。”——這些論斷有的不免是偏頗之詞,卻也多半是站位于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歷史及其價值取向上所做的文化價值論的判斷,可以促進我們思考百年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多樣化方案與實踐的一些分歧,對“存亡絕續(xù)”的二重奏下歷史處境和文化處境的復雜調性有所認識。
而我的觀點是,陳忠實及其《白鹿原》的重要性在于,在我們共同面對歷史、想象未來的運思立意中,一條思想路徑的文學化表達空間得以徐徐展開,一種由史料的具體到思想的抽象再到虛構世界的具體的層層轉換、落實,是一項富有難度的美妙壯闊的工程。陳忠實不是一個避實就虛的人,不是一個自囿零碎的作家,不是一個無所批判的犬儒,他迎頭趕上作家的時代任務和對知識分子精神旨趣的向往,顯然是一項杰出的素質,這也是《白鹿原》雖然經(jīng)受各種挑剔爭論卻依舊坐穩(wěn)了當代文學經(jīng)典之作位置的內在原因。
我對《白鹿原》的記憶保留最多的居然是朱先生——關中大儒、白嘉軒的姐夫、白鹿書院的掌門人。這個人物從小說藝術的角度而言,是有所欠缺的。雖然著墨并不算少,陳忠實努力鋪敘了他青年時的聰靈、沉郁和內有大千的氣象,以及與妻子朱白氏的緣分、情感,但總體上他是一種圣人化的存在,他的內心世界和行為舉止浩大莊嚴,幾無錯漏,正所謂“吐辭為經(jīng),舉足為法”,換言之,他是陳忠實的一個“理想人物”,而非現(xiàn)實人物。
但有趣的是我樂于記住這個理想人物的不少細節(jié),并加以傳布。這種記憶的選擇性是有分析價值的,至少能夠說明作為《白鹿原》作者的陳忠實和作為讀者的我有彼此交互證合的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認為讀者在接受作品的時候,特別容易選擇他們在閱讀興趣和價值觀念上打動自身的部分,他們往往追求閱讀快感和精神皈依(爽度和情懷),而不是文學自身不斷要求的純粹形式意義上的小說藝術和技術。
從閱讀史的歷史經(jīng)驗來講,流傳于民間大眾的經(jīng)典之作常常會有理想人物和“奇跡”(神通和幸運際遇)出現(xiàn),這一點,無論是魯迅以批判的視角看待劉備和諸葛孔明而言的“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還是通俗文學經(jīng)典中比如金庸筆下的掃地神僧(《天龍八部》)、風清揚(《笑傲江湖》),都具有這種現(xiàn)代小說藝術不太接受,而讀者心理和情懷頗為愉悅、崇拜、津津樂道的典型。我想,除了神秘感,還有就是我們對小說的原始期待在起作用,我們其實是盼望小說中的人物能代表我們實現(xiàn)自身所不能實現(xiàn)的價值和命運的,小說是理想之物,也是補償之物。
朱先生是陳忠實筆下的諸葛孔明、劉備、掃地神僧和風清揚。但朱先生是一個儒者,一個胸懷天下古今而堅守鄉(xiāng)村、普及教化的儒者,對于他的神化理應有所節(jié)制,否則就會跌入魯迅批判《三國》人物的“似偽”和“近妖”;過度神化同樣也與儒家精神不甚吻合,歷史上儒者而最近玄的,與術數(shù)、道釋合流的也不過像邵雍(康節(jié))、劉基(伯溫)這般;此外,作為一個民國時期的關中大儒,歷史的祛魅功能也限制了人物的神祇化。因此,《白鹿原》中朱先生的砥柱中流之相主要還是依靠儒家圣人人格及其磊落行徑得以樹立的。
小說第三十二章朱先生仙逝后,借白嘉軒的耳朵聽到人們的議論,從而對朱先生的一生人格行徑做了回蓋棺論定:“人們在一遍一遍咀嚼朱先生禁煙犁毀罌粟的故事,咀嚼朱先生只身赴乾州勸退清兵總督的冒險經(jīng)歷,咀嚼朱先生在門口拴狗咬走烏鴉兵司令的笑話,咀嚼放糧賑災時朱先生為自己背著干糧的那只褡褳,咀嚼朱先生為丟牛遺豬的鄉(xiāng)人掐時問卜的趣事,咀嚼朱先生只穿土布不著洋線的怪癖脾性……這個人一生留下來數(shù)不清的奇事逸聞,全都是與人為善的事,竟而找不出一件害人利己的事來?!闭^“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后方敢對青天”(小說中黑娃的挽聯(lián))。
這就是陳忠實為朱先生及其圣人人格找到的、印證下的完美性。他把自己皈依到了儒家知識分子的傳統(tǒng)理想中去,他說道:“人們用自家的親身經(jīng)歷或是耳聞目睹的許多銀錢催命的事例反復論證圣人的圣言,卻沒有一個人能真正身體力行。”“凡人們絕對信服圣人的圣言而又不真心實意實行,這并不是圣人的悲劇,而是凡人永遠成不了圣人的緣故?!边@種對儒家精神理想的皈依和對圣人人格的維護,在20世紀末直至21世紀的今天顯得非常另類、固執(zhí)和奇觀化,有格格不入、不合時宜之嫌,也難免遭致“五四”以降現(xiàn)代知識分子們的駁斥和詬病。但有趣的是,傳統(tǒng)的儒家精神也一直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進程中反復實現(xiàn)著自己不屈的文化回流,從上世紀90年代的“國學熱”“傳統(tǒng)文化熱”到這幾年再次興起的“國學熱”“傳統(tǒng)文化熱”,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基因、精神基因歸根結底要發(fā)揮內部的作用,要引發(fā)“返本開新”“舊邦新命”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而當下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對“繼承和發(fā)展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和傳統(tǒng)美德”的強調,希冀通過“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銜接中華傳統(tǒng)文化價值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關系,則為民間和海外新儒家知識分子提供了現(xiàn)實的理論通道和實踐保障。我們尤可關注當下這一闡述中儒家精神的主體作用,比如習總書記在概括時言及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價值是“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基本都是儒家人格修養(yǎng)和社會價值追求的關鍵詞,積蘊著千年以來的中華歷史經(jīng)驗和美好理想。
由此再回到朱先生一生的人格行動,有一些核心便脫穎而出。比如“愛國”是朱先生一個重要的價值維度,甚至可以說是朱先生作為儒家知識分子的一個大前提。《白鹿原》在第二十九章連貫地安排了兩場大戲,濃墨重彩地勾勒渲染出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抗日。先是參加過國民黨抗日前線正面戰(zhàn)場的鹿兆海,在潼關最后一道門扇的中條山戰(zhàn)役中英勇就義(一場壯烈無比也隆重至極的白鹿原上的葬禮以后,鹿兆海的死又被借用揭曉了第二層謎底:他在中條山擊殺侵略者時并沒有死,而是被國民黨政府調到邊區(qū)與紅軍作戰(zhàn)時而死的。這種小說安排的優(yōu)劣是另一話題);而后,朱先生展現(xiàn)了他一生至為重大的行動:投筆從戎——“朱先生的講話成為公祭儀式的高潮,甚至完全形成喧賓奪主的局面……八個老先生的民族正氣震動了白鹿原。第二天出版的《三秦日報》在頭版顯著位置標出了題為‘白鹿原八君子抗戰(zhàn)宣言’的新聞,震動了城市上下朝野。三天后,上?!段膮R報》全文轉載這條消息,標題改為‘關學大儒投筆從戎’,影響擴大到南方。一時間,響應朱先生的理學同仁紛紛投書報刊要求取義成仁者超過千人?!?/p>
由于學生鹿兆海的抗日與死亡,引發(fā)了異常淡定(象征著大儒修養(yǎng)定力和白鹿原變中不變)的朱先生生命中難得的一次“不淡定”,其原因就是愛國救國,仁人君子責無旁貸。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上戰(zhàn)場,其價值何在?小說拿朱白氏的一句生死訣別的祝酒詞說:“你們八個打死一個倭寇都劃得來!”所求的,不是常理的值與不值,而是舍生取義——愛國救國之大義的終極價值。
這也是我題目中所謂“大存亡”的第一層涵義。從中國近代無可阻遏地被納入世界新格局的敘事開始,西方的堅船利炮及至體制文化都在侵蝕和考驗中國這艘千年大船的全面轉型能力,而兩次世界大戰(zhàn)直接波及的國族危難成了“救亡壓倒啟蒙”的大存亡之際。連圣人都必須服從這種“救亡”的律令,以證明文和武之間有著轉化的精神通道。
而另一條通道、另一項大存亡則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大存亡——陳忠實如此理解和描述,所以他讓朱先生這一理想人物一以貫之做一件事:編纂縣志?!吧献匀饰宓?,下至當今時下,凡本縣里發(fā)生的大事統(tǒng)都容納。歷史沿革,疆域變更,山川地貌,物產特產,清官污吏,鄉(xiāng)賢盜匪,節(jié)烈婦女,天災人禍……不避官紳市民,凡善舉惡跡,一并載記?!敝煜壬姆蜃幼缘乐v出了地方志書的工作范疇和工作倫理,其目的依舊是儒家的基本精神、操守、行為、禮俗。小說中無論縣長怎么換,無論遭遇天災還是人禍,朱先生和一干關中的夫子們,都從來沒有停止過他們終日乾乾于斯的勞作,仿佛這就是他們在世間的使命。尤其令人感覺悲壯的是,朱先生死前無法從官方要到付印的只抵“兩桿槍就足夠了”的銀錢,終究靠書院一棵柏子樹的報酬和石印館老板的明“義”印成了十套縣志,分布各方,保存火種。在他看來,這是他在人間的事“辦完了”,然后就可以泰然地迎接生命的大限了。
修志以及朱先生訂“鄉(xiāng)約”等行為特點,是陳忠實心中大儒者的另一基本特征,與其舍生取義、愛國救國一樣,共同構成了《白鹿原》中最具象征性的、與理想耦合而未必實有的理想人物:朱先生。
如果說《白鹿原》文化之維的中流砥柱是儒家精神及其禮俗秩序,那么它的完成又并非朱先生一人可以支撐和足夠說服的。
與朱先生相互表里的核心人物自然是妻弟白嘉軒,他在陳忠實的這個宗法治理體系內,幾乎可以看作是另一個朱先生——執(zhí)行者的朱先生、實用主義的朱先生。他們是陳忠實儒家文理想模型中二合一的人物。有所區(qū)別的是,陳忠實把繁瑣、細碎、鄉(xiāng)土、王道的角色都分配給了白嘉軒這個大族長,從而圣潔化、理念化了作為讀書人的朱先生。
與朱先生相比,白嘉軒自然不免俗氣些,成長性也是逐步而來的,關鍵的是,白嘉軒一生都走在克服困惑、愚昧,向著朱先生靠近的道路上,他永遠有著一項致命的、儒家理想人格意義上的“原罪”——“白嘉軒看著鹿子霖挖出一大片濕土,被割斷的羊奶奶蔓子扔了一堆,忽然想起以賣地形式作掩飾巧取鹿子霖慢坡地做墳園的事來,兒子孝文是縣長,也許正是這塊風水寶地蔭育的結果。他俯下身去,雙手拄著拐杖,盯著鹿子霖的眼睛說:‘子霖,我對不住你。我一輩子就做下這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我來生再世給你還債補心?!毙≌f開篇和結尾都描述了這一件白嘉軒身上的原罪,一次農民式的狡猾。
陳忠實說朱先生的時候是講“竟而找不出一件害人利己的事來”,說白嘉軒的時候則是講“一輩子就做下這一件見不得人的事”,在他的功過簿里,就是以這樣的“0”和“1”來嚴格判定人一生的價值高低,即內在的等級秩序的。這種強烈的秩序感映照出陳忠實領會的儒家精神法度的苛刻與他的認同感、服從感。這在某種意義上,是令現(xiàn)代人不快的,也是我們深入思考《白鹿原》和現(xiàn)代人性標準的分歧所在。
為了尋找《白鹿原》內部文化之維的潛意識,我突然發(fā)現(xiàn),田小娥的存在使得這個文本變得豐富、生動、多義。這是一個原始欲望的象征,不幸的遭遇和無根的身份以及旺盛風騷的生命力構成了足以沖擊理性的宗法秩序的力量,她成為陳忠實有意無意之間塑造的一個頗具特點和成就感的人物。田小娥是被侮辱與被壓迫者,也是宗法體系的破壞力量、解構者。陳忠實差一點就控制不住田小娥那個維度的沖撞,她的存在多多少少令陳忠實男權中心的宗法理想模式出現(xiàn)了漏洞、顛覆的可能和難以袪除的哲學意味上的“惡心”。所以我認為,以田小娥、早期黑娃為代表的,兼之作為共產黨人的鹿兆鵬、白靈,其實都透露出另一種文化維度和精神傳統(tǒng)的氣息,他們是自由的、革命的、反抗型的精靈。這是陳忠實未必全然意識到的,也是《白鹿原》之所以接近杰作的原因之一。矛盾的、糾纏的、斗爭的人性世界和生命力的互為辯駁天意般地展開,在家國歷史和人性解放間演繹出了一片燦爛玄奇的圖景。
當然,陳忠實還是他小說世界的立法者,他放逸田小娥的鬼魂報復宗法強力意志,然后證明她過度的報復犯下了重大的罪愆,于是讓白嘉軒以“正道”鎮(zhèn)壓了田小娥的鬼祟——那村東頭坍塌的窯洞上豎起了一座六棱磚塔,象征著“日月正義”永遠鎮(zhèn)壓了妖邪。只是這一段較量,多少有點法海和白蛇的遺敘。
所以我愿意進一步梳理自身的文化感受:儒家精神和宗法社會是關聯(lián)的但又是不同層次的東西。我們今天究竟要什么,揚棄什么,是否可以切割二者,同樣是“大存亡與民族文化選擇”的關鍵問題。
有必要講一下我認識中的《白鹿原》的文學之統(tǒng)。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有所謂“道統(tǒng)”“政統(tǒng)”“學統(tǒng)”的“三統(tǒng)”,《白鹿原》的文化維度里其實都有涉及。但當我們評價一個文學作品的時候,卻也涉及了作家小說創(chuàng)作對于“統(tǒng)”的思考和涵融能力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一個作家是否有野心、是否出色的一種評價標準。
在《白鹿原》里,我們清楚地看到了陳忠實在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應對和處理歷史與現(xiàn)實的材料、傳統(tǒng)文化精神——儒家為中心的理想人格和治理模式、魔幻現(xiàn)實主義——世界文學傳統(tǒng)的借鑒與創(chuàng)新三個“統(tǒng)”上面的雄強野心和良好運用,從而實現(xiàn)了陳忠實及其《白鹿原》的精神氣象與特有文風。這種“統(tǒng)”的文學實踐也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文學的傳統(tǒng)、魅力及其美學價值,不僅僅來自于狹義的文學評價標準,更來自于對人與大千世界關系的感知,以及文學與其他平行體系之間廣泛的吐納關懷。
在國際紀念反法西斯勝利七十周年之際重讀《白鹿原》,重溫一段大存亡與民族文化選擇的心路痛史,我想,也是一種“為了忘卻的紀念”。
2015年6月29日凌晨于桂苑
作 者: 夏烈,杭州師范大學教授,一級作家。有著述《裂變與交互》《現(xiàn)代中的傳統(tǒng)訴求》等。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獲全國2014年度青年批評家獎、浙江文學之星獎等。
編 輯:張勇耀 mzxszy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