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王向遠
日軍在中國淪陷區(qū)的“宣撫”活動及“宣撫文學”
北京 王向遠
日軍為了鞏固在中國淪陷區(qū)的統(tǒng)治,使淪陷區(qū)成為他們的后方基地,組織了一支特殊兵種——“宣撫班”?!靶麚岚唷痹谥袊鴾S陷區(qū)實行懷柔政策,用小恩小惠拉攏、蒙蔽中國老百姓,對淪陷區(qū)老百姓進行奴化宣傳和奴化教育,扶持漢奸組織,破壞抗日活動,在侵華戰(zhàn)爭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宣撫文學”反映了日軍的“宣撫”活動,在侵華文學中占有特殊位置。
宣撫班 宣撫文學 侵華文學
什么叫“宣撫”?除了當年受日軍的“宣撫”活動騷擾的中國淪陷區(qū)的老百姓外,在今天已經(jīng)是鮮為人知了。就是在日本,“宣撫”這個詞也早已成為一個死詞,年輕一代大都不知所指了。日本學者竹內(nèi)實在《宣撫的思想》一文中寫道:“‘宣撫’或者是‘宣撫班’這用詞,今天,在日語的世界中已經(jīng)成了死詞。然而,在盧溝橋事變以后,到整個日中戰(zhàn)爭時期,這卻是一個帶有某種浪漫主義色彩的、尖端的、思想的、政治性的用詞。它試圖使人忘掉在中國的軍事行動的可恥性(多少是無意識地意識到的),它不能不帶有咒語的意味?!庇终f:“‘宣撫’這個詞起源于中國唐朝的制度‘宣撫使’,指的是從中央到地方進行地方的安定工作的高級軍事司令官?!保ā度毡救搜劾锏闹袊蜗蟆?,巖波書店1992年版)可見,當年日軍使用“宣撫”這個詞,是故意取唐朝的意味而用之的,意味著日本把中國的淪陷區(qū)作為日本的“地方”,并加以鞏固和安定,具有赤裸裸的殖民主義侵略的含義。
把“宣撫”二字分開來看,也是“宣傳”“安撫”的意思。日本侵略中國的活動,一開始就是武裝侵略與文化侵略齊頭并進的。他們非常重視在中國淪陷區(qū)的宣傳,稱為“思想戰(zhàn)”或“思想宣傳戰(zhàn)”。侵華戰(zhàn)爭全面發(fā)動之后不久,日本就出版了不少諸如《戰(zhàn)爭與思想宣傳戰(zhàn)》《戰(zhàn)爭宣傳論》《大陸的思想戰(zhàn)》之類論述“思想宣傳戰(zhàn)”的專門著作。日本的“思想戰(zhàn)”或“思想宣傳戰(zhàn)”,按其不同的對象,可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面對中國文化人和上層階級的,在這些人當中進行“大東亞主義”“大東亞共榮圈”“皇道文化”之類的宣傳滲透,拉攏親日勢力,培養(yǎng)和扶植漢奸;另一部分是面對淪陷區(qū)的普通老百姓的。而所謂“宣撫”,指的就是面向中國普通老百姓的思想宣傳活動。這種“宣撫”活動,是日本在中國淪陷區(qū)所謂“思想宣傳戰(zhàn)”的主要形式和途徑,在日軍的“思想宣傳戰(zhàn)”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日本在中國淪陷區(qū)的“宣撫”活動,規(guī)模很大,為害甚烈。如果說武裝侵略、燒殺搶掠是日本軍隊對付中國人民的硬刀子,那么,“宣撫”活動則是對付中國人民的軟刀子。他們在占領區(qū)采取種種手段,大肆進行欺騙宣傳,造謠惑眾,軟硬兼施,又拉又打,分化當?shù)乩习傩盏目谷斩分荆闪h奸組織,為日本侵略軍收集、提供情報,離間、破壞民眾和抗日軍隊,特別是與八路軍的關系。由于“宣撫班”的這些活動在日本侵華戰(zhàn)爭中起到了如此大的作用,所以很快受到了日本軍方及日本國內(nèi)的普遍關注。從1938年開始,日本國內(nèi)改變了此前只注重報道前線戰(zhàn)役,而對宣撫活動注意不夠的情況,出現(xiàn)了許多關于“宣撫”及“宣撫班”情況的報道。例如,1938年,日本組織了一個由“轉(zhuǎn)向者”(即變節(jié)了的原共產(chǎn)黨員)組成的“皇軍慰問團”前往華北淪陷區(qū)。這些人回國后出版了一份報告,極力宣揚日軍“宣撫班”的“宣撫活動”。如中山義郎在1938年3月發(fā)表的《左翼轉(zhuǎn)向者所看到的北支》(“北支”即中國北方——引者注)中寫道:
在北支,最讓我們關注的是宣撫班的活動。在皇軍進駐的地方,無論何處都可以看到宣撫活動。我們旅行所到之處,到處都張貼著宣撫班搞的宣傳畫和傳單。只有這種和皇軍的威武相伴隨的宣撫工作,才雄辯地說明這次戰(zhàn)爭不單是攻擊和侵略,也是促使支那民眾反省并重新握手的前提。我們奇怪為什么從軍者們只注意熱鬧的戰(zhàn)爭狀況的報道,而對雖然平凡無奇,然而事關重大的宣撫活動未予報道。我們對此很不滿意。
宣撫班在前線推進之處,到處開展活動。首先,占領一個村落后,就馬上去那個地方保護非戰(zhàn)斗人員,向戰(zhàn)爭中逃散的村民宣傳皇軍的恩威,讓他們回到村子來。在棉花、高粱尚未收完的地方,指導他們收獲。還從城里帶來經(jīng)紀人讓他們從事生意活動??傊桥Π汛迕駨膽?zhàn)爭的傷害中拯救出來……
八條隆盛在《事變意義的確立》一文中說:
我有幸看到了保定、石家莊、邯鄲的街區(qū)。在居民逃離的房屋上,都貼上了日本軍司令部的封條。上面寫著:“歸來者未經(jīng)治安維持會辦手續(xù)者不得入?!币淮蚵?,才知道〔日〕軍占領了城區(qū),在挨家挨戶掃蕩了殘敵之后,宣撫班的人就貼上這種封條,把不在者的家產(chǎn)保護起來。保定城內(nèi),大部分居民已經(jīng)回來了,很熱鬧。我看見兩家鋪子前面聚集著人,吵吵嚷嚷的。那是治安維持會在發(fā)米。和支那的親日家提攜,組織了治安維持會。像這樣的活動,就是宣撫班的工作。
宣撫班讓民眾理解皇軍出兵的真意,告訴他們皇軍決不干掠奪之類的事情。從而讓民眾安心、信賴,讓他們積極地與皇軍配合。這些工作,就是宣撫班的任務……
本田彌太郎在《大同的一夜》中也說:
這樣的工作當然不太引人注目,然而支那事變的真正目的,不在領土的野心,而是變抗日為親日,抓住民眾的心。如果是這樣,現(xiàn)在的戰(zhàn)爭最終必須發(fā)展為宣撫活動。
到了1939年,對“宣撫”進行報道的文字增多起來。由短篇的新聞報道發(fā)展到了對日軍“宣撫”活動詳細具體的描寫反映。許多作者運用報告文學的形式,以較長的篇幅,集中反映“宣撫”活動。這些以日軍的“宣撫”活動為題材的侵華文學,我們可以稱之為“宣撫文學”。日本的“宣撫文學”數(shù)量比較多,僅是題目帶“宣撫”二字的單行本就有不少,如:小池秋羊的《北支宣撫行》(1939)、川夜瀨不逢的《宣撫行》(1940)、新垣恒政的《醫(yī)療宣撫行》(1940)、島崎曙海的《宣撫班戰(zhàn)記》(1941)、木場敬夫的《陸戰(zhàn)隊宣撫記》(1941)、山本英一的《愛的宣撫行》(1942)、小島利八郎的《宣撫官》(1942)、關田生吉的《中支宣撫行》(1943)等。一般的侵華文學,大都以前線的軍事活動,特別是行軍、作戰(zhàn)等為題材,主要反映前線的狀況;這些“宣撫文學”則反映了日軍在中國淪陷區(qū)的所作所為,描寫了淪陷區(qū)中國民眾的某些生活側(cè)面(當然主要是歪曲的),提供了日軍在中國淪陷區(qū)進行“思想宣傳戰(zhàn)”的具體情況。由于日本“宣撫官”一般都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所以相當一部分“宣撫文學”均出自日本“宣撫官”之手??傊?,“宣撫文學”作為日本侵華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侵華文學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現(xiàn)在,我們主要以較有代表性的“宣撫文學”——島崎曙海的《宣撫班戰(zhàn)記》(作品集,含《宣撫班戰(zhàn)記》《續(xù)·宣撫班戰(zhàn)記》《宣撫從軍行》《宣撫官戰(zhàn)死》等,由東京的今日問題社出版)以及小島利八郎的《宣撫官》(大阪:錦城出版社)等文本為例,來看“宣撫文學”如何反映和描寫日軍的“宣撫”活動。
首先,“宣撫文學”提供了有關“宣撫班”本身的情況。從“宣撫文學”可以看出,從事“宣撫”活動的日軍,有專門的編制,那就是所謂“宣撫班”?!靶麚岚唷钡某蓡T稱為“宣撫官”,由日本士官和漢奸兩部分人構(gòu)成。由于從事宣傳活動的特殊需要,日本“宣撫官”大都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有人會寫會畫,有人能言善講,有人懂得醫(yī)療。他們在“宣撫班”中往往“人盡其才”。“宣撫班”還接納一些漢奸,其中許多人是所謂“滿人”,即偽滿洲國的人,被日本“宣撫官”稱為“滿人宣撫官”,他們主要承擔情報“密探”和翻譯工作。
什么是“宣撫班”?或者說“宣撫班”是干什么的?島崎曙海在《續(xù)·宣撫班戰(zhàn)記》一開頭就用抒情散文的筆法寫道:
什么是宣撫班?如果用風來做比喻,它就是春天田野上的微風。微風習習,并非席卷落葉,而是報告春天的消息。如果用微風來比喻,那么,草木就是支那的民眾。在急風暴雨式的軍隊過去之后,宣撫班隨后來到支那的村落,和屋前的陽光一起,照到支那的家屋。對在那里生活起居的男女老少,報告春天的到來,勸他們下地耕作,和鳥兒一同歌唱。——這就是宣撫班……沒有我們宣撫班,小草般的民眾就不能感覺到春天的到來。 (《宣撫班戰(zhàn)記》,第68頁)
這就表明,“宣撫”活動的對象主要是戰(zhàn)爭過后被日軍占領的淪陷區(qū)的中國老百姓。而被日本占領的淪陷區(qū),也正是共產(chǎn)黨領導的八路軍進行抗日游擊戰(zhàn)的主要戰(zhàn)場。所以,日軍在淪陷區(qū)宣撫活動的敵人,就是八路軍。這一點,日本的“宣撫文學”作者都有清楚的認識。島崎曙海在《宣撫班戰(zhàn)記》中寫道:“……北支到處都有八路軍,他們有一套特異的收買人心的方法,在破壞我們的工作。所以,一言以蔽之曰:我們的戰(zhàn)斗,就是要把八路軍灌輸?shù)酵撩瘢ㄈ哲姲阎袊數(shù)乩习傩辗Q為“土民”——引者注)頭腦中的意識形態(tài)清除出去?!痹凇缎麚岚鄳?zhàn)記》的第二章中,島崎曙海寫道:
宣撫工作就是“與八路軍的戰(zhàn)斗”。這一點我們在北支感受最深。兵法曰: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但知道八路軍的事情絕非容易。我們宣撫官拼命地想探知八路軍收攏人心的手法,但在空空的城內(nèi)卻一籌莫展。僅僅是看抗日傳單,或者是審問土民和俘虜,還是不得要領……就是說,敵人讓〔土民〕吃了什么藥,我們必須給他們吃解藥。但這里又有障礙。就是究竟什么是良藥?我們作為外國人,不能了然于心,為此而日夜苦惱,不知過了多少不眠之夜。而八路軍方面卻不同,他們對良藥知道得一清二楚……八路軍嚇唬老百姓說:日本鬼子額頭上長著角。其他的事情即使不說,老百姓也容易相信……所以民眾就成了八路軍的伙伴,墮入了可怕的荒廢的深淵。但是我們又不能防患于未然,否則就有背圣戰(zhàn)之名了。民眾不是敵人,民眾一人幸福,也是我們東洋民族全部的自豪。這樣想來,我們深感自己責任重大……然而,北支的破壞分子屢禁不絕。八路軍無處不在。掃蕩了以后還有,掃不勝掃,真是太可怕了。 (《宣撫班戰(zhàn)記》,第21—22頁)
“宣撫班”最可怕的敵人就是八路軍,他們最恨的也是八路軍。面對八路軍頑強卓越的抗日斗爭,島崎曙海在《宣撫班戰(zhàn)記》中不由得慨嘆道:“八路軍的組織能力真是可怕呀!”在《宣撫班戰(zhàn)記》中,作者多處寫到八路軍所進行的抗日宣傳活動:八路軍的建筑物的墻壁上,到處寫著抗日口號,畫著抗日的宣傳畫?!霸谇柨h城里,墻上充滿了抗日標語。照例都是白墻上寫著黑字,黑墻上寫著白字。有什么‘沒收漢奸財產(chǎn)充作抗日經(jīng)費’啦,‘民族的解放戰(zhàn)場’啦,‘粗食淡茶’啦,‘長期抗戰(zhàn)的勝利是我們的’啦,‘擁護八路軍抗戰(zhàn)到底,殺日本鬼子’啦?!痹谕蹩戽?zhèn)的民房墻壁上,則有“一切服從抗戰(zhàn)”“國共合作萬歲”“為抗日救國不怕流血”“堅持華北抗戰(zhàn)”“強奸殺人放火的日本獸軍”等標語。日軍“宣撫班”看到這些抗日宣傳,往往氣急敗壞——“這樣的標語,和共產(chǎn)軍用槍刺殺日本士兵的壁畫,還有撕破太陽旗等侮辱日軍的過分的東西,滿墻都是。使我們大為憤慨。”而他們的“宣撫”活動的內(nèi)容之一,就是到街頭收集八路軍的抗日宣傳材料,依此制定反宣傳的策略。每占領了一個地方,他們就把八路軍的標語和宣傳畫涂掉,或者撕下來,換上日軍的宣傳標語和宣傳畫,企圖抵消八路軍的抗日宣傳的作用。這些描寫可以使我們了解當年八路軍進行的有聲有勢的抗日宣傳,可以看見八路軍深入民眾所做的抗日宣傳,對于破壞日軍的軍事占領和奴化宣傳活動起了很大的作用。
日軍每到一處,居民們都棄家出逃,而“宣撫班”則把居民的出逃說成是八路軍的抗日宣傳所造成的:
共產(chǎn)軍凈向居民們宣傳日軍的暴行,特別是向婦女宣傳什么日軍是殘酷至極的日本鬼子,逼著他們?nèi)刻幼摺N覀冊谶M入阜平縣城的時候,看到的抗日文字中有宣傳畫,那就是對婦女鉤乳、割乳、打釘子,×后槍殺之類的煞有介事的壁畫。還有的壁畫,畫的是日軍在頭蓋骨堆旁邊持槍挎刀的樣子。此類宣傳極多,通過宣傳達到聳人聽聞的效果。河北省和山西省交界處有一個名叫龍泉關的萬里長城的關門,壁畫上畫的好像是那里的自衛(wèi)劇團演戲的場面:日本兵拿著劍在追逐婦女,站在一邊的孩子哭著喊著媽媽。支那婦女被這種宣傳嚇壞了,在此次首次五臺山作戰(zhàn)的六個月間,五十歲以下的一個也看不到。
(《宣撫班戰(zhàn)記》,第194—195頁)
所以,日軍“宣撫班”每占領一個地方,首要的事情是想辦法,讓棄家逃難的“土民”們回家。因為,用他們的話說,“宣撫工作的先決條件,就是讓土民歸來”,否則,就沒有“宣撫”的對象了。那么,“宣撫官”們?nèi)绾巫尷习傩栈丶夷??當日軍占領了一個空城或空村的時候,“宣撫班”便找到老百姓的避難處,向他們“宣撫”——
土民們嚇得蹲在暗處,像烏龜一樣朝地下縮著腦袋, 一動也不動。我們連聲說: “不要怕,不要怕?!薄叭毡拒婈牄Q不打良民,你們不必擔心。是你們的敵人共產(chǎn)軍才打你們。不要擔心?!薄覀兿蛩麄冋f道。
“日本兵一來,你們就逃,有什么必要呢?”高橋君(日軍宣撫官——引者注)讓土民們坐在子彈打不來的凹地上,讓蔣密探拿來紙煙,一顆顆地分發(fā)著……木然地拿著紙煙的老人們一人點上了火,兩人點上了火,一會兒工夫,大家都悠然地噴煙吐霧起來。土民們似乎恢復了生氣,他們慢慢地開口說話了。據(jù)他們說,村里幾乎所有的人都到離這里40華里的平溝村避難了。“共產(chǎn)軍來了,就強行要布鞋、被子和糧食。年輕人因為怕被征兵,都逃了。說是日本兵來了,不逃就是漢奸,漢奸就該殺?!本瓦@樣,支那的國民憎恨支那的軍隊。聽著這些牢騷,事情都與我們無關,我們沒有話說。越聽越覺得土民們可憐。如果不打敗共產(chǎn)軍,他們就沒有幸??裳浴?/p>
(《宣撫班戰(zhàn)記》,第193—194頁)
這就是“宣撫”??梢?,“宣撫”也就是對八路軍宣傳的反宣傳,就是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就是惡狼披上羊皮,把自己裝扮成羊的朋友。而“宣撫文學”的作者卻把這種“黃鼠狼給雞拜年”式的行為,說成是了不起的善行?!缎麚岚鄳?zhàn)記》中甚至說“宣撫官對于土民而言就是救命之神,就是救世主”(第221頁);“宣撫官”是什么“不拿槍的文明戰(zhàn)士”(第111頁)!
日軍的“宣撫”手段之一,就是向中國老百姓做“宣撫演講”。下面是小島利八郎《宣撫官》中描寫的一個“宣撫演講”的場面:
不久我們來到了一個很大的十字路口。忽然遇到一個老頭兒。萬宣撫官(一個漢奸——引者注)一下子抓住了他。命令他把城內(nèi)的民眾都叫出來。他說著“是的,是的”,挨家挨戶地敲門。先是出來一兩個,老頭兒繼續(xù)轉(zhuǎn),人數(shù)逐漸多了起來。我們也來到附近的家門口,說:“都來吧,不要害怕!”
老頭兒、老太太、小孩兒,約集中了五十來人。都是一種惴惴不安的眼神。我和宣撫官登上十字路口的一輛牛車,慢慢地開始了演講。
“諸位,我們是日本軍。我們今天在這個村落的前面和你們國家的軍隊打了仗。激烈的槍聲把你們給嚇著了吧。我們?nèi)毡拒婈犑遣话涯銈冞@樣的善良的中國民眾作為敵人的。我們的敵人,只是懷有錯誤思想的中國的軍隊。請看,你們的皮膚和我們的皮膚有什么不一樣嗎?你們的眼睛和我們的眼睛有一點不同的地方嗎?諸位和我們?nèi)毡救硕际切值苊褡濉D銈兒腿毡救肆髦嗤难骸N覀內(nèi)毡救讼M湍銈冎袊掷鹗謥?。但是蔣介石一派卻抵抗我們。我們沒有辦法才拿起武器懲罰他們。再說一遍,我們?nèi)毡救说臄橙?,只是繼續(xù)抗日的中國軍隊。我們?nèi)毡拒姴皇乔致哉?。我們是來保護你們的。如果我們是侵略者的話,現(xiàn)在就直接把你們殺了,把你們的財產(chǎn)搶了,把你們的家放火燒了??墒?,你們現(xiàn)在圍在日本人的身邊,一個被殺的也沒有。這個事實你們看到了吧。有人在日本軍隊進入亳縣城的時候,就警備著縣城,保衛(wèi)著民眾的安全,并且已經(jīng)成立了自治委員會,正在縣城建設王道樂土。你們當中有看到的吧?日本軍隊的行動就是這樣,是神圣的行動,所以我們把這場戰(zhàn)爭叫作圣戰(zhàn)。諸位現(xiàn)在必須和日本軍隊合作,在這個十字河建設王道樂土。這是你們的義務,也是你們的幸福。這樣,你們就再也不受支那軍隊的掠奪了。如果有人暗通敵軍,日本軍隊會毫不猶豫地把鐵錘砸在你們頭上。怎么樣?都聽明白了嗎?明白了就趕快行動吧!”
(《宣撫官》,第201—203頁)
“演講”里充滿著謊言、欺騙、勸誘、恫嚇與威脅。那么,這樣的“宣撫演講”效果怎么樣呢?從“宣撫文學”中的描寫看,淪陷區(qū)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主要是婦女、老人和兒童,在敵人的槍口和刺刀下,大都迫不得已地表示服從。凡表示服從的,日軍“宣撫班”就發(fā)給他們所謂“良民證”。然后,為了進一步籠絡民心,“宣撫班”還利用淪陷區(qū)老百姓物質(zhì)生活極為困難的情況,向他們施一點小恩小惠,那就是給老人一支煙,給婦女一盒火柴或一點食鹽,給小孩一塊牛奶糖或一塊點心。還有專門的所謂“醫(yī)療宣撫”,即給患病的老百姓打針吃藥。而施小恩小惠、發(fā)“良民證”和進行奴化宣傳,往往是同時進行的:
茶的味道很好?!餐撩瘛陈勚瑁B說“好吃,好吃”。不光是茶,這次把叫作“小孩兒印”的紙煙也拿來了。每人分了一支。我們自己不抽,所以有時間從衣兜里拿出煙來,一人一支地分發(fā)。不夠的話,就從屈和蔣(均為“宣撫班”的漢奸——引者注)的雜物包中取出給他們。土民們見狀,做出“這怎么行”的不好意思的表情……廬宣撫官趁機向他們說明共產(chǎn)軍和國民黨如何是惡黨,像那種欺負良民的人,應該快消滅他們。說得通俗易懂,使大字不識的土民聽得明白。“八路軍如何向日本軍開戰(zhàn),他們終究沒有勝利的指望??纯慈毡镜娘w機,看看大炮、重機槍吧,八路軍哪有這種東西?”這么一強調(diào),土民中有人高聲說:“沒有,沒有,就連短槍也不是每人都有?!薄笆前∈前??!碧栒盏搅松綅徤?,遺憾的是良民證做的太少,只好把十四五人的姓名、年齡、性別、村名記下來,按序號交給他們。規(guī)定良民證戴在胸前,一個老人戴上了,我笑著對他說:“好看,好看。”
(《宣撫班戰(zhàn)記》,第107—108頁)
日軍在中國淪陷區(qū)進行的這種“宣撫”活動,有著明確的目的性。從近處說,就是企圖收買人心,破壞抗日的群眾基礎,破壞八路軍抗日根據(jù)地的建設,直接為日軍的軍事行動服務。為此,他們除了用小恩小惠對當?shù)乩习傩者M行拉攏以外,還扶持成立“治安維持會”等各種漢奸組織。小島利八郎的《宣撫官》中寫到日軍在安徽亳縣扶持成立了漢奸武裝“警備隊”,編成了兩個中隊。平時由日軍宣撫班進行軍事訓練,還對他們“施以東亞新秩序的理念為中心的教育”,戰(zhàn)時則為日軍作倀。在鐵路沿線地帶,為了保障日軍的運輸暢通,宣撫班的最重要的工作是進行所謂“鐵路愛護村工作”。他們對村民軟硬兼施,扶植偽村長,劃分責任區(qū),在鐵道邊建造“監(jiān)視小屋”,讓村民監(jiān)視、阻止抗日武裝對鐵路的破壞,并讓他們每天都向“宣撫班”匯報鐵路運行情況。如稍有松懈,“宣撫班”便傳喚他們,“嚴加訓誡”。
為了長期占領中國,實現(xiàn)“大東亞共榮圈”的美夢,宣撫班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對淪陷區(qū)的中國老百姓進行奴化教育。宣撫班對老百姓進行奴化宣傳教育,手段多種多樣。除了上述的貼標語、宣傳畫、做演講等方式之外,據(jù)川夜瀨不逢的《宣撫行》(東京:作家社)中的描寫,“宣撫班”自辦新聞小報,并且把小報送到各家各戶,還在街頭朗讀。另外還到各村放映以“宣撫”為目的的所謂“慰安電影”。《宣撫行》中寫道:
從昨天開始的讀報和放映的慰安電影,非常受歡迎。作為會場的女子學校擠滿了民眾,他們在畫面上看到了我們的宣撫工作的情況,似乎有了深刻的認識。我們拼命地費盡千言萬語,其效果也不及如此。
(《宣撫行》,第142頁)
“宣撫班”在進行奴化宣傳的時候,特別注意以兒童和少年為對象?!缎麚岚鄳?zhàn)記》中寫到,“宣撫班”在曲陽縣把一批饑餓的頑童少年組織起來,用日軍吃剩的飯加以引誘,讓他們?yōu)槿哲娕芡茸鍪?,成員達到三十多人,稱為“少年吃飯隊”。小島利八郎在《宣撫官》中記述,宣撫班在江蘇宿遷縣成立了“宿遷縣復興小學校”,那是一所“日語學校”,由“宣撫官”任教,還培養(yǎng)中國教師做日語教師。小島寫道:“要真正地把握中國的兒童,真正地把日本的偉大的精神植根于中國兒童,就必須首先牢牢把握與兒童接觸最多的〔中國〕教師的心。”可見,開辦日語學校,是“宣撫班”對當?shù)貛熒M行奴化教育的重要途徑。
“宣撫班”在中國淪陷區(qū)進行的這些“宣撫”活動,效果如何呢?單從“宣撫文學”中來看,日軍在很大程度上,在許多方面達到了他們“宣撫”的目的:一定程度地破壞了八路軍的抗日斗爭,維護了日軍的后方基地,特別是一定程度地對中國淪陷區(qū)的老百姓進行了奴化宣傳和奴化教育。在“宣撫班”的“胡蘿卜加大棒”的威逼利誘之下,淪陷區(qū)出現(xiàn)了一些事敵或媚敵的情況。對此,《宣撫班戰(zhàn)記》中有一段得意的描寫:
前面出現(xiàn)了可疑的影子。于是,尖兵小隊的戰(zhàn)士們屏息靜氣、系緊頭盔,貓起腰來,以懸崖為屏障輕步前進。但是,我們看到的不是魔鬼,也不是八路軍的槍口,而是十四五個土民的身影。他們打著用奇怪的染料描畫的自制的太陽旗。他們鞠著躬從棗樹林中現(xiàn)出了鈍重的身影。挑著破桌子擔著茶水,小心地捧著盛茶的陶制小茶碗,還抱著五六個疊在一起的茶杯。破衣爛衫的老百姓,到日軍所經(jīng)過的路口來迎接了。曲陽的山區(qū),農(nóng)民家的院子里都有葡萄架,那垂下的紫色的葡萄串,叫行人垂涎欲滴?,F(xiàn)在土民們把葡萄、紅棗、熟柿子等山果,滿滿地盛在筐子里,擺在桌子上,連聲說: 日本軍隊,辛苦,辛苦!低著頭笑著請士兵吃。我們早晨出了曲陽城后,一直沒有休息,在烈日下摘去頭盔的士兵們高興得像孩子似的,用支那語說:謝謝。表示好感。
像這樣,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受到意想不到的接待,讓宣撫官們感到非常欣慰,這是經(jīng)常有的事。士兵們會想到,土民們這樣順從,完全是宣撫班默默無聞辛苦工作的結(jié)果……土民們對騎馬的士兵,必定連呼“萬歲、萬歲”!士兵們也舉起右手,扭過身子,呼應著土民的喊聲,非常得意。等部隊首長到達的時候,土民都累得夠嗆,嗓子都喊啞了…… (《宣撫班戰(zhàn)記》,第38—39頁)
關于淪陷區(qū)老百姓“歡迎”日本軍隊的與此類似的場面,在日本的“宣撫文學”中比比皆是,在整個侵華文學中也并不少見。在淪陷區(qū),受日本軍隊“宣撫”活動的影響,或受漢奸賣國勢力的蠱惑利用,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是可以想象的。“宣撫文學”的作者們也特別喜歡描寫這種場面。他們企圖從這類場面的描寫中證明兩點。第一,“宣撫”是有很大成績的,由于“宣撫文學”的大多數(shù)作者,本身就是“宣撫官”,他們需要在“宣撫文學”中表現(xiàn)自己,為自己樹碑立傳,邀功請賞;第二,他們要通過中國民眾歡迎日軍的情節(jié),說明中國民眾是沒有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的,只要給他們一點好處,他們就會接受日本人的統(tǒng)治,日本在如此愚昧的國民中實行“大東亞共榮圈”是可行的。對此,《宣撫班戰(zhàn)記》中寫道:
我們只能認為,這些堯舜的后代們完全甘于過原始的生活。所以,日本軍隊和共產(chǎn)軍在五臺山浴血奮戰(zhàn),他們竟毫無所知。原因就是他們認為一切與我無關。不想知道,也沒有知道的必要……對他們來說,殘酷暴虐的軍隊的進攻,和天變地異是一樣的。洪水來了就到高處避難;旱災來了,就到山谷底下打水澆地。同樣,大兵來了就到山洞里躲藏,還口口聲聲說著“沒法子”。他們就是這樣,對國家的政治和自然變異不加區(qū)別……
(《宣撫班戰(zhàn)記》,第57頁)
這就是日本軍隊,也是當時的日本的主流輿論對中國民眾的共同看法。而“宣撫”活動的必要性,就是建立在對中國民眾的這種看法基礎之上的。不料,他們在中國卻遇上了八路軍那樣頑強抗日的軍隊。八路軍難道不是中國民眾組成的嗎?這樣,他們對中國民眾的那套看法就走向了背謬,只好把八路軍罵作“共產(chǎn)匪”,并極力把八路軍描繪為中國老百姓的敵人。而日本軍隊,特別是“宣撫班”,倒成了中國民眾的“救世主”。
然而,“宣撫班”果真是來“拯救”中國人的嗎?“宣撫官”們在中國的真實的所作所為,“宣撫文學”是不敢加以如實描寫的?!靶麚嵛膶W”所描寫的,只是“宣撫”活動的堂而皇之的表面。但是,即使在“宣撫文學”中,也仍可以清楚地看出“宣撫班”的侵略本質(zhì)。事實上,不論是一般的日本軍隊也好,還是“宣撫班”也好,作為侵略者,實質(zhì)并無區(qū)別?!靶麚岚唷辈贿^是裝扮成“救世主”和“文明戰(zhàn)士”的侵略者罷了。關于這一點,即使是對“宣撫班”極力美化的“宣撫文學”,也還是常常不慎走筆,透露出了自己的侵略行徑。如在中國,日軍以喜歡吃雞而“聞名”,“宣撫官”們也不例外。在《宣撫班戰(zhàn)記》中,寫到“宣撫班”為了滿足口腹之欲,特組織了什么“征發(fā)隊”(“征發(fā)”,在日語中是“征用”之意,實為搶劫),到老百姓家“征發(fā)”搶劫?!罢靼l(fā)隊”中有專門的“雞征發(fā)隊”?!半u征發(fā)隊,不必說是由中國人楊宣撫官為隊長,有馬夫和密探組成。宰殺、拔毛、燒毛等,由我們(指日本人宣撫官——引者注)擔當。”(第26頁)這種無恥貪婪的場面,對淪陷區(qū)的中國老百姓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了。
在中國的抗日文學中,對于日軍“宣撫”活動的實質(zhì)是做了揭露和批判的。其中,作家易鷹發(fā)表于1941年的短篇小說《宣撫》(見《屠場》,杭州正中書局1941年版)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佳作,可以說是一篇“反‘宣撫’的文學”。這篇小說通過兒子做了漢奸的王老太一天的遭遇,生動地描寫了“宣撫班”“宣撫”活動的情形。王老太的六只雞,已經(jīng)被日本人搶去了五只,現(xiàn)在只剩下一只老母雞了。王老太認為:“不管你們什么人造反,我們老百姓只要錢糧吃飯。革命黨造反也好,孫傳芳造反也好,日本人造反也好,我們?nèi)还堋!彼龑θ毡救藖怼白诫u”和課稅不滿意,但畢竟日本人還讓她“吃飯”。然而有一天,日本的“宣撫官”來了?!叭毡颈灿芯艂€,他們是來‘宣撫’。他們近來時時到四鄉(xiāng)去‘宣撫’,但真實的目的,卻在女人及雞和香煙法幣(當時流通的國民政府發(fā)行的貨幣——引者注)?!薄靶麚峁佟币贿M村,看見阿發(fā)想逃,認為“不敬”,便一槍打死?!靶麚峁佟扁從娟J進王老太家,將王老太那個漢奸兒子的姨太太阿玉的老母,按倒強奸,直至將她折磨至死。“宣撫官”植田闖進王老太家,王老太受過漢奸兒子的“訓練”,“便對植田深深一鞠躬。豈知年高腰硬,身體便往前一撲,植田就砰的一槍”!于是王老太也被打死。植田來到王老太屋里,發(fā)現(xiàn)一個箱子,無法啟鎖,以為里面有什么寶貝,便用槍柄猛砸,不料箱內(nèi)是王老太的漢奸兒子藏匿的彈藥。彈藥爆炸,植田飛上了天。其他正在搶劫的八個“宣撫官”,聽到爆炸聲,慌忙逃走,“立刻報告班長,說在宣撫,碰到支那游擊隊”。易鷹的這篇小說,證明了日軍的“宣撫”本身就是一種野蠻的侵略,既揭露了“宣撫”的實質(zhì),也諷刺了淪陷區(qū)有些民眾的愚昧麻木,飽含著深受“宣撫”之害的淪陷區(qū)民眾的血淚。
日本的“宣撫文學”對日軍“宣撫班”及其“宣撫活動”的美化,和中國抗日文學對“宣撫”的揭露,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日本的“宣撫文學”本身就是為日軍侵華做“宣傳”的,因此,它只能描寫那些符合他們“思想宣傳戰(zhàn)”所需要的東西。在這個意義上說,“宣撫文學”中的某些細節(jié)上的寫實,根本不可能掩蓋其本質(zhì)上的虛假與虛偽。實際上,“宣撫班”在中國淪陷區(qū)所做的一切,無論是懷柔策略,還是殺人強奸搶劫,只是形式不同,實質(zhì)都是一樣,那就是對中國的占領、對中國人民的統(tǒng)治和奴役。
作 者:王向遠,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 輯:趙斌 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