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林,孫曉娟,張 娜,馬玉俠△
(1.東營市東營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 東營257000;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 濟南250014)
帶下的量明顯增多,色、質、氣味發(fā)生異常,或伴全身、局部癥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稱為帶下?。?]。帶下病纏綿難愈,特別容易遷延反復,并且常常與月經不調、閉經、癥瘕積聚、不孕等疾病同時出現,是婦科領域中僅次于月經病的常見病。帶下病的治療方法較多,西醫(yī)通常使用抗菌藥物內服或外用,中醫(yī)常用的方法一般是中藥外治或內服,如坐浴或陰道納藥。雖然西藥治療立時效果較好,但抗生素治療易致菌群失調,且隨著抗藥菌株的不斷增多療效大受影響[2]。中藥內服雖有一定優(yōu)勢,但湯劑味苦難以下咽,并且?guī)虏〉哪承┳C型須較長時間服用中藥,患者煎煮中藥比較麻煩,而且長期服藥難免對胃腸系統(tǒng)產生較重的負擔,進而影響患者的飲食。臍療作為中醫(yī)外治法,具有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無痛無創(chuàng)、療效可靠等特點,成為中醫(yī)治療帶下病的重要選擇。通過整理古今文獻發(fā)現,通過臍部治療帶下病已經被臨床廣泛應用,并且在月經不調、盆腔炎、不孕癥等疾病中得到了推廣應用,這說明臍療在婦科病的領域有著非??捎^的應用前景。
臍療是以臍為用藥部位,利用藥物性味之偏來糾正臟腑機能之偏,通過激發(fā)臍內元氣,調暢一身氣機,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調節(jié)人體陰陽與臟腑功能,使機體恢復自我調節(jié),從而治愈疾病的一種方法。帶下病的主要病機在于任脈損傷、帶脈失約。臍連通于任脈,任脈與督脈、沖脈都出自于胞中,“一源而三歧”,與三條經脈直接相通,沖、任、督、帶、胞脈、胞絡相關聯(lián),臍通五臟六腑與十二經脈[3],聯(lián)絡全身各臟腑經脈?,F代醫(yī)學也認為臍是人體腹壁最后閉合的地方,該處的皮膚較菲薄,有利于藥物的透皮吸收和滲透,故利用臍療能通過經絡腧穴的刺激和中藥吸收的協(xié)同作用使婦女經絡通暢,氣血條達,任脈通,沖脈盛,帶脈約束有力,則帶下病自愈。筆者從臍療治療帶下病的臨床實際出發(fā),搜集和整理古今有關臍療治療帶下病的常用藥物,為臍療治療帶下病的選方組藥提供參考。
古代文獻全部是從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中華醫(yī)典》光盤中查取。現代文獻主要通過計算機檢索、手工檢索和網絡檢索的方法,對中國知網數據庫1979 ~2011 年近30 年的文獻進行檢索,搜索臍療治療帶下病的文章。
1.2.1 納入標準 古代文獻:①以“臍”為用藥部位治療帶下病的條文;②以“神闕”為主穴治療帶下病的條文;③癥狀描述屬于帶下病并通過神闕或臍來治療的條文;④癥狀描述涉及帶下病并通過神闕或臍療來治療的條文。現代文獻:①明確記載臍療治療帶下病的文章;②明確記載臍療配合其他療法治療帶下病的文章;③通過神闕或臍來治療陰道炎、盆腔炎、附件炎、宮頸糜爛等以帶下為主癥的文章。
1.2.2 排除標準 古代文獻:①“神闕”或“臍”作為病變部位來治療的條文;②論述臍療治療帶下病的理論性條文;③帶下病癥狀描述不清的條文;④關于臍療治療帶下病屬誤治的條文。現代文獻:①臍療治療帶下病綜述類文章;②機理、學術探討類的文章;③臍療治療帶下病未使用藥物的文章。
1.3.1 納入標準 凡臍療中所使用的任何中藥或中成藥都予以納入,包括未全部公布處方的,則將已知組成藥物納入。
1.3.2 排除標準 有些藥物作為其他藥物的調賦形劑時,予以排除,如麻油、姜汁、黃酒、米醋、鹽水等將不再納入,而視為調制賦形劑;隔姜灸臍時,姜片則作為中藥納入。
由于歷史、地域及文化的差異,不少中藥存在異名同物和同名異物現象,為方便統(tǒng)計,本研究中所有藥物名稱均根據新世紀第2 版《中藥學》[4]教材進行統(tǒng)一處理。如貝母、大貝母統(tǒng)一為貝母;三七、參三七統(tǒng)一為三七;烏賊骨、海螵蛸統(tǒng)一為海螵蛸;酒延胡索、醋延胡、玄胡、元胡、延胡索統(tǒng)一為延胡索;小茴、小茴香統(tǒng)一為小茴香;靈脂、五靈脂統(tǒng)一為五靈脂;蓬術、文術統(tǒng)一為莪術;制乳香、乳香統(tǒng)一為乳香;制沒藥、醋沒藥統(tǒng)一為沒藥;淫羊藿、仙靈脾統(tǒng)一為淫羊藿;路路通、陸陸通統(tǒng)一為路路通;坤草、益母草統(tǒng)一為益母草;生苡仁、薏米統(tǒng)一為薏苡仁;紫花蒲公英、公英統(tǒng)一為蒲公英;生鱉甲、鱉甲統(tǒng)一為鱉甲;朱砂、硃砂統(tǒng)一為朱砂;丹參、紅丹參統(tǒng)一為丹參;廣郁金、郁金統(tǒng)一為郁金;甘草、生甘草統(tǒng)一為甘草;木鱉肉、木鱉子統(tǒng)一為木鱉子;蓖麻仁、蓖麻子統(tǒng)一為蓖麻子,肉豆蔻、肉果統(tǒng)一為肉豆蔻;大倍子、五倍子統(tǒng)一為五倍子;潮腦、樟腦統(tǒng)一為樟腦等。藥物炮制不同作為兩種藥物使用的統(tǒng)一為一種藥物,如干姜、炮姜統(tǒng)一為干姜,如發(fā)團、血余統(tǒng)一為血余炭;還有些古代為藥物,現代已不再使用藥物,此研究中未予排除。
本研究共收錄了古代文獻42 條,古代方劑29 首,現代文獻43 篇,現代方劑32 首,有效方劑61 首,共涉及用藥289 味,累計用藥次數1167 次。結果:白芷在61 首方劑中出現了24 次,頻次最高。詳見表1。
本研究中頻次大于3 的所有組方藥物中補虛藥有19 種,共計出現148 次,活血化瘀藥有15 種,共計出現122 次,溫里藥有10 種,共計出現92 次。詳見表2。
白芷是臍療治療帶下病最常用的藥物,在臍療治療帶下病的方劑中白芷的出現頻次最高;補虛藥、溫里藥、活血化瘀藥是臍療治療帶下病的常用藥。白芷性辛、溫,歸肺、胃、大腸經,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渡褶r本草經》載白芷:“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卑总菩孕翜兀瑲夥枷?,開通走竄力強,有通竅之功,臍乃人身一竅,故白芷透臍入腹之力較它藥為勝,又善除陽明經濕邪而燥濕止帶,因此白芷敷臍可使藥性透臍入腹發(fā)揮治療帶下病的作用。這也是白芷在臍療中使用頻次最多的原因。
表1 臍療治療帶下病的藥物應用統(tǒng)計
表2 臍療帶下病組方類藥物
補虛藥和溫里藥的應用主要是針對帶下病常見證型的治療。傅山認為“帶下俱是濕癥”,因濕邪起病,以帶脈不能約束諸經而致病[5]。雖然帶下病分型眾多,但其根本病機都是帶脈失約、任脈不固,都是以“虛”為本、以“濕”為標?!端貑枴ぶ琳嬉笳撈谄呤摹吩?“諸濕腫滿,皆屬于脾?!睅虏∫虿煌夂酢疤摗焙汀皾瘛保^“無濕不作帶,無虛不生濕”。帶下病的治療總要以補虛除濕為治療原則,雖然脾失健運是產生帶下病的主要原因,但亦不能忽略腎虛不固、肝腎兩虛等致病原因,故臍療治療帶下病中出現了大量的補虛藥和溫里藥。活血化瘀藥的使用則是建立在瘀血可以導致帶下病的認識上。早在《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就有關于瘀血可以導致帶下病的記載:“婦人經水閉不利,臟堅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礬石丸主之?!保?]張石頑認為赤白帶下,積久不愈,必有瘀血留著于內[7];張錫純亦認為積濕生痰,因痰而致瘀者,以活血化瘀、通調沖任為法[8]?!杜平浘]·帶下》曰:“帶下屬瘀血,敗膿、濕痰之為病也。”[9]《血證論·崩帶》曰:“帶漏雖是水病,而亦有挾瘀血者,以血阻氣滯,因生帶濁?!保?0]可見,瘀血是帶下病的重要致病原因。使用活血化瘀藥能起到疏通經絡、流通氣血的作用,無論病癥屬虛屬實都必須在氣血流通的基礎上進行補瀉才能有針對性的治療,臍療中運用活血化瘀藥的目的就是流通氣血,氣血流通,帶下自愈。
關于臍療帶下病的外治基礎,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傳統(tǒng)理論認為,無論內治、外治都是在中醫(y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辨證論治,變化的只是用藥途徑,治療作用上無實質區(qū)別[11];②臍可以通過沖、任、督、帶脈直接或間接地與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相通,沖、任、督、帶脈又同時與胞宮相通,這就為臍療治療帶下病奠定了重要的經絡學基礎;③從解剖學的角度看,臍表皮角質層薄、屏障功能弱,滲透性強,臍下區(qū)血管神經豐富,利于藥物透皮吸收;④從藥物吸收的角度看,臍部用藥有較強而迅速的吸收能力和良好的感受及傳導功能,透皮給藥可減少肝臟首過效應對藥物有效成分的破壞,也避免了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因此,無論從中醫(yī)傳統(tǒng)理論還是現代醫(yī)學理論的角度看,臍療都是治療帶下病的優(yōu)勢療法。
[1] 馬寶璋. 中醫(yī)婦科學[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6:127-129
[2] 劉薇,王翠玉.加味易黃湯內服外用治療黃帶100 例[J]. 四川中醫(yī),2010,28(10):95-96
[3] 高樹中.臍通五臟六腑與十二經脈[J].中醫(yī)外治雜志,1994(1):1
[4] 高學敏.中藥學[M].7 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1
[5] 韓延華,吳聰聰,馮華,等.《傅青主女科》對中醫(yī)婦科臨床的貢獻[J].四川中醫(yī),2011,29(7):48-49
[6] 魯瑛.中醫(yī)四部經典[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437
[7] 清·張璐.本經逢原[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93
[8] 張錫純.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M]. 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379
[9] 清·蕭塤.朱定華,杜曉明. 女科經綸[M]. 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1:212
[10] 清·唐宗海.血證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37-68
[11] 宰炎冰,劉丹丹,吳巍,等. 中醫(yī)藥外治古今考[J]. 中醫(yī)學報,2012,27(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