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元
一、全面運用好教材,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我們現(xiàn)行的語文教材中語言因素十分豐富,也是通過很多專家審定的優(yōu)秀的口語交際材料,為我們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提供了廣泛的內容和多種形式。因此,我們要善于利用語文教材,重視運用教材的內容和形式,加強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例如,各冊教材在閱讀課文中。編排有人物對話的訓練內容。如五年級的《挑山工》。教師在教學時,除了按照教材編排的專項口語交際訓練外,還要在講讀課文時突出對話的部分,有意識地讓學生學習人物之間如何進行口語交際的??赏ㄟ^朗讀、分角色讀,以及表演等形式進行訓練,努力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積極性、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又如:一年級的教材中,口語交際內容包括:向同學介紹“我的家”介紹自己喜愛的動物,介紹自己學會的勞作,以及介紹一些有意義的活動等。這些都是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好內容和生動形式。教師利用這類教材對學生進行訓練時,必須在自主的語言實踐中來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如,教學口語交際《我的家》時,要以人物對話的形式,請幾個小朋友各自介紹自己家里有多少人,有哪些人,各自做什么等。為了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愿望和興趣,教師可以用布娃娃或戴上頭飾來給大家上課,先由教師表演“我的家”然后學生模仿??梢酝ㄟ^自己練說,同桌互說,四人小組互相介紹等形式進行自主的語言實踐。再選代表上臺表演,介紹時要求學生聲音響亮、有禮貌、說完整的話。
二、充分利用課堂,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新課標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因此,利用好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捕捉口語交際的機會,滲透口語訓練。
1、在同學間相互質疑中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質疑解疑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共同解決問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不但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與人討論的交際能力。例如五年級《金色的魚鉤》引導學生看圖閱讀后,讓學生想像自己就是老班長或其中一個病號之一,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然后同桌討論或四人小組討論修改,再請一位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同學上臺表演。同學們評議、評分。通過充分的交流、討論,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
2、在學生互相交流、評議中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新的教學模式,是使學生有充分展示個性的空間,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老師、同學的讀書,答問常常主動要求發(fā)表見解,說出自己的看法,被評議的同學有的虛心接受,有的針鋒相對堅持自己的意見,這樣的評議是訓練口語交際的良好機會。學生不僅要積極思考判斷,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補充意見,同時還要特別留心昕昕人的朗讀發(fā)言,而這一點往往是很多同學容易忽視的。在評議中,學生互相交流,敢于爭論,在心理上獲得了一種成功的滿足感,不僅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還培養(yǎng)了口語交際的信心。
3、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綜合性學習,強調合作精神。小組合作學習能為每個同學在課堂上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提供了機會。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要進行良好的訓練,保證小組合作學習能有效進行。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就一個問題展開討論,人人參與,討論達成共識或者有不同的意見。全班反饋時,既可以以小組單位一起發(fā)表看法,互相補充,也可以推薦代表闡明本小組的觀點。這樣,使口語交際得到充分的訓練。
三、開展社會語言實踐,強化口語交際訓練
口語交際是學生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能力,課堂教學中雖然能讓學生掌握醞釀的口語交際的知識、技能,但單靠課堂短短的40分鐘是遠遠不夠的,語言的實踐,需要通過大量的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提高。因此,我們除了重視通過課堂教學加強訓練外,還需要引導、組織學生在社會交往中實踐。積極開展各種社會交往活動。如組織參觀、訪問、調查、慰問、做好人好事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如果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的話,可以在校內開展模擬社會活動。如模擬在“旅游”活動中當小導游,向“游客”介紹學校和風土人情、景物;模擬“銀行”、“餐廳”等服務活動中當服務員等。這樣模擬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進行實際的交往活動打下基礎。
口語交際是一個全新的課題,訓練口語交際時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根據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不斷探索,努力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