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漢語南部方言的兼語句及其形成機制

2015-07-02 01:39張延俊
關(guān)鍵詞:謂語賓語語句

張延俊

(信陽師范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漢語南部方言的兼語句及其形成機制

張延俊

(信陽師范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我國南部方言中的多數(shù)方言都有一種以來自給予義的動詞作為謂語的兼語句,這是南部方言兼語句不同于多數(shù)北部方言兼語句的一個重要特點。由于受南部方言的影響,在江淮官話等少數(shù)北部方言中也存在類似現(xiàn)象,兼語句的謂語動詞可以是來自給予義的動詞“給”。南部方言的特殊兼語句是在“主語+謂語+直接賓語+間接賓語+目的賓語”的句法環(huán)境中孕育而成的:南部方言給予句帶目的成分是其兼語句形成的先決條件,而其特殊的雙賓語順序“直接賓語+間接賓語”則是其兼語句形成的關(guān)鍵因素。

兼語句;雙賓句;語序類型學;南方話;江淮官話

一、南部方言兼語句的特點

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qū),兼語句的謂語動詞都是“教”,例如:

(1)一汪兒水,一片兒泥,都可以教它們劈了腿或折扭了膝。(《駱駝祥子》)

(2)即使很穩(wěn)當,也得先教駱駝跪下,他才能上去。(《駱駝祥子》)

這個“教”來自教育義的“教”。由于歷代北方移民遷入的影響,南部方言的兼語句不止一種形式,但是其中有一種使用最為廣泛的形式,即用來自給予義的動詞作為謂語的兼語句,這是南部方言兼語句不同于多數(shù)北部方言兼語句的一個重要特點。

粵語中的“畀”既有“給予”義,又有“使令”義,即既可用于給予句,又可用于兼語句。例如:

(3)阿媽畀錢佢使。(阿媽給他錢用)

(4)醫(yī)生唔畀佢出院。(醫(yī)生不讓他出院)①

前例為給予句,后例為兼語句。根據(jù)鐘武媚[1]51,粵語玉林話的給予動詞“分”可做使役動詞,構(gòu)成“NP1+分+NP2+V”的兼語句,例如:

(5)老師冇分學生在墻上畫嘢。(老師不讓學生在墻上畫東西)

(6)我冇會分你人在箇鬧事咯。(我不會讓你們在這里鬧事的)

(7)箇眼噉好咯屋冇要分水浸咧。(這間這么好的房子不要讓水浸泡)

(8)件事千祈千冇要分阿楊知……(這件事千萬別讓阿楊知道)

(9)爾哈②渠坐爾搭。(你讓他坐這里)

(10)爾提渠坐著個里。(你讓他坐這里)

湘語中的情況也與此類似。根據(jù)丁加勇《隆回湘語動詞句式及其配價研究》[3] 126-127,在湘語隆回話中,“把”既具有“給予”義,例如:

(11)咯本書把我算哩。(這本書給我算了)

(12)咯身衣衫把我算哩。(這身衣服給我算了)

(13)我把咕你瞇滴錢子著。(我先給了你那些錢吧)

也具有“使令”義,例如:

(14)把我來講個著哆,你莫講著哆。(讓我先來說,你先別說)

(15)那條門你開勿開,把明明來開,明明會開滴。(那條門你打不開,讓明明來開,明明會開些)

(16)莫著急,把我悟個著。(別著急,讓我想一下)

吳語也是如此。根據(jù)石汝杰(1997),在吳語高淳話中,“把”是一個常用的“給予”義動詞,例如:

(17)還有一底底錢我不把你了。(還有一點錢我不給你了)

同時,“把”又具有“使令”義,用于兼語句,例如:

(18)不要把它跑掉了!(別讓它跑掉了)

潘悟云(1997)在介紹吳語溫州話的被動句時寫道:“被動句的標志是‘丐’[ha42],相當于普通話中的‘被’。但是它又用作使動句的標志,相當于普通話中的‘讓’。這個詞從‘給’義的動詞虛化而來……”該文對溫州話“丐”用于兼語句的情況還做了專門介紹,所舉例子如:

(19)丐他多休息下兒。(讓他多休息會兒)

(20)丐我試試看。(讓我試試看)

(21)他不丐我丐給你這個面子。(他不讓我給你這個面子)

有時為了突出使動的對象,把使動對象前置,后加“丐他”復(fù)指,與普通話中的“讓他”相似,例如:

(22)賊〈丐他〉逃爻。(小偷讓他溜了)

在與南部方言區(qū)接壤的江淮官話區(qū)也存在類似現(xiàn)象。在該方言區(qū),“給”既是一個“給予”義動詞,又是一個“使令”義動詞,既可用于給予句,又可用于兼語句。這種現(xiàn)象最早可以在《儒林外史》中見到,給予句例如:

(23)范舉人念舊,拿了幾兩銀子給胡屠戶。

(24)老爹給了他二錢四分銀子。

兼語句例如:

(25)請三老爺出來,給他們認一認。

(26)船家,你實不該說出我家三老爺在船上,又請出給他看。

二、 南部方言兼語句的形成機制

南部方言給予句轉(zhuǎn)化為兼語句具備兩個條件:其一是給予句后帶目的成分;其二是南部方言的雙賓語順序是“直接賓語+間接賓語”型。第2個條件最為關(guān)鍵。下面具體談?wù)劇?/p>

蔣紹愚(2003)[4] 202-223認為,“給”字由“給予”義演變到“使令”義是由于所在雙賓句組合關(guān)系的變化:雙賓句末帶目的成分,直接賓語省略,“后面的語序‘給+乙+V’正好和使役句‘讓/叫+兼語+V’一樣。而且,在語義上,乙是‘給’的受事,又是V的施事,正和使役句中的兼語的地位一樣”,這樣,“就由給予句變?yōu)槭挂劬洌o’也就由‘給1’(給予)變?yōu)椤o2’(讓/叫)”。蔣先生所謂的給予句,就是以“給予”義動詞為謂語的句子,可帶雙賓語,現(xiàn)在有人稱之為“雙及物結(jié)構(gòu)”。所謂使役句就是以“使役”(或使令)義動詞為謂語的句子。蔣先生關(guān)于給予句帶目的成分可以演變?yōu)榧嬲Z句的看法是具有啟發(fā)作用的。

兼語句中最起碼有兩個動詞性的謂語,如《駱駝祥子》“教他去換洋火”,除了謂語動詞“教”之外還有一個動詞“換”。一般的雙賓句只有兩個名詞性的賓語,因此不可能演變?yōu)槭挂劬洹R葑優(yōu)槭挂劬浔仨毺砑右粋€表示目的的動詞性成分。

給予句后帶目的成分,這種形式既不能被視為連動式,又不能被視為“動詞+雙賓語+補語”,只能夠被視為“給予三賓句”。過去,我們將給予句稱為雙賓句,或稱為雙及物結(jié)構(gòu),其實漢語的給予動詞是可以攜帶3個賓語的,即直接賓語、間接賓語和目的賓語。在實際的使用中,直接賓語一般會省略,或移到句首。“給予三賓句”是從南部方言中發(fā)展起來的。最早的“給予三賓句”是“與”字三賓句。例如:

(27)裲襠與郎著,反繡持貯里。(吳聲歌曲《上聲歌》)

(28)吳中細布,闊幅長度。我有一端,與郎作褲。(西曲歌《安東平》)

(29)制為輕巾。以奉故人。不持作好,與郎拭塵。(西曲歌《安東平》)

(30)汝來當可得。芝草與汝食。(楊羲《右英吟》)

(31)男兒不惜死,破膽與君嘗。(吳均《胡無人行》)

(32)郎作十里行,儂作九里送。拔儂頭上釵,與郎資路用。(釋寶月《估客樂》)

前3例來自東晉民歌,后3例來自南朝江南地區(qū)詩人的作品。唐代以后,“與”字三賓句的使用范圍又有擴大。例如:

(33)行應(yīng)松子化,留與世人傳。(張九齡《送楊道士往天臺》)

(34)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王梵志《但存方寸地》)

(35)能含古人曲,遞與今人傳。(岑參《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36)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李白《朗月行》)

(37)圣賢古法則,付與后世傳。(杜甫《杜鵑》)

(38)還有蔡家殘史籍,可能分與外人傳。(戴叔倫《少女生日感懷》)

(39)何事最堪悲色相,折花將與老僧看。(盧綸《同路郎中韓侍御春日題野寺》)

(40)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白居易《題岳陽樓》)

(41)日日長如醉,付與詩人一笑看。(牟融《有感二首》之二)

(42)我愿九州四海紙,幅幅與君為諫草。(貫休《送盧舍人》)

(43)龍王并水府,錢塘借與筑錢城。(錢镠《句》)

(44)不辭煎茶,與什摩人吃?(《祖堂集》第十八卷)

(45)但他饑時,與他鐵丸子吃;渴時,與他溶化的銅汁飲。(《西游記》)

到清代前期,此式仍較常見?!度辶滞馐贰返睦尤纾?/p>

(46)每日早上,還折兩個與你買點心吃。

(47)彼此爭論一番,秦老整治晚飯與他吃了。

(48)又叫鄒三捧著一瓶酒和些小菜,送在船上,與二位少老爺消夜。

“給”字三賓句晚于“與”字三賓句。例如:

(49)車駕幸北海,詔隆中弟咸收隆喪,賜給棺斂,太中大夫護送喪事。(《后漢書·伏湛傳》)

(40)員外喚入衙里,給茶餅食。(《入唐求法巡禮記》)

(51)著將賊人家產(chǎn)一半沒入官,一半給與王氏養(yǎng)贍終身。(南宋話本《錯斬崔寧》)

(52)據(jù)張應(yīng)卯財產(chǎn)一半沒官,一半給付苦主家屬收管。(《元典章·倚勢抹死縣尹》)

(53)大尹己將行樂園取去遺筆,重新裱過,給還梅氏收領(lǐng)。(《喻世明言》第十卷)

(54)批仰清河縣委官將花太監(jiān)住宅二所、莊田一處,估價變賣,分給花子由等三人回繳。(《金瓶梅》第十四回)

(55)布四百匹追出,仍給鋪戶取價還庫。(《喻世明言》第二卷)

(56)每日給工銀二錢支用。(《封神演義》第二十三回)

清代前期,“給”字三賓句在用例數(shù)量方面已經(jīng)超過“與”字三賓句。以下幾例來自《儒林外史》:

(57)我?guī)Я艘槐聚♀n來給你看。(第一回)

(58)姑老爺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銀子送上門去給他用……(第三回)

(59)還是坐著同老爺打躬作揖的好,還是捧茶給老爺吃。(第二十二回)

到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給”字三賓句已經(jīng)徹底取代“與”字三賓句。

明代以前,“給”字三賓句中的謂語往往是雙音組合,“給”與一個近義詞合用。單用“給”字作謂語的用例直到清代以后才開始多見起來。

在現(xiàn)代漢語的南部方言中,三賓句也十分常見,只是謂語動詞不是“給”,而是具有方言色彩的給予義動詞。例如:

(60)撥飯我吃。(給我飯吃)

(61)牛撥草伊吃。(給牛草吃)

(62)儂撥點水我吃。(你給我一點水喝)

以上例子來自吳語(參見錢乃榮[5]3082003)。再如:

(63)我把滴飯雞吃吧。(我給雞點東西吃)

(64)芳芳快點把張紙他疊飛機。(芳芳快點給他一張紙疊飛機)

以上例子來自湘語(參見孫葉林[6] 29-302004)。又如:

(65)乞一只煙我食(給根煙抽抽)。

(66)捏一份報紙我看(遞給我一份報紙看)。

以上例子來自客家話(參見項夢冰[7]3551997)。

三、南部方言給予句雙賓語的“直接賓語+間接賓語”順序

上文已經(jīng)提到,蔣紹愚(2003)[4] 202-223認為,“給”字給予句添加目的成分以及直接賓語省略就變?yōu)榧嬲Z句。蔣先生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因為在漢語中,確實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類似的現(xiàn)象。例如:

(67)斫大樹白。(《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68)春風復(fù)多情,吹我羅裳開。(《樂府詩集·子夜四時歌》)

(69)今當打汝前兩齒折。(《賢愚經(jīng)·檀膩羈品》)

(70)即便以嘴啄雌鴿殺。(《百喻經(jīng)·二鴿喻》)

(71)列士抱石而行,遂即打其齒落。(敦煌變文《伍子胥變文》)

(72)打汝口破。(《太平廣記》卷三一九“臨湘令”,出《幽明錄》)

(73)初兒騎虎而還,打捶過痛,虎嚙兒腳傷。(《太平廣記》卷六“東方朔”,出《洞冥記》及《朔別傳》)

從這些例子中不難看出,盡管“斫”、“吹”等動詞雖然都是一般動詞,但是由于它們后面都有可以視為“主謂”結(jié)構(gòu)的組合,故所在句子都成了兼語句。這種兼語句產(chǎn)生于上古時期,流行于南北朝以后。在現(xiàn)代漢語閩語的一些地方話中,這種兼語句還在使用著,例如:

(74)阿大拍阿小哭。(阿大把阿小打哭了)

(75)敢死隊炸一座大橋凹。(敢死隊把一座大橋炸塌)

(76)我今日洗襪破。(我今天把襪子洗破了)

這些例子轉(zhuǎn)引自陳曼君(2008)[8]73-76。

不過,“給”字給予句演變?yōu)槭挂劬涞那闆r實際上卻并未發(fā)生。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區(qū),“給”字給予句即使帶上目的成分,而且直接賓語省略,“給”字給予句也不會變成“給”字使役句,例如“(這支筆)給你用”,雖然帶有目的成分“用”,而且直接賓語“這支筆”也離開了原來位置(“你”后),即充分具備了蔣先生所說的轉(zhuǎn)變?yōu)槭挂劬涞木浞l件,但是在北方人的語感中,這個句子卻并不是使役句,“給”字不能被理解為“使令”義。“你想去,他不給你去”這種說法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區(qū)根本聽不到,原因就是在這些方言區(qū),“給”無“使令”義。這些地區(qū)的使役義動詞一般是“教”。

只是在江淮官話等少數(shù)北部方言區(qū)內(nèi),“給”字才有“使令”義。這種用法應(yīng)該是南部方言兼語句類化影響的結(jié)果。江淮官話區(qū)與南部方言區(qū)毗鄰,其中大片地區(qū)在六朝時期屬于吳方言區(qū)(盧海鳴[9] 100-102,1999),存在著吳語的“底層”?!敖o”字句發(fā)展的方式也向人們透露出了這個信息?!敖o”字給予句成為雙賓句的主流句式,“給”字兼語句和“給”字被動式的使用,這幾種現(xiàn)象是集中在一起,通過《儒林外史》一部著作爆發(fā)式地突然展示在我們面前的。其“給”字給予句和“給”字兼語句的用例,在前面已經(jīng)舉過,這里只舉幾個“給”字被動式方面的用例:

(77)三十晚里還送了五十斤油與你;白白給你炒菜吃,全不敬佛!(第二回)

(78)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到錢把銀子,都給你去丟在水里,(第三回)

(79)白白給他打了一頓,卻是沒有傷,喊不得冤。(第十三回)

(80)若是六哥要進場,生生的就要給怨鬼拉了去!(第四十二回)

有必要說明的是,在《儒林外史》中,“給”字被動式方面的語例明顯多于“給”字兼語句。以上情況告訴我們,從“給”字給予句到“給”字兼語句,再到“給”字被動式,其間并未經(jīng)過漫長的自身演變過程。

針對以上情況,筆者認為,南部方言的兼語句是在完整的給予三賓句中形成的,就是在給予雙賓句既帶目的成分又不省略直接賓語的情況下形成的。這樣看來,南部方言的所謂給予三賓句其實不是真正的給予三賓句,而是給予雙賓句與兼語句的混合體。這種混合體的形成,跟南部方言給予句雙賓語的特殊語序有關(guān)。

眾所周知,北部方言給予雙賓句的語序是“主語+動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南部方言給予雙賓句的語序卻與此不同,而是“主語+動詞+直接賓語+間接賓語”。例如:

(81)分一惜韭菜我。

(82)乞一惜韭菜我。

這些例子來自福建連城客家話(參見項夢冰[7]361,1997)。又如:

(83)畀本書我。

(84)哥哥送咗一支筆佢。

這些例子來自粵語(參見劉丹青[10]1-30,2000)。又如:

(85)后日,我撥回信儂。

(86)若使要撥利錢我,我勿借者。

這些例子來自吳語(參見錢乃榮[5]306,2003)。又如:

(87)你們把點東西他者。

(88)你送本書我者。

這些例子來自湘語(參見孫葉林[6]5-6,2004)。

那么具有“直接賓語+間接賓語”這種語序的給予句為何能夠轉(zhuǎn)化為兼語句呢?這個問題不難回答?!爸苯淤e語+間接賓語”帶上目的成分就是“直接賓語+間接賓語+動詞性目的賓語”,“間接賓語”雖然在整個句子中的身份是賓語,但是從小范圍看,它又是“動詞性目的賓語”的施事,可以與“動詞性目的賓語”一起構(gòu)成“主語+謂語”結(jié)構(gòu),這正是使役兼語句式必備的一個關(guān)鍵條件,因為只有這樣,它才能與兼語句中“兼語+小謂語”的結(jié)構(gòu)形式趨同,從而推動句子由給予句轉(zhuǎn)向使役兼語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句中的直接賓語不省略,也無礙句子帶上兼語句的性質(zhì),也無礙句子謂語“給予”義動詞引申出“使令”義。錢乃榮(2003)[5]308曾將“謂語動詞+直接賓語+間接賓語+目的成分”中的“間接賓語+目的成分”稱為“兼語”,原因也正在這里。

綜上所述,南部方言的特殊兼語句是在“主語+謂語+直接賓語+間接賓語+目的賓語”的句法環(huán)境中孕育而成的:南部方言給予句帶目的成分是其兼語句形成的先決條件,而其特殊的雙賓語順序“直接賓語+間接賓語”則是其兼語句形成的關(guān)鍵因素。

注釋:

① 以上2例來自高華年(1980:272;275)。

② 原文無字,寫為“□[xA?35]”,本文以“哈”字代替。

[1] 鐘武媚.粵語玉林話語法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1.

[2] 平田昌司.徽州方言研究[M].東京:好文出版社,1998.

[3] 丁加勇.隆回湘語動詞句式及其配價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3.

[4] 蔣紹愚.“給”字句、“教”字句表被動的來源:兼談?wù)Z法化、類推和功能擴展[A].吳福祥,洪 波.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 [C].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3.

[5] 錢乃榮.上海語言發(fā)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 孫葉林.邵陽方言雙賓句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4.

[7] 項夢冰.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7.

[8] 陳曼君.惠安方言特殊兼語句[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

[9] 盧海鳴.六朝時期建康的語言狀況辨析[J].東南文化,1999(5).

[10] 劉丹青.粵語句法的類型學特點[J].亞太語文教育學報,2000(2).

[責任編輯 袁培堯]

Pivotal Sentence of Chinese Southern Dialects and Its Forming Mechanism

ZHANG Yanjun

(ChineseDepartment,XinyangNormalUniversity,Xinyang464000,China)

Among most of the Chinese Southern dialects there is a kind of pivotal sentence which has the verbs with the meaning of “give” its predicate. It is the feature that makes the southern dialects be different from most of the northern dialects. Due to the effect of the southern dialects, the similar phenomenon also exists in a handful of northern dialects like Jianghuai mandarin. This kind of special pivotal sentence of the Chinese Southern dialects is conceived in the “subject + predicate + direct object + indirect object + purpose object” syntactic environment: The purpose composition which is carried with by the sentences expressing the meaning of “give”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forming the pivotal sentences while the order “direct object + indirect object” of the double-objects is the crucial factor for the formation of pivotal sentences.

pivotal sentences; double-objects; word order typology; southern dialects; Jianghuai mandarin

2014-12-26

張延俊(1961— ),男,江蘇邳州人,信陽師范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文學博士,語言學及應(yīng)用語言學專業(yè)帶頭人,主要從事語言學及應(yīng)用語言學研究。

H17

A

1671-8127(2015)01-0092-05

猜你喜歡
謂語賓語語句
非謂語動詞
連詞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
非謂語動詞
重點:語句銜接
賓語從句及練習
中考試題中的賓語從句
非謂語動詞
如何搞定語句銜接題
誰來管管“吃”的賓語?
作文語句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