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一
有人說金庸是俠之大者,“何為大?為人大氣,作品也大氣”。
我確實也有同感。
沉默寡言的人要顯得大氣,其實不容易。
金庸為人的大氣,正表現(xiàn)在他的沉默寡言和態(tài)度誠懇中。
一
我對金庸的印象,可以分為前后兩個時期,而以1986年到香港任教、認識金庸為分界線。前期的印象,多來自在臺灣的道聽涂說和別人的評述,后期則多來自我親身的觀察和體會。
二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在家鄉(xiāng)讀小學時,就??础端疂G》、《三國》改編的舊式連環(huán)圖畫。1955年8月起,到高雄市區(qū)讀了六年中學,才開始接觸到民初的武俠小說。在學校與高雄火車舊站之間,有間租書店,可以租到當時風行的舊派武俠小說,包括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王度廬,張杰鑫、鄭證因、朱貞木等的著作。雖然有的改頭換面,變易著者和書名,但租書店的老板都會告訴我們每一部書的來歷。例女口《三探蓮花觀》和《火燒紅蓮寺》是摘錄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zhèn)b傳》而來,而《鶴驚昆侖》和《寶劍金釵》的著者,不是“王度”而是“王度廬”,等等。
當時因為政治因素,兩岸雖然對立,但對上述舊派武俠小說,卻不約而同,同樣采取強制的手段,列為禁書,禁止出版發(fā)行。然而當時武俠小說擁有廣大的讀者群,不管是臺、港或東南亞的華文報刊,無不連載武俠小說以為號召。因此臺港二地的武俠小說作者乘勢而起,名家輩出,其中比較受到讀者歡迎的,臺灣作家有臥龍生、司馬翎、諸葛青云、古龍等,香港作家則有梁羽生、金庸、毛聊生、蹄風等。他們起先都衍舊派之余緒,多少受到不肖生、還珠、王度廬的影響,后來才逐漸推陳出新,開創(chuàng)出所謂新派武俠小說的新局面。特別是臥龍生的《玉釵盟》和金庸的《射雕英雄傳》,在報刊連載期間和分冊出版的過程中,更是大家茶余飯后共同的話題。當時的臺、港、東南亞是可以交通往來的,所以我很早也就參加了“射雕戰(zhàn)”。
所謂“射雕戰(zhàn)”,是指當時搶先刊登或閱讀金庸《射雕英雄傳》的用語。臺北《自由談》雜志,當時即有一篇報導文章以此為題。據(jù)說東南亞有報刊為了搶先刊登《射雕》連載文字而勾心斗角,臺灣當時雖因金庸“投共赴匪”,不得轉載,但仍然有人從香港走私挾帶進口,翻版盜印,以每冊20頁在租書店流通風行。書雖薄小而租金照舊,并且約定租閱時間不能超過四小時。因此我們一些喜歡“學武練功”的同學,常常利用下課休息十分鐘,跑步去租書店,搶租新到的分冊。甚至有同學自嘲是“拜金團”,“紙醉金迷”云云。
這種情形,從我初中三年級延續(xù)到我高中時期。雖然有升學壓力,可是我們照看不誤。不只迷《射雕英雄傳》,連《書劍恩仇錄》,《碧血劍》等,也反復看了兩三次:不只迷看金庸,連臥龍生、司馬翎、古龍等的新書,也同樣手不釋卷。雖然有些師長曾告誡,這樣會被金庸“統(tǒng)戰(zhàn)”,會荒廢學業(yè),可是我們?nèi)匀弧皥?zhí)迷不悟”。幸運的是,我參加大學聯(lián)考,仍然考上第一志愿,進了臺大。
1961年9月,進了臺大中文系,一直到1973年7月獲得博士學位為止,我在臺大校園總共受教11年(其中一年軍中服役)。11年間,課余之暇,也常以武俠小說自娛,還被人起了一個綽號叫“大俠”。我很高興在臺大傅園圍墻外,有家租書店,可以租閱到金庸等人的武俠小說,新書齊全而早到;很高興大學同班有十幾位港澳僑生,可以提供金庸續(xù)出的新書和各種真真假假的消息,更高興可以跟李茂盛等同學談陳家洛,談郭靖、黃蓉,還有王度廬書中的李慕白、俞翠蓮。研究所肄業(yè)期間,我很高興認識外文所的王秋桂、歷史所的遼耀東、徐泓、張元、羅龍治等,可以一起“華山論劍”,互證武功,并且因此得知師長輩如侯健,吳相湘、傅樂成等,原來也是“武林中人”。更難得的是,獲悉在文學院教版本目錄學的蔣復璁教授,在訓導處任職的查良釗先生,原來部是金庸的煙親族人。民國詩人徐志摩、法務部長查良監(jiān),據(jù)說也是。中學時代所讀的金庸小說,大都是分冊割裂的盜印本,這時候讀到的雖然也是盜印本,或有改竄文字,但故事情節(jié)卻較完整:中學時代的師長,談到金庸,多說他投共左傾,所寫小說美化了流寇奸臣,卻把正派的歷史人物弄擰了,這時候大家談的,卻是金庸和《明報》,金庸新出小說《神雕俠侶》、《笑傲江湖》和《鹿鼎記》等書中的人物刻劃和寫作技巧,以及書中究竟有無反映現(xiàn)實和政治寓意,等等。甚至還討論金庸的長相、婚姻、愛情和他所寫的《明報》社論,其實很多都是道聽途說。
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連環(huán)畫 原著-金庸 ?繪畫-李志清
1973年7月,我自臺大中文系博士班畢業(yè),旋即留校任敦,獲聘為副教授,在系中開課。由于臺靜農(nóng)老師和葉慶炳先生的推薦,不久之后,我即接替講授系上“小說選”的課程。講授的內(nèi)容,原以古典小說為主,但我卻破例在學期即將結束時,利用幾堂課,介紹近現(xiàn)代武俠小說和偵探推理小說的名家及其代表作。想不到竟然獲得熱烈的回應,頗有一些同學表示興趣很高。其中林保淳同學,後來跟我寫碩士、博士論文,畢業(yè)后竟然以研究武俠為志業(yè),目前已成兩岸著名的專家學者。
20世紀的70、80年代,正是臺灣經(jīng)濟起飛的時期,社會日趨開放,政治的禁忌也逐漸解體,隨著金庸的到訪臺灣,金庸的武俠小說終于在1979年解禁了。以前坊間流行的,托名綠文、司馬翔(有人誤作司馬翎)的各種盜印本、竄改本,終于逐漸消聲匿跡,代之而起的,是金庸手訂的作品集,包括沈登恩的遠景版和王榮文的遠流版。從此,臺灣的讀者看到的金庸小說,才是著者正式授權的真品,看到的金庸,也才是鏡頭前的真正本人。當時有人說他不像蔣復璁、查良釗,也不像徐志摩、查良監(jiān),但也有人說,觀其神情,又似乎都有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