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1857年至1859年在南亞次大陸的大起義極大震撼了英國人。面對近似瘋狂的起義,幾乎每個英國人都產生了爆炸式的反應。大起義本身和殘酷的屠殺深深震驚了英國人,它打亂了英國政府所謂“西化”印度的進程。大起義期間,英國人對印度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很大改變:從最初歇斯底里的復仇情緒到后來反思英國殖民政策的某些弊端。這種情緒上的轉變?yōu)樵谟《鹊暮徒庹吆瓦m度重建計劃提供了條件。大起義被鎮(zhèn)壓后,英國政府致力于調整在印度的殖民政策。東印度公司被取消,英國政府直接管轄印度。因此,大起義成為英國和印度兩國歷史上的轉折點。
關鍵詞 印度大起義,英國社會,反應
中圖分類號 K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457-6241(2015)12-0054-07
1857年至1859年,印度爆發(fā)了旨在推翻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民族大起義,①這是印度人民第一次強烈、直接地對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tǒng)治發(fā)起重大挑戰(zhàn)。馬克思和恩格斯將其稱之為“偉大起義”,并在《紐約每日論壇報》發(fā)表了《印度起義》等一系列文章密切關注和研究它的進展和本質。②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場由大規(guī)模印度土兵軍事反叛演變成為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呢?這成為歷史學家長期爭論不休的話題。③事實上,大起義是英國長期殘酷殖民統(tǒng)治下印度各種矛盾的總爆發(fā)。印度學者通常認為,軍事、政治、宗教與社會的因素混合在一起點燃了大起義的導火索。曾經參與鎮(zhèn)壓大起義的英軍將領格蘭特也承認說,大起義只是把百年來所聚集起來的星星之火演變成了燎原之勢。不過,筆者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討論大起義的原因,而是著眼于分析英國社會各層面對這次大起義的反應。
印度土兵④叛變的信息傳到英國后,這則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投在英國普通民眾的心中,他們認為印度土兵的叛變是從來沒有過的災難。⑤因為英國人征服孟加拉后一百年里,印度人的反抗雖然始終存在,但真正稱得上民族起義,并對英國整個殖民統(tǒng)治構成嚴重威脅的,這是僅有的一次。所以,大起義在英國社會各階層形成了巨大的沖擊波。⑥
這也難怪,因為英國民眾一向對印度無知和漠不關心,早前只有兩次錫克戰(zhàn)爭⑦使人想到遙遠的印度。一個重要的歷史現象是,英國普通民眾對印度的關注主要是圍繞英國女性在印度的命運展開的。①1857年,印度北部城市坎普爾發(fā)生了所謂英國婦女被強奸、英國兒童和受傷英國士兵被屠殺扔到水井里的駭人傳聞,②經英國媒體歪曲報道后,印度在普通英國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徹底被顛覆。
童話般的土地、蘇丹坐在象牙寶座上、碧玉和瑪瑙的宮殿,變成了殺戮白人的屠宰場;印度人是性格單純的民族,他們厭惡戰(zhàn)爭,也不關心誰來統(tǒng)治他們,現在卻成了兇殘嗜血的惡魔。③
其實,這些傳聞并非事實。印度大起義爆發(fā)后,《泰晤士報》首先揭露的關于印度土兵在德里和密拉特“殘殺英國婦孺的暴行”,實際上是一個英國傳教士在距離德里1000里之外的地方,憑空虛構出來的。馬克思曾批評說,這個報紙正在把復仇的激情發(fā)展到一種極其狂妄的地步。④對于這種謠傳,就連當時親歷起義的英國人都覺得未免做得太過分了。⑤當時的保守黨政治家迪斯雷利在其寫給友人的信中,明確承認當時上流社會所流傳的關于印度土兵“暴行”的傳聞,都是一些捏造出來的“荒誕無稽之談”。⑥
震驚之余,英國社會輿論漩渦里的種族論調甚囂塵上。英國媒體有選擇地報道印度土兵的所謂滔天罪行。在漫畫和版畫中,印度叛亂者被描繪成貪婪、淫蕩的色狼和野蠻的非人類。⑦《星期六評論》(Saturday Review)認為,屠殺歐洲人預示著印度可能會出現類似60年前海地奴隸和白人主人之間的種族流血沖突。⑧《民族評論報》(National Review)也寫道:
幼稚與野蠻深植于印度人的心底,文明的油漆非常之薄,像一件外套一樣被迅速扔掉。⑨
印度歷史學家指出:
在東印度公司管轄時期,英國官吏和印度人隨便交往,他們之間尚有一種真正的好感,并且常常有友誼之情。大起義的黑暗恐怖,在英國人心中產生了對印度人的反感。⑩
英國歷史學家也指出:
大起義之前,許多歐洲人相信,住在印度的英國人與印度人友好相處,通過教育使印度永遠地文明開化是可能的,但在印度兵變之后,這種看法消失了。{11}
《泰晤士報》駐印度記者拉塞爾在日記中寫道:
印度兵變引起了兩個民族間的深仇宿恨,這種變亂所挑起的惡感,要過許多年以后才能消除;也許將永遠不能恢復信任;要是這樣,我們在印度維持統(tǒng)治將付出很痛苦的代價,想起來是很可怕的。{12}
的確,印度大起義引發(fā)的種族主義暗流貽害匪淺。雖然維多利亞女王強烈反對使用“黑鬼”這個術語來形容她的印度臣民,但是似乎對很多英國人來說,印度叛亂土兵的表現就像剛剛走出叢林的野蠻人。東方人就是東方人,西方人就是西方人,兩者似乎永遠不合拍。印度大起義后的文學作品中,很多富有想象力的英國作家,都把印度人刻畫為奸詐、懶惰與不可靠的形象。{13}
英國社會大環(huán)境被“夸張的感情流露”所籠罩,1857“血色之年”標志著英國正處于“一個可怕的經歷之中”。{14}這種悲情氛圍促成了英國社會幾乎普遍支持采取任何措施來平息印度的叛亂。①狂熱復仇情緒使英國人喊出了這樣的口號:“在孟加拉滅絕每一個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雹谟袑W者指出,當時英國到處都是關于印度起義者如何兇殘的傳聞與詳細報道,在印度和英國兩地的英國人心中,都激起了熾烈的復仇要求,導致東印度公司的軍隊干出了種種壞事,留下了極不愉快的回憶。③馬克思對英軍殘酷鎮(zhèn)壓印度大起義,進行了無情的揭露,他在《紐約每日論壇報》指出,如果以為一切殘忍之事都出自(印度)土兵方面,而一切人類慈悲之事都出自英國人方面,就真實錯誤了。事實上,英國軍隊在鎮(zhèn)壓印度人民大起義過程中非常嚴酷,很難稱為有良知的或節(jié)制的,這敗壞了他們國家的良好聲譽。④
英國媒體虛假宣傳的副產品是,成功地把英國人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無意中點燃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愛國主義。最具諷刺的是,片面歪曲的報道,使得英國媒體有意無意建構出英國女性在印度如何堅貞不屈的凄美故事,成為維多利亞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真相是殘酷的,因為事后英國政府調查的結果卻正好相反。但是,既然英國女性所體現出的犧牲、責任、堅毅的“高大光輝形象”已經內化為愛國主義的一部分,普通英國百姓絕不允許政府還原真相。此外,柔弱英國女性群體形象最能喚起普通民眾內心深處的同情心,也成功轉移了人們對于英國殘暴殖民統(tǒng)治的關注,使得任何復仇行為都被披上了神圣合法化的外衣。⑤endprint
對于印度大起義,被激怒的英國人反對任何形式的寬大政策。印度總督查爾斯·坎寧,⑥出于穩(wěn)定印度局勢的長遠考慮,禁止處死那些沒有參與殺害過英國人的印度逃兵,這一行為被英國媒體一致夸大為特赦所有印度叛亂者,他也因此被英國社會媒體嘲諷為“仁慈的坎寧”(Clemency Canning)。⑦不過,事后證明,坎寧的政策是恰當的,因為采取極端復仇做法的唯一惡果將是增加英國殖民者和印度被統(tǒng)治者之間的惡感。⑧
總的來說,印度大起義期間(尤其是初期),英國新聞媒介的編輯們抓住英國女性在印度的悲慘命運這個話題,同時為了增加刊物發(fā)行量和吸引眼球,大多采用聳人聽聞的方式來歪曲報道印度發(fā)生的一切。它們一方面震驚于所謂印度叛亂分子犯下的可怕暴行,同時又幸災樂禍于英國軍人對印度百姓可怕的報復,整個英國社會媒體反映出來的都是歇斯底里的復仇情緒。⑨
與英國百姓歇斯底里的復仇情緒不同,首相帕麥斯頓⑩的反應平靜而自信,好像他早已經知道這一切。令人驚訝的是,得知德里和坎普爾這些城市落入印度義軍手中,帕麥斯頓滿不在乎地說:
英國公民在印度遭受的苦難和死亡是令人痛心的,但印度的形勢不是真的令人擔心。{11}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由于國內媒體的大肆炒作,英國在印度的處境似乎更加糟糕。許多英國知名政治家對印度大起義都不知所措。但是,帕麥斯頓的自信從來沒有動搖過。{12}他是英國士氣的維持者,通過保持公眾信心,堅信英國在世界各地的強大力量足以應付任何復雜局勢。
帕麥斯頓還寫信安慰英國女王說:
我們在歐洲和國內,沒有任何危險與威脅。法國是完全真誠的友好;俄國因克里米亞戰(zhàn)爭失利,可能私底下不滿,但不敢公開顯露她的牙齒;英國的實力,使得其他國家不敢假定他們有機可乘,我們將很快粉碎印度的起義。①
不出帕麥斯所料,法國、普魯士、比利時紛紛表達提供軍事援助的愿望,都被帕麥斯頓拒絕。他說:“我們要用自己的球棒戰(zhàn)勝印度人,這樣才能使英國站得更高?!雹谟纱丝梢?,帕麥斯頓考慮的比其他人更深遠,他不想給歐洲其他列強留下英國兵力空虛的印象。
由于帕麥斯頓的冷靜和對印度與英國國內安全的信心太過絕對,這激怒了其他人。阿爾伯特親王③氣憤地形容帕麥斯頓的行為是年少輕率;時任外交部長的克拉倫登④也對首相帕麥斯頓的態(tài)度感到非常失望。⑤其實,他們都誤解了帕麥斯頓。印度土兵叛變的消息在6月傳到倫敦后,帕麥斯頓內閣決定先派遣四個團到南非開普敦,以適應炎熱氣候之后,再開赴印度鎮(zhèn)壓起義。盡管面臨募兵困難的問題,在9月底,仍有超過3萬英軍被調往印度。為了節(jié)省行程,增援英軍坐火車橫穿法國大陸,然后從法國南部馬賽港,再乘船去印度。⑥大起義被鎮(zhèn)壓后,印度總督查爾斯·坎寧寫信給帕麥斯頓說:
你的早有準備和慷慨地調遣大批部隊增援印度英軍,值得所有人贊譽。
的確如此,印度大起義的消息傳到英國,5個月之內,帕麥斯頓共派遣了8萬英國援軍。⑦
對于印度總督查爾斯·坎寧受到英國媒體的誹謗與指責,帕麥斯頓在議會表達了對他的支持。⑧1857年11月9日,帕麥斯頓又在倫敦市政廳晚宴上,再次為坎寧辯護:
坎寧展示了最大的勇氣,懲罰必須不以復仇為目的,為了確保我們同胞未來在印度的安全,他寬恕了數以萬計的印度無辜者。⑨
此舉,得到了坎寧及其夫人的感激與多次致謝,有意思的是,英國媒體似乎領會了帕麥斯頓的深意,對坎寧“仁慈行為”的謾罵也隨之消失。
應當說,作為首相,帕麥斯頓的眼光看得更遠,他曾在給女王的信中明確表示,印度的叛亂未必是壞事,或許這可能促使英國在印度的統(tǒng)治建立在一個更為堅實的基礎之上。⑩大起義為取締早已飽受爭議的東印度公司提供了機會,東印度公司被指控未能正確把握印度輿論是惰性、消極和失職的,它對印度的統(tǒng)治是一個時代的錯誤,必須予以立即糾正。{11}因此,帕麥斯頓決心拋棄東印度公司,廢除印度的雙重管理體制。在他看來,東印度公司作為特許公司,更適合于管理北美洲,在那里它們的主要功能應該是剝奪奔跑動物的毛皮。{12}帕麥斯頓這些強烈的個人觀點體現在1858年2月18日通過的《印度政府法案》中,英國王室取代東印度公司對印度進行直接統(tǒng)治。{13}
帕麥斯頓的《印度政府法案》為英屬印度未來的政治架構奠定了基礎和方向,不過,他的政府很快因其他政治事件意外垮臺。短命的德比—迪斯雷利聯合政府,最終在1858年8月2日,通過了斯坦利勛爵{14}提交的新法案,即《印度政府改進法案》(Act For the Better Government of India)。根據這個法案,維多利亞女王在11月1日發(fā)布詔書公告(Her Majesty's Proclamation 1858),承諾將不會像以前那樣對待其印度臣民。{15}
英國議會通過的上述《印度政府改進法案》共75條,其主要內容有:
第一,雙重政府制度被取消,印度變?yōu)檎嬲饬x上的直轄殖民地
法案和女王的詔書都首先申明,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權力和義務轉歸女王,印度以女王的名義管轄。其實,在這一點上,它只不過是一個形式上的,而不是實質上的改變。①因為早在1813年和1833年的特許狀法案中,就曾明確宣布英王對東印度公司所獲領土擁有主權。②
不過,在其他方面,無論內政精神還是具體措施上,都有很大革新。比如,任命一名內閣大臣為印度事務大臣,全權負責印度殖民當局的一切事務,并設置一個15名成員組成的印度事務委員會加以輔佐。8名由女王任命,7名由董事會指定。英國王室有權任命印度總督和各級長官。東印度公司任命的最后一任總督查爾斯·坎寧,搖身一變,成為女王任命的第一任印度總督。英國國王—印度事務大臣—印度事務委員會架構的形成,使得英王的統(tǒng)治不再局限于一個模糊的定位,而是得到了法律上的清楚確認。
第二,以分割和平衡的觀念改組印度軍隊體制endprint
起義前,東印度公司的軍隊中歐洲人不到19%,大部分炮兵由印度人控制。③大起義期間,英國政府成立了喬納森·皮爾為首的皇家調查委員會,其目的是調查印度土兵叛亂的原因,以及提出改革印度軍隊的建議。④大起義后,英國人在印度軍隊中的比例大大增加,全體軍官以及炮兵部隊由歐洲人控制。印度兵變的教訓使英國人堅持兩大原則:一是在印度維持一支不可抵抗的英國軍隊;二是大炮必須掌握在歐洲人手中。⑤大起義前印度軍隊中孟加拉人占主導,大起義后英國縮編孟加拉人在軍隊中的比例。⑥英國開始從少數所謂的“尚武民族”,比如旁遮普錫克人、尼泊爾廓爾喀人、西北邊境的帕坦人中大量招募軍隊。⑦同時,為避免印度土兵的團結,便于英國人控制,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種姓、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組成新的軍團。⑧這樣,發(fā)起暴動的印度軍隊被徹底予以改編。此外,英國殖民當局還嚴禁印度人私藏武器,輕則罰款500盧比,重則判處7年監(jiān)禁,外加體罰。⑨
第三,承認印度土邦王公有養(yǎng)嗣繼位的權利
女王詔書宣布:
要像尊重我們自己一樣尊重王公們的權利、尊嚴和榮譽。我們將堅持尊重和維護世襲土地所有權利的堅定意志。⑩
由此可見,印度土邦仍被承認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并將其看成是英國政府的盟邦,而不是臣屬。{11}總督坎寧勛爵在印度阿拉哈巴德舉行的覲見式上宣讀了這一敕令,女王詔書被吹噓為印度人民的大憲章。前任印度總督達爾豪西的“無嗣失權”(Doctrine of Lapse){12}政策被廢除,只要印度王公保證對英國忠誠,英國允許他們在沒有自然繼承人時收養(yǎng)繼承者,從而保證土邦統(tǒng)治的延續(xù)。英國在以后對印度土邦的政策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從1858年到1947年英國撤離次大陸的90年時間里沒有一個土邦因繼承人或其他原因被取消或被兼并。在英國政府新推行的控制加拉攏甚至庇護的政策下,印度王公們“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死心塌地效忠于英國”,①印度各土邦從此成為“不列顛印度統(tǒng)治權的基本支柱”。②毫無疑問,大起義后,英國與印度上層的土著人士達成和解是一種迫切的政治需要。
第四,收斂強制西化政策,變?yōu)榇笈d實業(yè)
英國福音派(Evangelicals)狂熱的傳教活動在南亞次大陸被嚴格限制,因為他們的活動被認為要對印度大起義的爆發(fā)負責。印度殖民政府公辦學校禁止把《圣經》作為教科書使用,也不再強迫印度人改信基督教。③維多利亞女王認為印度“應該呼吸慷慨、仁慈和宗教自由的空氣”。④在她的提議下,一份有“破壞印度本土宗教和風俗”傾向的文件被廢除,并被保證宗教信仰自由的文件取代。⑤英國殖民當局對印度臣民的宗教信仰或崇拜儀式不作任何干涉。早前大力取締的印度陋俗,如寡婦殉葬、溺殺女嬰等某種程度上又被默許,盡管這些都是英國人深惡痛絕的。
英國轉而像羅馬人那樣為殖民地提供一些實利——不僅有過去的那種公路、鐵路、運河、橋梁和灌溉工程,還有像煤礦、黃麻紡織、煉鐵和棉織這樣的新興工業(yè)。這些實際的改革沒有引起印度人的不滿,至少不像大起義之前的革新那樣。⑥像女王公告中所說:
我們真誠的希望,刺激印度產業(yè),促進公共事業(yè)和改善,為了我們居住在此地(印度)的所有臣民的利益。
這方面最好的例子體現在鐵路行業(yè)。⑦馬克思指出:
英國工業(yè)巨頭們發(fā)現,使印度變成一個生產國對他們有很大的好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要供給印度水利設備和內地的交通工具,在印度布下一個鐵路網,鐵路在印度將真正成為現代工業(yè)的先驅。⑧
綜上,不難發(fā)現,這次印度民族大起義使得英國人心有余悸,迫使英國在印度的統(tǒng)治政策作出重大調整,武力鎮(zhèn)壓與政治分化相結合的慣用兩面手法,使得英屬印度保持了較長時期的和平。另一方面,出于英國國家利益的需要,印度殖民政策改革的底線是:不管印度的風箏飛的多高多遠,那根權力的長線必須確保牢牢掌握在英國人手中。⑨
1857年印度大起義成為印度和英國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有印度歷史學家這樣評價道:
從軍事意義上說,印度失敗了;但是從政治意義上說,印度通過維護精神自由的權利贏得了自己的目標,這種精神自由最終導致印度的政治獨立。⑩
的確,如果一個歷史事件的重要性不局限于它的直接成效的話,那么,這次印度大起義就不是一個純粹的歷史悲劇。暫時的挫折積淀了宏偉的目標——大起義不曾實現的——民族解放運動靈感的來源。{11}
而對于大不列顛來說,大起義留給英國人太多歷史性的悲慘回憶,它真正對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的帝國信念構成了一次嚴重危機,就像出現了一場地震!{12}這種深刻教訓持續(xù)影響了幾代英國人在印度的殖民統(tǒng)治。后來到印度任職的克羅默勛爵曾經說過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我愿年輕一代的英國人閱讀、關注、學習和深入體會印度兵變的歷史,它充滿了教訓和告誡。{13}
【作者簡介】 耿兆銳,男,1980年生,山東聊城人,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史。
【責任編輯:杜敬紅】
Abstract: The Great Revolt of 1857-59 o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surprised and shocked Britons. The revolt itself and the ferocity of the massacres awakened the British society. It disrupted the process of Britain's westernizing India action. Dur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crisis, the British felt anger. Later, many Britons recognized that their nation and its policy were not blameless. This was provided the way for a policy of reconciliation and a programme of moderate reconstruction in India. After the crisis, the British endeavored to adjust policy in India. The Company was abolished and the British government was gradually not direct rule of India, which was a turning point both in British and Indian history.
Key Words: Indian Uprising, British Society, Response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