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華華
[摘 要]在古詩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對學生的言語表達訓練,這導致古詩教學一直效果不佳。因此,教師要轉(zhuǎn)變觀念,在促進積累和理解的基礎(chǔ)上,更注重對學生言語表達的培養(yǎng)和提高。
[關(guān)鍵詞]古詩教學 個性解讀 探究體驗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4-072
古詩教學中有一個傾向,就是過分注重理解和體會,而忽略古詩教學的言語表達。言語表達包括兩方面:一是指古詩寫作本身的表達,如詩人的選材方式、精致的語言等;二是指學生的個性化言語表達。教師往往在理解詩意、領(lǐng)悟詩情、背誦積累方面下很大工夫,卻不肯對學生的言語表達進行訓練,而這恰恰是語文教學的核心。
這種言語表達是和學生的會學、會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具體表現(xiàn)在:(1)不但知道詩哪里最美,而且能與詩中人物展開對話;(2)不但能體會詩人的心境,而且能與詩人展開對話;(3)不但能理解詩意,而且能將陌生的古代言語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積極言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那么該如何在古詩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言語表達,培養(yǎng)其會學、會悟的能力呢?筆者現(xiàn)以《小兒垂釣》的教學為例,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思考。
一、自主體會,把詩意寫準確
語文教學貴在學生自發(fā)自動,而這需要一個空間和平臺,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放手讓學生自主體會。
師:大家先看古詩,然后將詩意寫下來并交流。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對《小兒垂釣》這樣表達:“頭發(fā)亂亂的孩子,學著大人釣魚。他坐在長滿草的地方,想把自己藏起來,一個路人過來問路,他只招手不答應?!?/p>
這是學生對詩意的初步解讀,也是非常真實的學情資源,據(jù)此我進行引導:“孩子真的不知道路嗎?他給路人指路了嗎?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學生據(jù)此展開了討論。
生1:“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边@句是說孩子不跟路人說話。
生2:他怕人家把魚兒驚跑了。
生3:他招手是想告訴人家要輕點,別嚇跑魚兒。
生4:他要人家輕點過來,再告訴他路在哪里。
學生針對古詩的字詞進行了正確的理解,并對古詩的表達形式作了分析,為下一步的條理化表達奠定了基礎(chǔ)。
二、探究體驗,把詩意寫生動
《小兒垂釣》文字凝練簡單,刻畫出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兒形象。如何才能讓學生感悟到這一形象的神韻?讓學生品味文字,體驗文字,將詩意表達生動。
師:想象一下,這個垂釣的孩子給你什么感覺?
生1:活潑可愛。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
生2:“側(cè)坐莓苔草映身”,他學著大人的樣子,讓草把自己遮擋起來。
師:為什么這樣做?
生3:他怕魚兒不上鉤。
生4::他頭發(fā)亂蓬蓬的,看起來還沒有來得及梳頭就跑出來釣魚了。
生5:路人向他問路,他害怕魚兒被驚跑了,要人家小聲點。
學生通過對小兒形象的品讀感悟,將書面表達的條理性推進了一層,有了生動的詩意表達:“那個頭發(fā)亂亂的孩子,一大早就跑出來在河邊釣魚。他學著大人的樣子,選了一塊草多的地方,側(cè)坐在一塊石頭上,讓野草把自己遮擋起來。路人大聲問路,他豎起手指要人家小聲點,然后遠遠招手,叫人家過來,因為他害怕魚兒給嚇跑了?!?/p>
通過第二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將古詩還原成了一幅童趣盎然的圖畫,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充分體現(xiàn)出兒童化的詩意解讀。
三、個性解讀,把詩意寫全面
從言語學的角度來說,古詩提供了一個想象的范本和空間,讀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全面感知古詩情境,營造屬于自己的意境?!缎捍贯灐窂耐ず屯孢@個視角,為學生提供了回歸兒童精神的機會。為此我這樣引導:
師:如果你是垂釣的小孩,你會怎么做?
生1我會一大早就去釣魚,找一個魚兒多的地方。
師:那你覺得哪兒魚最多?
生2:草最多的地方,坐在那兒能把自己藏起來。
生3:越安靜的地方越好。魚都機靈著呢,有點聲音就不上鉤了。
學生從自己的感覺入手,再加上對古詩的解讀,這個時候古詩成了一個媒介,而學生和這個媒介之間沒有了距離,詩人的表達其實就是學生想說的。
師:請將自己想象到的場景詳細地寫下來。
生:“太陽還沒出來,孩子就等不及了,頭發(fā)都沒讓大人梳就急匆匆地跑出去釣魚。他特意找了一片茂盛的草地,那兒有塊大石頭,他學著大人的樣子,側(cè)坐著身子,整個身子都映在深草中,這樣就安全了。突然有人在大聲問路,小孩趕緊豎起手指,要那人小聲點,然后遠遠招手,叫人家輕點過來,然后伏在人家耳邊告訴他路怎么走?!?/p>
教師在促進積累和理解的基礎(chǔ)上,更要注重對學生言語表達的培養(yǎng)和提高。這是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所在,古詩教學也概莫能外。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