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剛
《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叭宋男浴背蔀檎Z文課程的重要時代特征。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在教學中的體現(xiàn)是教學使人成為人,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人文教育的 “種子”
教材是語文教學的依托,每一篇課文都是作者主觀感受的表達,是內(nèi)心情感的流露,是個人見解和智慧的展現(xiàn),無不積淀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與人文精神。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讓學生獲取這種感受,體驗這種情感,理解這種見解,轉(zhuǎn)化這種智慧,最終形成自己的豐富的精神世界。
改革后的人教版教材文質(zhì)兼美,蘊涵著豐富的情感與人文關(guān)懷。如:《軍神》《金色的魚鉤》《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等課文以鮮活生動的事例來贊頌人物的高尚品質(zhì),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從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中領(lǐng)悟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及崇高的人格魅力。學生或體會到堅強、或體會到樂觀,又或體會到勇敢。
二、良好的課堂氛圍是人文教育的“土壤”
情感熏陶目標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F(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對個體的認知過程具有積極和消極兩種效能,它能直接作用于學生的課堂行為,并微妙地影響和改變其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喚起兒童的道德情感,建立和諧的師生和伙伴關(guān)系,使兒童處于充滿愛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氣氛中,自覺主動地接受教育,獲得知識,訓練智能,完善人格。
良好的課堂氣氛的形成有眾多因素,但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和正確的情感示范。以情感的課堂,動情的教師來牽動學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其實也就體現(xiàn)了一種人文關(guān)懷,有了這樣的前提,進行深層次的人文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三、語言訓練是學生人格養(yǎng)成的“催化劑”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闭Z言文字訓練與人文教育是血肉與靈魂的關(guān)系,是語文形式與思想內(nèi)容的統(tǒng)一,是語言文字工具訓練與人文精神陶冶的綜合。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著意引導學生于語言習得過程中確立主體意識,鍛煉獨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這就要求我們在常規(guī)的聽讀訓練中銳意革新,將學生從有限的所謂“重點”篇章束縛中解放出來,鼓勵他們廣泛閱讀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時利用電視廣播新聞媒體,不斷吸取傳統(tǒng)民族文化精髓,感受時代改革的驚濤駭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而這一切都應該在聽、說、讀、寫中去落實。
“聽”與“讀”是語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訓練,主要是對外在信息、知識、文化等的吸收,是內(nèi)斂的指向人內(nèi)心的思維過程,是自我精神生活逐漸豐厚與升華的過程。因此,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一種開闊的閱讀視野與傾聽、容納一切聲音的博大情懷。教師應多為他們提供、創(chuàng)造多來源的語言信息,讓學生充分地傾聽與閱讀。
“說”與“寫”是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訓練,也是學生的自我豐富與發(fā)展的過程。首先,教師為學生營造真實、生活化的環(huán)境,讓他們說真話、說心理話,并且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在教學《向命運挑戰(zhàn)》時,我引領(lǐng)學生感悟到霍金面對厄運毫不氣餒,憑著驚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勇敢地承擔一切痛苦。我立即出示霍金的有關(guān)照片,滿懷深情地說:“此刻,假如霍金就在你的面前,你想說些什么?”學生說:“霍金爺爺,你真堅強,你永遠是我學習的好榜樣!”“你所承受的痛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你的行為將時時激勵我遇到困難勇于面對。”我便順水推舟,讓學生以《霍金爺爺,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篇短文。學生有的談思想上的收獲,有的聯(lián)系實際談感受,寫出了一篇篇有血有肉的小議論文。這樣,學生便在說寫訓練中自覺地完成了一次情感的升華與人格的塑造。
“語文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更是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溝通,生命的對話。最重要的是要借著教育獲得對于事物和人生價值的了解和感情。”人文教育是精神的,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