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摘要:就讀中職的留守學生大多來自農村,父母常年在廣東等外地打工,缺少關愛,生活沒有良好的習慣,學習底子薄?!傲羰貙W生”、“問題學生”成了他們的代名詞,自暴自棄,散漫、打架、曠課、逃學、吸煙、網癮、早戀……所有的惡習似乎成了他們的寫照。筆者針對這一特殊群體,引入國學文化滲透到教育過程,幫助學生從他律到自律促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進而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
關鍵詞:國學文化;留守學生;他律到自律;轉變
中圖分類號:G71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3-0158-01
中職留守學生主要是指父母長年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缺乏父母監(jiān)管的17歲左右的青年群體,他們中的大多數行為養(yǎng)成習慣不好,自律性、學習成績差,因而衍生出的生活及學習問題層出不窮,對職業(yè)教育提出了一個難題。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管理經驗,以自己所帶的數控1201班為例,談幾點對留守學生教育管理的實踐經驗,供商榷。
一、引入國學經典在學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上下功夫
(一)平等的看待每一名學生,信其道方能從其師。
學生管理中做任何事都要公平、公正、無私心,尤其是留守學生,他們因父母不在身邊,敏感又缺乏安全感。所以在班級管理中一定要以愛動其心,以言導其行。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先修身,熱愛學生,明白教育的根本是公平公正無私。公平公正的教育會促使班主任在學生管理中充滿愛、充滿教育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會讓學生在各方面得到發(fā)展和提高,并能成為最好的他自己。那么學生會對班主任特別尊敬,格外親近,從而自愿的跟隨班主任的教育腳步,這樣的教育才富有活力,才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充分利用早會、晚自習、主題班會課滲透國學文化。
1.融入早會。開學初班級制定了《國學文化學習計劃》,充分利用每天早會十分鐘,每周一、三、五一起誦讀《弟子規(guī)》、《三字經》、《道德經》等,每周二、四學習《實用英語400句》。先講譯文,再讀原文。
2.融入主題班會。召開主題班會前,班主任或班干部要提前做好準備,選擇《二十四史》、《中華經典故事》、《中華上下五千年》100部世界名著精編濃縮版等中的一則小故事,或者播放《二十四孝》、《鷹的新生》、《國學大師翟鴻森—心態(tài)篇》等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這樣的主題班會課會讓學生有期待感。但對于學習能力及行為習慣較差的中職生要注意會后總結,幫助學生把書中的精華吸收分解,教育的目的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對其有所觸動有所幫助才有意義。如某一次主題班會課,我將《新鷹的重生》放給學生看,什么都不說,班會課開完了。我問學生班會課的感受,學生說沒什么,沒看懂。讓學生復述,大多數學生是說不上來的。所以在學習這些國學經典前,要給學生提問題:一是我們?yōu)槭裁匆催@個?二是你覺得和你的生活有什么聯系?三是你有什么感悟?會后還要及時的討論,請大家結合自身暢談下有什么觸動和意義等。組織學生主題班會課要有始有終,而且事后一定要有總結,否則活動的目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有效率不會超過50%。主題班會不走形式,講實效。如安全教育主題班會,從《沙漠求生游戲》導入,效果非常好。
3.融入晚自習。以橫縣職業(yè)教育中心為例,晚自習安排在周日至周四共5晚,每晚8:00—9:00約1個小時。晚自習時間學生是自主安排學習內容的,大多數學生是在混時間,玩手機、睡覺、打牌下棋、互相吹牛扯皮現象比比皆是。無事可做,良好的班風樹不起來,是學生自我管理最大的問題。
周日至周三學生大多是習字的。習字帖或是抄寫《弟子規(guī)》,《三字經》,《道德經》等。班級還為每一名內宿生買來習字本,復印《硬筆字帖》,要求每人每天晚自習必須習字一篇。周四班主任下班,我精選一些文章讀書聽或是放勵志電影給他們看,我會和他們討論故事中的人物,比如《放牛班》,《卡特教練》等,從方方面面來教育感化學生。
二、用制度約束行為管理,有規(guī)矩自成方圓
學生剛來學校行為習慣比較懶散,想自覺的遵守紀律是很難的,所以要給他們分工,明確每個人的責任和任務。開學初,在成立班委會的基礎上,將班級衛(wèi)生、分擔區(qū)衛(wèi)生、宿舍衛(wèi)生分別責任到人,將一個學期中每天每個小組該做的事打印上墻,雖然費心一次,一個學期都受益,哪天哪里沒值日,只要查下就知道是哪個小組哪幾個人,一目了然。考勤上根據學生實際量身制定了各種各樣的獎罰制度,比如《出勤抽查記錄》,由班主任不定期抽查記錄?!墩埣儆涗洝?、《日出勤記錄》由班長記錄,《班干部值周記錄》由值周班干部輪流記錄,值周班干部每周一班會課做總結,每月統(tǒng)計公示,鍛煉了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除學校設立的獎項外,我自己設立了“班級滿勤獎”,“最具潛力之星”、“進步之星”等。每個月整理匯總后獎勤罰懶,獎品小禮物雖不貴重,但學生們卻由衷的開心,學風和班風得到了改善。
三、積極參與學?;顒訕淞F隊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各項有意義的活動,四五清明祭掃,大合唱、心理劇展演、元旦演出、中國夢紅歌大合唱比賽等活動,參與活動的心態(tài)不是應付,而是怎樣選題,怎樣開展,是很值得我們研究的。班主任在活動中同樣可以收獲很多,通過班級活動,突出自己的班級特色,形成獨特的班級文化,從整體上提高班級凝聚力,榮譽感”。在學?;顒又啵趺慈プ黾以L活動,班集體活動,比如春游燒烤,或是去某個困難的留守學生家包餃子,父母不在家,全部是學生自己動手,讓他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產生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集體凝聚力,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通過舉辦系列活動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快樂成長,在活動中增強素質,在活動中學會熱愛,在活動中留下成長的美好回憶。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學習,及時總結。隨著對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視和不斷探索,這項工作在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會越來越大。事實證明,這樣做下來學生的心的格局比最初來的時候大了許多,在很多任課教師的評價中,感覺成熟懂事了,眼神正常了,知道怎么做人如何感恩。學生缺課、遲到現象越來越少,學習勁頭足,能主動學習,有部分學生已經開始積極的規(guī)劃人生,準備參加對口單招大學考試繼續(xù)深造。
(作者單位:橫縣職業(yè)教育中心)
注:文章來源于“廣西橫縣職業(yè)教育中心國家級示范校建設留守學生特色項目”,作者為二級項目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