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桂香
中圖分類號:G83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5-000-01
摘 要 本文根據(jù)競技健美操運動的項目特點及供能特點,提出恢復運動性疲勞的有效手段,對提高健美操運動員的運動成績、增進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競技健美操 運動性疲勞 恢復
競技健美操是一項在音樂伴奏下,能夠表現(xiàn)連續(xù)、復雜、高強度成套動作能力的運動項目。隨著競賽機制的改革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競技健美操水平也在不斷發(fā)展。在新規(guī)的導向下,比賽趨于多樣化,動作的難度越來越大,對運動員的技術要求也越發(fā)全面,隨之而來的運動性疲勞也越來越頻繁,無疑給運動員在技術、體能、心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適度的運動性疲勞,施以合理的恢復手段可促進人體機能水平不斷提高;反之,過度疲勞不僅影響訓練比賽效果,還可能引起各種機能障礙,以致?lián)p害運動員的身體健康。
一、競技健美操的項目特點及供能特點
(一)競技性健美操的項目特點
較健身性健美操而言,競技性健美操更具激情和感染力。該項目動作難度大,技術復雜,強度和密度也大,具有全面、準確和藝術性等特點。競技健美操的成套創(chuàng)編通過運動時間、空間以及隊友間的有效配合完成。它要求動作連接必須體現(xiàn)方向、方位和對稱的變化,難度動作的分布要均衡,過渡自然,強調動作的表現(xiàn)力。同時,音樂還必須與運動員的動作相適宜。競技健美操只進行符合規(guī)則要求的規(guī)定套與自編套路比賽,成套動作根據(jù)其難度、藝術性和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評分。
(二)競技健美操運動的供能特點
競技性健美操以無氧代謝運動為主,運動量較大,體現(xiàn)了運動員完成連續(xù)復雜的和高強度動作能力。生理學研究表明,競技健美操的供能體系由TP-CP供能系統(tǒng)和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兩部分組成。運動強度越大,糖供能的百分率也越高。因此,要提高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能力,提高肌體在缺氧時的能量供應和增加肌糖原消耗,使肌糖原達到較高的超量恢復,以保證運動員在激烈比賽時的能量供應。
二、疲勞產(chǎn)生的機制
疲勞是運動本身所引起的機體工作能力暫時性的降低,經(jīng)過適當時間的休息和調整可以恢復的生理現(xiàn)象。生理學研究認為,疲勞的產(chǎn)生與體內物質的過多消耗、機體缺氧等內環(huán)境機制的生理生化狀態(tài)改變以及和神經(jīng)因素有關。運動性疲勞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生理過程,由于運動的負荷和性質不同,對人體機能產(chǎn)生的影響也不同,疲勞產(chǎn)生的特征也不相同。競技健美操屬于技能類表現(xiàn)難美項群,動作難度大、技術復雜,需要運動員以柔韌、協(xié)調性為基礎,以力量、力度為核心,以耐力為保證來完成高難連貫的技術動作。其動作大部分由高騰空的跳躍、快速的跑跳步和跨跳以及各類支撐與水平等難度動作組成。運動員在完成這些難度動時身體各環(huán)節(jié)要承受很大的負荷,易引起運動損傷。因此,競技健美操各類動作的完美完成對運動員的運動損傷存在潛在的影響。
三、競技健美操疲勞的分類
運動性疲勞是指在運動過程中,機體的機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維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過程。它是一種由運動引起的特有的生理現(xiàn)象,可經(jīng)過適當?shù)男菹⒑驼{整得到恢復。運動性疲勞在機體中可分為身體過度疲勞和心理過度疲勞,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疲勞有其不同的主要表現(xiàn),身體過度疲勞主要表現(xiàn)為運動能力下降,心理過度疲勞則表現(xiàn)為行為的改變,運動性疲勞應是身心的生理變化,是一個復雜的多元過程。競技健美操屬于非周期性運動項目,其技術動作的不斷變化和動作技能的復雜程度是影響運動性疲勞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科學合理的安排訓練,盡量維持運動員體內消耗和恢復的相對平衡,減少疲勞的出現(xiàn)。
四、競技健美操運動性疲勞的恢復對策
(一)合理膳食、睡眠充足
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機體的恢復。一方面,科學的補充因運動而消除的物質,對幫助消除機體的疲勞,促進運動能力的恢復起著重要作用。根據(jù)疲勞狀況,主要補充足夠的糖,蛋白質,維C等,除此,還要適當補充無機鹽。另一方面,睡眠使人體的代謝活動處于相對低下的狀態(tài),機體的生命活動減慢,處于恢復和重組能量的狀態(tài)??梢?,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勞的良好方法。
(二)心理暗示
恰當?shù)倪M行心理暗示能夠調節(jié)運動員的心理壓力,減輕運動員心理和機體上的疲勞。具備良好心理素質的運動員在技能水平相當?shù)那闆r下,臨場發(fā)揮更為穩(wěn)定。因為運動員在賽場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狀態(tài)的好壞往往決定其技戰(zhàn)術水平能否正常發(fā)揮,也是直接影響運動員的最終成績。
(三)其他物理療法
促進運動性疲勞恢復的物理療法方法一般包括按摩、溫水浴、針灸、藥物理療等。
五、結論與建議
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運動性疲勞與恢復是一個有機整體,同時也是科學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運動疲勞的產(chǎn)生是運動訓練必然發(fā)生的復雜過程,輕者影響技術的發(fā)揮和成績的提高,重者將給機體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教練員、運動員及相關部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健全競技健美操體能訓練的科學監(jiān)督機制,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的訓練手段,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疲勞,提高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另外,注重運動性疲勞的診斷與恢復還可以明顯減少由于運動疲勞所導致的運動損傷。因此,教練員、運動員應該對競技健美操運動性疲勞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梁依麗.析運動性疲勞的預防及其消除[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8(7).
[2] 國際體操聯(lián)合會(FIG).健美操評分規(guī)則(2013-2016)[R].
[3] 劉延春.淺談運動性疲勞及消除方法[J].2008(9).
[4] 楊小紅.我國競技健美操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廣州體院學報.2002(1).
[5] 蘇珍珍等.對競技健美操學生運動損傷特點與預防分析[J].體育世界.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