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治安
意大利的大城小鎮(zhèn),幾乎都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之所以如此,蓋因有千年羅馬帝國史和歐洲文藝復興兩塊基石的支撐。雖然亞平寧半島上的很多城鎮(zhèn)因天災人禍而幾度興廢,但絲毫不減損它們在人類文明史上的絕對強勢地位。我曾在意大利的6座城市駐足,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比薩、維羅納和博洛尼亞,盡管每座城市都在我腦海深處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刻痕,但此處我只能勾勒出其中的三道……
羅馬
羅馬被世人稱為“萬城之城”。人們?nèi)ヒ獯罄眯?,首選之地肯定是羅馬,因為盡管意大利有多座享譽世界的名城,但都不能與羅馬比肩。從縱深意義上說,羅馬不僅是意大利的首都,她還是這個國家的一部編年體史書。以現(xiàn)有的權威記載,羅馬建城是公元前753年,距今2768年,當今世界之城市,在歷史長度上能出其右者屈指可數(shù)。
任何一個游客到羅馬,不可能不去梵蒂岡,也不可能漏掉古羅馬斗獸場和西班牙廣場(那兒是《羅馬假日》中安妮公主與布萊德利相遇之地),因為這些地方都是羅馬的地標。我當然也不能免俗,跟著如潮人流穿梭其間。但羅馬還有一個鮮有游客光顧的去處令我感興趣,那就是當年教廷燒死喬爾丹諾·布魯諾的鮮花廣場。三十年前的高中語文教材中有《火刑》一文,最后一段極富激情和詩意的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三百年過去了,臺伯河還像當年一樣淙淙地流著,亞平寧半島上的陽光也像當年一樣地和煦。羅馬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流血,唯物主義者——戰(zhàn)士布魯諾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當中翱翔。人民永遠懷念科學的英勇的殉道者?!钡珦?jù)當?shù)厝私榻B說,現(xiàn)在矗立著喬爾丹諾·布魯諾塑像的這個鮮花廣場不是原址,1889年時有過一次搬遷,這尊銅像就是那一年樹立的。我問原址在那兒,當?shù)厝艘舱f不清楚,這讓我感到有一點點悵然。但不管怎么說,人們用沿襲名稱和塑造銅像反映了對科學先驅的崇仰之情。鮮花廣場有一題字“做好,讓他們談論”,或許是寓意太深,故令我有點朦朧。因為“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她的故事也就永遠敘說不盡。
佛羅倫薩
這是一座我向往和崇拜了多年的城市,因為她不僅是文藝復興的發(fā)祥地,還誕生和孕育了一大批偉人。在她的《先賢祠》中,供奉著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伽利略、薄伽丘、拉斐爾、提香、馬基雅維利……世人譽稱佛羅倫薩是“文藝復興重鎮(zhèn)中的重鎮(zhèn)”乃實至名歸。當我參觀《先賢祠》時,心中的幸運感油然而生,因為我一輩子從沒有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拜謁過這么多的世界頂尖大師和名家,真有點受寵若驚了。
佛羅倫薩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地位,決定了這座城市的規(guī)劃和發(fā)展。我看到通往市中心的馬路或街道上都有分隔柵欄。一問才知道,原來市中心屬于交通限制區(qū),除了公交車輛,包括出租車,以及擁有通行證的居民,別的車輛一律只能在晚上七點半后到上午九點半前進出市中心,而在夏季(4~10月)準入時間為0時到4時。佛羅倫薩的這種城市交通管理舉措,我不知中國大陸的城市能否借鑒。雖然已是竭盡全力,但佛羅倫薩仍擺脫不了交通擁堵、環(huán)境污染等現(xiàn)代城市病的困擾和威脅。為緩解城市交通壓力,該市在2009年時修建了一條快速有軌電車,據(jù)說在規(guī)劃中還有兩條要上馬,但因遭不少市民反對而暫時擱置,反對者的理由是電車穿越老城,破壞了城市原有的文化氛圍。我去的時候,佛羅倫薩市政府正醞釀舉行公民投票,以此決定取舍。我覺得我們中國大陸的城市管理應該向佛羅倫薩學習,歷史名城和歷史街區(qū)的城建規(guī)劃,應交付全體市民討論和公決,秉持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絕對不能由個別人拍腦袋或拍胸脯決定。
佛羅倫薩國立美術學院列世界四大頂級美術學院(另三座是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俄羅斯列賓國立美術學院、英國皇家美術學院)之首,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產(chǎn)物,今年正好是建校230周年。因為她對歐洲乃至世界美術教育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所以她在世界美術領域的翹楚地位是當之無愧的。
博洛尼亞
我舍棄了世人耳熟能詳?shù)耐崴?、比薩和維羅納,而點擊鮮為國人所知的博洛尼亞,緣起當?shù)氐囊凰髮W和一個城市別稱。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國人,包括大多數(shù)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人,都不知道博洛尼亞大學。這所創(chuàng)立于1088年的大學,是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大學,它與法國巴黎大學、英國牛津大學、西班牙薩拉曼卡大學并稱歐洲四大名校,但丁、彼得拉克、丟勒、伽利略、哥白尼等曾是這所學校的教師或學生。博洛尼亞大學在建校900周年之際,歐洲430個大學校長在博洛尼亞廣場簽署了歐洲大學憲章,正式宣布博洛尼亞大學為歐洲“大學之母”。但就像很多歐美的大學一樣,博洛尼亞大學也沒有圍墻,所以你走在它的校園里,感覺不到這是所大學,就像一個城鎮(zhèn),或一個小城市一樣。只有當你走進它的某一幢樓,聽了管理員的介紹,才會被它的深厚的歷史底蘊所震懾。
博洛尼亞還有一個別稱:紅色之都。在意大利這樣的國家政體中,有這樣一個別稱的城市,令我有點詫異。原來自二戰(zhàn)以后,一直到上世紀末,博洛尼亞一直是意大利共產(chǎn)黨的基地,也是社會主義的堅固堡壘。除了1999年到2004年,有一位中間偏右人士當選過市長外,其余時間都是左派政黨執(zhí)政,所以博洛尼亞城市有很多方面體現(xiàn)著“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比如它是歐洲第一個實行免費大眾交通的城市,其他還有醫(yī)療教育等等福利,都符合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制度設計。但這些都是我從當?shù)厥忻衲莾骸暗缆犕菊f”來的,究竟是否屬實,沒有求證過。
博洛尼亞的社會制度框架很現(xiàn)代,但城市本身卻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極具歷史建筑特色的古城,城市的大部分建筑物都有拱門和柱廊,據(jù)說這是中世紀傳承下來的一項規(guī)定,這些門廊連接起來長達幾十公里,真是蔚為壯觀。
我曾聽很多人說過同樣的一句話,意大利,我真想再去一次!
我也是。
責任編輯:張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