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元花++付瑞娟++郭紀昌
摘 要:隨著手機的普及和其功能的多樣化,大學生使用手機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數(shù)量日益增多,由此引發(fā)的大學生對手機過度依賴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甚至出現(xiàn)手機成癮現(xiàn)象。本文在對大學生手機成癮原因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教育對策,希望大學生能提高自律能力,健全自己的人格。
關鍵詞:大學生;手機;手機成癮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3-008-01
隨著高新科技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手機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必備品。據(jù)工信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4年一月底中國手機用戶達12.35億,其中智能手機用戶量超過5億,成為世界上智能手機用戶最多的國家。大學生作為21世紀新一代高科技人才的后備軍和主體力量,自然也就成了手機使用的高頻人群。有關調(diào)查顯示,98.9%的大學生擁有手機,他們在享受手機帶來的便利和娛樂的同時,也被不合理地使用手機而困擾,表現(xiàn)出對手機的過分依賴,甚至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被手機成癮癥所困擾,嚴重影響了他們正常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也帶來了一系列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問題。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脊梁,需承擔起祖國未來的重擔,擁有健全的身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引導大學生適量使用手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手機成癮的界定
手機成癮又叫手機問題使用、問題性手機使用和手機依賴,目前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國內(nèi)外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見解,如韓登亮、齊志斐認為手機成癮是由于某種原因過度地濫用手機而導致的手機使用者出現(xiàn)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應的一種病癥。屠斌斌、章俊龍等人認為手機成癮是由于重復地使用手機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周期性的著迷狀態(tài),并產(chǎn)生強烈的、持續(xù)的需求感和依賴感的心理和行為,涉及手機信息搜集成癮、手機娛樂成癮、手機關系成癮。Bianchi & Phillips & TakaoMetal借鑒了行為成癮的相關概念,從耐受性、逃避其他問題、戒斷性、渴求和產(chǎn)生消極后果5個方面對問題性手機使用進行了概念界定,認為手機問題使用可能源自缺乏社會控制或者缺乏對使用方面的自我控制;筆者將手機成癮定義為:手機成癮是一種行為成癮,是由于對手機的過度使用而產(chǎn)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應的一種病癥。
二、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原因分析
1、客觀原因
(一)手機自身特點
手機從一問世,作為通訊工具和手段就突破了時空的界限,對傳統(tǒng)的面對面為主的人際交往方式產(chǎn)生巨大沖擊,即使遠在大洋彼岸打一電話或發(fā)一條短信就能聯(lián)系到想要找的人,這無疑大大加快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速度。加之大學生高級情感發(fā)展活躍,渴望友誼、渴望交流的心情迫切,這些很容易使其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其次,手機時尚和便捷這一特征對大學生有著很強的吸引力,而隨著手機的更新?lián)Q代其功能日趨豐富,尤其以智能手機的表現(xiàn)最為顯著,手機QQ、微信、微博、游戲等功能在改變著大學生主流的交流模式。
(二)學習生活方式的改變
大學生活較高中生活有極大差別,更注重學生的自我管理,師生關系也較為淡漠。大學生擺脫了父母的監(jiān)控,對時間的支配有了更大的自主性,給嚴重依賴手機以致成癮提供了時間上的可能性。隨著新媒體出現(xiàn)的新問題,學校教師對它的認識有一個過程,這就存在著教育的滯后性,如缺乏必要的信息道德教育,這些都有可能使大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及應變能力、控制能力存在不足,無法正確適度地使用手機。
2、主觀原因
(一)從眾心理
從眾是指個體在社會群體的無形壓力下,不知不覺或不由自主的與大多數(shù)人保持一致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通俗的說就是“隨大流”。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人喜歡采取從眾行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減少心理沖突。當大學生群體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使用手機時,對手機和其各種功能的使用便成為學生相互交流的主題,甚至使用某特定功能的學生自行形成某種組織。這就容易感染周圍的人,使周圍的人為了某種需求或愿望去模仿他們,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否則時間久了就會被邊緣化。群體中的大學生在群體壓力下為了不被邊緣化,尋求解除自身與群體之間的沖突,增加自己在群體中的安全感而不得不跟隨大家使用手機的各種新鮮功能,這就加重了一些大學生患上手機成癮的可能性。
(二)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
自我控制是個人對自身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掌握,它是人類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為基礎,以自身為對象的人的高級心理活動。很多大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差,當他們對課堂內(nèi)容感到枯燥乏味時,就會用手機發(fā)短信、聊天、玩游戲,課下更是沉溺于使用手機的快樂而無法自拔。
(三)情緒遷移
處于青年期的大學生,情緒起伏波動較大,加之來自現(xiàn)實和理想的矛盾充斥在他們的心中,使他們不能正確的評估自己,由此導致很多大學生自負或自卑的心理,從而無法從容地應對社會的挑戰(zhàn)。此外,處于畢業(yè)班的大學生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yè)、情感壓力,抑郁、焦急、憤怒的情緒油然而生。這些情緒日積月累就使得他們需要釋放和發(fā)泄壓力,需要轉移這些不良情緒,而手機以其獨有的功能特點迎合了大學生的這種心態(tài),成為他們尋求安全、排遣郁悶的“小貼士”。
三、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對策
1、學校可以定期開展一些相關的講座、宣傳等活動,引導學生正確、健康地使用手機,讓學生明確手機的主要功能是溝通,實質(zhì)和固定電話并沒有差別。
2、學校可適時組織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咨詢,利用團體心理輔導等技術幫助“手機成癮者”重新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確立學習目標,從而逐步擺脫手機成癮的困境。
3、教師要根據(jù)各班學生的特點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質(zhì)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減少學生使用手機時間,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4、創(chuàng)造條件正確引導大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以積極的態(tài)度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用堅強的意志去抵制手機所帶來的誘惑力,適度規(guī)范地使用手機,這樣才不至于淪為手機的奴隸而不能自拔。
參考文獻:
[1] 周揮輝,黨波濤,蔣永紅.手機對當代大學生發(fā)展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1(6):90-92.
[2] 張春燕.大學生手機成癮的研究綜述[J].電子設計技術,2014(1):55.
[3] 趙林萍.晉中學院大學生手機成癮調(diào)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8):172.
[4] 韓文娟.大學生手機依賴量表的編制[D].山西: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