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潔
在江蘇師范大學國培學習期間,我們來自全國各地一百余位老師分小組通過集體備課,微格教學,聽名師的示范課,觀學員老師的研討課,對《我和祖父的園子》這篇經典課文有了更為精準的解讀,下面就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流程,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與思考。
一、檢查預習,落實字詞
雖然這篇課文是五年級的一篇課文,但是字詞教學必須過關,特別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每天的語文課安排10分鐘的寫字時間,做到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泵抗?jié)語文課堂上都必須落實寫字。在本課出現的“帽”字在書寫上有難點,“帽”的右邊下半部分一定不要寫成“日”,要提醒大家兩橫的位置,否則大部分學生一定會出現書寫錯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重點指導學生觀察并書寫了“帽”。
二、一進園子,賞一幅畫,悟景物之自由
在導入課文之后,我讓孩子們自讀課文,概括出:這是一個
的園子,感受園子的五彩繽紛、豐富多彩、鳥語花香、生機勃勃,然后指導學生朗讀,透過語言文字,學生會與作者的心靈產生共鳴。學生在感情朗讀的過程中,欣賞一幅畫,感悟景物之自由。
三、二進園子,誦一首詩,悟生命之自由
在下一個教學流程,我讓孩子們自讀課文感悟園子里各種生命的自由,先悟“自由”,再指導讀句,發(fā)現句子的特點,學習運用語言文字,仿說句子,感受“自由”。作者的心靈流淌著自由的氣息,所以她的眼中和筆下的園中一切景物都是自由快活的,作者寫昆蟲、農作物的自由,其實就是在抒發(fā)自己的童年生活自由的情懷。讓學生初步了解這種“寓情于景”的寫作方法。
四、三進園子,悟一個故事,悟祖父之愛
在這一教學流程中,讓孩子們品讀語言文字,感受在園子里與祖父之間發(fā)生的幾件愉快、有趣的事情(祖父干農活,自己瞎鬧,鬧夠了,又去玩,玩膩了,又跟祖父鬧),通過這些特寫的鏡頭,感悟作者童年生活的無憂無慮、自由快樂及祖父對自己的愛。
如果說前面“景物自由、生命自由”兩個板塊的設計是“果”,那么“悟祖父之愛”就是“因”。沒有一個寬容、慈祥、疼愛她的祖父,就根本不會有她自由、快樂、幸福的童年。文中沒有太多的筆墨直接寫一個怎樣的祖父,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爺孫倆的對話,抓住祖父的“笑”,來體會祖父的和藹可親、寬容慈愛。
五、總結課堂,延伸課外
作者蕭紅命運悲苦,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有著與女詞人李清照那樣的生活經歷,并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她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帶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是一部有影響的代表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凄婉的歌謠”。《我和祖父的園子》就節(jié)選于《呼蘭河傳》第三章。在課堂結尾推薦閱讀《呼蘭河傳》,目的是讓孩子更深入地了解作者,讀讀她的名著,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
任何一篇簡單、有效的教學設計的實施都源于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我們從各位名家的經典課例中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希望我們每位教師也能在不斷的歷練中練就這種準確把握文本、大膽取舍的教學本領,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回歸原點!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