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娜
(南通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南通 226019)
由法語thé(茶)一詞說起
——兼議中法茶文化比較
安 娜
(南通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南通 226019)
茶,源于中國,傳向世界。世界上有關(guān)茶的語音、茶文化都與中國關(guān)系密切。法國是較早接觸到茶葉的歐洲國家之一,現(xiàn)已是歐洲的第四大飲茶國家。法語中的thé(茶),應(yīng)該是最早進入法語的漢語借詞之一,但這個名稱不是來源于標準的漢語拼音CHA。本文采用交叉研究,從研究法語中thé的發(fā)音由來入手,把詞匯學(xué)研究和對中法兩種茶文化存在相似或相異性跨文化比較結(jié)合起來,從中進一步了解法國的茶文化,更好地促進中法茶文化相互借鑒相互吸收。
茶;thé;法語;茶文化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詞匯又是“語言中最為活躍的、最有彈性的成分,也是文化載荷量最大的成分”[1]。法語中“茶”音的來源是什么?thé一詞是在什么時候,又是通過什么途徑借入法語的呢?進入法語后,豐富了法語的哪些詞匯?中國的茶文化融入了法國的習(xí)俗,有沒有形成自己特有的茶文化?中法茶文化有何相似性相異性?搞清楚這些基本問題,才能更好地推進中法兩國茶文化的互相交流,促進兩國外交關(guān)系的發(fā)展。
1.1 thé發(fā)音溯源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法語中thé一詞借于漢語中的“茶”,自有其歷史根據(jù)。在敘述法語thé其發(fā)音來源之前,我想先就漢語中表現(xiàn)“茶”的詞語略作論及。我國有著及其悠久的茶史,漢語中表達“茶”這一概念的字形式多樣?!安琛敝蛔郑庞小拜薄?古書中多處出現(xiàn)的“荼”字據(jù)專家考證即為“茶”)、“槚”(苗族語)、“苦”、“荈”(布依族語)、“蔎”(侗族語)、“茗”等諸多寫法。中國有56個民族,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不僅地區(qū)盛產(chǎn)茶葉而且人民好飲茶,“所以造成‘茶’在漢語中字形多樣,讀音也甚為繁雜,但總結(jié)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大組群:cha音,如‘茶’、‘木茶’、‘詫’等;te音如‘荼’、‘苦荼’、‘吃荼’等都是屬于同音或近音”[2]。
由漢語中“茶”的讀音我們再來看法語中thé[te]的讀音。法語中thé一詞應(yīng)該是最早借入法語的漢語借詞之一。茶從中國傳播到歐洲的過程主要是通過陸路和海路兩條途徑來進行的,其中海路主要是明清之際從江西、浙江、福建茶區(qū)出發(fā)經(jīng)寧波港、泉州港和廣州港直接運往歐洲。法國,位于歐洲西部,三面臨海,據(jù)警察長Delamarre所著警政全書第三卷第797頁所載,“茶”入法國的歷史可追溯到1636年,是由海上貿(mào)易強國荷蘭將首批茶葉帶回了法國巴黎。由于荷蘭是先同福建進行直接貿(mào)易,而福建廈門人稱“茶”為te,于是荷蘭人按音譯命名之,稱茶葉不為CHA,而是thee。事實上,在大多數(shù)西方語言中,“茶”這個詞都是從荷蘭語轉(zhuǎn)移而去的。因為“荷蘭人早在16世紀開辦的東印度公司經(jīng)海路從中國閩南進口茶葉,推銷到整個歐洲時,‘茶’的閩南音也隨之遠涉重洋”[3]。因此,除俄國和葡萄牙以外,其他歐洲各國語言中“茶”的發(fā)音都由廈門方言“te”音派生。
“茶”在全世界的語音都直接或間接受到中國出口茶葉地區(qū)方言的影響?!氨M管中國各個地區(qū)方言發(fā)音不同,但由于廣州和廈門口岸最早正式開始對外經(jīng)營茶葉出口貿(mào)易,因此幾乎西方各國語言‘茶’稱謂都是依據(jù)中國廣東話中CH'A和福建話中TAY兩個系譜形成”[4]。(表1)
表1 世界各地茶音稱謂
1.2 “茶”和thé的概念意義
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修訂本》里,“茶”收錄了七種意思:1)常綠灌木,葉子長橢圓形,花白色,種子有硬殼。嫩葉加工后就是茶葉。2)用茶葉做成的飲料。3)舊時指聘禮(古時聘禮多用茶)。4)茶色。5)某些飲料的名稱。6)指油茶樹。7)指山茶。在法語中生成之后,其概念意義不完全等同于漢語,詞義得到了繼承與發(fā)展,變得豐富多元化,從“茶樹”、“茶葉”到喝的“茶”或是不含茶葉的飲料,甚至“茶點”、“茶會”都被叫做thé。此外,法國人把產(chǎn)于歐洲的草本植物洋蘇草、撒爾維亞也稱為thé。該詞在法國出版的一些較大型的法語工具書中都有收錄,如《羅貝爾法語大詞典》、《拉魯斯》,我國出版的《法漢工程技術(shù)詞典》等也有收錄。
1.3 thé構(gòu)成的衍生詞及詞組
法語thé一詞作為借詞進入法語后,大大豐富了法語的詞匯,構(gòu)成的派生詞的涵義多達十幾個,常見的有:théacées(茶科)、théier (茶樹)、théière(茶壺)、 passe-thé(濾茶器)、théine(咖啡因)、 théophylline (茶堿)、 théotannin(茶丹寧)、théobromine (可可堿)等詞語。而由thé構(gòu)成的詞組主要集中在對各式茶葉名稱的翻譯上,如:thé au Chulan(珠蘭茶)、thé Pu Er(普洱茶)、thé Oolung(烏龍茶)這些傳統(tǒng)中國茶葉名的翻譯,采取直接音譯法,保留了其原來的漢語拼音或是用法語中相近的發(fā)音來模擬其原音。thé à la menthe(薄荷茶); thé au chrysanthème(菊花茶); thé au citron(檸檬茶); thé au jasmin(花茶); thé en brique(磚茶); thé en sachet (袋泡茶) thé noir(紅茶); thé non fermenté (不發(fā)酵茶); thé parfumé(花茶); thé vert(綠茶); thé semi-fermenté(半發(fā)酵茶),處理這些茶名的翻譯時,則采用意譯的方法,進一步給出解釋補充說明。為了便于更好推廣,按功效翻譯的茶名有:thé amaigrissant(減肥茶),以及按調(diào)制方法翻譯的茶名:thé au lait(奶茶),其他詞匯還有:art de thé(茶藝); maison de thé(茶室); réception de thé(茶會)等。(以上詞條均收錄自《法漢工程技術(shù)詞典》和《拉魯斯》。)
中國和法國處于歐亞的兩端,雖相隔萬里,但兩國文化交流史源遠流長,據(jù)說古代東西方絲綢之路的終點就是里昂。茶對中國人來說,不僅是頭號國民飲料,還形成了獨特的茶俗、茶風(fēng)、茶禮,早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四百年前,中國茶葉傳入法國,對于改變法國人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質(zhì)都起到重要作用,如今更是形成自己獨特的飲茶文化。中法兩國都擁有光輝燦爛的茶文化,通過比較,我們從中亦可窺見兩個民族的文化藝術(shù)和民族特性。
2.1 飲茶歷史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它發(fā)乎神農(nóng),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在宋代”[5],并將中國儒、道、佛思想完美融入其身。中國也是世界各國茶文化的故鄉(xiāng),中國茶傳入法國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但華茶入法初期,醫(yī)藥界曾因飲茶利弊展開過激烈的筆戰(zhàn)。1648年,Morisset(毛芮斯特)醫(yī)生在其論文中稱茶葉會刺激神經(jīng)使人精神興奮。同年,法國科學(xué)院院士Gui Patin(歸巴丹)醫(yī)生卻說茶是不適合本世紀的奇物。1653-1666年間,神父Alexander de Khodes(亞里山大·德·科侯得)、教育家C.Seguier(塞奎埃)、醫(yī)學(xué)家Dthis Jonguet(德雷斯·鳩恩奎特)等人紛紛站出來發(fā)聲,證明茶葉的特殊功效和藥用價值。1685年,les Traites Nouveaux et Curieux du Café, du Thé et du Chocalat(《關(guān)于咖啡、茶與巧克力的新奇論文》)一書出版,這是法國最早論述茶葉的書籍之一。“隨著飲茶有利于健康的觀點取得壓倒性勝利”[6],人們開始接受飲茶,但最初只流行于皇室貴族階層,沒有馬上推廣到普羅大眾?!?700年,法國船只Amphitrite(阿穆芙萊特)把中國絲綢、瓷器和茶葉等運入法國,”[7]標志兩國茶葉直接貿(mào)易正式開始。此后法國商船開始不斷從中國運回茶葉,茶葉開始在巴黎流行起來。
2.2 飲茶習(xí)俗概覽
2.2.1 中法茶食 茶不但可以品,還可以吃。早在春秋時期,就有關(guān)于茶食的記載,“《大金國志-婚姻》:‘以酒撰往……次進密糕,人各一盤,曰茶食’;到金元時把各種食品統(tǒng)稱‘茶食’;直至今日,我國江南許多地區(qū)仍把點心稱之為‘茶食’”[8]。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這些“茶食”既指佐茶的或咸或甜的點心,又包含以茶煮食的各類菜肴:如東晉的“茗粥”、“茗菜”,用烏龍茶烹調(diào)的“烏龍雞”,用茶葉煮的“五香茶葉蛋”,“茶干”,云南地區(qū)的“腌菜”等等。目前中國世面上的“茶食”不僅品種繁多,口味豐富且都與茶葉有直接或間接關(guān)系,像“茶月餅、茶面包、茶果脯等”[9]。中國有“茶食”的說法,這在法國也有表現(xiàn),這一事實可以從1844-1845年間首次出版的《貴婦的鄉(xiāng)間別墅》的作者米菜羅比納夫人那里得到佐證,她說:“三十年來,飲茶已在法國大大普及。喝茶時,人們通常吃中間涂有奶油的薄面包片,也吃小餅干,奶油圓球蛋糕或者三明治”[10]?,F(xiàn)在法國人喝茶的時候,仍然習(xí)慣吃一些甜糕餅,認為這樣才是最好的,例如各種各樣精美的蛋糕、烤餅、甜面包、松餅、馬卡龍等。甜點Macaron(馬卡龍,法語發(fā)音[makar]),這個來自19世紀的杏仁小圓餅更是以它多彩可愛的外形和豐富的口感,迷到了全世界的甜點愛好者。如今茶葉也被一些法國大廚當作食才,用于菜肴或點心的制作,如“各式茶葉餅干、茶糖、茶凍等食品”[6]。
2.2.2 中法茶葉消費目的 早在戰(zhàn)國時期,中國就有飲用茶葉的記載。顧炎武《日知錄》中說:“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飲之事”[11]。作為擁有幾千年制茶、飲茶歷史的中國人,往往以鑒別茶的品質(zhì)和欣賞茶的藝術(shù)為出發(fā)點,更注重從精神內(nèi)涵上來體驗和消費茶?!白怨盼娜搜攀烤陀小凡琛呐d致,互相比試所飲茶的優(yōu)劣,并且觀察茶葉沖沸后使湯紋水脈變幻出種種圖案:山水云霧,花鳥蟲魚”[8]。這種以自娛自賞為目的,通過品茶和賞茶,從而修身養(yǎng)性、提神抑或消遣的娛樂活動將東方文化和人文精神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亦是中國茶文化境界的升華。此后文人品茗自成一大規(guī)矩,受人推崇至今。法國文化截然不同,法國人更強調(diào)茶的功效性,注重開發(fā)和利用其本身所存在的藥用和商業(yè)價值。早在17世紀,華茶入法奠定了茶葉消費的物質(zhì)基礎(chǔ),法國上流社會把中國茶視為擁有神奇保健效果的貴族飲品,這種以藥用價值為目的消費茶的傳統(tǒng)仍影響至今。近年來,法國人“發(fā)現(xiàn)把綠茶提取物用在化妝品或直接洗茶葉澡有美容護膚、減肥的功效”[12],甚至以茶葉的進一步商品化為目的,開發(fā)出茶味香水、洗發(fā)水、茶味牙膏,甚至“把茶葉添加到蠟燭、奶油、巧克力、酒中”[6]。除此之外,中國茶文化認為略帶苦澀的茶葉口感蘊含先苦后甜的生活哲理,法國人卻以調(diào)節(jié)口味為目的,在傳統(tǒng)茶葉中添加薄荷等香料,研發(fā)出更符合法國人口味的“調(diào)味茶”。近年來在法國,飲茶新潮又起,法國的一些年青人,把開始喝茶看成一種時尚,這些都促進了茶葉在法國的消費。尤其近二三十年來法國市場的茶葉消費量激增,如今已成為歐洲第四大飲茶國家,每年進口約1.4萬噸茶葉。
2.2.3 飲茶品種 中國是世界最大茶葉生產(chǎn)國,產(chǎn)生了許多享譽國際的茶類品種。依據(jù)茶的顏色,可以分為綠、紅、青、白、黃、黑六大類茶。依據(jù)茶葉生產(chǎn)地和外形特點,有西湖龍井、江蘇碧螺春、安徽毛峰、安溪鐵觀音、安徽祁門紅茶等中國十大名茶。有“借用歷史典故的如普陀佛茶等,還有花茶、藥用保健茶等再加工茶”[13]。如今法國的茶葉經(jīng)銷商“從中國進口各種白茶,如銀針和三個級別的白牡丹,從十個省份進口三十多種綠茶(包括一些再加工茶),還從臺灣進口綠茶、紅茶和半發(fā)酵茶”[14]。同時印度、斯里蘭卡、韓國、尼泊爾、越南、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非洲的肯尼亞、津巴布韋等都是法國的茶葉供給地。幸福的法國人可以隨時隨地享用到豐富茶葉種類。各地小酒吧、雜貨店、藥店都能買到一杯茶或是小袋分裝的茶葉。其中具有保健以及減肥功效的中國沱茶,在法國深受年輕女士歡迎。在法國各類商場、餐廳、超市和酒店等場所都可以發(fā)現(xiàn)紅茶和花茶。飲紅茶時,習(xí)慣與英國人相似。有的地方的法國人則會將鮮雞蛋打入茶中,加糖喝;還有流行一種瓶裝的檸檬茶或橘子茶;另外,在巴黎酒吧可以品嘗到由茶水混搭洋酒(主要是杜松子酒或威士忌)調(diào)制而成的雞尾酒?!霸诎屠璧闹胁宛^和當?shù)厝A人圈中,花茶的飲用方式與國內(nèi)飲茶方式相同。法國人也喜歡飲用高品質(zhì)的綠茶,他們習(xí)慣在茶湯中加入方糖和新鮮薄荷葉?!盵15]
2.3 茶與文學(xué)藝術(shù)
自古文人就愛吟詠茶詩。早在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jīng)》里就有七首涉及茶。隨著飲茶習(xí)俗普及,直到中唐以后,茶詩大量涌現(xiàn)。唐代詩人白居易是最為著名的“茶癡”,在其代表作《琴茶》里寫道:“自拋宮后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琴里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初唐詩人劉禹錫對茶有首題為《西山蘭若試茶歌》之作,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斗茶歌》中更是生動描繪了斗茶活動的盛況全景,北宋大文豪蘇軾、愛國詩人陸游、王安石、歐陽修等均是既愛飲茶又以茶入詩的文人。此外“《紅樓夢》中有近百處提及‘茶’,詩歌中有六處詠及茶,還有專門論敘品茗一事的回目。茶與文學(xué)的結(jié)合雖不是從《紅樓夢》為先,但效果卻以此為佳”[13]。與歐洲的其他國家相比,法國的茶文化形成較早。早在17世紀,法國人將中國茶視為貴族飲料,有文化的人經(jīng)常在一起喝茶聊天。劇作家Jean Racine(讓·拉辛)、大文豪Honoré de Balzac(奧諾雷·德·巴爾扎克)、知名作家Madame de Genlis(德·讓利斯夫人)都愛好飲茶。與此同時以茶為主題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也拉開了序幕。十八世紀初,“Pierre Daniel Huet(皮埃爾·達尼埃爾·休忒)用拉丁文作詩詠茶,法國文學(xué)家Peter Antoine Mitteyx(彼得·安托萬·蒙忒)在1712年作《茶頌》,詩中歌頌茶德”[6]。除此之外,在法國的藝術(shù)作品中,印象畫派大師Pierre Augusta Renoir(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1841-1919)的油畫《安托尼媽媽的旅店》就描繪了人們在餐館飲茶的場景。
通過對法語thé(茶)一詞的發(fā)音來源研究,不僅梳理了法語詞匯thé以及衍生詞的涵義,還了解了中法兩國茶文化的異同??傊醋詵|方的茶來到法國后,大大豐富了法國文化,并被法國人用自己的思想來表現(xiàn)。傳統(tǒng)古樸的中國茶文化與浪漫高雅的法國茶文化共存,這正體現(xiàn)了我們在這個時代全球化、多元化的特點。比較中法兩國茶文化的相似性、相異性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國的飲茶文化,有利于促進我國的茶葉在法國更好的推廣與傳播,兩國外交關(guān)系也定會向更深遠、更廣泛的方面發(fā)展。
1 胡文仲,高一虹.外語教學(xué)與文化.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93.
2 張允中.英語Tea一詞源考.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1988,(1):110-114.
3 姚偉鈞.茶與中國文化.華中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1995,(1):60-66.
4 角山榮.茶入歐洲之經(jīng)緯.農(nóng)業(yè)考古,1992,(4):257-262.
5 申藝芳.淺談中俄茶文化的比較.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8,(11):149-150.
6 劉樸兵.略論法國茶文化的演變.農(nóng)業(yè)考古,2010,(2):231-235.
7 王春華.中法茶文化交流探析.貴州茶葉,2011,(4):50-51.
8 趙映林.論茶文化.農(nóng)業(yè)考古,1995,(4):5-11.
9 http://zhangsy1011.blog.163.com/blog/static/11782666420109119385484/
10 喬治梅塔耶.法國飲茶史.茶葉通報,1990,(3):46-48.
11 姚偉均.茶與中國文化.華中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社版),1995,(1):60-66.
12 王亞蘭.淺談中國茶文化和法國咖啡文化之比較.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4):33、68.
13 孟丹.中英茶文化內(nèi)涵的對比研究.碩士論文,2010:17.
14 劉曉非.淺析法國現(xiàn)代飲茶藝術(shù).文史藝術(shù),2014,(6):97.
15 申衛(wèi)偉.英、法茶葉見聞.廣東茶葉,2012,(6):32-34.
On the Origin of the word "Tea" in French——A comparison of Chinese-French tea culture
AN Na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
French word "thé" is a foreign word, borrowed from Chinese.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contrastive study into the origin of the word. Intersection method is used by combining the origin with the tea culture. In addition, it brings out the prominent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existing between the Sino-French culture relating to tea.
tea; French; origin; tea culture
2015-09-08 修改日期:2015-11-12
安娜(1985年-),女,江蘇南通人,南通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助教,主要從事法語教學(xué)與法國文化研究工作。
TS971.21;H32
A
0577-8921(2015)04-2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