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英奎
兩個有關勞動者的事例,看在眼前,記在心上。一個是當過兵的彥羽在吉林市他五叔工地,放線。堅持下來,幾個叔都夸他肯吃苦,懂事,有禮貌,發(fā)展前途看好。一個是鄰居烤肉串的小李和烤冷面的小張,年齡二三十歲。這幾年,他們掙不少錢,別人不得而知其數(shù)。我們只知道,李姓,女朋友來了,李的弟弟也來了。張姓,媳婦來了,兩個孩子也來長春上學了。他們以勞動為榮,以友為善,以家為本,安康地幸福地生活。從每次數(shù)秒相逢的表情中,我看到他們抱怨不在臉上寫著,緊張也不在臉上寫著,壓力更不在臉上寫著。他們是沒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勞動者,他們是千千萬萬靠誠實勞動改變命運的一員,他們是我們這個中國夢時代最值得關注的階層。
上月下旬,彥羽回家給姥姥過生日,他媽形容他是從剛果回來的。當父親的我,面對兒子一展城鄉(xiāng)差別的鄉(xiāng)民之貌,心情不好受。彥羽對我說,爸,我能行;與當兵的時候比較,不算苦。我真的覺得彥羽又成熟了,長大了。不可回避,有他這幾個血脈相通情深義重的叔照顧的成分,苦是相對的,不足為怪。彥羽已經開始打造自己后三十年的幸福!回工地前一天,我請他吃一頓海鮮。彥羽端酒表白:訴說工地情況,請我一百個放心。他和我無話不談。他吃得很開心。我的不安,我的自責,我的無能,我的無勢,隨著酒盅來去,隨著笑意排解。有文化的人,此時此刻的思想糾結倒不如下一代思想單純的好。有一次,李姓在樓下燒烤,請客。我隨便說一句買20元肉串。過半個小時,李姓把“貨”送到屋。愛人說,這哪是20元肉串,30元也值啊!張姓人也好。他們是適應社會變化的佼佼者,他們是千千萬萬自立自強自尊自愛自省者,他們是我們創(chuàng)造這個復興時代最值得尊重的階層。
不關注和尊重這個平民階層,我們會失去不該失去的寶貴的東西。勞動一詞在我們意識里有時站位無關緊要;勞動者在我們視野里有時顯得弱不禁風。我們要對此說,絕對不可以。勞動一詞比起其他流行詞不知要真實多少倍!當下,人才概念、創(chuàng)新概念、民生概念泛化成災。多少年輕人倒在“災”里自恃清高,學問不行不說學問,能力不行不說能力,怨天尤人,罵社會。有的青年,過度虛榮,對無錢無關系的父母橫看不是橫,豎看不是豎。有的青年人,熱衷于利,癡迷于權。
現(xiàn)在,我們要向所有勞動者表達敬意。現(xiàn)在,我們要微調過去不合時宜的想法。每個人勤勞至上,盡“小”能成“微”事,自己創(chuàng)造父母期盼的適應社會的樂觀向上的生活。人人如此,民族才好,國家才興。我們希望365個的祝福屬于廣大勞動者!
(責任編輯 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