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殿威
內容摘要:教學中的“生成”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要素的自我建構。充分閱讀文本,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尋找出發(fā)揮學生想象力的閱讀點,這些策略都能促成學生的高效生成。
關鍵詞:課堂教學 生成 策略
一.充分閱讀文本?!墩n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庇纱丝梢酝瞥觯阂M行閱讀教學,首要的工作就是教師和學生分別進行文本閱讀,即與文本對話,在這個基礎上,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深度的對話,在交流中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只有教師和學生各自對文本的充分閱讀,才會有對話時有意義有價值有深度的話題。所以,讓學生獨立地閱讀文本,這是生成的基礎。學生閱讀得越充分,就生成越多越有思考的價值。
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靈感。靈感是一種頓悟性的潛意識活動,一般指突如其來的對事物規(guī)律的認識,或是突然閃現(xiàn)的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造性設想。閱讀教學中的靈感,主要指積極思維中的學生在對知識信息的憂心組合后而產(chǎn)生的新領悟、新看法。靈感常常出現(xiàn)在激情涌動中,因此,激發(fā)閱讀的高漲情緒,是促進學生產(chǎn)生的靈感先決條件。人的情緒和情感總是相互感染的,教學活動既是知識、信息的交流過程,又是教師、教材、學生間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用情感去感染學生,并使其產(chǎn)生強烈而積極的內心體驗,從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內化為學生學習的動機與需求,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濃郁的情感氛圍中產(chǎn)生創(chuàng)造的靈感。英語教學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情感教育資源,可以說任何一名成功的教育家都是調動情感因素的高手,使學生內心真正被文章所蘊涵的美感折服,在情感的震撼、美感的愉悅過程中取得類似核聚變的教學效應。
三.尋找出發(fā)揮學生想象力的閱讀點。想象是指人腦中已有的表象,經(jīng)過改造和結合而產(chǎn)生的新表象的心理過程。想象是形象思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想象深入到思維,才能有完整的創(chuàng)造思維。因此,想象的發(fā)展有利于創(chuàng)造思維的形成。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庇捎谡Z言描述的顯像結構本身沒有直接可感性,必須借助想象來完成,又因為作者寫作時,需要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活生生的形象,因此,英語文本,特別是文學類文本,是訓練學生想象力的絕好材料。比如,找到文章的“空白點”,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做合理的補充;又如,找準“分散點”,引導學生展開多向思維,不拘泥于一種想法,幫助學生從不同方面進行探索,讓學生在發(fā)散思維中鞏固知識,接受教育,培養(yǎng)思維能力。這樣既可以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體會,又可以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鍛煉。
四.篩選核心問題。學生主動質疑釋疑才是教學的最高層次。西方教育家布魯巴克也說:“讓學生自己提問,是最精湛的教學藝術所遵循的最高準則。”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先開口發(fā)表自己在閱讀中生成的問題,顯示課堂的動態(tài)開放,把學生當作課堂教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自己的智慧隨時監(jiān)聽課堂中的異動,使教學內容在師生的共同參與中隨教學情境的發(fā)展而不斷生成。由于學生的知識結構、生活閱歷、閱讀興趣以及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提出的問題存在難易不等、層次高低的差別。教師應先將問題匯總,從中篩選出最適合探究的問題。上一堂課,既要盡可能地拓寬其藝術空間,又要選擇一個“問題”中的“核心問題”作為一堂課教學的“關鍵點”。英語課的核心“點”是解決語言積累與運用這類問題的?!包c”選擇好了,接下來就要將“點”演繹成線、面與體,使之成為一個豐富而具體的點。一堂課會面臨許多問題,但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這堂課的主要任務是什么,然后用能夠完成這個任務的學生最需要的問題跟進,這樣便于教學評價與檢測,使英語課獲得清楚的“層次感”。比如,語言的習得與運用這一核心問題必須由單詞、詞子、篇章的“小”問題跟進,這樣,英語學習才顯示出其科學性。從思維上說,課堂教學的線索應該是一個“問題鏈”,絲絲相連,環(huán)環(huán)入扣。因此我們要果斷地抓住富有思維價值的重點、難點問題,在關鍵處濃墨重彩地組織教學。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課堂教學中高效性生成的策略研究》(GS[2014]GHB008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