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音 陸雙祖
摘 要:南宋著名詩人楊誠齋不僅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其開創(chuàng)的“誠齋體”在南宋詩壇獨樹一幟;而且在詩學理論方面也建樹頗豐,影響深遠。他對詩歌功能的認識見解獨到。其“詩通于道、至于善”、書寫人之“至情”的詩歌功能論,既強調(diào)詩歌的社會功能,又推崇詩歌的抒情功能;既強調(diào)詩人道德心性的修養(yǎng),又強調(diào)詩人的社會責任感。
關(guān)鍵詞:楊誠齋;詩歌;功能論
中圖分類號:I2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3-0105-02
楊萬里,號誠齋,為南宋前期著名的詩人,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為“南宋詩壇四大家”,以“誠齋體”名于世。楊萬里不僅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而且在詩學理論方面也建樹頗豐。其“重味尚變“的詩歌理論見解獨到、內(nèi)涵豐富。而其詩通于道、至于善、書寫人之“至情”的詩歌功能論,既有詩人的真知灼見,又具批評家的理性光芒。
一
詩歌作為一種“按美的規(guī)律造型”的藝術(shù)作品,它以豐富、新奇的想象和富有節(jié)奏、韻律的語言高度概括地表現(xiàn)生活、抒發(fā)感情。它給人以直接的感性刺激,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和愉悅的同時,在無意中直觀事物,產(chǎn)生情緒反映,接納文本的思想觀念,最終在精神層次上起到感染人心的作用??鬃訉υ姼枭鐣δ艿恼J識正是基于此?!墩撜Z·陽貨》載:“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盵1]268《禮記·經(jīng)解》載:“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笨鬃拥摹芭d觀群怨”以及“溫柔敦厚”說,奠定了中國古代儒家詩教傳統(tǒng)的基礎。
楊誠齋繼承了儒家“溫柔敦厚”的詩學傳統(tǒng),注重詩歌含蓄委婉、蘊藉抒情的特點,從宏觀視角確立了重味尚變的詩學觀念。同時,他適應當時的時代精神,提出了詩通于道、至于善、書寫人之“至情”的詩歌功能論。楊誠齋在《六經(jīng)論·詩論》開篇即曰:
天下之善不善,圣人視之甚徐而甚迫。甚徐而甚迫者,導其善者以至于道,矯其不善者以復于道也[2]1318。
他認為社會政治以及個人都有善與不善之分。善的言行,應該加以褒揚傳頌,并引導它止于至善,歸于至道。不善的言行,必須通過諷刺批評,加以矯正,使其改過遷善,回歸至道。同時,楊誠齋認為詩與其他諸經(jīng)相比,特點在于它雖然不像《禮》《樂》等那樣直接從道德倫理的高度規(guī)范人之行為,使其止于至善。但是,它卻能以其獨特的題材內(nèi)容和表達方式引導人們走向至善,達到同樣的效果。因此,他強調(diào)“詩也者,矯天下之具也”。當然,作為“矯天下之具”之詩,必須要具備悅?cè)诵男?、啟人心智的審美屬?又要具備感人肺腑、陶冶性情,能引起人們情感共鳴的社會屬性,只有二者齊備,方可舉重若輕地觸及人們的靈魂,潛移默化地引導人們歸于至善。所以圣人“先有以鉤天下之至情。得其至情,而隨以矯之。”何為《詩》之“至情”?其解釋曰:
詩人之言,至發(fā)其君宮闈不修之隱慝,而亦不舍匹夫匹婦復關(guān)、溱洧之過。歌詠文武之遺風余澤,而嘆息東周列國之亂。哀窮屈而憎貪讒,深陳而悉數(shù),作非一人,詞非一口,則議之者豈寡耶?夫人之為不善,非不自知也,而自赦也。自赦而后自肆。自赦而天下不赦也,則其肆必收。圣人引天下之眾,以議天下之善不善,此《詩》之所以作也。故《詩》也者,收天下之肆者也[2]1318。
顯然,《詩》的“至情”內(nèi)涵是極為豐富、外延是極為寬泛的,其不僅抒發(fā)《復關(guān)》《溱洧》等美好的人間真情,而且抒寫關(guān)乎天下安危,公道人心的世俗民情;其不但歌頌文王武王的遺風余澤,而且揭露統(tǒng)治階級隱匿的罪惡、諷刺風俗的淺薄、批判政治的黑暗。楊誠齋認為那些不善者,作惡并非不自知,而是自知卻首先寬恕了自己。假若再無人指責批評,其勢必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假如面對不善之舉,能眾口一詞,予以諷喻批評,予以針刺警示,其不善之舉必然有所收斂,進而痛改前非,向良為善。所以圣人以《詩》為具,“引天下之眾,以議天下之不善”,以達到“矯其不善者以復于道”的目的。在這里,楊誠齋在發(fā)揚《詩經(jīng)》美刺傳統(tǒng)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出了《詩經(jīng)》的特殊意義就在于群眾性,肯定了公眾輿論的價值。這是極為進步的觀點。
同時,楊誠齋提出了“愧而向善”的觀點。他認為這是公眾輿論價值得以實現(xiàn)的前提。其指出:
蓋天下之至情,矯生愧,愧生于議,議生于眾。愧,非議則安;議,非眾則私。安,則不愧其愧,私,則反議其議。圣人不使天下不愧其愧、反議其議也,于是舉眾以議之,舉議以愧之,則天下之不善者不得不愧,愧斯矯,矯斯復,復斯善矣。此《詩》之教也[2]1318。
他以理學重道德自覺的心性為基礎,從人具有道德自律的羞愧之心,即孟子所謂的良知的角度出發(fā),認為人均有羞恥之心。在公議其非時,必有自覺向善之意為前提,討論“詩”的價值實現(xiàn)的機理,即“詩”之特性在于可以代表公眾輿論,對不善之行為進行譏諷,眾譏必然使不善者心生羞愧之意,內(nèi)心羞愧則會自覺改之,改惡自然向善。所以,楊萬里認為詩教之善不同于《禮》《易》《樂》《書》所拘囿之善,它是發(fā)自內(nèi)心,來自靈魂深處的改過自新之善,更具有人性的光輝。顯然,詩教的特殊性就在于能從根本上淳化民風。
二
楊誠齋認為要發(fā)揮詩歌懲惡揚善的社會輿論作用,詩人必須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崇高的歷史使命感,必須要有干預社會,針砭時弊的自覺意識,要敢于“議天下之善不善”。這就需要詩人要有自拔流俗的凜然氣骨,要有高尚的道德風范,能夠代表公眾輿論,秉公理、舉眾議,以導天下之善。以此為依據(jù),楊萬里品評詩人詩作時往往將作家的道德修養(yǎng)置于作品之前。例如,《眉山任公<小丑集>序》開篇即將人物放到具體的社會背景中,在“士習壞隤,噤莫先發(fā)”之時,
眉山任公來自遠方,歷詆諸公,移書執(zhí)法,詭以死義,其言劘切,痛心刮骨,見者朗誦,聞者遞告,傳之紙貴。
任公的大義凜然,孤峭忠慨的人格魅力,體現(xiàn)在詩文中則:
蓋其五七邃于追古,其四六閎于騁步,其千百長于論事,大抵詩文孤峭而有風棱,雄健而有英骨,忠慨而有毅氣[2]1285。
楊誠齋在此將蘇軾的“文如其人”論發(fā)揮到了極致。其在《盧溪先生文集序》中評價王庭珪其人其詩曰:
紹興八年,故資政殿學士胡公以言事忤時相黜。又四年,謫嶺表。盧溪先生以詩送其行,有“癡兒不了公家事”之句,小人上飛語告之。時相怒,除名,流夜郎,時先生年七十矣。于是,先生詩名一日滿四海。里之士愛先生者,謂“詩之禍,從古昭昭也,先生不戒,又欣然犯之,適以濟權(quán)臣之威,成小人之名,此先生之禍也,亦先生之過也?!被蛟唬骸跋壬芜^哉?先生言直而詩工耳。言不直,詩不工,世無傳也。世有傳矣,不見媢于明,必見■于幽。故‘庭草隨意之詩,‘空梁燕泥之詩,‘飛燕昭陽之詩,‘不才多病之詩,言非直也,詩工而已耳。詩工而非直,猶且小者逐,大者死,況先生之詩工而言直耶?先生何過哉!濟權(quán)臣之威,亦稔其惡;先生成小人之名,未若小人成先生之名。先生何過哉?”
未幾,時相殂,先生得歸?!赈啪攀?,耳目聰明,賦詩作文,不見老人摧頹之氣。朝廷想聞其風采,天下誦傳其詩?!w其詩自少陵出,其文自昌黎出,大要主于雄剛渾大云[2]1257。
王庭珪在極為嚴酷的政治環(huán)境中,不顧個人安危,正氣凜然,挺身而出,賦詩諷今,針砭時弊,因而引火燒身,貶謫遠郡。一夜之間,“人”成“詩”名,“詩”顯“人”聲,詩名滿四海,天下誦其詩。其忠直率真、剛正磊落、桀驁不馴的人格魅力與雄剛渾大、凜然骨勁的詩風相得益彰。這既彰顯了王庭珪的凜然氣節(jié),更突顯了詩歌“救治人病,裨補時闕”[3]98的社會價值,為“詩也者,矯天下之具也”做了很好的注解。
楊萬里不但尊崇以詩為具,矯天下之不善的詩人。而且,其本人作為南宋前期最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作為成就卓偉、獨樹一幟的詩人,自覺以詩歌為“具”,“救治人病,裨補時闕”。他對南宋的政治腐敗洞察幽微,對人民的苦難生活感同身受。他一生以“救亡圖存、振興國運”為己任,一生為糾補時闕,救民于水火之中奔走呼號。其除了不斷用如椽之筆向執(zhí)政者上疏陳述執(zhí)政方略以外,還作有大量的政治詩,這些詩作或者憂國運多舛、揭社會瘡痍、批政治弊端,或者關(guān)注民生疾苦、關(guān)切淪陷區(qū)人民、為救民于水火之中而呼號。例如:
郡中上元燈減舊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其七)[2]211
村里風回市里聲,月中人看雪中燈。滿城只道歡猶少,不道譙門冷似冰。
和范至能參政寄二絕句[2]197
夢中相見慰相思,玉立長身漆默髭。不遣紫宸朝補袞,卻教雪屋夜哦詩。
晚立普明寺門,時已過立春,去除夕三日爾,將歸有嘆[2]8
催科不拙亦安出?吾民瀝髓不濡骨。邊頭犀渠未晏眠,天不雨粟地流錢。
憫農(nóng)[2]33
稻云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已分忍饑度殘歲,不堪歲里閏添長。
旱后郴寇又作[2]41
自憐秋蝶生不早,只與夜蛩聲共悲。眼邊未覺天地寬,身后更用文章為?
去秋今夏旱相繼,淮江未凈郴江沸。餓夫相語死不愁,今年官免和糴不?
這些詩作將矛頭直接指向最高統(tǒng)治者,揭露統(tǒng)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和無盡壓迫。批判執(zhí)政者窮奢極欲,殘害百姓;軟弱無能、茍且偷安;忠奸不辨,黜賢任奸的昏庸與腐敗。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中原淪喪的憤慨,對國勢不振的深深憂慮,對金人刻骨銘心的仇恨,對朝廷昏庸無能的悲哀與憤怒,以及作為小國寡民的屈辱與憤懣;字字句句浸透著作者強烈的愛國激情、表現(xiàn)出對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黎民百姓的關(guān)切與同情。
楊誠齋繼承和發(fā)揚儒家“詩教”傳統(tǒng),重視詩通于道、至于善、書寫人之“至情”的詩歌功能,強調(diào)詩人道德心性的修養(yǎng),強調(diào)詩人的社會責任感。其本人一生將“誠”作為行為準則,以筆為矛、以詩為具,議天下之善與不善,“導其善者以至于道,矯其不善者以復于道也”,將其詩學主張付諸實踐,自覺地履行了一個有良知、有擔當?shù)氖咳?、詩人的社會職責?/p>
參考文獻:
[1]張燕嬰,譯注.論語[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楊萬里,王琦珍整理.楊萬里詩文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3]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