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斌 錢益瑞
索爾·貝婁是美國歷史上最多產(chǎn)的作家之一,作為一名美國猶太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西方文明對猶太性的異化,其辭世之作《拉維爾斯坦》即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文明沖擊下美國猶太移民的猶太性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異化,表達了作者對傳統(tǒng)猶太倫理觀陷入困境的反思,揭示了美國猶太人面臨的民族傳統(tǒng)價值觀崩塌的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率先進入了消費社會,對于符號價值的過分追求,是這些國家的典型特征。19世紀80年代以降,美國始終處于資本主義世界和西方文明的前列。正因為如此,現(xiàn)代化對猶太人的巨大沖擊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在美國猶太人身上,美國猶太人拉維爾斯坦就是在現(xiàn)代西方文化沖擊下傳統(tǒng)民族性淡化的一個縮影。他深受消費文化侵蝕,認為消費能夠幫助他躋身上流階層,因此,他背棄了傳統(tǒng)猶太教倡導的節(jié)約節(jié)制原則,利用物品的符號價值彰顯自己的身份,無視物品的實用價值;金錢在拉維爾斯坦眼中已經(jīng)變得俗不可耐,儼然與視金錢如圣潔之物的猶太倫理觀相悖。
阿瑪尼的西裝,威登的箱包,美國搞不到的古巴雪茄,登喜路的配飾,純金的萬寶龍金筆,拉利克水晶玻璃器皿。小說一開始,拉維爾斯坦就以奢華的形象閃亮登場。這一形象似乎與倡導節(jié)約節(jié)制的猶太傳統(tǒng)格格不入甚至完全相悖。猶太教歷來注重節(jié)制的物質(zhì)生活。14世紀初,只有少量的猶太人登陸美洲大陸,這群初來乍到的外來戶大都一貧如洗,勢單力薄而又有語言障礙的猶太移民只能通過出賣體力賺得血汗錢養(yǎng)活自己。他們懂得金錢來之不易,厲行節(jié)約。當然,猶太人并不提倡為了節(jié)約而節(jié)約,他們認為既然萬物皆為上帝所創(chuàng)造,那么享受也是人的一種權利和義務。但是這種享受需要建立在適度和道德的基礎上。而消費文化則將享樂極端化,鼓吹“享樂主義”,追逐眼前的快感,培養(yǎng)自我表現(xiàn)的生活方式,將自我享樂當成生活的主導。為世俗所累的拉維爾斯坦拋棄猶太民族的倫理道德觀,他的金錢觀念十分淡薄,不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更不會理財,他認為金錢只是幫助他獲取昂貴的物質(zhì),而物質(zhì)則只是滿足他炫耀欲望的媒介,通過它們得到上流社會的認可,真正融入主流社會。從衣裝到拎包,到配飾,到筆和器皿,拉維爾斯坦內(nèi)心的傳統(tǒng)價值觀被這一系列價值不菲的奢侈品完全包裹起來,他已經(jīng)被自己創(chuàng)造的豐富物質(zhì)包圍從而迷失了方向,一心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來迎合當代社會。金錢對于拉維爾斯坦,就像從特快列車尾部平臺上撒出來的一樣。只要手上有錢,他便更換了房間里所有的“舊”東西,源源送來的新地毯和名牌家具替換全套餐廳家具,所有的舊東西給了勤雜工魯比·泰森。不僅如此,還自己掏錢為魯比安排好搬運家具的火車給她送上門。他這樣做是因為急切地需要為新家具騰出地方,根據(jù)他的意愿,舊的東西搬得越早越好。嗜煙的他神經(jīng)質(zhì)地抽了一兩口名貴的萬寶路香煙然后掐斷,在煙灰缸里放著長長的煙蒂。他的猶太性日益淡化,展現(xiàn)出來的是當代資本主義過度享樂的特征。
由于消費主義中商品的符號價值被放大,超過其使用價值,消費行為已經(jīng)轉變成一種文化行為。拉維爾斯坦堅持從功利主義的角度去看待和選擇物品,重視物品背后所代表的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及其籠罩在消費主人公身上象征身份的光環(huán)。拉維爾斯坦的衣裝都是愛馬仕之類的名牌。為了遵循醫(yī)囑進行鍛煉,他買了昂貴的運動褲衫和漂亮的運動鞋。一般而言,對于一種物品的需求可能帶動整套物品的消費。這一整套的商品之間猶如多米諾骨牌,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購買了某一件商品之后,它的附屬品以及與之配套的裝飾品也會對消費者起到誘惑作用。這一系列商品之間猶如存在著具有相互暗示含義的鉸鏈,把它們聯(lián)結在一起,使消費者不自覺地陷入了這種消費黑洞。僅僅為了滿足抽煙的嗜好,他買來一系列高價萬寶路香煙,高檔的香煙需配上層次相當?shù)牡窍猜反蚧饳C,特大號香煙盒,昂貴的方形玻璃煙灰缸,玻璃煙灰缸下需配上法國古董櫥柜,櫥柜下鋪的是無價的古老東方地毯,地毯旁擺放著與之相應的古典小雕像,后邊的白墻上掛著合適的畫,畫旁邊是一些精致的小掛件。為了與這一整套奢華的基調(diào)相融洽,公寓里的其他設施也不容怠慢:拉利克的水晶吊燈,高價買來的高保真音響設備,商店用的濃縮咖啡機。床上用品則是普翠士亞麻床單,配上高級貂毛床罩和精美舒適的安哥拉毛皮床被。
消費社會中人的欲望始終處于激發(fā)狀態(tài),永遠無法滿足。在美國現(xiàn)代文化的沖擊下,拉維爾斯坦的消費欲望正張著血盆大口吞噬著內(nèi)在的猶太道德教義。這種無法自控的異己力量不僅沒有在獲取物質(zhì)之后得到心理滿足而就此止步,反而使得他的物質(zhì)欲望日益膨脹。即使入不敷出、債臺高筑,他也要在貧困中做一個掙扎的貴族,念念不忘追求各種奢侈品。
拉維爾斯坦15歲離開了暴君式的家庭進入大學讀書,通過自身努力成為一名大學教授。然而這份職業(yè)的工資并不能支撐他龐大的物質(zhì)需求。當經(jīng)濟能力無法滿足他的物質(zhì)欲望時,他通過借錢,和別人做交易,簽協(xié)議,拿東西做抵押來延續(xù)他驕奢淫逸的生活。后來他通過自己聰慧的大腦寫書,做巡回演講掙了一筆錢之后,追求物質(zhì)生活的胃口也越來越大。商品本身不僅僅含有使用價值,更重要的是其符號價值。符號象征著高質(zhì)量的生活標準,象征著快樂幸福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在等級差別明顯的后工業(yè)社會,消費品的符號價值象征著身份地位。美國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在這個民族大熔爐里,處于亞文化的群體總是期盼通過各種努力融入主流社會。拉維爾斯坦的一生似乎都在追求高價值的物質(zhì)生活,似乎只有大量的奢侈品才能體現(xiàn)他的地位和價值,從而被美國主流社會認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追求物質(zhì)的程度不是取決于他的經(jīng)濟能力,而是取決于他在任何經(jīng)濟條件下都保持著對物質(zhì)享受的盲目追求。
拉維爾斯坦還沒錢的時候,抱怨沒有衣服穿,齊克領著他去找裁縫杰蘇阿爾多,為拉維爾斯坦訂做了一套西服。拉維爾斯坦對此很不滿意,因為蘇杰阿爾多只是個普通裁縫,價格平平的服飾只能將他定位在社會中下階層,因此他幾乎從來沒有穿過。當齊克與其辯論的時候,拉維爾斯坦表示“不能否認,我并不認為它適于使用”。這里的“適于使用”一詞的意思在拉維爾斯坦的口中已經(jīng)異化了,他眼中的“適于使用”其實是“符合身份”的代名詞。這種衣服“像是黑手黨穿的,而不是領袖穿的,是士兵穿的,下級黨徒穿的”。從他言語中諸如“領袖”“下級”的字眼可以看出,拉維爾斯坦已將消費與階級掛上鉤。其實這種階級區(qū)分結構已經(jīng)轉嫁到衣服這個消費產(chǎn)品的符號上去了。在拉維爾斯坦眼中已經(jīng)看不見裁縫杰蘇阿爾多所做衣服的實際使用效果,而是這個消費品的符號折射出來的階級區(qū)分的信息。有錢之后的他更是使出渾身解數(shù),通過消費將自己與下等或是中等階層區(qū)分開來,與他們劃清界限。在盧卡斯爾頓酒店享受過一頓美味佳肴之后,拉維爾斯坦得意洋洋地掏出他的法國支票本。而在此之前,他只是法國一個中等水平消費者,甚至連一個巴黎銀行的賬號都沒有。通過寫書大賺了一筆之后,他多次參加美國總統(tǒng)的宴會,是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座上客,這足以證明,拉維爾斯坦通過自己的智慧與學識已經(jīng)贏得了美國上流社會的認可。
從捉襟見肘到綽有余裕,他一如既往地追求奢華的物質(zhì)。他如此沉溺于物質(zhì)追求,除了上文所提到的消費主義的沖擊,還由于其心中的一種危機感。拉維爾斯坦是猶太裔美國人,在歷史上,猶太民族是一個歷經(jīng)滄桑和磨難的民族,一直以來處于客居他鄉(xiāng)的散居狀態(tài)。作為一個漂泊的民族,他們需要為自己的身份和社會等級尋找歸屬。作為有著雙重文化身份的美國猶太人,他們掙扎在相互交會和不斷沖突的兩種文化之間,無法完成身份認同。20世紀以來,反猶主義之火一直在美國熊熊燃燒,對猶太人的歧視普遍存在。在拉維爾斯坦要求齊克寫的關于凱恩斯的文章中,刻畫了英方的勞合·喬治如何卑躬屈膝,彎腰駝背,一瘸一拐,朝地上吐痰,嘴里發(fā)出嘶嘶的聲音,撅著屁股,邁著八字步的形象,惡意丑化猶太人,以夸張的方式嘲笑德方的一位猶太人。有錢的貴婦人葛利夫夫人十分厭惡拉維爾斯坦粗魯?shù)牟妥琅e止。她的日記中對一個名叫科貢的猶太人如此描述:他一天天變得更猶太樣兒了,也更招人嫌,簡直無法容忍—長著一張黃巴巴的到處鬼混的猶太人面孔。
猶太人一方面為自己的流動性身份而感到自卑,另一方面,主流社會對猶太民族無法消散的偏見和歧視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猶太民族普遍缺乏安全感。他們對美國這個大社會充滿著不信任,同時又迫切希望能夠為其所接受。作為一種符號,消費能夠滿足這一代猶太移民躋身上流社會的欲望,給他們帶來安全感。拉維爾斯坦通過自身努力,在學術方面取得成功,為了能夠真正被主流社會所認可,只能通過消費來補償歷史給這個世界帶來的身份等級差別。
傳統(tǒng)猶太倫理認為愛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愛情首先是要得到精神上的滿足,然后才能論及物質(zhì)滿足。沒有精神做支柱的愛情是空洞的黯然的。然而,拉維爾斯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一個同性戀者,喜歡就性的問題搞惡作劇。他與自己的伴侶尼基之間并不存在真正的愛情。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美國,性已不再是愛情的產(chǎn)物,而是異化成了消費對象。
齊克與他的前任妻子薇拉之間的婚姻就是一段利用和被利用的婚姻。薇拉是一名物理學家,她有著一流的大腦,整天忙于飛往世界各地參加學術會議,在家的時間很少。薇拉嫁給齊克有兩點原因,一是她需要一個丈夫來為她撐面子,二是為了與她年邁的母親作對。因為齊克是猶太人,薇拉的母親對猶太人一直有偏見和歧視?;楹筠崩娜粘I钆c齊克似乎毫無關系,她從未想過關心自己的丈夫,背著齊克和別人曖昧,離婚之際把家里的家具都用膠帶貼上,以示關系破裂,從此互不干涉。一步步目睹柏拉圖式的愛情在現(xiàn)實中是多么遙不可及,拉維爾斯坦對于愛情的最后一絲希冀也消失殆盡。既然無法找到合適的另一半,那就必須接受現(xiàn)實。愛情異化成了消費品,在新興的消費意識形態(tài)的籠罩下,人的欲望開始突破傳統(tǒng)精神與道德約束。他和他的性伴侶尼基就是一個例證:僅僅滿足一種友好的性關系。他們之間的情感大多建立在一種交易的關系上。拉維爾斯坦給尼基提供物質(zhì)享受,尼基回饋拉維爾斯坦性的快樂。尼基有王子般享受的本能,拉維爾斯坦就竭盡所能滿足他,寵愛他。負債累累的拉維爾斯坦在信用額度恢復之后,立刻給尼基電匯一大筆錢,尼基用來買了昂貴的服裝;病床上的拉維爾斯坦拖著沉重的身體幫尼基訂購國外的豪車;尼基指責拉維爾斯坦花錢如流水的同時卻從未幫他理財。拉維爾斯坦的高談闊論,尼基也從不參與,他們之間從未有過真正的思想交流。最終由于無節(jié)制的性生活,拉維爾斯坦死于艾滋病。
消費主義給當代美國社會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以符號價值為顯著特征的消費主義與社會道德背道而馳。生活在美國的猶太人不可避免地被美國文化所同化,造成整個民族傳統(tǒng)猶太性的異化,他們渴望通過物質(zhì)的積累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傳統(tǒng)價值觀念日益淡薄。拉維爾斯坦這樣一個異化的形象正是當代民族文化失落和傳統(tǒng)價值觀淡化的縮影。
(蔡斌:河海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錢益瑞:河海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郵編:21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