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始終,在整個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里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立互尊型師關系是順應當今時代發(fā)展,遵循教學規(guī)律,提高教師水平,滿足學生需要的必然要求。而構建互尊型師生關系則需要發(fā)揮學校、家庭、教師和學生的作用,這樣才能共同建立互尊互愛、平等交流、和諧相處、共同成長進步的新型師生關系。
[關鍵詞]互尊 師生關系 內(nèi)涵 構建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10-0047-02
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始終,在整個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同類型的師生關系會對學校、家庭、教師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而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互尊型的師生關系,對和諧校園、文明家庭、教師發(fā)展、學生成長都有重要意義。但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天地君親師”的思想,師道尊嚴極度強化,人為地割裂了師生本應平等的朋友關系,使得師生之間等級分明,情感疏遠,誤解矛盾層出不窮。鑒于此,我們需要在師生之間建立起新型的互尊型關系。
一、互尊型師生關系的內(nèi)涵
互尊型師生關系是指教師與學生在學校的教學管理中,在互相尊重、相互關愛、和諧相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特殊人際關系。這種關系是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相互交往關系。它是教師把學生當做自己的朋友,在教學與管理中,放低自己的身架,試著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學生的角度,去觀察、思考、感受,走進學生內(nèi)心世界,尊重學生所思、所想、所為,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指出其語言行為的合理性和不恰當性,幫助其明白道理與責任,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學生也要尊重教師的勞動和良苦用心。學生應該認識到教師為學生發(fā)展成長不僅在傳授知識上毫無保留,而且在為人處世的教導上也會盡心盡力,和學生父母一樣希望學生有著燦爛的未來。當然,互尊型師生關系的關鍵還在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承認,互相信任,互相關心,互相理解,這樣才能轉變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改變師被“尊”,生必“從”的不平等地位,建立起既能尊師,又能愛生的雙向互動的新型互尊平等的師生關系。
二、互尊型師生關系的意義
(一)構建互尊型師生關系有利于促使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建立互尊型師生關系,教師可以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使教師提高處理突發(fā)事件問題能力,使他們不管是在教導學生還是在傳授知識時,都能在態(tài)度上和藹可親,笑臉面對學生,擁有接納學生不同意見的雅量。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對教師的要求,激勵教師主動接受新的知識與挑戰(zhàn),教師應不斷地完善自己,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理論水平和教學層次,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構建互尊型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學生能夠自然親近教師,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利于他們創(chuàng)新精神的養(yǎng)成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最為重要的是允許學生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教師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從失敗中獲取教訓、知識和經(jīng)驗。師生在互相尊重、信任的前提下,給學生犯錯誤的權力和改正錯誤的機會,讓學生從失敗中吸取成功的因子,從而取得最后的成功。這既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又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健康的成長。
(三)構建互尊型師生關系有助于學校和家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互尊型師生關系使與師生雙方在情感上互相融合,彼此認同,行為上目標趨同,從而能營造處一種氣氛融洽,心情舒暢的和諧校園氛圍。這種互尊型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學習集體實踐活動,增進師生感情,讓學生在這種和諧的氛圍里學習。其實,師生之間的關系代表的是他們所在的集體和家庭,師生之間互尊的關系會傳遞到各自的家庭中,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轉變?yōu)榧议L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促使家庭改變武斷式的命令管理方式。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與家長的親情關系,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尊師型師生關系的構建
(一)構建互尊型師生關系必須發(fā)揮學校的引導作用
首先,應改變學校的評價體系。過去單一的將學生成績作為考評教師的唯一標準,往往會造成教師無奈地放棄后進生,這不利于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應將評價體系轉到包含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學習成績、師生關系等綜合評價體系里,從教學是否達到雙贏和教學是否相長的角度來評價教師,以幫助互尊型師生的形成。其次,構筑師生互尊平等交流的平臺,不拘于形式也不拘于內(nèi)容;可以在課堂內(nèi),也可在課堂外;既可以是知識的探討,也可以是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面談交流,也可以是網(wǎng)絡聊天,以增進感情,消除隔閡。再次,設立溫馨的師生互尊育人氛圍。學校要大力積極推進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學校文化底蘊。[1]學校應根據(jù)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教師學生喜聞樂見、共同參與的文化活動,如傳統(tǒng)的詩詞朗誦、互尊互愛小品的表演、表彰優(yōu)秀尊師愛生的典型、利用校園的宣傳欄顯示屏宣傳尊師愛生的標語等,以此來彰顯互尊的文化特色,為形成良好的互尊型師生關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構建互尊型師生關系應發(fā)揮家庭的配合作用
互尊型師生關系的構建需要運用多種社會資源,特別是需要家庭的積極協(xié)作和配合。教師與家長是平等的,而互尊的師生關系意味著家長與學生也是互尊的。家長是溝通學生與教師最直接的橋梁。當在校教師針對學生道德的理論教化后,還需要家長在實踐中檢查和糾正,緩解教師與學生的矛盾。同時,家長還應將學生在校外的表現(xiàn)經(jīng)常與教師交流,及時督促和指引學生的尊師尊長的行為。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一定要承擔起學生第一任教師的責任,改變武斷命令的管理方式,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平等的與他們就品德行為、學習過程等進行建設性的交流,以增加他們對尊師尊長的感悟,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達到有效配合學?;プ鹦蛶熒P系的創(chuàng)建。
(三)構建互尊型師生關系應發(fā)揮教師的主體作用
第一,教師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教師處于互尊型師生關系構建的主體地位,在能力、知識、經(jīng)驗等各方面的水平都高于學生。學生年輕氣盛,許多方面不善于把握自己,做事不計后果,這都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指導和管理。當然,在指導學生認知過程中,師生之間進行的傳遞知識,感情交流都有助于學生形成對長輩的親情,端正的人生態(tài)度,正確的價值觀。
第二,教師要尊重學生。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教師應尊重學生,珍視他們,與他們在感情上和思想上產(chǎn)生共鳴[2],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合格的教師。因此,教師要能夠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學會俯下身來傾聽學生的心聲,主動了解學生的需要和愛好。遇到學生的違紀行為,如果教師能本著尊重和理解的心態(tài)來對待學生,相信學生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他們會從內(nèi)心里接受教師的教育行為,逐漸改正錯誤,保證教師的教育活動能順利的開展。
第三,教師要能夠解放學生,創(chuàng)建平等對話的氛圍。對話需要教師真誠投入,惟有真誠,才會使師生雙方,特別是學生敢于、愿意敞開自己的心扉,隨時準備傾聽甚至接納教師的觀點。[3]因此,教師要改變過去“一言堂”的教學管理模式。隨著個人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教師應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揮好主導的作用,這樣才能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性,解放學生的身心,讓他們在自由的氛圍中充分發(fā)揮個性潛能,使他們敢說、敢想、敢看、敢干、敢創(chuàng)造、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與教師平等地討論辯論,在觀點交鋒中碰撞出思維的智慧之花,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第四,教師要將樹立威信和寬容學生相結合。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人類文明延續(xù)的橋梁,更是一個社會的模范。贏得學生的尊敬離不開教師的威信。以苛刻的要求,呆板的態(tài)度,粗暴的手段不僅無法建立威信,反而會事與愿違。只有對教育事業(yè)的責任感對專業(yè)知識的熟練,對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對學生錯誤的寬容,才能贏得對學生的吸引力,才能贏得學生內(nèi)心的信任,最終贏得學生的尊重。
(四)構建互尊型師生關系必須培養(yǎng)學生尊師重教的主動性
師生關系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關系,互尊型師生關系的建立除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信任、關心外,更需要莘莘學子對教師的職業(yè)人格的尊重、勞動成果的認可、真誠教導的領悟、辛苦付出的感知。首先,教師也渴望尊重,特別是得到自己學生的尊重。這樣便于拉近學生與教師間的心理距離,使教師愿意傾盡所能,毫無保留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因此,學生在學習中,要懂得教師的良苦用心。學生應尊重教師辛苦付出,專心聽講,真正學有所成,以對教師付出的回報。其次,學生也要主動與教師交流溝通,尊重教師的誠摯的教導和善意的批評。教師對學生的教導與批評就是對學生的關懷、關心,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不僅具有豐富的科學知識,更希望他們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學子。學生一定要能夠坦誠面對批評,虛心接受教導,以自己的成長進步來回報教師。
四、結語
構建互尊型師生關系是新時期推進素質教育和諧校園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而構建互尊型師生關系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共同配合。教師要能夠尊重和關心學生,學生對教師要做到理解和信任,雙方相互關心,教學相長,相互促進,這樣才能使教師在教學中獲成功與幸福,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知識與快樂。
[ 參 考 文 獻 ]
[1] 王利梅.增進師生相互理解的實踐研究[D].碩士學士論文,四川師范大學,2013.
[2] 陳振華.理解型師生關系的價值與建構[J].大學教育科學,2010(5):59.
[3] 雷俊霞.關懷理論視野中的師生關系研究[D].碩士學士論文,陜西師范大學,2010.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