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 要:聾生進入高年級,在語文學習方面遇到很多障礙: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越來越多,句子越來越長,課文內容難以理解,課后問題難以回答……如何才能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呢?在“學講計劃”的實施過程中,筆者從詞語妙學、課文同讀、問題巧答等方面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聾生;語文學習;學講計劃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在以往的聾校教學中,教師越俎代庖太多,怎樣才能讓聾生不再做學習的奴役,喚醒、引爆他們潛在的“小宇宙”……聯系教學實際,筆者認為聾校語文教學應從學生立場出發(fā),挖掘聾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內在動力。
一、妙學詞語——培養(yǎng)聾生的自學能力
新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即自主學、合作學、質疑(探究)學。聾生與健聽學生的差距很大,他們對于漢字的理解很片面,加上漢字變化多端及手語的限制,學生沒有興趣自主先學,也幾乎沒有自主先學的意識。筆者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從字詞學習入手,采取一些措施,具體如下。
自學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學習能力。筆者試著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要求學生首先學習手語書上的生字新詞,查字典學習陌生字詞,接下來再通過學生互糾、手語接龍等教學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課文中的生詞。剛開始,學生只知道從手語書上找出生詞并抄寫注音。除了手語書上的生字詞,大多數課文中還有很多學生不認識的詞語,書上也有沒有注音,很多學生選擇放棄,只有個別優(yōu)等生知道去字典上查注音、解釋。為了改變這一學習狀態(tài),筆者在后面生生互相糾正讀音、手語接龍的環(huán)節(jié),讓一些優(yōu)等生幫助后進生檢查個別詞語的讀音及手語,最后帶領學生齊讀課文,以便學生認識整篇課文中的字詞。學生的生字組詞、注音、打手語以及書寫等,由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教師的及時點撥,各方面都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二、同讀課文——訓練聾生的合作能力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理解課文內容是聾生學習語文的重點,如果不能理解課文,后面的教學就是一句空談。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逐句逐段的講解,學生還是懵懵懂懂,對文章理解不透徹,只顧著抄教師給出的答案,在考試時遇到新的文章,即使再簡單也不知道寫了什么,這與他們的學習習慣“自己不讀課文只等教師講答案”有很大的關系。“學講計劃”的實施,特別是聾生對生字新詞的理解,對聾生學習課文有很大幫助。聾生通過通讀課文,互相之間也有了很多的溝通,有了手語的幫助,聾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深了。
每篇課文在學完生字詞以后,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接下來再小組同讀課文,這是讀課文的主要步驟,在同讀課文的過程中,后進生能在優(yōu)等生的幫助下通讀課文,最后由教師帶著集體讀,以便幫助學生在讀課文時正確停頓,對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有很大好處。如在學習《群鳥學藝》這篇課文時,筆者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在學生自讀時,多數學生能夠了解課文寫了幾種鳥來找鳳凰學習搭窩的本領,可對各種鳥學到了什么樣的本領不能理解。接著,筆者讓學生分組分角色讀,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最后,筆者帶著學生同讀課文,學生根據教師的表情,很輕松地理解了文章內容。
三、問題巧答——發(fā)展聾生的建構能力
通過字詞學習和同讀課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為了切實提高“講出來”的效果,教師要注意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通常聾校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后問題時,答案幾乎全部由教師總結,學生抄下來死記硬背,這對于學生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在“學講”實施以來,筆者注重引導學生讀懂問題的要求,然后讓學生自讀課文,盡量用書上的句子去回答問題。這樣,很多問題學生都能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如學習了《師生情》這篇課文,在回答課后問題“她們?yōu)槭裁赐高^門上的玻璃,爭著向屋里看?”“同學們?yōu)槭裁炊挤浅W鹁春蛺鄞魍趵蠋??”這兩個問題時,筆者要求他們首先找出問題答案在課文的哪個自然段,然后用書上的句子去回答,并且在書上加上“因為”“所以”,這樣學生既不用忙著去抄答案,又學會了回答問題的技巧。但是對于“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這樣的問題,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很差,這需要教師不斷地引導、訓練,讓學生掌握回答問題的方法,如“學習了這篇課文,我想到……”或“學習了這篇課文,我認為……”這樣,讓學生在一定的句式下回答問題,幫助學生思考,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沈冬梅.為“學講方式”打好四根支柱[J].徐州教科研,2014(4).
[2]魏星.教學就是發(fā)現最好的可能[J].江蘇教育(小學教育),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