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嵐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也被賦予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常成為課堂的主角,在講臺上一味地傳授知識,學生只是一味聽講,這些傳統的教學習慣嚴重地妨礙了教學改革的順利推進,使得教學的方向逐漸偏離了原有的教學軌道,而近幾年流行的、個性化的教學卻能夠很好地彌補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的不足,下面結合自身多年的親身實踐,來談談個性化數學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方法。
【關鍵詞】數學學科 個性化教學 教學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一理念為我們數學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由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環(huán)境,這種特定的生活和社會文化氛圍,導致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教師要承認差異,善待差異,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和諧的發(fā)展。
一、營造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是個性化教學的前提
數學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寬松、友好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在心理放松的情況下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馳騁想象,敢于標新立異,利于學生個性的展現。反之,阻礙學生積極性的思維。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善于表達情感;鼓勵學生多思善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見解;要善于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咨詢,幫助學生認識自身的學習,幫助學生探索感興趣的課題。
二、自主學習是實現個性化教學的有效途徑
自主學習是自己作為學習的主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夠學,盡量自己學;不懂的、不會的,在同學的幫助下,在老師的引導下再思考。因此,課堂上,要把學生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內容,設置學習目標,并選擇達到目標的方法,讓有差異的學生以有差異的方法和進程學習有差異的數學,實現有差異的發(fā)展。
1.鼓勵學習目標的確定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學生都有渴望成功和被賞識的心理需要。當學生的這種心理得到滿足時,就能引起積極的情感體驗,但學生是千差萬別的,他們的基礎有好差之別,理解水平、分析能力、接受能力有高低之分,課堂上時??吹接小暗取焙汀摆s”的現象,“等”的學生無事可做,“趕”的學生精疲力竭還沒有成功,不但影響了課堂效率,而且學生的學習也逐漸失去其個性特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依據教材的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制定一個基本目標,這是每個學生都要努力達到的共同標準,這一目標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時間和速度來完成,其間也可以調整自己的目標。如學習商中間有0的除法時,先制定了每個學生都必須達到的目標:(1)能計算商中間有0的除法,如4136÷4、7245÷9、9108÷7等;(2)能概括地說出自己這樣算的道理是什么?同時還設置了可選擇的學習目標;(3)能熟練、正確地計算商中間有0的除法;(4)能用多種方法判斷商是否正確?(5)說出在計算過程中最容易錯的地方是什么?由于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特點,又有自主選擇學習目標的主動權,他們會朝著自己確定的學習目標開展學習競賽,自主學習也真正展開了,同時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
2.尊重學習方式的選擇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風格,外向型的學生開朗、活潑,喜歡請問老師,愿意和同學交談,發(fā)表意見坦率,能把不懂的地方不介意地提出來,外向型學生適合集體學習,便于解決疑難問題。內向型的學生情緒穩(wěn)定,喜歡獨立思考,注意力比較集中,他們一般不喜歡集體學習。學生外在的表現體現出他們各自的學習方式,作為教師就應尊重他們的學習方式,不能一味地以所謂的課堂紀律來壓制,而是應該因勢利導,鼓勵他們根據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客觀條件,靈活地選擇自己感到很“順”的方式來學習。
不同的學生個體有不同的特長,有的長于形象思維,有的長于抽象思維;有的長于動口描述,有的長于動手操作;有的長于模仿記憶,有的長于想象推理。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每個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取得最佳的效果。如:乘法口訣的學習,有的學生擅長記憶很快就背出來了;有的學生長于推理,速度上可能會稍慢一點,但他能自己推算出下一句乘法口訣,那應該是更好的;有的學生由于各種原因今天不能很快地掌握口訣,那就放到明天,只要最終掌握了同樣也是好的。相反,如果非要他今天也掌握,那必然加重他的學習負擔,其結果是掌握了一點知識,卻抹殺了他們興趣。
3.善待充滿個性的思維方法
學生的思維方法是千差萬別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和珍惜每個學生充滿個性的思維方法,并順著學生的思路進行引導,盡量采納學生迸發(fā)出的思維火花,把它作為一種課程資源加以利用。如學習“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時,先放手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計算例題36+27,學生得出了多種湊成整十再計算的方法,有學生提出4個9和3個9一共是7個9得63,其他同學都認為這種方法最簡單。教師不能輕易地否定,而要因勢利導,順著這種獨特的解題思路,另出一題如35+26,讓學生自己去實踐去發(fā)現。有時學生的思維方法有點“笨”,只要是學生理解的方法,教師就不應該貼上“不好”的標簽,至少比不理解的“好”方法有效,而不理解的“好”方法只能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只有這樣,敢想、敢說的學生才能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尊重。
三、多元化評價是個性化教學的手段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又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既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又關注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tài)度?!辈煌膶W生,評價的標準、內容、方法也不一樣。因為評價不是為了甄別,更重要地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多元化評價目的不是測量學生的實際水平,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教師在評價中要公正、合理,有激勵性,要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關注個別差異,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要有意識地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留給學生時間和機會,讓他們自評、互評。如上完一節(jié)課或一個單元,學生根據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進行自我評估,分析完成目標和未完成目標的原因,并對下節(jié)課或下一單元的目標進行適當的調整。學生帶著自定的學習目標及自我評價單進行生生和師生討論,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很多,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作業(yè)中的錯誤不是成敗的標準,錯誤應該成為學習過程的一部分,我們可以通過錯誤而學習。如果原定的目標不僅順利完成而且還綽綽有余,這說明確定的目標難度不夠,數量不足。這樣做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和發(fā)現自我。評價應貫穿整個活動的始終,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發(fā)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每個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讓不同的學生在不同標準的評價中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
沒有個性就沒有創(chuàng)造性。讓我們堅持以人的發(fā)展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學習,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需求,以個性化的“教”激發(fā)個性化的“學”,實現每個人的發(fā)展都達到最大效果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