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梅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4-0193-02
2012年廣州市番禺區(qū)綻放出了課改的陽光,我校也如火如荼地開始了“研學后教”課堂的改革,實驗過程中:學生的研學、與教師的后教策略、合作學習研學拓展等教學理念深入人心,感覺有史以來第一次吸收了新的血液,如沐春風?!把袑W后教”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然而,在當前的“研學后教”閱讀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還是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注重后教,忽視學生的“研學”過程,還是統(tǒng)得過死,上課只是執(zhí)行研學案的過程。我們要清楚,這里的“研”有兩點:教師的“研教”,學生的“研學”?!把袑W”是“后教”的前提和基礎。我們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研學的意識,設計好后教策略,充分利用好“研學問題”,在課堂中以問題為中心,把時間還給學生,放手學生合作研學,在研學拓展中張揚學生的個性。在閱讀教學課堂改革的實驗中,我作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研教與研學并進,提高學習效率
實行“研學后教”課堂教學改革后,在閱讀教學中,我開始有意識地轉(zhuǎn)變自己的角色,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并注重引導學生形成他們自己的個性,努力創(chuàng)設質(zhì)疑、探究、合作的學習氛圍,力求形成一種生態(tài)的課堂。上課前我讓學生先探究學習內(nèi)容、對學習內(nèi)容深入了解和質(zhì)疑問難;我自己則設計好“研學問題”,出好“研學案”還根據(jù)自己頂預設和學生的生成設計好后教策略,這樣有的放矢,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研學意識。
在執(zhí)教《貓》這一課前,我讓學生讀老舍先生和周而復等幾位作家關于《貓》的文章,對比在寫法上的異同,探究貓的性格特點。收集關于貓的資料進行展示,上課時讓他們圍繞【研學問題】貓的古怪體現(xiàn)在哪幾方面?放手學生自主、合作研學,再以小組為單位做匯報交流,學生在交流中升華感情;然后進行拓展學習,在研學的基礎上我只作適當?shù)囊龑Ш忘c撥,學生熱情高漲,討論熱烈,發(fā)言積極,很快就掌握了貓的古怪的具體體現(xiàn),個個爭著要匯報。
課堂上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研討學習等形式,學生自己也可以提出問題,每一個同學在小組里都要發(fā)言,他們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能自由展示自我,也能相互學習,并按自己的節(jié)奏完成學習任務,可以說不光是活動的主體,同時也是活動的組織者,自然他們就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習效率不言而喻。
二、巧用“研學案”,“研學問題”是核心問題
“研學后教”強調(diào)有精練的研學案,因為研學案質(zhì)量高低直接影響上課的效率,而“研學問題的設計則是關鍵,在設計研學問題時要圍繞學習的中心點和核心知識進行設計,盡量優(yōu)化,靈活運用才能能使我們的課堂更高效。根據(jù)課改的要求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我借助教材,每節(jié)課設計一兩個統(tǒng)領性、趣味性,能夠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圍繞這些問題展開學習的研學問題,因為研學問題是課堂學習的中心,引領學生質(zhì)疑問難、思維碰撞的橋梁。
記得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回答簡單的問題:本文的描寫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接著,就引導抓住人物的感情線索,要有適當?shù)穆?lián)想和想象,要體會作者的情感。我設計這樣的研學問題:【問題一】在本文的描寫中,桂林的山水有何特點,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和修辭方法?;在教學《中彩那一天》這一課時,我設計【問題一】“為什么中彩那天父親打電話的那一刻,是我們家最富有的時刻?”這一問題讓學生去合作學習,提醒孩子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和環(huán)境的描寫,去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感受道德實踐的艱難。在教學《扁鵲治病》這一課時,我設計【問題一】扁鵲的高明體現(xiàn)在哪幾方面,蔡桓公為什么到最后還是死了?【問題二】扁鵲最后一次拜見蔡桓公,為什么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呢?
生1:我再不逃走,我自身就難保啦!
生2:我再不逃走,我不是白白送命嗎
生3:我再不逃走的話,國王肯定要了我的命!
……
師:當?shù)弥獓醯牟〗牍撬钑r,扁鵲會怎么說呢?
有的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有的說:“我不該不聽扁鵲的勸告”,有的說;“世上有后悔藥嗎” ……學生們精彩的發(fā)言,贏得了前來聽課老師的肯定和喝彩。
讓學生圍繞這些統(tǒng)領性的問題展開學習,我改變了以往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地聽,枯燥乏味地學的狀態(tài)。讓學生們圍繞研學問題自主合作學習,他們圍繞研學問題在思考、討論和感悟的過程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很多老師沒有預設的生成讓人心中驚喜不斷……研學問題成了我和學生學習的好伙伴。
三、合作研學,讓課堂精彩綻放
隨著“研學后教”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給我課堂教學注入了新活力,它不僅可以使師生和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相互學習,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效率的提高。
在2014年的10月份,在執(zhí)教《去年的樹》一課,我放手學生合作研學以下的問題:
【問題1】鳥兒在找樹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什么?
請默讀課文第6——17自然段,圈劃思考:請分別用橫線和波浪線勾畫出描寫鳥兒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的詞語或句子,研學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看法。
【問題2】鳥兒為什么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
請默讀課文第6——17自然段,讀完組員交流自己的看法。
我是放手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然后大家交流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困惑;接著就請同學積極舉手,匯報小組學習的成果,可以結合鳥兒的內(nèi)心,想象鳥兒當時的感情,揣摩字詞的內(nèi)涵作用等來談。其他同學也一起來感受當時鳥兒的心理。進而了解鳥兒對朋友的真誠。
通過組內(nèi)合作朗讀和交流,當讓學生感受鳥兒的無奈,并說說鳥兒當時的心情,學生的熱情就來了:
生1:我盡力千辛萬苦才找到你,現(xiàn)在又要分別了,下次還能見面嗎?所以又看了一會兒。
生2:我覺得是小鳥想念大樹,它才會對著燈火看。
生3:往日的朋友已經(jīng)變成了今天的燈火,小鳥怎么能不傷心?
生4:它在想當年大樹被伐木工人砍掉的那一刻,大樹心里會是怎么想的。
生5:這是我當初的朋友----樹嗎?
……學生們精彩的發(fā)言,贏得了前來聽課老師的肯定和喝彩。
通過學生小組研學和交流學習來傳情和悟情,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語感,提高閱讀的能力。這樣學生會受到感情的熏陶,也會激發(fā)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與作者產(chǎn)生思想的共鳴。
四、研學拓展,使學生個性張揚
每次結合所學的課文進行提前預習和閱讀的拓展,我放手讓孩子們充分去預習、查找資料、小組合作研討學習和拓展文本學生特喜歡這一環(huán)節(jié),每個小組都爭著來匯報。
在《白鵝》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提前讓學生去了解白鵝性格特點,收集不同作家筆下的鵝的文章,欣賞優(yōu)美的段落,并自己去嘗試寫一寫鵝的特點,學生們興致可高了!個個爭著要匯報自己閱讀報告;在即興練筆這一環(huán)節(jié),個個筆下都有不同個性的鵝:
生1:它大搖大擺地,對著我大叫,好像在和我打招呼,又好像在對著我滔滔不絕地談它的一天的見聞……
生2:它的叫聲可厲害了,十公里外也能聽得見,連附近的狗也怕它三分!
……
學生在開放的環(huán)境里一起學習,他們思維活躍,表達流暢,自信。他們是學習的主人,每節(jié)課都見證了他們認真學習的成果。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和概括能力,還培養(yǎng)了表達能力和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
從我班開展“研學后教”課堂教學改革以來,學生們慢慢喜歡上個語文課了,很多家長跟我講:“這兩個學期以來,孩子們越來越愛上語文課了,特喜歡和同學一起預習和探討研學問題,最喜歡拓展環(huán)節(jié)了,現(xiàn)在孩子的寫作水平和語文成績也提高了很多……”,學生隨著“研學后教”課改的深入不斷幸福地成長,個性也在課改中得到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