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劍慧
【摘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比較分析法、邏輯分析法對第8-12屆全運會東道主效應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1.從運動成績的評定方式上看,全運會東道主代表隊金牌的分布主要分布在測量類項目,其次,隨著每屆全運會的開展,全運會東道主金牌的分布有逐漸向命中類和制勝-命中類上增加的趨勢;2.第8-12屆全運會東道主代表隊非金牌項目主要都分布于測量類項目。隨著每屆的開展,非金獎牌向命中類和制勝-命中類項目集中。
【關鍵字】東道主效應 獎牌分布 第8-12屆全運會 比較分析
近競技體育中的“東道主效應”是指運動員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或主場參加比賽,要比在其他地方參加比賽能取得更好的成績。縱觀我國全運會歷史,自從1997年第八屆全運會項目設置全面與奧運會接軌,第8-12屆全運會東道主都取得了驕人的比賽成績。其中第8-12屆全運會東道主都取得了金牌第一或積分第一。顯然,從第8-12屆全運會來看,東道主效應已經(jīng)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共識”。那么,不同的東道主都是在那些或者哪類項目上取得獎牌數(shù)量明顯的增加,而導致的東道主效應?由是,本研究擬對第8-12屆全運會東道主效應進行比較研究,一方面旨在分析第8-12屆全運會不同的東道主在獎牌項目方面的差異;另一方面也為后續(xù)全運會的東道主彰顯參賽的東道主效應提供可資借鑒的參考和啟示。
1結果與分析
1.1唐山市健身俱樂部的發(fā)展狀況分析
到目前為止,唐山俱樂部發(fā)展狀況與1995年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相比起來說真的是有了很大的進展,但就唐山市城市高密集的人口來說,俱樂部的遍及情況還遠遠不能達到全民健身的需要,所以在健身市場上仍有很大的缺口。
根據(jù)健身俱樂部自身因素綜合評定,將俱樂部分為大規(guī)模、中等規(guī)模和小規(guī)模。其中,唐山市小規(guī)模的俱樂部占51.26%,中等規(guī)模的占38.94%,大規(guī)模的僅占9.8%,多數(shù)健身俱樂部都屬于中小規(guī)模,在設施或服務等方面還有待提高。
1.2健身俱樂部消費者狀況分析
1 研究對象
第八屆到十二屆全運會舉辦省市代表隊的獎牌項目分布情況。
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比較分析法、邏輯分析法。
3 結果與分析
3.1 第8-12屆全運會東道主隊比賽獎牌項目布局的比較分析
3.1.1 第8-12屆全運會東道主代表隊金牌項目分布的比較分析
為了便于分析東道主代表隊的獎牌項目,本研究引用項群理論中專案群組的劃分,根據(jù)運動成績的評定方式分類,將獎牌項目分為:測量類項目、評分類項目、命中類項目、得分類項目和制勝-命中類項目[11]。
由表1可知,第8-12屆全運會東道主代表隊金牌項目主要都分布于測量類項目;其次九運會廣東隊、十運會江蘇隊金牌項目中評分類項目占據(jù)第二的位置;十二運會遼寧隊金牌項目占據(jù)第二位置的是命中類項目;十一運會山東隊金牌項目占據(jù)第二位置的是制勝-命中類項目。
測量類項目中金牌項目分布最多的是九運會廣東隊,最少的是十二運會遼寧隊;評分類項目中金牌項目分布最多的是九運會廣東隊,最少的是十二運會遼寧隊;命中類項目中金牌項目分布最多的是十二運會遼寧隊,最少的是九運會江蘇隊和十一運會山東隊,制勝-命中類項目中金牌項目分布最多的是九運會廣東隊,最少的是八運會上海隊;在得分類項目木中金牌項目分布普遍較少,甚至在十一運會山東隊不曾獲取金牌。
表1第8-12屆全運會東道主代表隊金牌項目分布統(tǒng)計表
測量類 評分類 命中類 制勝-命中類 得分類
上海 28 3 5 3 2
廣東 36 12 2 10 5
江蘇 17 9 7 6 5
山東 31 5 2 8
遼寧 12 2 19 8 8
注:依中國體育年鑒19949-1995[1]、1998[2]、2002[3]、2006[4]、2010[5]和第十二屆全運會官方網(wǎng)站[6]數(shù)據(jù)資料整理,其中奧運帶入獎牌,超記錄獎牌不計入內(nèi),此為比賽獲得實際獎牌
3.1.2 第8-12屆全運會東道主代表隊非金牌項目分布的比較分析
非獎牌項目的分布也反映著代表隊省市運動基本的水平代表著代表會是否具有沖金下一屆全運會的實力。
表2 第8-12屆全運會東道主代表隊非金項目分布統(tǒng)計表
測量類 評分類 命中類 制勝-命中類 得分類
上海 30 7 9 4 10
廣東 37 20 16 11 7
江蘇 29 9 14 11 2
山東 33 7 8 13 1
遼寧 31 7 14 18 9
由表2可知,第8-12屆全運會東道主代表隊非金牌項目主要都分布于測量類項目;其次九運會廣東隊、非金牌項目中評分類項目占據(jù)第二的位置;十二運會遼寧隊、十一運會山東隊非金牌項目占據(jù)第二位置的是制勝-命中類項目;十運會江蘇隊非金牌項目占據(jù)第二位置的是命中類項目。
測量類項目中非金牌項目分布最多的是九運會廣東隊,最少的是十運會江蘇隊;評分類項目中非金牌項目分布最多的是九運會廣東隊;命中類項目中非金牌項目分布最多的是九運會廣東隊,最少的是十一運會山東隊;制勝-命中類項目中非金牌項目分布最多的是十二運會遼寧隊,最少的是八運會上海隊;在得分類項目中非金牌項目分布最多的是八運會上海隊,最少的是十一運會山東隊。
4 結論
4.1 按照運動成績的評定方式分類,第8-12屆全運會的東道主主效應的獎牌項目特征:測量類項目中金牌項目分布最多的是九運會廣東隊,最少的是十二運會遼寧隊;評分類項目中金牌項目分布最多的是九運會廣東隊,最少的是十二運會遼寧隊;命中類項目中金牌項目分布最多的是十二運會遼寧隊,最少的是九運會江蘇隊和十一運會山東隊,制勝-命中類項目中金牌項目分布最多的是九運會廣東隊,最少的是八運會上海隊;在得分類項目木中金牌項目分布普遍較少,甚至在十一運會山東隊不曾獲取金牌。
4.2 第8-12屆全運會東道主代表隊非金牌項目主要都分布于測量類項目;其次九運會廣東隊、非金牌項目中評分類項目占據(jù)第二的位置;十二運會遼寧隊、十一運會山東隊非金牌項目占據(jù)第二位置的是制勝-命中類項目;十運會江蘇隊非金牌項目占據(jù)第二位置的是命中類項目。
【參考文獻】
[1]任紹祖主編.中國體育年鑒(1994-1995)[M].中國體育年鑒出版社,1996,12:269-292
[2]袁偉民主編.中國體育年鑒(1998)[M].中國體育年鑒出版社,2000,12:511-539
[3]袁偉民主編.中國體育年鑒(2002)[M].中國體育年鑒出版社,2002,12:50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