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蓮
【摘 要】 目前學術界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問題:一個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問題;一個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和規(guī)律問題的研究。而對于判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功與否的標準問題相對則探討得比較少。正是基于此,本文從文化哲學研究視域,簡要探討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功與否的標準及其意義問題。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文化哲學;文化認同
The standard of judgment from the view of cultural philosophy of the Marx doctrine Chinese
【Abstract】For the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 of the Marx doctrine Chines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ollowing issues: One is the Marx doctrine and the necessity of Chinese possibility; Another is about study of Marx's Chinese process and rules. And criterion for the Marx doctrine Chinese of the success of the standard problem of relatively is les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philosophy, briefly discusses the doctrine of Marx Chinese success criteria and its significance.
【Key Words】The Marx doctrine of Chinese; Philosophy of culture; Cultural identity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00-02
回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研究的歷史可以看到,此前我國學術界研究這一問題時,往往更多的是從以下兩個路徑人手:一是圍繞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正確路線同歷次教條主義錯誤的斗爭這條主線,著重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概念的產生、發(fā)展和演進歷程。這可以說是一種政治學的視角,從一定角度揭示了中國共產黨開啟、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原因與貢獻;二是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等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形成與發(fā)展為對象,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地位、作用。這種研究視角重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之間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的推演。[1]
從這兩個路徑入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取得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成果。但如果僅僅只是將研究視域局限于這兩個方面,則必然存在著一定的偏頗。因為這兩條路徑一條主要是從政治學的角度出發(fā),另一條則是從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形成與發(fā)展歷史角度出發(fā)。從政治學角度出發(fā),可以很好的把握中國革命與經濟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價值意義十分明顯。但是,如果僅僅只是局限于政治方面,僅僅只是從政治斗爭的角度來看待與分析問題,則在無形中很容易令人產生一種認識上的偏差,這種認識偏差在于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其他社會生活領域沒有多大關系而僅僅只是政治領域的問題,更有極端者有可能會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片面理解為一種政治權力斗爭的需要。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與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出發(fā),可以讓我們從整體上很好地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背景、發(fā)展趨向等,使得研究具有連續(xù)性、整體性與系統(tǒng)性特征。這種研究路徑最大的特色與長處就在于理論體系的推演與建構,但這也正是其不足之處。正如有學者指出的:“如果過于偏重理論體系的推演,則往往會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脫離中國人活生生的現(xiàn)實和中國的近現(xiàn)代思想運動,變成一種自身的邏輯演繹?!盵2]也就是說這種研究路徑有可能會使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在現(xiàn)實與學術之間、實踐與理論之間的聯(lián)系不夠充分,甚至有可能產生脫節(jié)的危險。這也是我們所十分不愿看到的事情。
正是基于此,有些學者開始嘗試著從新的角度來分析與看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問題。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學者主張從文化的視域來探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例如:劉力波、馬啟民在《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文化視域》一文中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文化視域,就是在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論述的整體原則框架中,以認知和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內涵為基礎,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命題和實踐推進中所包含與涉及到的文化領域或層面的問題為主要關注和思考對象,借鑒一定的文化學、文化哲學、文化社會學等學科的方法和理論,來分析、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的一種角度和范式。[3]戴安良在《文化哲學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一文中從文化哲學的視域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華民族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本土化”;應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放在全球化視野、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視野與中國的國情視野中進行考察。[4]這種從文化的視域探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學術與現(xiàn)實之間脫節(jié)的問題,進一步拓寬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視域。
但是,所有這些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的討論當中,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在何種程度上意味著已經“中國化了”,亦即判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功與否的標準問題。
當然,有人會提出,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如何進行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之前,談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功與否的標準問題有點為時太早。筆者認為,一般來說,目標的確定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決定進程的方法與方式。所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功與否的標準問題在此提出并不為時過早。
那么我們該如何確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功與否的判定標準呢?正如近幾年來學者們越來越重視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待事物一樣,或許我們能從文化哲學的角度出發(fā),找到一個較為具有說服力的標準。
根據(jù)文化哲學的視域,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在西方土壤中孕育而生的文化,其中國化的過程就是一種外來文化在中國的本土化過程。而這種本土化過程的最終結果必然是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生存、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也就是融入進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等等當中,亦即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認同。只有這樣,馬克思主義才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中國化。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將文化認同作為判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功與否的標準,那么也就是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置于文化哲學的視域之內。因為文化認同這一概念,首先就預設了文化視域這一前提,也就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預設了文化視域的前提。
筆者認為,將文化認同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功與否的評判標準的作用主要在于:
第一,有利于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置于對世界全局總體把握的高度。文化哲學研究的總體性、多元性、歷史性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研究范式。在研究過程當中,我們不僅要注意到馬克思主義與各種其他外來思潮以及中國傳統(tǒng)思想相互碰撞、相互激蕩、相互斗爭而又相互吸收的過程,也需要注意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對整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理想情操、行為方式等多方面、多層次的實際影響。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需要對世界全局有一個總體把握。正如陶德麟教授所說的:“離開了對世界各種思潮的了解,離開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不可能揭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質,探求到支配它的規(guī)律?!盵5]
第二,有利于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跟人的實踐緊密相連,避免理論與實踐、學術與現(xiàn)實之間的脫節(jié),甚至于僅僅只是一種政治口號。
第三,有利于我們對自己民族文化傳統(tǒng)和馬克思主義文化、以及一切人類先進文化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綜合,從而在文化吸收與融合上突破民族與國家的界限,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先進文化,真正達到文化強國的目的。
第四,有利于人們更好的理解與接受馬克思主義,從而在文化上迅速達成共識。因為文化哲學視域內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是純粹的馬克思主義,而是將馬克思主義思想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了的綜合性文化。
第五,只有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功與否的評判標準界定于文化的范疇之內,才能真正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永久活力。
第六,這種文化認同一旦形成,必然將促進我國廣大群眾的政治認同與國家認同,從而增強我國民眾的內聚力與歸屬感。
將文化認同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功與否的判定標準,在該文中表述還十分粗略,有待進一步細化。囿于筆者知識的有限性,所述當中必然存在不當之處。希望筆者粗淺的看法能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3]劉力波、馬啟民,《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文化視域》[J],貴州社會科學,2008(4)。
[2]何萍、李維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探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P1。
[4]戴安良,《文化哲學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12)。
[5]陶德麟,《哲學的現(xiàn)實與現(xiàn)實的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中國化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P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