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耀
摘要:“太虛即氣”是張載哲學的核心命題,其思想的本體論、宇宙論、心性論等諸多方面的內容都是圍繞這一命題而展開。張載哲學的思想體系正是通過對氣化的不同解讀而體貼出來。因而對于張載哲學宇宙論的研究能夠使我們更加透徹、條理的找到其體系脈絡從而加深對張載哲學的理解。
關鍵詞:太虛;本體;氣化
一、萬物一源的太虛本體論
張載“太虛”本體論的提出一方面是對佛老“空”“無”的有力回應,同時也填補了儒家在形上學方面的空白。在張載看來,世界的存在并非是“空”與“無”,而是萬物有一個共同實在的、有無渾一的本源,“太虛”,“太虛無形,氣之本體”①?!疤摽铡钡摹疤摗辈皇强諢o一物的“虛無”,萬物的本源是充盈太虛之中的無形之氣,故“知太虛即氣,則無無”。而“太虛”又即“太和”,“太和”道體“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②,太虛之氣正是在這一“清通不可象”的“神”性的作用下聚成有形之物。因此,“太虛即氣”一句并非是“太虛”等于“氣”,“太虛”實乃一空間,其中包含“氣”與“神”兩者,“氣”是構成萬物的元素,“神”是背后的主宰力量,“氣”與“神”相即不離。由此可知,作為萬物本源的“太虛”自然不是空無一物的“虛無”,而是一種融合有無的和合體。
然氣何以能成萬物而非一物?“太虛則清,清則無礙,無礙則神。反清為濁,濁則礙,礙則形?!雹塾行沃锸且颉暗K”而“形”,所以原本全然之“清”無法完全的表現(xiàn)出來。又“凡物莫不有性,由通閉開塞,所以有人物之別,由蔽有厚薄,故有智愚之別”④。“氣”因“礙”而聚成有形之物,加之萬物“通閉開塞”的能力不同,所以原本全然的“天地之性”在有形之物身上體現(xiàn)出的性質自然千差萬別,如此“所以有人物之別”。
《正蒙·太和》篇中又言“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睔饩鄢捎行沃锖蟛⒎且怀刹蛔兌来?,而是必然要再散殊為氣復歸于太虛,由“有”歸于“無”,這樣氣就具備了絕對運動性和聚散不已的循環(huán)性。
包含“太和之道”和“清通之氣”的“太虛”構成了宇宙的終極結構性本源,其催生萬物變化的動能“太和”與其載體“氣”的不離狀態(tài)成就了“太虛”廣大深厚、包羅萬象的本源特質。張載本體論實現(xiàn)了有無同一、體用不離,不僅是萬物的本源所在,同時其內涵中也抽離出抽象的作用萬物的道體存在,也為人性的倫理道德提供了形上學依據。
二、天人同性的氣化論
(一)主宰性的道體—神
“凡物莫不有性”,“性”從何來?《中庸》言明“天命之謂性”,“天”是“性”的根源?!靶浴睘楹挝??“合虛與氣,有性之名”⑤?!靶浴卑顺橄蟮?、超越性的“天地之性”即“虛”,又包含了具體的、局限性的“氣質之性”即“氣”。所以超越性的道體落實到人的身上就是“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渾一。那天地之性的內容是什么?即是超越性的主宰宇宙萬物生化與存在的力量?!坝商?,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雹薜赖捏w現(xiàn)是在氣化的過程中,而“道”的內容即是“天地之性”?!疤焖哉咄O于道”⑦,氣化之“道”正是“天地之性”的體現(xiàn)過程?!疤退^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氤氳、相蕩、勝負、屈伸之始。”萬物生化的動力“氤氳”、“相蕩”等來自于道,這種無形抽象的“天之不測”的“神”就是主導萬物生化的力量,“氣有陰陽,推行有漸有化,合一不測謂神”⑧。
“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爾”⑨,有形之物只是“神化”作用的產物與遺留物,氣聚而成物得到的只是“神”的“糟粕”,故而就回應了所以有“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區(qū)別。而這同時也就間接證明了天下萬物都是運行在“神”的統(tǒng)攝下,擁有共同的主宰性根源。
(二)必然存在的狀態(tài)—化
“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在這樣一種必然循環(huán)的趨勢中我們又體悟到“化”的存在性與重要性。如果宇宙的生化順序只是由“無形太虛”到“有形之物”的單向運動,擁有“氣質之性”、“通閉開塞”能力不同的萬物則無法全部回到“天地之性”的狀態(tài),如此也就“天人殊絕”,何談“天人合一”?正是有了氣散而歸太虛的必然性,所以無論萬物能力同異都能再回到“太虛”之中,復得“天地之性”,這是終極的“天人合一”。氣的這種性質使得萬物生死都處于循環(huán)往復的整體之“化”中,佛家的“寂滅無余”與道家的“徇生執(zhí)有”都是割裂了這種整體性的思想。萬物由太虛而來,又必歸于太虛,方謂“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⑩。既知太虛為本源與歸宿,所以“造化所成,無一物相肖者,以是知萬物雖多,其實一物”B11。
“化”的性質一方面將有形之物與無形太虛的關系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有形”與“無形”的區(qū)別只是“氣”不同的存在形式,萬物都無法逃離由散到聚、又由聚到散的必然氣化過程。另一方面又體現(xiàn)出“神”的作用貫穿于事物生化、運行的終始。因而“化”所體現(xiàn)的正是“神”的“妙萬物”作用的整體過程。
(三)合異于同的性質—感
從宏觀的角度我們看到了“神”與“化”對萬物的重要影響作用,但這都是無形之道對有形之物的作用,那有形之物能否主動與無形之道建立聯(lián)系?有形之間又是否具有關聯(lián)性?張載哲學中“感”的命題正解決了這一疑問。
“天地生萬物,所受雖不同,皆無須臾之不感,所謂性即天道也?!盉12由此一句可以得知,“感”是萬物都具有的性質,“感”即是“性”?!案姓咝灾?、性者感之體”,“性”的靈明之處便是“感”?!耙匀f物本一,故一能合異;以其能合異,故謂之感”B13,“感”正是事物之間建立聯(lián)系的能力,其作用則是合“異”于“同”。而“異”即是人與天、人與人、人與物的差別關系,“感”的目的即是要將這三者合一?!疤彀d萬物于內,所感所性,乾坤、陰陽二端而已,無內外之合,無耳目之引取,與人物蕞然異矣?!盉14,雖然物皆有感,但感的境界卻不同?!疤熘小笔前?、陰陽之道的全然之感,而“人之感”則是具有了內外、耳目之分的污壞之感。雖然人之感有所污壞,但并非因此人就無法與天之感合一?!疤焖哉咄O于道,氣之昏明不足以蔽之”,“人之感”的存在性正是要突破“氣質”對于“天之感”與“人之感”之間的阻隔作用B15?!叭酥小庇腥毕荩杏挚珊袭?,便有了“用感”使天、人、物合一的可行性與必要性?!案卸笥型ā保吧咸熘d,有感必通”,“通”的意思即是“無礙”。由“通”的無礙性我們又聯(lián)想到太虛的“神”。“太虛則清,清則無礙,無礙故神”,可見“感”不僅可以使人獲得“天之感”,更是人得到全然的天地之性的途徑,“感”使人體萬物而通于道。(作者單位:西藏民族大學)
本論文為西藏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年研究生科研項目《張載天人觀研究》(MYYJS2015003)研究成果之一。
注解:
①②③《正蒙·太和》,《張載集》,中華書局,2012年6月,第7頁、7頁、9頁
④《性理拾遺》,《張載集》,中華書局,2012年6月,第374頁
⑤⑥⑨⑩B11《正蒙·太和》,《張載集》,中華書局,2012年6月,第9、9、9、7、10頁
⑦《正蒙·誠明》,《張載集》,中華書局,2012年6月,第21頁
⑧《正蒙·神化》,《張載集》,中華書局,2012年6月,第16頁
B12B13B14《正蒙·乾稱》,《張載集》,中華書局,2012年6月,第63、63、63頁
B15《正蒙·誠明》,《張載集》,中華書局,2012年6月,第21頁
參考文獻:
[1]楊立華,《氣本與神化·張載哲學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1
[2]曹樹明,《修養(yǎng)工夫論視域下的張載“格物”說》,載《深圳大學學報》 第30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