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楂樹之戀》,是張藝謀導演根據(jù)美籍華人艾米好友的經(jīng)歷寫成的愛情故事,經(jīng)過改編拍成電影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電影中靜秋與老三那純潔和凄美的愛情打動了無數(shù)人。我在看了電影后,被這種透徹心扉的愛所打動。于是我在碩士畢業(yè)的最后階段創(chuàng)作了同名油畫作品《山楂樹》。
關鍵詞:油畫;文革;愛情;純潔;凄美
山楂樹 ? 60×80cm ? 布面油畫 ? ?劉達 ? 2011年
2011年在我即將碩士畢業(yè)時,我看了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山楂樹之戀》,正在進行畢業(yè)創(chuàng)作的我感觸良多,我決定用我手中的畫筆來表達對這個美麗又殘酷的愛情故事的理解?!渡介珮渲畱佟分v述了在文革那個封閉、瘋狂的特殊年代,主角靜秋和老三那純潔凄美的愛情故事。張藝謀啟用了當時還是一名高中生的周冬雨來扮演女主角靜秋,由于之前周冬雨沒有受過專業(yè)的表演訓練,所以她那羞澀的表演更加強化了電影所要表達的那種懵懂的愛情。
本科階段我曾對文革時期的符號很感興趣,對于我這種出生在文革后的80后,我也一度不太清楚,為何會對文革感興趣。后來我覺得正是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所以當看到電影,文學,藝術等等對文革的表現(xiàn)時,探索的好奇心就會更加強烈。所以我在本科階段借用了許多文革的符號來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比如毛主席像,紅五星,放射狀的線條等。但這時的繪畫作品只是一種圖形和符號的組合,畫面給別人只是一種表面視覺的感受,沒有更深層次的意義。所以我覺得關于文革題材的繪畫研究,對于本科階段的我并不合適,畢竟那個時代離我太遠了。進入研究生階段后,我很少再進行關于文革題材繪畫的嘗試。轉(zhuǎn)眼研究生階段課程結束,隨之進入到了畢業(yè)創(chuàng)作階段,很快我便完成了幾幅畢業(yè)創(chuàng)作。我自己還比較滿意,但我始終覺得好像還不是那么圓滿,我覺得還差一副代表我學生時代的作品。于是我回顧過去,又想到了關于文革的題材,但難道還是像本科那樣利用元素、符號、圖形來簡單的組合嗎?我覺得這并不能表達我對那個時代的感受。
就在我為用哪一種形式來進行創(chuàng)作而迷茫時,2011年畢業(yè)前夕我看了《山楂樹之戀》,電影中的故事使我感動。在很短的時間里,我便決定以電影為參考,來創(chuàng)做這幅畫。經(jīng)過前期的設想決定以靜秋的扮演者周冬雨為原型,創(chuàng)作一副油畫肖像來表達我對那個時代的理解。
在前期作品構思中,我將作品設計成前景為肖像,畫面背景是大面積的天空和壓低的地平線,來烘托畫面氣氛。這是一種簡單的構圖,在古典主義油畫中經(jīng)常看到,比如《蒙娜麗莎》。正因為簡單的構圖,更容易使觀者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物上。
在篩選素材的時候,電影里的一個畫面吸引了我,電影中老三和靜秋相約到河邊游泳,游完后兩人相互依偎坐在岸邊,靜秋穿著老三的襯衣顯得格外嬌小,夕陽那溫暖的余暉灑在靜秋的臉上格外美麗動人。在最初的素描稿中,我重點分析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這也是我這張作品的重點部分。愛人偎依在自己的身旁,靜秋的臉上充滿幸福,但同時又因擔心兩個人的未來而顯得惆悵,這種矛盾的心理,如何體現(xiàn)在面部表情上,成了重點的研究對象。我想到《蒙娜麗莎那》那神秘的微笑。但最終我沒有選擇微笑的表情,而是一副相對嚴肅并迷茫的表情,我認為這更能表達我對那個時代的理解。前景人物確定,如何用一個合適的背景烘托畫面的主體和氣氛就成為下一步的關鍵。這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根據(jù)前期天空作為背景的設想,經(jīng)過反復的修改,最終決定用大面積布滿烏云的天空作為主要背景,為了避免烏云顯得陰暗,我選用了深藍色作為烏云的主體色。烏云底端畫了幾束透過云層射進的陽光,陽光呼應了前景人物臉上的光線,代表著希望,同時也給嚴肅冰冷的畫面帶來了一絲溫暖。
有了完善的草稿作為基礎,最后的油畫作品完成的很順利。作品再用了60×80厘米的小尺寸,并運用了類似坦培拉技法的細小筆觸,從而使畫面盡量精致和細膩。歷時兩周,我終于畫完了這幅油畫作品,我用電影的名字為它命名為《山楂樹》。
回顧這幅作品的創(chuàng)作,有感動,有迷茫,為故事中那凄美的結局感到惋惜,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愛情背負了太多物質(zhì)的東西,而像《山楂樹之戀》這樣純潔美麗的愛情是當下的人們永遠的奢求。
美麗的愛情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