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董仲舒君權制約論

2015-05-29 23:18:12張曉曼
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 2015年10期
關鍵詞:君權災異祥瑞

張曉曼

摘 要:董仲舒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儒學思想家、哲學家。他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孟荀子等眾多儒學思想大家的觀點,并結合當時的政治形勢有所突破有所創(chuàng)新。他的政治性思維讓后人為之驚嘆,他的天人感應理論、祥瑞說與災異說、屈君而伸天理論對于限制和約束至高無上的君權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以董仲舒所倡導的政治主張為主要內(nèi)容,論述他所要達到的制約君權的目的。

關鍵詞:君權;天人感應;祥瑞;災異;屈君而伸天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10-0183-02

董仲舒的政治主張在中國古代留有深遠的歷史影響,他尊尚儒學,同時又吸取黃老哲學用以豐富儒學,遵從儒家為政為民,仁政愛民,提倡教化,興辦太學的思想,并提出天道、君道,尊天而治,天人感應,屈君而伸天,主張改革更化等一系列政治主張,對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起到一定積極作用。其中,尤以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和屈君而伸天的論述主張更是發(fā)揮儒家對世俗權力的教化與規(guī)勸作用,對中國古代封建秩序的維護和君主集權制度的加強提供了理論基礎。

1 天人感應說

1.1 天人感應說的來源

天人感應說在董仲舒提出之前就有反映,如:“天地感而萬物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咸卦·彖辭》)?!疤熳訛樯疲炷苜p之,天子為惡,天能罰之。”(《天志中》)?!胺驳弁跽咧畬⑴d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呂氏春秋·應同》)。

天人感應說的內(nèi)容,從字面上看也是十分明確的,即天作為萬物之源,是有意識有感覺的,能夠洞察天下一切人與事,并且對于人類所做之事做出相應的反應,有懲惡獎善之能力。

1.2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與災異說

董仲舒說:“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人與天一一相應,人有小骨節(jié)三百六十六塊,天一年有三百六十六日。人有大骨節(jié)十二塊,與一年十二個月相應,人體內(nèi)有五臟,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季。就算不能用數(shù)計的,按類也相應。人有喜怒哀樂,天有春夏秋冬?!笨傊炫c人相類,天人合一也。所以,天與人相互可以感知,以此來證明天人感應。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實際上是天人合一,并論述了天與人即天子統(tǒng)治下的萬民之間的關系,董仲舒把天抬到了一定的高度,天是世界萬物的本源,天感應著世上一切的善惡是非,進而決定著君王統(tǒng)治的興衰。

董仲舒在吸取先人理論的基礎上,以陰陽五行說發(fā)展深化了天人感應的內(nèi)容。如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義》中關于天人關系的論述: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終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春秋繁露五行之義》)。

董仲舒為了進一步證明天人感應理論的合理性,以祥瑞說和災異說輔之,尤以災異說為重中之重。董仲舒認為君在做天在看,君主的一切行為,好與壞,善與惡,天都能感知,并會以行動告知——賜福祥瑞或者降下災難。如果君主的行為違背人民意愿,上天會給予警示,如出現(xiàn)水災、旱災或者瘟疫這樣影響民生的災難。而君主也必然會重視處理此類事件,如若不然,便可能出現(xiàn)暴亂威脅君主的統(tǒng)治。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天人感應說的提出與發(fā)展實質(zhì)上是為了限制至高無上的君權迫使君主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防止權力異化而為所欲為。

《漢書·董仲舒?zhèn)鳌分校瑵h武帝問:“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災異之變,何緣而起?武帝問天人感應是如何發(fā)生的,災異之說因何產(chǎn)生的?詢古問今,以觀實事,并且將虛心學心以改正??梢?,君王雖握有至高無上的皇權,仍對天有所忌憚,這也就是董仲舒天人感應論所要達到的目的。而君主對于災異之說也十分重視。因為天與人相互感應,人所做之事天會有所感知,對于善者會賜祥瑞以示激勵,而對于惡者會降災難或者怪異之事以示懲戒,對于大惡之事,則會給予嚴厲制裁,乃至國破。因此,君主要重視民生,要順天之意,以保國家風調(diào)雨順,百姓安居樂業(yè),這樣才能保住君王掌握權力的基礎,才能是真正的一“人”之上,萬人之下。這樣的事例也是比比皆是,比如說武王伐紂。商紂王暴虐百姓,亂殺忠臣,聽從奸佞臣子之言,百姓生靈涂炭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天便給予懲罰,而授命武王伐紂。武王伐紂途中遭遇無休止的大雨三天三夜,且出現(xiàn)戰(zhàn)士們用的楯無故折斷為三節(jié)的怪異現(xiàn)象,武王以為天警示不可伐紂,急召姜太公問之,太公答曰:楯被折成了三段,是天要我們兵分三路安排,大雨連下三天無休止,那是在為我們洗甲兵,讓我們輕裝上陣。再次,上天便給予武王降下祥瑞征兆,授予武王伐紂之命,即武王代天伐紂。而對于商紂王來說,則是降災異以滅之。因為他的暴政,涂亂百姓,天懲之。所以由此看來,君王不是一人獨尊,須先尊天而治,方享百姓之尊。

董仲舒亦說:天創(chuàng)造百姓不是為了要培養(yǎng)出君王,而君王卻是為民而設,也就是說百姓才是君王產(chǎn)生的根本。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答漢武帝問時提出天之所以讓一個人為王,一定有單憑人力無法做到的,這就是王者承受天命的憑證。也就是說君權由神授,并舉例說“白魚入于王舟,有火復于王屋,流為烏,此蓋受命之符也?!卑佐~跳入王坐的船里,因為有火,而變成了烏鴉,這就是應承天命。董仲舒使之與災異說和祥瑞說聯(lián)系起來,更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權。他說天和人是相互作用關系的,如果國家或君主做出違背道德倫理、不利于百姓的事情,天會首先給予提示,如果沒有醒悟過來,會再次提醒,但是事不過三,再不知悔改,國家就會面臨傷害和敗亡。以此災異說來警示君王要尊天而治,遵從天道而行仁政。君王是萬民的主宰者,但君王由天而授,須服從天的權威。

2 屈君而伸天

董仲舒的一系列政治思想大部分繼承了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疇,但是就對于君權制約思想方面,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這就是我們所論述的“屈君而伸天”。董仲舒在其著作《春秋繁露·玉杯》中提出: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義也。臣民要絕對服從君主的統(tǒng)治,信奉君主為一切,堅持“君為臣綱”,而君主要絕對服從天的意志,以天為尊,否則,天會降災異之事以示警示。這里的“民”不只是指廣大老百姓,更重要的是各地方諸侯,因為諸侯手握兵權并割據(jù)一方,如果不一心會嚴重威脅君權,所以要強調(diào)統(tǒng)一,反對割裂,維護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這個主張也迎合了掌權者的意愿,并對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屈君而伸天的提出,恰恰符合君權神授的說法,君權乃是天賜,因此,君王也須服從天的意愿,這樣則巧妙的以天來限制君權。

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實際上是天人合一,并論述了天與人即天子統(tǒng)治下的萬民之間的關系,董仲舒把天抬到了一定的高度,天是世界萬物的本源,且天感應著世上一切的善惡是非,進而決定著君王統(tǒng)治的興衰。

3 董仲舒對儒學的發(fā)展

董仲舒的政治主張最終還是推崇儒家思想,他師從孔孟荀子等人的學說理論,又在此基礎上有所突破有所發(fā)展。他繼承儒學仁政愛民,主張以德治國,教化人民,推崇對宗法制度極為維護的“三綱五?!闭f,并極力推崇儒學,把儒家思想發(fā)揚光大。天道之中,陽代表德,主生,陰代表刑,主殺。陽常處在盛夏,視生育養(yǎng)長為任,陰處嚴冬,積聚在不起作用的地方,所以天任用德教,不用刑罰??鬃右嘣疲翰唤潭D謂之虐!不進行教育叫殺人這就是暴政?,F(xiàn)如今陛下乃是一國之君,富有四海,并且居于可招致祥瑞的地位,擁有可招到祥瑞的形勢,本身又有招致祥瑞的資本,行為高尚且恩德廣厚,資質(zhì)聰慧而意愿美好,愛護百姓而廣納賢士,可謂是適合百姓的賢明仁義的君主了,然后這樣了,天帝卻沒有感應,祥瑞也沒有降臨,是為什么呢?究其原因,原來是教化沒有建立,百姓沒有納入正軌。百姓都是追逐利益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流一傾而下無法阻止。而建立教化就好比建立防洪堤壩一樣,提防的好則奸邪停止,教化不立,提防不好則奸邪并出。自古賢明的君主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治理天下都把建立教化作為首要任務,因此,董仲舒主張興辦太學,學習儒家文學,以仁來教育人民,以義來感化人民,以禮來節(jié)制人民??傊袒嗣袷箛┟癜?。而這些需要君主立太學以教于國,且須君主善治,善治則災害去,福祿來。天賦與君主統(tǒng)治萬民的權力,同時要求君主達到一定的要求,并因天人感應而監(jiān)督這君主的行為,以使其為政為民。在《天人三策》中,他引用孔子的觀點:“德不孤,必有鄰”,即有德的人絕不會被孤立,一定會得到幫助。而這些都是靠積累善事累計德性才能獲得。后世的君主奢侈淫逸道德衰微,不能好好治理國家,廢除德教任用刑罰,被世人孤立背板。這里就說明他想讓君主明白德治的重要性,使其德治主張得到任用。

對于“三綱”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關系,則是君前臣后的尊卑序列地位,使其等級秩序合理且合法?!拔宄!奔礊椤叭?、義(誼)、禮、智(知)、信”。他說“為政而宜于民者,固當受祿于天。夫仁、義、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俢飭也;五者俢飭,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靈,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本跻嫘蕖叭?、義、禮、智、信”這五種恒久不變的道,就能得到天的庇護和保佑,即使是鬼神也會接受其祭拜而保佑他,那么他的恩德便會外施,擴大到一切生命都能感知并感恩。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以及沿用儒家思想以教化萬民,目的仍是為規(guī)制君權,但與此同時,他所倡導的都是儒家思想,不知不覺中也在促進儒學的發(fā)展。

4 總結

董仲舒提出的一系列政治主張是以儒家思想為主線,以儒家思想的文化觀統(tǒng)治社會,使萬民皆以儒學為尊,百姓的思想觀也都反映著儒學的發(fā)展。而董仲舒也十分清楚,君主又豈會那么容易相信他,接受儒學為一國的唯一正統(tǒng)呢?因為君主自己也想無限使用君權。雖說身居高位,但高處不勝寒,他也會惶恐,害怕地位受到威脅。然后如果權力不受限制,掌權者便有可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不顧百姓安樂,權力因此異化,權力使用不當,擾亂社會秩序,危害社會安全,擾亂民生。而當時實行的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便是群臣皆以皇帝一人馬首是瞻,而沒有人可以制約君權。所以董仲舒的觀點便是以“天”制約君權。自古以來我們宣揚的都是君權神授,人受命于天,所以,君權受到天——這個被思想家們賦予濃重神秘色彩的能力者——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所謂的“天”這里也就可以理解為“儒家思想”。歸根結底,董仲舒還是在以儒家思想來約束君主的行為,限制君權。儒家思想逐漸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這就是文化軟實力,人們通過儒學這條主線連接在一起,具有凝聚力和影響力,從而推動儒學和社會的共同發(fā)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黃樸民.天人感應與天人合一[J].文史哲,1988.

[2]干春松.儒家政治思想的連續(xù)與轉折——徐復觀論董仲舒的整治哲學[J].學術研究,2010.

[3]孫秀民,楚雙志.中國古代封建君權制約述略[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6.

[4]王怡.“屈君而伸天”與皇權專制——董仲舒法律思想新論[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1.

[5](漢)董仲舒.春秋繁露[M].周桂鈿,朋星,譯注.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君權災異祥瑞
瑞意搖滾
睿士(2024年5期)2024-05-24 17:37:36
金豬慶祥瑞
青年歌聲(2019年2期)2019-12-09 12:59:29
天理與國法:災異譴告話語中的慎刑之道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20
浙江君權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汽車電器(2019年9期)2019-10-31 07:51:10
《清史稿》災異卷及《聊齋志異》的形象設定
王符《潛夫論》法律思想評析
法制與社會(2018年6期)2018-04-18 09:19:04
祥瑞
寶藏(2017年10期)2018-01-03 01:53:10
荀子基于人的局限性的社會秩序建構理論探究
麒麟祥瑞(七絕)
寶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3:49
淺析西漢災異思想
文教資料(2016年11期)2016-07-19 08:08:56
曲靖市| 镇安县| 剑河县| 永宁县| 锦州市| 浦县| 霞浦县| 锡林浩特市| 农安县| 曲松县| 平邑县| 西吉县| 兴安盟| 永安市| 特克斯县| 重庆市| 建湖县| 玉山县| 内丘县| 平定县| 乌兰察布市| 邳州市| 溆浦县| 饶平县| 巨野县| 淮北市| 乐亭县| 涿州市| 千阳县| 来宾市| 平顶山市| 中牟县| 乌兰察布市| 呼图壁县| 监利县| 定兴县| 武功县| 游戏| 侯马市| 含山县|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