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暢怡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動態(tài)的過程,需要積累和不斷的內化,如果僅僅靠課堂短短的40分鐘,學生很難真正的感知文字和語言的魅力,更不可能引發(fā)內心的思考。
一、相信學生,引路“自學”
筆者在組織學習粵教版必修3《唐詩五首》中的《從軍行》(其四)時,給學生補充《從軍行》七首中的其他六首,提前一周時間做了如下“自主學習”指引:
(1)借助資料,了解王昌齡的經歷和作品。
【展示交流方式】課堂分享王昌齡的經歷和作品,在筆記本上進行補充、整理。
“作者簡介”這一通常由老師通過板書(ppt)將重點內容展示給學生、學生進行記錄的環(huán)節(jié),變成了學生主動翻閱資料,搜索、積累、辨析、重組知識的過程,經過這個過程,知識在腦海中就更牢固了。再加上課堂的展示,學生的求勝意識被激活,自主學習自然變得主動。
(2)找出王昌齡的七首《從軍行》中的典型意象,歸納到“積累本”上,并總結邊塞詩意象特點。
【展示交流方式】以小組為單位將歸納的意象展示到班級作業(yè)展示欄內,老師打分、點評。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補充到自己的作業(yè)本上。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對詩歌中什么是“意象”及其作用有了基本認識。所以,積累意象這一學習任務并不難,但是,讓學生總結“意象”特點則是一個小小的“難”點。
(3)自主、合作鑒賞《從軍行》七首,為每首詩寫150-200字鑒賞(意象、意境、手法、情感)。
【展示交流方式】小組推薦優(yōu)秀鑒賞作品在作業(yè)展示欄展出;每個小組挑選一首進行深入鑒賞,并在課堂進行分享、交流。
二、巧設“挑戰(zhàn)”,訓練思維
我們可以借助以下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表達欲和探索欲、促使其在“思考”“質疑”和“解疑”中完成對文本的深入理解。
“問題驅動法”是語文教學中常使用的一個教學方法,設置的問題,是學生掌握知識的“腳手架”,架子要搭穩(wěn),搭得科學,學生才能順著“架子”不斷往上爬。所以,問題的設置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對于粵教版必修3的議論性散文《窗》,網上可參考的眾多教學設計主要是如下設問:
(1)作者主要從哪些方面論述窗?
(2)那體現作者觀點感悟的句子有?
(3)作者為什么說“春天是該鑲嵌在窗子里看的”呢?為什么又用“畫配了框子”來比喻?
(4)“門許我們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許我們占領,表示享受”,結合課文說說你對“追求”和“享受”有什么不同意義?
(5)為什么說“門是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種奢侈”?
(6)你怎么理解作者所說的“關窗和閉眼的連帶關系”?
這六個問題切中了文本重點,但“架子”搭得太細,沒有給學生留下自我探究的空間,問題的解決也往往是教師代辦,學生甚少參與真正的思維活動。
我們將以上六個問題簡化為三個問題來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
(1)作者主要從哪些方面論述窗?
(2)文中有哪些體現作者觀點感悟的句子?請找出來,并說說你的理解。
(3)找出你不太明白的地方,供大家討論探析。
這三個問題都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礎上,從閱讀方法、質疑解疑能力、思維深度發(fā)散等方面給予學生指引:第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學會通過層次分析,把握文本的中心;第二個問題引導學生抓關鍵句,并嘗試理解和表達;第三個問題給予學生的思考空間更大,學生存在的疑惑,肯定會涉及到教師預設的那些難點,但不同的是,這些問題從由教師提出變?yōu)閷W生自己生成,激發(fā)了學生的探討欲望,這時,教師只需要把握時機,在旁邊“添油加醋”,不著痕跡地引導學生互助解決問題并探討問題,當然,這最考驗教師的課堂洞察力、把控力。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