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叢叢
摘 要: 詞義演變都有一個過程,既可表現(xiàn)為共時的變化,也可表現(xiàn)為歷時的變化,這些演變主要是由引申、滲透、借義、裂變等變化形式引起的?!袄蠋煛边@一詞匯的產(chǎn)生和演變直接受到文化背景的影響,受到社會的發(fā)展,宗教信仰,語言的交融、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影響。
關鍵詞:老師;演變
[中圖分類號]:H1-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6-136-01
《漢語大詞典》中“老師”有六個義項:1.年老輩尊的傳授學術的人2.泛稱傳授文化、技藝的人3.今為對教師的尊稱4.明清兩代生員、舉子稱座主和學官為老師5.對僧侶的尊稱6.軍隊出征日久而疲憊。《漢語大詞典》雖然羅列了各義項,但因為并不是根據(jù)詞義發(fā)展演變順序排列的,并不能從中看出“老師”詞義的演變過程,所以本文將重點介紹“老師”詞義演變的過程。
一、春秋至東漢,“老師”意義與現(xiàn)代大不相同?!袄蠋煛币辉~最早見于春秋時期魯國史官左丘明的《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老師費財,亦無益也。”這里“老師”指“軍隊出征日久而疲憊”,是兩個詞,“老”指“歷時長久”,“師”指“軍隊”。(《漢語大詞典》)
稍后,“老師”出現(xiàn)了“年老輩尊的傳授學術的人”之義,如:
(1)“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西漢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此例“老師”指“年老輩尊的傳授學術的人”,“老”指“年歲大”,“師”指“掌握專門知識或精通某種技藝的人”。
二、唐宋時期,“老師”除了上述義之外,還有“泛稱傳授文化、技藝的人” 、“對僧侶的尊稱”、“對道士的尊稱”等義。
“泛指傳授文化技藝的人”用例如:
(2)“其樂工舞師,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賈,州縣避役之人,又無老師良工教習。(《新五代史·雜傳十七·崔悅》)
(3)“然老師俗如末學昧陋,不達其原,曾不足以奉承萬一,以迄于今?!保ū彼巍端纬聦崱罚皩ι畟H的尊稱”義用例如:
(4)“道流,莫取次被諸方老師印破面門,道我解禪解道?!保ㄌ啤舵?zhèn)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5)“從今向去終不疑天下老師舌頭?!保ㄎ宕蹲嫣眉罚?)“天下老師口似扁擔,諸人作麼生?”(南宋《五燈會元》)
上述幾例“老師”是“對僧侶的尊稱”即“和尚”,是職業(yè)稱謂語,用于佛教中。
相比之下,“老師”“對道士的稱呼”這個義項用例較少,《漢語大詞典》“老師”條未收錄此義項。我們在北大語料庫只檢索到下面幾則:
(7)“嵩山道士韋老師者,性沉默少語,不知以何術得仙?!保ā度莆宕≌f外編?驚聽錄》)
(8)“向客上帝戲臣也,言泰山老師,頗記無?”(唐段成式《酉陽雜俎》)
“老師”即是“道士”。
三、到了明代,“老師”除沿襲上述義,且已萌現(xiàn)“對教師的尊稱”之義,并作為口語化的敬稱廣為運用于各種場合?!昂蜕小敝x開始退居次要地位。
在明代《萬歷野獲編》、《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今古奇觀》、《封神演義》等小說中,“老師”的上述各義都有體現(xiàn)。同時,明代“老師”產(chǎn)生了新義“明清兩代生員、舉子稱座主和學官為老師”。
(9)“至分宜當國,而諛者稱老師,其厚之甚者稱夫子。此后門生稱座主俱曰老師?!保魍跏镭憽鄂货洝罚?/p>
(10)“朱為江陵辛未門生,即留奪情時,言‘老師不聽主上挽留,徇私負國,門生便入?yún)⒗蠋熞?,即其人是也”(《萬歷野獲編》)
另外,“老師”開始作為泛化的口語化的敬稱廣為運用于各種場合。相當于現(xiàn)代的“某某同志”之類。這種用法一方面繼承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謙恭品德,一方面可以起到打招呼的目的。如《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二刻拍案驚奇》《初刻拍案驚奇》《包公案》《封神演義》等名著中,稱呼語“老師”廣泛運用。當然明朝其他著作中四種意思也均有體現(xiàn),這說明“老師”詞義發(fā)生演變的過程中,正經(jīng)受著社會文化歷史的篩選。
四、解放后,“老師”作為職業(yè)稱謂語被固定下來,且一般用在教育行業(yè),其他行業(yè)較少使用,故“老師”成了教育行業(yè)的專有稱謂語。如葉圣陶《春聯(lián)兒》:“你老師替我擬的那副春聯(lián)兒,書塾里老師仔細講給我聽了。”劉心武《班主任》:“張老師被他拉到了外屋,幾個小姑娘都站起來叫‘張老師?!边@其實是規(guī)范了“老師”的理性意義,即“尊稱傳授文化技術的人”。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老師”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的人,又成為一種尊稱。如“張老師,您看看我設計的這份圖紙怎么樣?”“李老師,這模版是不是做的太粗糙了?”這里“張老師”、“李老師”都是高級技術人員,而非教師。
改革開放至90年代前期,“老師”仍被作為一種尊稱廣泛運用,一般專用于教育行業(yè)。但90年代中后期,“老師”一詞開始在社會上廣泛運用起來,無論是在車站、馬路上,還是在商店里,都可以聽到別人叫你“老師”。“老師”猶如一夜春風遍地開花。在車站里,售票員讓乘客排隊時會說:“老師,請你自覺排隊!”在馬路上,別人問路時,你會聽到“老師,請問某某路怎么走?”在商店里,售貨員會問你“老師,請問你需要點什么?”……“老師”除了在教育行業(yè)作為一種稱呼語外,開始廣泛應用于各種社會場合?!袄蠋煛北緛硎且环N尊稱語,但隨著社會上的廣泛運用,“老師”開始泛化,逐漸形成了一種略帶敬意的稱呼語。這樣,在我們的語言中就出現(xiàn)了兩個“老師”:一種用作尊稱的職業(yè)稱謂,即對教師的尊稱,用于教育行業(yè);一種是口語化、泛化了的稱呼語,也就相當于“某某同志”之類。
綜上所述,詞義演變都有一個過程,既可表現(xiàn)為共時的變化,也可表現(xiàn)為歷時的變化,這些演變主要是由引申、滲透、借義、裂變等變化形式引起的?!袄蠋煛边@一詞匯的產(chǎn)生和演變直接受到文化背景的影響,受到社會的發(fā)展,宗教信仰,語言的交融、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