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松 黃宇 吳振宏 陳漢光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前三角與膽囊后三角入路對比觀察
吳克松 黃宇 吳振宏 陳漢光
目的 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前三角與膽囊后三角入路效果情況。方法 分析普外科1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 依據(jù)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入路措施不同進行臨床分組, 分為入路Ⅰ組(膽囊前三角入路)和入路Ⅱ組(膽囊后三角入路), 各80例。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情況, 中轉開腹、術后出血以及膽漏發(fā)生率情況。結果 入路Ⅱ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中轉開腹、術后出血、膽漏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入路Ⅰ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后三角入路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 術后并發(fā)癥少,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前三角;膽囊后三角;入路;對比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和飲食習慣的變化, 膽囊疾病的發(fā)生率明顯增高。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也逐步的成為臨床治療的首選方式[1]。采用有效的手術治療方式不僅關系到治療效果, 同時也和患者預后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本研究通過對本院收治的膽囊疾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匯總分析, 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依據(jù)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入路措施不同進行臨床分組, 分為入路Ⅰ組和入路Ⅱ組, 各80例。入路Ⅰ組中男42例, 女38例, 年齡24~66歲, 平均年齡(41.8±11.0)歲, 原發(fā)病變:結石性膽囊炎48例,膽囊息肉32例。入路Ⅱ組中男45例, 女35例, 年齡22~64歲, 平均年齡(41.2±12.3)歲, 原發(fā)病變:結石性膽囊炎42例,膽囊息肉3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比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入路Ⅰ組 采用膽囊前三角入路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患者保持仰臥位, 建立氣腹, 腹腔鏡從臍部放置, 保持氣腹壓力維持在13 mm Hg(1 mm Hg=0.133 kPa), 通過對術野有效的放大, 對膽囊粘連情況進行觀察, 從膽囊前三角入路, 準確分離膽囊動脈和膽囊管后, 將膽囊管夾閉, 然后將膽囊切除剝離。
1.2.2 入路Ⅱ組 采用膽囊后三角入路, 患者麻醉、氣腹建立、體位及Trocar位置同入路Ⅰ組, 從膽囊后三角入路,緊貼在壺腹后壁將膽囊漿膜層打開, 分離膽囊后三角, 觀察到壺腹和膽囊管輪廓即可, 并且注意處理好膽囊后支動脈,將膽囊管和膽囊動脈分離, 對膽囊管切斷和夾閉, 同時對膽囊進行剝離。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情況。
1.3.2 觀察兩組患者中轉開腹、術后出血、膽漏發(fā)生率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情況比較 入路Ⅱ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優(yōu)于入路Ⅰ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中轉開腹、術后出血、膽漏發(fā)生率情況比較 入路Ⅱ組患者中轉開腹、術后出血、膽漏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入路Ⅰ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情況比較-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例數(shù)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入路Ⅰ組80 48.7±10.5 49.5±10.0入路Ⅱ組8024.8±7.620.2±5.3 t 16.4923.16 P<0.05<0.05
表2 兩組患者中轉開腹、術后出血、膽漏發(fā)生率情況比較[n(%)]
膽囊后三角主要是指從膽囊管、膽囊后壁壺腹下緣和肝臟面構成的一定區(qū)域, 頂點位于膽囊頸部和膽囊壺腹交界處,其表面漿膜主要是膽囊壁漿膜的延續(xù), 然后和肝十二指腸韌帶漿膜、肝結腸韌帶形成一個整體[2]。隨著近年來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應用的增多, 明顯受到廣泛的關注。研究表明[3], 膽囊后三角呈現(xiàn)楔形, 在膽囊壺腹后部倒插, 其頂部和膽囊三角相連接, 底部由膽囊漿膜覆蓋, 其間隙寬大, 利于手術操作, 在進行解剖分離時可以清楚的觀察到膽囊壺腹和膽囊管[4]。膽囊后三角入路有其特有的優(yōu)點:①可以對三管一壺腹進行清晰的觀察, 有利于膽囊管充分的顯露和處理,如果發(fā)生膽囊三角區(qū)域充血水腫、粘連等病變, 只是對Colat三角進行分離很難辨認, 有可能增加膽囊動脈和膽管損傷,但是膽囊后三角位置比較恒定, 變異性較小, 容易進行分離,從后三角入路, 貼著膽囊壺腹后壁進行解剖, 通過電鉤將膽囊壺腹打開, 可以有效的對三管一壺腹的解剖關系進行辨認。②膽囊后三角的解剖空間較大, 在膽囊漿膜下方的動脈較少,解剖過程中出血量少, 視野清晰, 發(fā)生炎性改變時, 膽囊后三角影響較輕, 變形較少, 此部位組織相對疏松, 分離過程中較便捷[5,6]。③如果膽囊三角由于充血水腫及粘連, 膽囊三角無法辨認, 可能給解剖造成嚴重的影響, 甚至造成膽管損傷[7,8]。但是膽囊Hartmann袋膨大部往往是突向外下方, 此時從后三角進行入路, 可以對膽囊壺腹Hartmann袋進行充分的辨認, 從而準確的觀察膽囊壺腹-膽囊管移行的象鼻征[9]。本研究通過分析本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 依據(jù)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入路措施不同進行臨床分組, 入路Ⅰ組80例和入路Ⅱ組80例。結果表明, 入路Ⅱ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優(yōu)于入路Ⅰ組(P<0.05), 入路Ⅱ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轉開腹、術后出血、膽漏發(fā)生率優(yōu)于入路Ⅰ組(P<0.05)。
總之,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后三角入路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 術后并發(fā)癥少,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盧支儀, 張克, 劉從悅, 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轉開腹臨床分析.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11, 17(10):856-857.
[2] 俞學軍, 徐家法, 儲修峰, 等,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前三角與膽囊后三角入路對比分析.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1, 49(26):135-136.
[3] 李先貴, 孟鑌, 張宇, 等.32 例膽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分析 .局解手術學雜志, 2010, 19(3):215.
[4] 周金.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重視膽囊后三角解剖1200例臨床分析.河北醫(yī)學, 2010, 16(4):503-504.
[5] 何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前三角與膽囊后三角入路對比觀察.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3, 10(25):159-160.
[6] 寇光平.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前三角與膽囊后三角入路對比觀察.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4, 12(1):56.
[7] 周曉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后三角與膽囊三角入路對比分析.臨床誤診誤治, 2010, 23(7):646-647.
[8] 陳欽壽, 何龍光, 黎福良, 等.膽囊后三角入路三孔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2, 28(7):516-518.
[9] 崔宇.膽囊后三角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臨床意義.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 10(22):59-60.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between anterior Calot triangle and posterior Calot triangle approaches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U Ke-song, HUANG Yu, WU Zhen-hong, et al.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Zhongshan City Dongsheng Hospital, Zhongshan 528414,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anterior Calot triangle and posterior Calot triangle approaches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60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were analyzed.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surgical approaches into approach Ⅰ group (anterior Calot triangle approach) and approach Ⅱ group (posterior Calot triangle approach), with 80 cases in each group.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conversion to laparotomy, postoperative hemorrhage, and incidence of bile leakage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approach Ⅱ group had all better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conversion to laparotomy, postoperative hemorrhage, and incidence of bile leakage than the approach Ⅰ group.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Posterior Calot triangle approach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invasion, few hemorrhag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terior Calot triangle; Posterior Calot triangle; Approach; Comparison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004
2015-03-11]
528414 中山巿東升醫(y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