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艷霄
Q老師,您好!那天我和孩子因為去哪兒度周末的事兒吵了幾句,他竟然說我一點都不愛他,這讓我很傷心。我平日工作努力,賺錢養(yǎng)家,一有空閑就想怎么帶他出去玩兒,確實有時候會教訓孩子,但我愛孩子的心是毋庸置疑的呀,為什么孩子會說我一點兒都不愛他呢?
A豪豪父親:您好!在回答您的問題之前,請您先用“是”或者“否”回答以下問題:
我經常擁抱我的孩子。
當孩子對我說話時,我會停下手頭的活兒,認真傾聽他講話。
我對孩子很有耐心。
我能有效地給孩子設定行為規(guī)范。
我?guī)椭⒆臃治鏊南敕ā?/p>
我會告訴孩子我喜歡他的哪些方面。
向孩子表露我很尊重他。
我給予孩子的贊揚遠遠多于批評。
您回答的“是”越多,說明您做得越好,反之,說明您還有欠缺的地方,不過,您也不用傷心,隨著您不斷提升自己,您將驚喜地發(fā)現您和孩子之間關系的轉變。
僅僅是因為我們內心是愛孩子,就意味著孩子一定能夠感受到嗎?不一定。作為父母,尤其是父親,我們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向孩子表達我們的愛,讓孩子體會到被重視、被關愛。那么,在生活中,如何讓孩子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愛呢?
1設定行為規(guī)范。
常會看到許多家長因為工作繁忙,無暇照顧和陪伴孩子,就通過購買衣服、玩具、零食等方式,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或者凡事包辦代替,輕易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嬌慣溺愛孩子,然后心安理得地認為自己已付出了愛。但其實愛應該是一手接納,一手控制。前者指小的時候你擁抱他,撫摸他,讓他感到父母給予他的溫暖;長大了后稱贊他,蹲下來跟他說話,讓他能感到你對他的尊重。后者是因為孩子是未成年人,還不具備成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時會草率沖動,需要必要的管制、教育、約束、限制甚至懲戒,來保證孩子的安全健康,使他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
設定行為規(guī)范就是父母根據社會和家庭的價值觀給孩子立規(guī)矩,告訴孩子應該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煽紤]使用紅、黃、綠三區(qū)段的方式:
綠區(qū)指被認可及合適的行為,是我們要求孩子采用的行為、允許孩子去做的行為。
黃區(qū)是由于不被認可的不當行為在特定情況下也能被容忍,比如孩子生病期間可以睡懶覺,周末可以玩電腦游戲。
紅區(qū)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容忍的行為,包括不道德的、違法的和危害自身或他人安全的行為。
當孩子違反行為規(guī)范時,父母需要讓孩子知道違反這些規(guī)定的后果——不予關切、剝奪特權或沒有獎賞;而遵守行為規(guī)范時可以進行正面的關切、贊揚、給予特權或獎賞。
2通過言語表達理解。
有些家長因為事務繁忙,或認為孩子的事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所以一邊讀報紙、看電視或者玩電腦,一邊與孩子交流,殊不知,這種情況下即便孩子跟你說話,他依然會感覺到你對他所說的話不感興趣,他對你毫不重要。
只聽孩子說話就可以了嗎?這還遠遠不夠,父母需要將傾聽的行為轉換成言語,表達對他的理解,讓他知道父母愛他。
您與孩子的對話可以嘗試采用以下方式:
孩子:“今天我和晶晶吵架了。”
別再說“沒關系,你可以重新找到一個新朋友”,您可以說“那你一定非常難過”。
孩子:“明天就要考試了,我害怕我考不好?!?/p>
別再說“別擔心,你會考好的”,您可以說“我知道你很緊張,因為這對你來說很重要”。
孩子:“你偏心妹妹,總是把好吃的和好玩的留給她?!?/p>
別再說“因為妹妹小,你要讓著她,你是哥哥”,您可以說“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你感覺我忽略你了”。
當家長對孩子的感受給予尊重和理解時,孩子會逐漸冷靜和平和,分析問題時思路會更加清晰,也更樂于接受家長提供的建議,更快地解決問題。而且家長的實際行動就是一種言傳身教,讓他感受到善解人意的價值,從而將這些技巧運用到人際交往中。
3用身體語言表達愛。
發(fā)展心理學家哈洛曾做過一項實驗:用兩個代理媽媽來養(yǎng)育剛出生不久的小猴子,一個代理媽媽是金屬絲做成的,在它胸前安有一個奶瓶;另一個是用類似真母猴的膚質軟布做成的,但不安奶瓶。
常理認為猴子應該經常爬到有奶瓶的金屬絲媽媽的身上,結果并非如此。小猴子對金屬絲媽媽很冷淡,只是在肚子餓、需要吃奶的時候才到金屬絲媽媽身上;對布媽媽卻顯示出強烈的喜愛之情,平時總愛緊緊抱著它,尤其是受驚或不安的時候就會奔到布媽媽的身邊,死死地摟著它。這個實驗結果被稱為“愛的發(fā)現”。該實驗告訴我們:小猴子對媽媽的依戀并不是因為有奶吃,而在于有沒有溫暖,柔軟的接觸。
身體接觸和撫摸能夠消除孩子的不安,對所獲得的愛感到滿足,而且身體接觸對培養(yǎng)孩子的情緒調控能力、自信心以及關愛別人的能力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為父親,可以在生活中學會運用諸如摸摸腦袋。拍拍肩膀、親親臉頰這些身體語言表達你的愛。表露自我。
4有時,父親希望孩子少走彎路,少犯錯誤,不免對孩子進行說教,而孩子往往不感興趣甚至很反感,因為他們認為這種說教非常乏味,或者認為父親是要批評他們。與其就問題行為進行討論,不妨先表露自我。一般來說,一方的自我表露常常能夠激發(fā)起對方的自我表露,通過雙方袒露自己觀點的方法,能夠增強親近、安全之感。跟孩子聊聊自己的童年、朋友和經歷,讓孩子感受到父親也是一個普通人,給孩子一個了解父母的機會,同時給孩子做一個榜樣,如何更好地表露自己。
當忙碌一天心身俱疲地回家時,卸下所有的壓力,大腦完全放空,這時很容易忽略了孩子的期待與感受,沉寂的家庭氛圍和大人僵硬的表情往往會讓孩子誤以為是大人不愛自己。那么,現在就給他一個微笑,擁抱他,大聲地告訴他: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