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瑞
【摘要】莫扎特和貝多芬在演奏風格上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一位是音樂神童,一位是音樂巨人,兩人同屬于古典音樂派系。在他們的音樂生涯中,都創(chuàng)造過無數(shù)令人陶醉的鋼琴曲,貝多芬更是在音樂演繹風格上傳承了莫扎特的精髓。兩人在音樂史上做出的貢獻,為后世音樂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影響著后世每一位創(chuàng)作音樂的人,可謂是一脈相承本文對莫扎特和貝多芬的演繹風格進行全面分析,并闡述了他們音樂演奏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
【關鍵詞】莫扎特;貝多芬;古典音樂;演奏風格;作品
莫扎特與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羅馬帝國,他是歐洲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他的曲目一直流傳到后世,貝多芬晚于莫扎特14年出 生,深深的受到了莫扎特鋼琴音樂演奏風格的影響,創(chuàng)作了許多名曲,特別是幾部交響樂在德國音樂史上占有輝煌的地位。本文將兩位鋼琴作曲家和表演家的演奏風格進行對比。
一、鋼琴作品演繹風格概述
眾所周知,鋼琴作品如果要深入的理解其巾就必須準確的把握他的音樂風格。不過我們都知道,要了解一部作品的風格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這也是千古以來研究不透的課題。自古以來,對音樂風格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二個層面:第一,從鋼琴音樂的發(fā)展歷程來看,經(jīng)歷了四個主要風格形態(tài)時期:巴羅克風格時期;維也納古典風格時期;浪漫主義風格時期;20世紀現(xiàn)代音樂風格時期。第二,從民族方面而言,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有的特色,我國就有54個民族,所有的音樂風格都別具一格,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有著數(shù)不清的民族,所有這些民族特色匯聚在一起演繹著不同的鋼琴音樂風格。第二,從最具有獨立特性的流派來看,可以研究諸如莫扎特、巴赫等知名的鋼琴作曲家,他們從本身而言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在演奏技法、作曲風格上有著典型的特點,值得我們細細研究。
二、從八個角度著手分析鋼琴演奏風格
鋼琴的演奏風格,我們主要對速度、力度、聲音、和聲、奏法、裝飾音、踏板、彈奏方法八個方面進行比對。
從速度方面而言,巴羅克時期的鋼琴演繹速度在當時算是相當之快了,不過在古典風格時期,演奏家們革新的演奏手法,速度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比如莫扎特、海頓的音樂和貝多芬進行對比,貝多芬的速度明顯占據(jù)了更大的優(yōu)勢,而對于一些抒情的,需要深入理解的音樂則用了稍慢一點的曲風,便于聽眾更好的理解。
力度:巴赫時期的鋼琴,本身由于構(gòu)造原因,鋼琴的琴身設計并不重,且琴鍵設汁不深,所以在演奏起來較為輕松,主要憑借著手指來發(fā)力即可,并不需要太大的力度。而貝多芬時期的鋼琴有了革新,因此在力度上需要手臂的支撐,更為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從和聲方面而言:音樂結(jié)構(gòu)骨架主要為“主——下屬——屬——主”的關系,以“旋律與和聲背景”為主。這時候的鋼琴演奏,并不是單一的鋼琴體系,而是伴有伴奏的主旋律,鋼琴織體有著明顯改變,從而和聲提升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
從聲音方面而言:古鋼琴時期對比古典主義鋼琴時期,聲音方面有著明顯的不同,古鋼琴演繹的風格質(zhì)感較為粗糙,同時沒有明顯的清亮度,而在古鋼琴時期通過海頓、莫扎特等的演繹,音樂聲音聽起來非常的飽滿、清晰并且有著質(zhì)感。到了貝多芬時期,他主要的貢獻在于交響樂,因此他的聲音帶有厚重、飽滿的感覺,在這方面遠遠趕超了莫扎特時期。
從奏法方面而言:連奏的出現(xiàn)成為了新時期鋼琴演奏的重要因素,這一特點在貝多芬的許多作品中都有著重要體現(xiàn),這是古典主義時期鋼琴演繹的重大突破,有著很好的連奏意味著曲調(diào)更為連貫和順暢,音樂表現(xiàn)也將更為悅耳。
從踏板方面而言:古典主義時期創(chuàng)新了許多作曲風格,踏板便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音樂元素,我們對于莫扎特和海頓的音樂作品,可以如此理解踏板:踏板必須和其他的樂曲部分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并且起到潤色的作用。貝多芬時期革新了踏板的創(chuàng)作流程,主要是由于貝多芬的交響曲必須有著強烈的表現(xiàn)力,讓聽眾感受到震撼,所以在踏板上更為復雜,讓整首曲目聽起來更為的飽滿和連貫,增加力度對比效果從而達到最強的感染力。
裝飾音:自古以來,我們就對裝飾音進行過多種研究,但是都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裝飾音沒有完整統(tǒng)一的記號;其次,不是每一個裝飾音都代表了同一種演繹方法,往往他可以演奏出多種花樣來;最后,每一個時期的樂譜都有所創(chuàng)新,并且被后世人所更改,在裝飾音上也有著新的突破和發(fā)展,這就給研究帶來了新的困難。舉例說明,車尼卡對于巴赫作品的裝飾音就有著自身的理解,這些理解都并非來自于巴赫本意,這也就是說為什么在經(jīng)過后世演繹的鋼琴曲目必須由我們經(jīng)過篩選,當然最符合鋼琴作品本身情感的還是原作者,我們必須對原稿加以考究而不是全憑后世的創(chuàng)新性修改來判斷。巴赫的裝飾音一直流傳到后世,莫扎特和海頓都深深的吸取了他的創(chuàng)作精華,不過在貝多芬時期的裝飾音有著更為復雜的系統(tǒng),種類也越來越多樣化,而不是嚴格的按照某一套音樂編曲流程進行。
演奏方式:鋼琴的演奏歷史時期非常之久,因此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得到了全新的演繹,也充滿著變化和革新。古典主義時期和巴羅克時期的鋼琴,本身由于構(gòu)造原因,鋼琴的琴身設計并不重,且琴鍵設計不深,所以在演奏起來較為輕松,主要憑借著手指來發(fā)力即可。當時,鋼琴教師成為了一項職業(yè)化和專業(yè)化的職業(yè),鋼琴技術(shù)有了新的革新。比如莫扎特代表的手指派以及貝多芬代表的手臂手指結(jié)合派各個都具有不同的特色,莫扎特時期的手指派并沒有貝多芬時期的完善,訓練方式也非常單一。
三、莫扎特與貝多芬的演奏風格對比分析
莫扎特的作曲風格和演奏風格主要是受到巴赫的影響,特別是在60年代的曲風較為稚嫩,沒有得到突破。在他的整個演繹生涯中,創(chuàng)作的廣為人知的交響曲共有41部。當然,在初期階段雖然沒有得到明顯的突破,但是莫扎特為人嚴謹,走訪了大量的地方如巴黎、莫尼黑和米蘭等,走訪了許多的交響樂團,從中吸取他們的創(chuàng)作精華,從而有了許多自己的見解和領悟,開始走出巴赫影響的狀態(tài)。在80年代時期,莫扎特的音樂風格有了突飛猛進,這個時期也是他創(chuàng)作最關鍵、最成熟的時期,他創(chuàng)作的整個曲目風格各個樂章之問對比強烈,讓作品充滿了十足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特別是在主調(diào)和聲之上用了復調(diào)的手法,將歌劇魅力帶到音樂作品中來,充滿了全新的鋼琴演繹風格,讓聽眾聽起來倍感大氣磅礴。
貝多芬并沒有像巴赫那樣,創(chuàng)作出幾十部的交響樂作品。但是,他的9部作品全部都是他的精華之作,在樂壇巾享有盛譽,并且永久的流傳于后世。貝多芬的交響樂用著深邃的感情、豐富的創(chuàng)作形象,充滿革命斗爭的磅礴大氣感,充分的展現(xiàn)了他獨特的音樂才華,被后世稱之為音樂巨人。例如,貝多芬的鳴奏曲在形象和音調(diào)上融合的滴水不漏,不同的主題之間各有特色,緊密串連在一起看上去自由磅礴。值得一提的是,貝多芬將歌劇的創(chuàng)作手法應用到他的作品創(chuàng)作中來,為他的交響樂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表現(xiàn)力得到了極大的夸張,例如他會將步舞曲改為詼諧曲,讓曲目更具有自身獨一無二的特點。
總而言之,我們在對比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音樂時,都不可否認一點,那就是他們擁有著至高無上的音樂成就。莫扎特的音樂如同繁花似錦,仿若帶我們遠離笙簫,在古典的世界里暢游無阻,安靜的享有這個世界帶來的靜謐、安詳,在曲終人散時,總能美妙的墜人夢鄉(xiāng)……貝多芬的音樂磅礴大氣,在聆聽他的曲目時,我們往往心中充滿了激情與感慨,如同《月光》一般,前兩個樂章充滿著靜謐祥和之感,到了第三樂章時突然如遇急雨,這就是貝多芬的風格:驟然的改變使人總是對他的演繹心向往之。莫扎特和貝多芬的演奏風格顯然是不同的,莫扎特的慢和貝多芬的快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他們都在歷史的長河中為古典交響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