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徐 芳
(安徽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
英語寫作教學中綜合型反饋模式實證研究
王 健,徐 芳
(安徽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反饋是英語寫作教學中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單一的教師反饋和綜合型反饋模式都明顯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但后者的效果更為顯著。在寫作教學中應把同伴反饋和教師反饋靈活、恰當地結合起來,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質量。
英語寫作教學;教師反饋;同伴反饋;綜合型反饋模式
近年來,我國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已逐漸從結果教學法轉向過程教學法。過程教學法不再像以往那樣只關注寫作的結果,相反,它認為寫作是一個不斷修改和不斷提高的過程,[1]因此,反饋成為過程教學法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大量的研究證明,反饋是非常有價值的教學手段,大多數學生能根據反饋對原稿作出有效的修改。[2]可以說,在寫作過程中,學生作文水平的逐步提高,不僅取決于他們的語言能力,而且更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獲取的寫作反饋的質量。
根據Keh給出的定義,寫作教學中的反饋是指“讀者給作者提供的輸入,目的是為作者修改自己的文章提供信息” ,[3]常見的反饋形式有教師反饋和同伴反饋兩種。大量研究表明,教師反饋作為最傳統(tǒng)和最主要的反饋形式,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但另一方面,教師反饋由于過于重視語言形式而忽略寫作過程、讀者意識較弱、評語有時含糊不清或超越學生理解水平[4]、反饋方式單向低效等缺點而經常受到外語寫作研究者和教師的質疑。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肯定了同伴反饋在寫作教學中的積極作用,認為同伴反饋能增強學生寫作時的讀者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自我評估。[5]但同時同伴反饋也有諸多弊端,比如學生由于語言知識或認知能力有限,常常作出無效或錯誤的評改,或者為了維護同學間的和諧關系或同伴的面子,有的學生反饋時往往只使用一些模棱兩可或中性的評語,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同伴反饋的有效性,使學生對其準確性和可信度心存疑慮。[6]因此,鑒于兩種反饋方式各有優(yōu)點和局限性,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有必要將兩者結合起來,使它們互為補充,相得益彰,更好地保證反饋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通過實證對比,探索英語寫作教學中同伴反饋和教師反饋相結合的綜合型寫作反饋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體來說,本研究試圖回答以下三個問題:1)接受單一教師反饋與同伴反饋+教師反饋的兩個班學生,其寫作水平是否在實驗前后有顯著性差異?2)分別接受這兩種不同反饋方式的學生,其寫作水平是否在實驗后都有顯著性提高?3)學生對不同反饋方式尤其是同伴反饋+教師反饋綜合型模式的選擇傾向及態(tài)度如何?
(一)研究對象
參加本實驗的是筆者所在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兩個二級班(高考英語成績在118分以上)的122名大二學生,兩班隨機被確定為控制班(62人)和實驗班(60人)。
為了確??刂瓢嗪蛯嶒灠嗟耐|性,實驗前對兩班的英語語言水平和寫作水平利用了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了前測,英語語言水平依據的是剛剛結束的前一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而寫作水平測試使用的是2012年6月大學英語四級寫作真題“On Excessive Packaging”。為了確保作文分數的信度,由兩位經驗豐富的英語教師參照大學英語四六級寫作評分標準,分別對所有的作文進行批改,滿分為15分。兩個評分教師之間的內部Pearson相關系數r=0.835,信度較高。作文分數取兩位教師評出的平均值。測試成績結果分析顯示兩個班期末考試(p=0.489>0.05)和作文成績(p=0.872>0.05)均無顯著性差異。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步驟
本實驗時長12周,每兩周為一個教學實驗單元,包括寫作任務及反饋活動共6次。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兩個班使用同樣的教材,教學內容相同,由同一教師授課,學生完成相同的寫作任務,歷經了相同的實驗時間,唯一不同的是兩個班接受的寫作反饋方式,控制班是單一的教師反饋,實驗班是同伴反饋+教師反饋。
在控制班,每個教學實驗單元的第一學時,教師進行常規(guī)的傳統(tǒng)寫作教學授課,第二學時學生當堂完成一篇指定題目的寫作任務并上交第一稿。課后教師按照傳統(tǒng)的評閱方式對第一稿作出書面反饋,給出具體評改意見和評分。第二周上課時教師把批改完的作文發(fā)給學生,并就作文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和錯誤在班上集體評講,然后學生根據教師的評改意見當堂完成第二稿并上交,教師課后對第二稿進行書面反饋,給出具體修改建議和評分,然后返還給學生,學生課后完成第三稿,這樣一個教學實驗單元結束。
在實驗班,全體成員在實驗開始前已接受了教師從思想內容、組織結構、語言使用等多方面較為系統(tǒng)的寫作反饋培訓,并通過多次課堂實練,較為充分地掌握了作文評改的內容和方法、技巧。實驗過程中將英語水平高、中、低的3名學生組成一個反饋互助小組,彼此提供并接受對方的寫作反饋意見。每個教學實驗單元的第一周,實驗班教學安排與控制班相同,只是學生的第一稿是交給同伴課后互相評閱。學生對同伴的作文給出具體的書面反饋意見和評分,并認真填寫同伴反饋表,然后經由學生反饋后的一稿上交給教師,教師在學生反饋的基礎上進行評改,給出具體的修改意見。第二周上課時,學生得到同伴和教師的雙份反饋意見,教師對寫作中的問題先作簡短評講,然后學生就作文中的問題和同伴深入交流討論,在此基礎上,學生當堂完成第二稿。教師課后給出第二稿的書面反饋和分數,并返還給學生,學生隨后完成第三稿的寫作。
2.數據收集和統(tǒng)計
12周的寫作實驗結束后,對控制班和實驗班所有學生進行了寫作水平后測,所用的測試題是2013年6月大學英語四級寫作真題“On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Literature”,所有作文仍由先前兩位教師各自獨立批改,得分取兩人評分的平均值。
教學實驗后,對所有的實驗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旨在了解學生對不同寫作反饋方式的選擇傾向。隨后從兩類不同的反饋班分別隨機抽取5位學生就有關問卷內容進行了訪談,主要是想了解他們對不同反饋方式的態(tài)度、評價及其原因。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122份,對訪談過程錄音并將其轉換成10份有效文本文件。
收集控制班和實驗班寫作前測和后測成績,以及實驗后對所有實驗對象進行的問卷調查統(tǒng)計結果,使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9.0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一)控制班和實驗班寫作后測成績比較
收集了控制班和實驗班的寫作后測成績后,利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結果見表1。
表1 作文后測成績獨立樣本t檢驗
對兩組受試寫作成績后測進行的獨立樣本t 檢驗結果顯示,兩組受試雖然在實驗前寫作水平相當,但是他們的作文后測成績差異顯著(p=0.003<0.05),這表明控制班和實驗班接受的兩種不同寫作反饋模式對他們作文水平的影響有顯著性的差異,即同伴反饋+教師反饋的綜合型反饋模式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單一教師反饋形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二)控制班和實驗班寫作前后測成績比較
表2是控制班和實驗班作文前后測成績的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從表2可見,兩個班在教學實驗結束時進行的寫作后測成績都比實驗前有了提高。雖然實驗班的成績提高幅度大于控制班(1.300 0>0.403 3),但兩個班的前后測成績分別都達到了顯著性差異(p=0.000<0.05),說明這兩種不同的寫作反饋模式都是有效的,都顯著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這也進一步驗證了英語寫作教學中反饋的必要性,尤其是同伴反饋+教師反饋這一綜合型反饋模式對學生英語寫作水平提高的促進作用。
表2 作文前后測成績配對樣本t檢驗
(三)學生對不同寫作反饋方式的選擇傾向
學生對不同反饋方式選擇傾向的問卷調查結果(見表3)表明:相對于單一的同伴反饋或教師反饋模式,控制班和實驗班兩個班大部分學生都傾向于選擇同伴反饋+教師反饋的綜合型寫作反饋模式(兩個班選擇該模式的學生比例分別達到76%和88%)。10位訪談對象都明確表示有效的反饋意見對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幫助。當談到同伴反饋的有效性時,多數學生表示出了質疑、不信任,而對教師反饋,他們一致認同、肯定,認為教師反饋更專業(yè)、更準確。但是他們大多數更愿意選擇同伴反饋+教師反饋的綜合型寫作反饋模式,因為“同伴間年齡相仿,閱歷相似,反饋交流更親近,更容易接受,很多想法可以溝通”,“同伴反饋時同伴之間的交流是自由、平等的,大大緩解了學生接受反饋時的壓力和焦慮感,能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積極參與寫作修改”,并且“同伴反饋減少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力和自主寫作能力”。同時,同伴反饋基礎上的教師反饋既是對同伴反饋效果的再反饋和檢驗,又解決了“同伴反饋中因學生語言知識、寫作技能或認知水平有限而未能成功解決的問題”,更好地保障了寫作反饋的總體效果。因此,若能將這兩種反饋方式有效結合起來使用,充分發(fā)揮每一種反饋方式的優(yōu)勢,將會更有助于學生的作文修改和寫作質量的提高。這一調查結果與Hyland F.的研究相一致:學生認為教師反饋更權威,但也意識到同伴反饋的價值,兩者應有機結合起來,互為補充。[7]
表3 學生對不同反饋方式的選擇傾向
反饋是英語寫作教學中促進學生作文修改從而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單一的教師反饋和同伴反饋+教師反饋的綜合型反饋模式都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但后者的效果更加明顯,它可以發(fā)揮同伴反饋和教師反饋兩種評改方式各自的優(yōu)勢,而綜合模式也是大多數學生樂意選擇和接受的寫作反饋形式。在二語寫作教學中,同伴反饋可以作為寫作反饋的一種重要反饋來源,同伴反饋應作為教師反饋的一種有益補充。[8-9]
綜合型反饋模式在傳統(tǒng)的教師反饋中增加了同伴反饋,并且同伴反饋先于教師反饋,能夠產生1+1>2的疊加效應。一方面,同伴之間暢所欲言的平等交流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豐富寫作內容,拓寬創(chuàng)作思維,增強他們的自主寫作能力;另一方面,基于同伴反饋基礎上的教師反饋既可以對同伴反饋的準確性起到間接的評判作用,是對同伴反饋的再反饋,同時又解決了同伴反饋中由于學生能力有限而遺留的問題,兩者互補疊加,保障了反饋的總體質量和效果。
要充分發(fā)揮寫作教學中同伴反饋的作用,教師必須首先向學生傳達同伴間實施寫作反饋的可行性和意義,使他們意識到這種反饋方式對作文修改和提高的重要性,接著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同伴反饋培訓并合理組織同伴反饋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同伴的寫作反饋不能僅僅拘泥于詞匯、語法、拼寫等語言層面,同時更要關注文章內容、組織結構、銜接和連貫等高層次問題。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寫作文體設計不同的反饋評估表,這樣學生反饋時能夠參照評估表的各項內容有章可循,作出更客觀、全面的寫作反饋。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把同伴反饋和教師反饋靈活、恰當地結合起來,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質量。此外,在今后的英語寫作綜合反饋模式研究中,還可以加入教師和學生網上在線評改、以批改網為代表的自動評價系統(tǒng)在線即時反饋等。
[1]張?zhí)K. 同伴反饋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9): 165-166.
[2]葉綠青.作文評改及評改模式對學生作文的影響[J]. 山東外語教學, 1999 (3):73-76.
[3]Keh, C. L. Feedback in the writing process: A model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J].ELTJournal, 1990(44): 294-304.
[4]趙銳. 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教師反饋謅議[J].太原師范??茖W校學報, 2001(1): 52-53.
[5]李謙. 優(yōu)化同伴反饋 促進英語寫作教學[J].銅仁學院學報, 2012(1): 114-117.
[6]周一書. 大學英語寫作反饋方式的對比研究[J]. 外語界, 2013 (3): 87-96.
[7]Hyland, F. The Impact of Teacher Written Feedback on Individual Writers [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 1998 (7): 255-286.
[8]Villamil O. S., De Guerrero M.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Peer Revision on L2 writing [J].AppliedLinguistics,1998 (4): 491-514.
[9]Jacobs G. M., Curtis A., Braine G., et al. Feedback on Student Writing: Taking the Middle Path [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 1998 (7): 307-317.
(責任編輯 文雙全)
An Empirical Study of Integrated Feedback in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WANG Jian, XU F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uainan 23200, Anhui, China)
Feedback serves a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skills in teaching. Both modes of simple and integrated feedback can help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with the later one being more effective. In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peers’ and teachers’ feedback should be combined flexibly and properly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skills effectively.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teachers’ feedback; peers’ feedback; integrated mode of feedback
2015-05-31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教師反饋與同伴反饋——英語寫作教學實證研究(項目編號SK2013A063)
王 健(1971-),男,安徽舒城人,安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 徐 芳(1976-),女,安徽蕭縣人,安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
H319
A
1671-9247(2015)06-00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