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洪珍
(重慶市萬盛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中醫(yī)院 重慶 400800)
中風偏癱是中風后比較常見的后遺癥,通常中風偏癱表現(xiàn)為一側肢體肌力逐漸減退、完全不能活動或活動不利落的臨床癥狀。中風偏癱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1]。因此,需要降低中風偏癱的病死率,促進患者身體功能恢復已經(jīng)成為臨床治療的關鍵。本文選取在我院受診的60例中風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和研究針灸配合康復護理在治療中風偏癱中的臨床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診的60例中風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60例患者均經(jīng)過相關的CT 和MRI等的檢查,并確診為中風偏癱。排除的標準包括:嚴重的心腦腎合病癥、中毒糖尿病、精神病史及智能障礙的患者;包括32例男患者和28例女患者,患者的年齡為38-60歲,平均年齡為45.3±3.6歲,平均病程為25.9±5.1年。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3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組研究的目的,自愿參加本組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的針灸治療,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選擇適當?shù)难ㄎ粚ζ溥M行針灸[2]。下肢穴位包括:血海、足三里等等,上肢穴位包括:外關、曲池等等,對于有語言障礙的患者而言,可以配合針刺頭部的語言反射區(qū)[3]。
觀察組:在接受對照組同樣的針灸治療的基礎上,再對其進行康復護理,主要包括心理護理、患者肢體功能護理和語言障礙護理。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針對中風偏癱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期間,需要及時幫助患者緩解焦慮的心理,選擇適當時間與患者談心,加倍鼓勵患者,幫助患者通過正常的途徑宣泄負性情緒,穩(wěn)定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對患者的情緒變化做及時、有效的調(diào)節(jié),有利于病情緩解。提高患者接受治療及護理操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有效預防中風復發(fā)和預防心血管、神經(jīng)、精神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治療效果,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②幫助患者鍛煉患肢:護理人員在針對中風偏癱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期間,需要指導患者每天進行握拳、松手的訓練,適當訓練抓拿動作,同時要鍛煉患者床上翻身、坐起、站立等。主要是健肢的主動活動,這不僅能帶動癱瘓的生理功能,而且還能改善人體全身的機能活動。在持續(xù)的訓練過程中協(xié)助運動或辦協(xié)助運動,耐心的反復示范,順其關節(jié)活動范圍,多做負重鍛煉,逐漸增加時間和重量。訓練過程中,相關負責人員需要結合患者的訓練效果及耐受情況,適當對訓練方案進行調(diào)整,堅持循序漸進。③語言障礙護理:優(yōu)于中風偏癱患者的語言障礙類型多樣,因此,護理人員在針對出現(xiàn)語言障礙的中風偏癱患者進行臨床護理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其語言障礙類型,予以不同的訓練和護理,對于有語言障礙的患者,要鼓勵其慢慢說話,不要著急,耐心的對患者示范口型,引導其有意識的反復說出事物的名稱,強化患者記憶,護理人員要進行專業(yè)的護理[4]。
兩組患者均接受2個月的臨床治療。
1.3 觀察指標
1.3.1 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QOL)分別于護理干預前、后評定患者生活質量,滿分為60 分,極差:低于20 分,差:21~30分,一般:31~40,較好:41~50,良好:51~60分。
1.3.2 護理滿意度:以問卷形式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共10題,每題10分,滿分為100:其中滿意為80分以上;比較滿意為50~80分;不滿意為低于50分,總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平均值±標準差來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的對比:護理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情況: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為9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的對比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的對比
組別 例數(shù)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30 32.2±5.6 52.9±4.7對照組30 33.8±5.1 42.1±5.1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n(%)]
中風偏癱是在多種腦血管疾病的影響下,腦神經(jīng)受到一定的損傷,進而表現(xiàn)出肢體活動障礙和語言方面的障礙。通過對近年來我國中風偏癱的發(fā)病情況進行調(diào)查和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中風偏癱的發(fā)生率在逐年升高,其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5]。當前在西醫(yī)方面,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和消栓,但還沒有一種特效的方法進行受損腦神經(jīng)的恢復,在這種情況下才出現(xiàn)中風偏癱等多種后遺癥。對于嚴重患者而言,將終生受后遺癥的困擾。對于較大的、較強敏感度的穴位而言,采用針灸的治療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神經(jīng),同時有利于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肢體方面的障礙也會得到一定的改善。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致使腦部疾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在對患者進行針灸治療的基礎上再進行康復護理,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相應的護理[6]。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患者進行針灸治療,并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適當?shù)目祻妥o理,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為9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7%,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逐年增加的同時,年齡也越來越趨向于年輕化,導致很多年輕人無法在心理上予以良好的接受,經(jīng)常出現(xiàn)自卑、焦慮、抑郁等情緒,如果不能及時糾正患者的情緒與心理狀態(tài),就會出現(xiàn)非常嚴重的后果,所以,在進行治療的同時,也要進行一定的康復護理,尤其是心理方面。因為中風偏癱的治療時間比較長,一些患者起效較慢,進行適當?shù)男睦碜o理,可以幫助患者疏導情緒,引導患者進行積極的治療,及早康復;除此之外,針灸主要是從內(nèi)刺激神經(jīng),幫助患者恢復健康,輔助康復護理,主要就是對患者患肢進行按摩,這樣可以促進其血液循環(huán),加快末梢循環(huán),進而促進患者機體康復。在康復護理中,可以讓患者進行獨立、簡單的自理訓練,讓患者可以生活自理,不再全部依靠家人,甚至可以幫助家人分憂解難,這樣也可以讓患者得到一種滿足感,更加自信,并且在心理上得到安慰,更好的配合治療,進而及早康復。
總而言之,針灸配合康復護理在治療中風偏癱中取得了較高的臨床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 王春秀,陳玉彬.針灸配合康復護理在治療中風偏癱中的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4,(4):2059-2060
[2] 張小梅,閻霞.腦中風患者早期康復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05):187-188
[3] 林慧,丁曉娟,付斌.針灸配合藥物治療對腦卒中后認知障礙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01):68-69
[4] 王叢杰,劉麗,葛薇.41例腦卒中昏迷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35):298-299
[5] 陳濤.針灸配合康復護理在治療中風偏癱中的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4,24(4):2078
[6] Tingstrom PR,Kamwendo K,Bergdahl B.Effects of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2005,(04):32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