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梅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更講求有效性,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通過對小學語文四年級有效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究,旨在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與建設。
關鍵詞: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不但要在閱讀教學中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更要落實素質(zhì)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健康地成長與發(fā)展。因此,教師需要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基于此,本文在此淺談小學語文四年級有效閱讀教學的策略,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切實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語文四年級的閱讀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必須轉(zhuǎn)變傳統(tǒ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觀念,不能再將學生置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而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必須要讓學生主動地進行閱讀、探究與思考,更有效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并切實提高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四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數(shù)為主,只是在閱讀教學中傳授學生答題的技巧,而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提升,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
例如,在《蘋果里的五角星》這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組織學生自我閱讀,在閱讀中歸納這篇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并探究這篇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發(fā)揮引導職能,不能直接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而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這種突出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模式就是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深刻的認知,并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等多項綜合能力,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二、合理運用合作學習模式
教師應該在小學語文四年級閱讀教學中合理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即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與交流更有效率地解決閱讀任務,并在思維的碰撞中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在《三顧茅廬》的閱讀中,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要求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劉備三顧茅廬的原因,并分析文中各個人物的性格,同時探索這篇文章有何深意。
在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就能自由地表達觀點與看法,能夠在思維的碰撞中借鑒其他學生的意識、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總的來說,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也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這就需要眾多教師分析小學語文四年級閱讀教學存在的弊端和漏洞,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jié)與交流,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鄒佳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與改進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