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云花
【摘要】小學四年級學生普遍具有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同時也懷有對生活事物的求知欲望。四年級學生在心理方面還比較浮躁,所以難以在較長時間里集中注意力的去做一件事情,缺乏吸引力或者枯燥的東西難以調動他們的探究興趣。這些都給小學四年級閱讀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jù)面對這些挑戰(zhàn),在把握教學核心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方法和思路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
【關鍵詞】小學四年級 ?語文閱讀 ?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047-02
前言
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是他們必須掌握的一項基礎能力,也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我國在課程改革的目標中,提到要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閱讀能力就是綜合素質中的重要指標,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對于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和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突出問題
1.課堂教學過度依賴教材
和語文其它方面的教學相比,閱讀教學的靈活性更強,其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不是讓他們背誦課文,所以教材中的文章只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但是許多語文教師是“教材寫什么,課堂講什么”,對于教材中的重要學習課文,不論必要與否先讓學生把大段的文章背誦下來,這種教學方式缺乏對閱讀資源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過于流于形式[1]。
2.教學思路落后
當前小學四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沒有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位置,同時過于強調學生的刻苦學習。一些教師在課堂中只顧自己滔滔不絕,并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愛聽,是否有疑問,是否有意見。這樣以來,一方面教師講的十分辛苦,另一方面學生在臺下昏昏欲睡,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1.重視課外閱讀積累
閱讀教學的教學素材不應該只關注教材的內容。教師在利用好教科書的前提下,需要合理的引導學生去主動搜集資料,閱讀課外文章,進而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生詞、生字的過程中,可以使用相關生活經(jīng)驗或者淺顯易懂的例子來讓學生理解字詞的含義;在開展“叩響詩歌大門”綜合性學習時,引導學生搜集他們喜歡的詩歌;在講解“人物描寫一組”時,可以指導學生讀簡版《西游記》或者《水滸傳》等,指導學生摘抄印象深刻的內容,并且簡單做讀書筆記。這樣以來,既能讓他們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還可以促進他們寫作技巧的提升,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提升[2]。
2.設計有效的閱讀形式
教師在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需要應用靈活多樣的形式。為了讓學生獲得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熏陶,教師需要對文章的重點和精華部分進行示范性的閱讀。如果文章中含有比較難理解或者負責的段落,教師需要的使用領讀的方法來引導學生讀順、讀通,讓學生才不同的聲色和聲調上了解文章的結構和層次。對于自然多較多、篇幅較長的課文,教師可以指導班級學生進行連續(xù)讀。為了讓學生能夠快速理清文章脈絡和其中的線索,并且提取其中的關鍵詞語和句子,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默讀,并且細心品味句子。同時,也可以使用小聲自讀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描寫生動、語句優(yōu)美、含義深遠、畫面集中的地方。對于故事情節(jié)和對話居多的文章,可以應用分角色朗讀的形式,進而體會人物內心情感,理解文章內容。對于精彩語段、詩歌、警句,可以使用齊讀的方式,進而活躍氣氛、激發(fā)靈感、強化記憶。閱讀的方式有很多,教師需要因材施教,并且選用合理的閱讀方式,進而讓學生讀通、讀熟、讀懂,進而在閱讀文章中收獲知識。
3.重視“寫”的訓練
在小學語文四年級教材中,不僅具有豐富的內容,同時還有精美規(guī)范的語言,這些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但是需要明確的是:閱讀教學中所說的“寫”和寫作教學中的“寫”具有不同的內涵[3]。閱讀中的“寫”指的是根據(jù)課文的語言形式和思想內容而寫出的片段性的感想,屬于一種練筆,這種練筆耗時少、收獲大、目標明確,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把握,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深度理解,并且把握文章中的語言形式。所以,這樣的“寫”,“言之有情”,“言之有物”,同時和“讀”相得益彰。比如在講解《觸摸春天》的過程中,手指悄悄的合攏,攏住了蝴蝶,她的臉上充滿驚訝,這個時候,她會想些什么呢?她想說什么呢?他的眼前是什么樣的影像?教師可以抓住此處的語言空白,讓學生動筆寫,進而進入課文的語境當中,道出文中人物的心理獨白,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激情和思維的花火,水到渠成的體會到此時作者的內心世界,并且把握好文章中向往光明和生活美好的主題。能夠應用這種教學方式的課文有許多,教師需要抓住文章中心內容,并且融洽的、合理的加入“寫”的訓練,讓閱讀教學更上一層樓。
三、結論
綜上所訴,小學四年級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時期,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其它方面語文教學的成效。所以說,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并且加強對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的應用,從而切實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沙華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本質回歸——聽《李時珍》課后對京、蘇兩派閱讀教學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3,(08).
[2] 李潔.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3(05):30-31.
[3] 丁立強. ?淺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J]. 才智. 2013(01) :97-98.
[4] 馬曉敏.農(nóng)村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新課程(上),2016,(03).